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规划设计篇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市通泰路东侧,北邻宏伟街,南邻白庄街,占地面积25716.67
m
2
(
38.55
亩)。该地块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名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蝙蝠象征着什么 》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50180-93)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
50045-95)2005年版5.《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6.《城市道路
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97)8.国家、盛、市相关的
法律法规及技术规。
三规划设计目标
通过规划把小区建设成为空间资源配置合理,开发建设组织有序,配套设施完善,
景观宜人,环境优美的集居住、休闲娱乐、商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高尚现代地标社区。
1.住宅设计充分协调经济、环境、技术等方面的关系,发挥设计师的创造力,深入
细致的考虑空间的组合,建筑外在的立面形式、在的功能组强节奏感音乐 织、社区景观构成等方面的
因素,使之更能符合居住建筑发展方向。创造一个基于未来生活发展模式的高素质、新
时代的高档小区。
2.商业设计
发展充满活力的现代商业模式,充分利用周边资源,营造具有公共空间亲和力和
人文特色的商业环境。
3.交通组织以创造适居环境为原则,综合处理住宅空间—商业空间—城市生活广
场—城市道路—小区入口—小区部环境,交通流线—停车—地下空间之间的联系。
四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
在规划中贯穿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创造21世纪生态型的居住环境、商业购物环境
和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为目标,并满足城市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调绿化与居
民生活活动的融合,将住宅群与绿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
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涵的住宅区。注重居住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
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
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绿化系统的建立及绿化覆盖率的提高,是现
阶段改善居住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完善的配套设施,方便的交通系统,宜人的空间
设计以及健身、休闲、娱乐场所的设置,将有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因势利导,力求提高区的环境质量标准,在都是空
间创造具有自然风貌的优美环境,形成绿树成荫、安逸雅致、舒适恬静的生活空间。
3.规划设计以提供先进齐全的社会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如先进的智能化管理
系统个,红外线及摄像等监控,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安全及生活要求。
五规划构想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区域,规划设计应该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小区
力求在总体空间布局、室外环境、住宅类型、小区配套设施上有一定的创造性和适用性,
推出具有精品意识的现代生活区,诗意的栖斜刘海发型图片女 息环做新年贺卡 境,同时体现了健康向上的生活科学。
规划方案注重对历史、现代、高尚、休闲、健康的居住理念进行体现,活动场所,
是把建筑、人类与环境景观紧密结合的产物,即有物质性的建筑,更有精神上的生活氛围。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遵循城市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充分分析
用地条件和周边环境以及日后实际使用效果,将场地合理布置,提供灵活多变的部建筑
空间和舒适、宜人的外部环境。
1.混合开发概念小区除了居住以外,还有商业、庭休闲广场、地下停车场及其他一
些配套设施,使居民在小区解决基本生活需要。
2.增加交通出行的选择性,考虑步行者的需要,提供多种交通方式,方便日常生活。
3.通过对小区的形象设计,包括统一的标志、建筑立面和外部环境等,形成对外展
示的窗口。
4.注重小区达到人性化的尺度感。
六规划理念
1.生态—加强绿地景观设计,引入生态景观,为居民和市民提供多种多
样接触自然的空间、优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等。
2.活力—注重居住功能的复合多样和多元交往空间的丰富和变化,以形成富有凝聚
力和活力的城市空间。
3.和谐—强调适宜的规模、人性化尺度和多要素的协调,注重与庭广场绿地在景观
上的协调,以形成城市亲切、宜人与和谐的生活空间和社会构成。
七用地布局
1.设计中细致分析了地块周边现状条件及总体位置。方案设计首先从大
