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助读系统”巧利用
作者:葛丹迪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2期
摘;;要:本文旨在对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七年级上册部编本
语文教材为例,将助读系统分为单元导读、预习提示、文中插图和旁批注释四个板块。从“单
元导读”“预习提示”如何指引备课,“文中插图”“旁批注释”如何助阵教学两方面讨论助读系统对
语文教学有何帮助。最后一部分是对部编本助读系统的反思,如何适度使用助读系统是反思红楼梦1 重
点。
关键词:助读系统;;语文教材;;备课
“部编本”教材是由教育部审定、温儒敏先生担任总编的最新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全
称为“教育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本”。
对于教材的解读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知识能力系统、选文系统、训练系统及助读
系统。随着部编本教材的使用,学术界将焦点集中于部编本教材的研究。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对四大板块中的助读系统作分析。
可以将助读系统理解为与选文相关的资料,包括单元提示、课前导读、注释图、批语等。
目的既是辅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又是帮助教师通过助读系
统明确教学要求,使教学有据可依。教师备课时可以依据单元导读及预习提示。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的插图和旁批注释。
一、“单元导读”“预习提示”指引备课
首先,单元导读及预习提示的内容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论,可以将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
段。其中初一学生所处的是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而言,该阶段“个体推理能力提高,能从多种
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并且个体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
物或过程”。部编本初一语文上学期教材中的单元导读和预习提示都与之相符。比如第三单元
的导读中“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
爱”,便是抽象思维要求的目标。
其次,单元导读和预习提示除了符合学生的认知阶段外,还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为
教师备课提供参考。在《义儿童图片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中)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
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提示,单元提示内容充分体现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辅助教师备课。一般而言,教师备课需要从三
龙源期刊网
个角度进行: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部编本教材中的单元导读及预习提示体现出教材、学
生和教法的内容。比如部编本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就有如下导读:“本单元用优美
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体现出第一单元
的人文诉求为:感受自然、热爱生活。除此之外,第一单元的导读内容还结合语文特征中工具
性的要求。比如,要“重视朗读,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色,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
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品味和揣摩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这些内容
不仅明确指出学习该单元时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而且通过“朗读、揣摩语言”这些字眼,
可以了解学习第一单元的方法。第二单元从“不同角度抒写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人文性
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为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学习第二单元时,“要继续重视朗读”“注意语
气、节奏的变化”。通过这些文字,可以了解该单元在工具性上的教学目标为:重视朗读,包
括语气、节奏及情感基调的把握。第四单元对学生的要求重在学习人物的美好品质,思考人生
经验,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教学方法可以侧重默读法,通过关键语句整体把握文意,理清
作者思路。
最后,教师不但可以依据单元导读制定单元教学目标,而且预习提示可以为每篇课文教学
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秋天的怀念》中的预习提示这样写道:“朗读课文,找出一些蕴含着
丰富情感的语句,细加体会。”从中可以了解教学重点是对情感的体味,朗读是学习这篇课文
的重要方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将教学重点放在默读法学习上,不对课文内容进
行深度挖掘,侧重于较快地读完全文,并且理解文章大意。在《纪念白求恩》中,重在引导学
生搜集与白求恩相关的事迹,通过事情的描写了解人物品质。学生在《世说新语》这类文言文
时,只要求能疏通文义,理解重點字词即可。
总体而言,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单元导读和预习提示不仅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而且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相契合,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辅助。因此,部编本教材中的
单元导读及预习提示切中肯綮,教师可以依据这两者进行教材解读及教学目标的制定。
二、“文中插图”“旁批注释”助阵教学
除了单元导读及预习提示能为教学工作提供帮助外,而且部编本教材中的插图及旁批注释
是帮助教学工作进行的“灵丹妙药”。
部编本教材中的插图虽然不是彩色的,但是插图主题与文章内容极为吻合。比如《写人要
抓住特点》中的四幅插图分别以肖像画及漫画的形式反映鲁迅和爱因斯坦的外貌形象。不仅激
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与“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主题相吻合;《纪念白求恩》中白求恩认真救治
伤员的场景;《济南的冬天》中雪中济南静谧祥和的美景;《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老师教小
海伦学习的情景等。这些插图内容与六字诀正确发音 文章核心内容相符合,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除此
之外,教材中为每篇课文配上了作者肖像,一方面从视觉感受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
提醒学生切勿忽视对作者的关注。通常来说,学习材料的表达形式会影响学生的理解,比如实
物、模型、图片等表达形式会帮助学生对相关言语材料进行深层次把握。
龙源期刊网
不仅如此,对于自读篇章,编者也进行旁批注释。目的是将较难的内容通过浅显的语言进
行表达,帮助学生阅读。这与心理学中的理论相符合。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
值的话,必须有意义。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必须使学生已有旧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发生联
系。”如果将自读课文看做新的知识,那么旁批注释便是连接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桥
梁。依据旁批注释会充分调动学生已有旧知识,帮助学生建构对于课文中新知识的理解。
总体来看,文中插图和旁批注释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忽略的。编者依据心理学中的原理,
合理附加文中插图及旁批注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插除夕的意义 图注释,不必处处从课外
找资料,而是对教材中已有内容进行完全利用。
三、对部编本教材中助读系统的反思
(一)部编本教材助读系统的进步性
如果灵活使用助读系统,那么不仅可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合理使用部编本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可以帮助教师规避对文本过度
挖掘的问题。比如《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但是依据预习提示的内容,教学应该
聚焦于如何提高阅读速度,较快速地把握文章大意,重点感悟莎莉文老师对小海伦的帮助,不
必在细节之处作过度解读。
部编本教材中的助读系统针对教读和自读两种类型选文,设置了不同形式的助读材料。教
读课文的助读系统包括预习提示、注释、插图、读读写写、补充材料。自读课文的助读侧重旁
批、课后阅读提示。教读课文要求教师重点讲授,自读课文只需要教师进行提纲挈领地指导,
旁批注释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自读课文中的课后阅读提示不仅对课内学习进行补充,而且
提出具体的阅读建议,将课文学习向课外阅读拓展。
温儒敏先生指出,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语文的基本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
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和关键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
解”四个方面。在部编本教材中,对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都所体现。
(二)使用部编本教材助读系统的注意点
在使用助读系统时需要明确定位,助读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在于辅助教学。助读系统的存在
是为知识系统服务的,是辅助知识系统的顺利教学,不可喧宾夺主。
笔者将在今后学术研究及教学实践中对部编本教材的助读系统进行持续关注,作进一步研
究。重点探讨学生使用助讀系统的情况,以期有所收获。文章存在的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龙源期刊网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德儒.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范红,刘识亭未闻其声 ,王家伦.小学语文课程解析与教学技能提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社,2012.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6]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及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00:44: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314421560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本.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本.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