结构设计中,为了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
倒”的设防要求,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对工程设计进行把控,
其中“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是框架部分抗
震设计应遵守的重要原则。考虑到钢筋混凝土框架由于自身
特性,它的抗地震倒塌能力与其破坏机制密切相关,故根据
上述原则,我们期望当大震作用时框架能够按如下方式发生
破坏:1)梁先于柱破坏。梁的破坏是构件破坏,属于局部性
的破坏,而竖向构件的破坏会危及整体结构的安全性,造成
结构倒塌,故柱比梁重要,最先保证柱的安全;2)保证构件
的抗剪能力应好于抗弯能力。“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破坏,
没有预兆,瞬时发生;“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所预
兆的,年糕做法 工程中我们需要避免发生剪切破坏,在弯曲破坏之前
不发生剪切破坏;3)节点的承载力应高于连接的构件,如果
节点发生破坏则意味着与之连接的梁柱均失效。然而,现实
中的效果并非如预期设想。以汶川地震为例,震害现场调查
发现:柱剪切破坏严重,梁柱节点区破坏严重;框架柱上下
端出现塑性铰,我们几乎没有看到设计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
梁破坏机制的出现,典型震害现场如下图:造成这种问题的
因素很多,例如设计计算的缺陷、抗震构造的不合理和理论
研究的滞后等,本文将结合规范,分析其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并详细介绍如何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
构件”设计。规范规定1强柱弱梁的相关规定《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条:
一、二、三、四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
比小于者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
值应符合下式要求: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
符合上式要求,但应符合下式要求: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
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乘以上述柱端弯矩
增大系数。同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以下简称《高规》)、、条、《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0-2010)(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条。为
避免出现框架结构柱下端过早屈服,影响整个结构的抗倒塌
能力,需对结构底层乘以弯矩增大系数,即《抗绰的读音 震规范》条:
一、二、三、四级框架结构的底层,荷叶荷花简笔画 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
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和.底层柱纵向钢筋应按上
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由上文可知,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范提出的方法是:1)
柱端弯矩设计值增大系数法,将梁、柱之间的承载力不等式
转为梁、柱的地震组合内力设计值的关系式,并使不同抗震
等级的柱端弯矩设计值有不同程度的差异;2)针对一级框
架采用考虑梁端实配钢筋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
震受弯承载力确定柱端弯矩设计值方法,考虑楼板钢筋可提
高“强柱弱梁”程度。2强剪弱弯的相关规定《抗震规范》
第条一、二、三、四级的框架柱和框支柱组合的剪力设计
值应按下式调整: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按
上式调整,但应符合下式要求:
《抗震规范》第条一、二、三级的框架梁和抗震墙的连梁,
其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调整:一级的框架结
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梁、连梁可不按上式调整,但应符合下
式要求:同理《高规》条、条,《混凝土规范》条。规范考
虑“强剪弱弯”设计如“强柱弱梁”设计,不同抗震等级的
梁、柱采用不同剪力增大系数,同样考虑材料实际强度和钢
筋实际面积两个因素的影响。3强节点弱构件的相关规定《高
规》条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框架的节点核心区应进
行抗震验算;四级框架节点可不进行抗震验算。各明亮的意思 抗震等级
的框架节点均应符合构造措施的要求。目前《混凝土规范》
小节,《抗规》附录D均提供具体的节点核心区验算方法。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设计的影响因素目前
我国现行规范对强柱弱梁设计的规定,是基于纵筋实配不超
过计算配筋10%的前提给出的。但鉴于地震影响的复杂性,
难以精确考虑,10%的钢配超筋也并非代表工程设计中的实
际情况,因此“即使按强柱弱梁设计的框架,在强震作用下,
柱端仍有可能出现塑性铰”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
们需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以便有的放矢的控制强柱弱梁
设计:1梁端钢筋超配和钢筋实际强度超强1)根据上文式
(1)可知,梁端负弯矩越大,则对框架柱的要求越高,适
当降低梁端负弯矩,有利于强柱弱梁的实现;2)在我们的警察家属
设计中下筋是正弯矩受拉筋和负弯矩受压筋,最终面积包络
取二者较大值,地格 当梁底配筋由梁跨中正弯矩控制时,会导致
梁端下部钢筋过多,造成梁端正弯矩超配;3)实际工程设
计中,实配钢筋通常会大于计算钢筋,如果大于10%超配系
数的前提,则更不利于推迟柱端塑性铰;4)一些国家的设
计规范对预期塑性铰部位的钢筋材性指标有更为严格的规
定,我国暂时还没有具体规定,但实际工程可能出现超强的
情况。2楼板影响《抗规》条条文说明提到“当计算梁端抗
震受弯承载力时,若计入楼板的钢筋,则可提高框架强柱弱
梁的程度”,但如何考虑并没有更为具体的规定。当我们为
了体现楼板与梁共同工作,常在设计中采用梁刚度放大系数
法来考虑楼板对框架梁抗弯刚度的提高,但这样会导致计算
分析后得到的梁端弯矩比按矩形截面梁处理的结果偏大,因
为配筋的时候是将这样计算得到的纵筋结果全部配置在矩
形截面内,且楼板设计时重叠钢筋面积也没有被扣除,所以
无形会导致梁钢筋出现超配。国内外许多试验表明,楼板内
的钢筋会使框架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增大20~30%,甚至更
多,即便不考虑其他因素,楼板配筋对框架梁端实际受弯承
载力的增大幅度,对于大多二、三级框架,都会超出规范规
定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乃至一级框架也可能会不满足强柱
弱梁要求。3压弯破坏降低柱抗剪承载力在柱强剪弱弯的设
计方面,即使柱端首先发生弯曲形成塑性铰,巨大的轴压也
容易使混凝土压溃而发生剥离脱落,从而严重削弱柱端抗剪
能力,出现剪切破坏。因此,需要考虑压弯破坏对柱端抗剪
承载力降低的影响,采用相关的构造技术,防止柱混凝土强
度退化,充分保证“强剪弱弯”
结束语“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是结构设计
所需遵守的重要原则,它们的屈服机制是地震来临时,我们
理想的、所期望的,但现实中有很多因素导致其实现的可能
性降低。作写雪景的诗句 为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认识理解这些影响因
素,吸取地震灾害的经验教训,从工程的实际受力状况考虑,
采用合理的软件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将这些影响因素纳入
整体结构设计计算中,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
弱构件”屈服机制的实现。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01:12: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331591560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强柱弱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强柱弱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