的前期策划、规划布局及形态方面进行综合论证与分析,明确目标与矛盾。首先对于
建筑功能进行全面度量,然后结合用地环境条件进行建筑、景观、环境、道路、配套商
业及附属设施的综合布局,绿化设计结合中心景观来提高小区生态环境及环境品质。
2.小区分为两个功能:商业功能区、居住功能区。
1)商业功能区
沿白庄街对面布置一层商业店铺,商业建筑设计中的中心是营造特有的商业氛围,
在经济效益上增加了沿街商铺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活力,并能与周边的经济带动共同发展,
形成具有市级商业中心的标志性建筑群他。
2)居住功能区
本小区由5栋高层住宅组成。
1#、3#、5#楼为25层高层住宅,2#、4#楼为18层住宅,没栋高层住宅都争取到
最好的朝向。下面布置两层商业店铺,整个小区的建筑形成高低错落的空间序列,形成
了较强的标志性特点。
3.总体及道路交通部局:本案5栋楼南北布置,小区在白庄街路设主出口,部
道路以步行交通为主的设计理念,从主入口进入小区车辆均入地下车库,部基本没有车
辆穿行,整个小区道路层次分明,外围道路和小区主路相互补充,既满足平时使用及
消防的需要,又创造出安静、优雅的小区中心环境。
4.绿地景观:
中心绿地:院设集中绿化,按精品楼盘的景观配置在此处塑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小
环境。
将绿化环境设计作为整个规划设计的重点,注重探索与创新,通过对小区步行绿
化带、中心景观的精心营造,营造了富于动感的与整体环境相呼应的空间序列,既丰富
了空间层次,又创造出美好的景观。
5.机动车停车:小区机动车停车方式采用地下机动车库方式解决,车位数量按照0.5
车位/户设置,结合景观设计设置汽车库入口。
6.配套公建:小区物业管理用房及配置用房等结合紧邻一层商业布置。在垃圾收集
点、天然气调压站的布局结合小区整体规划及功能布局、绿化布局等合理设置。
7.住宅的日照与通风:依据本地经纬度分析,在充分满足李昊瀚 日照上要求下,本规划
中住宅均有良好朝向,较大的住宅间距满足其前后通风的可能性。
第二章建筑设计篇
设计依据
1.《住宅设计规》(GB50096-1999)
2.《住宅建筑规》(GB50368-2005)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
50045-95)2005年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5.《民用建筑设
计通则》(GB50352-2005)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97)8.《人民防空地下室
设计规》(GB50038-2005)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GB50098-98)2001
年版10.《商店建筑设计规》(JGJ48-88)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
50108-2001)
12.国家、省、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
二设计原则
1.严格按照招标任务书的要求,充分体现现代化的建筑特色。2.功能使用要求是
建筑最基本的因素,本项目以求最大居住使用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和高
度的灵活性。
3.以城市设计的高度进行单体建筑设计,主体建筑突出其标志性和独创性,提升
居住生活品位。
4.实用、安全、经济、美观是建筑的基本原则,本设计在满足以上所述的要求和条
件下,尽可能节省工程投资,降低造价,通过合理的设计降低投资和运营费用。
三平面设计
1.户型设计本设计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遵循有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1)保证房间尺寸的合理,使其符合人体工程学。
2)严格从功能流线上划分空间,保证交通路线的流畅,不交叉。
3)减少户与户之间的视线干扰,使每户具有相应的私密性。
4)每个房间有良好自然采光、通风、消除黑房间。
5)控制厨卫面积,使其空间的利用充分体现出高效与实用。
6)适用市民的生活习惯,采用大客厅、大主卧的设计,并且主卧室及客厅尽量朝
南向布置,有良好的朝向和视觉景观。
7)客厅和主卧均采用低窗或凸窗的形式,使室外空间相互流动,居民身在室,犹
如身在绿色环保的大自然美景。
8)在设计上也力争做到餐厅客厅分开,明厨、明卫。
9)结合住宅外观形象,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考虑室外空调机位放在飘窗下边,并
以百叶遮挡。
10)适当考虑储藏空间,是居民住能更加完美。
11)多层带电梯设计,提升现代生活品质。
2.商铺设计
1)底层商业设计以住宅户型平面为基础,灵活分隔,大面宽,大进深。
2)独立二层商业分隔灵活,可大可小,一层宜商,二层宜居,满足多样需求。
3.地下停车场
1)整个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20084.4
m
2
,
采用沿通道两侧布置的停车方式,使
用率高。
2)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五个防火分区。
四建筑立面风格设计
1.建筑单位设计中,考虑住宅建筑本身的造型特点及周边的建筑元素。将时代感
和艺术美感较好的结合在一起,有机地融入到整个环境当中,充分体现了单位建筑的个
性,用简洁的造型以及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整个建筑形态的活泼、轻盈并具有现代特征的
现代风格。
2.住宅的立面造型:通过阳台玻璃栏板、阳台立柱、石材和涂料的结合等
要素的有机组合,来引导人民进入一种休闲的新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改善居住生活质量
的目的,从文化涵和生活模式的层面充实小区的精神实质,给人们带来精致而亲切的美
感。
3•沿街商铺,结构布置上考虑可灵活分隔,方便业主,立面材料主要为花岗岩与落
地玻璃相北京市最低工资 结合,统一安排广告位,在营造商业氛围的同时不失高雅的品位。
五安保设计
1•在小区入口设置安全防护监控系统,对苑区进行安全监控。
2•住宅分户均采用钢木防盗门,每个单元入口设置对讲门铃和自动电子门锁。
3•入口实行24小时专人防护,小区安全系统与110报警系统联网。
4•水管采用承插式PVC水管以防攀登。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户型指标
户型编号
1/5-A
1/5-B
1-C
2-A
类型
两室两厅一卫
两室两厅一卫
三室两厅两卫
四室两厅两卫
户型建筑面积
88.0
m
2
88.0
m
.0
m
2
159.6
m
套数
149
248
50
50
2-B
2-C
2-D
2-E
2-F
3-A
3-B
4-A
4-B
合计
三室两厅两卫
三室两厅两卫
五室三厅四卫
四室两厅两卫
四室两厅两卫
四室两厅两卫
五室两厅-卫
两室两厅一卫
两室两厅一卫
136.4
m
.7
m
252.5
m
248.6
m
242.4
m
174.7
m
307.7
m
88.0
m
85.0
m
60
19
1
4
1
46
2
34
68
702
90平方米以下户型建筑面积所占住宅面积比例为55.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指标名称
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数据
备注
25716.67m
2
110092.75
m
2
地上建筑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含1/2阳
其中
台)
90008.35m
76892.89m
社区服务用房建筑面积
商业用房
物业用房
地下建筑面积
建筑基底面积
建筑密度
容积率
绿地率
机动车停车位(753)
地上
地下
总户数
总人口
588m
2
10133.46m
594m
2
20084.4m
7606.7m
29.6%
3.5
32.02%
8辆
745辆
702户
2246人
按每户3.2
人
第三章结构设计篇
一主要涉及容
主要包括26层住宅楼及其地下室、18层住宅及其地下室和地下停车场。
二设计依据
国家及省现行的有关规、规定。其中主要有:1.建筑结构荷载规
(GB50009-2001)(2006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3.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5.建筑
工程抗震设计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三结构设计
1.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
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本项目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
防类(简称丙类)。
3.本项目1#2#3#4#5#楼工程采用剪力墙结构;地下停车场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抗
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措施按二级。
4..1#2#3#4#5#楼工程基础拟采用筏板基础,地下停车场工程基础拟采用柱下独
立基础。
第四章给排水、燃气设计篇
一设计围
室给排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室外给排水布置。
二给水设计
1.水源
根据整个小区平面布置特点,从市政引两路DN2O0勺给水管,在小区成环,以供
小区生活,消防用水。商店生活给水及消防用水须经水表计量。住宅用水每户单独计
量。
2.生活给水系统根据建筑小区总平面图布置特点,本工程给水方案如下:
1)商店生活用水及绿化用水采用市政集水管网压力直接供给。
2)高层住宅生活用水均采用水泵供给。泵房设在地下室,水泵从生活水池吸水。
3)每户水表用DN20干式水表。
4)商店用水直接由市政管网供给,单独计量。
三消防给水设计
1.消防用水量
室消火栓系统,用水量:40L/S,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
地下停车场喷水灭火系统,为中危险II级,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
室外消火栓:30L/S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
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400立方。
2.灭火器的配置
在高层住宅、车库和商店按中危险级配置灭火器
3.消防给水系统
1)住宅、商店室消火栓系统
采用临时高压系统。消火栓泵+高位水箱的形式。10min消防用水贮在住宅的高位
水箱,每栋单独设置一套消防供水系统;火灾时由消防按钮启动消防消防泵房的消火栓
主泵。消防与生活合用一泵房。消火栓泵从消防水池中抽水。消防泵运行情况显示于
消防控制中心,消火栓系统设一套消防水泵接合器。
在商店、地下停车场设DN65单口单栓消火栓。消火栓箱配备①65消火栓,①29水
枪,25米胶质水龙带两套。
高层住宅每层设DN65单口单火栓。最小管直径不小于①100,屋顶设实验消火栓一
只。
最不利点消火栓静压不小于0.07MPa,充实水柱不小于10米。动压大于
0.05MPa设减压隐压型消火栓。
2)地下室车库设喷淋,按中危险级,喷水强度8.0L/min•川,作用面积为3290叭
每个喷头作用面积12叭最不利点喷头的作用压力100KPa设一套DN150湿式报警阀,
信号至消防控制中心。喷头选用:均采用68
T
玻璃球喷头(闭式),喷头型号根据所实
际需要确定。喷淋系统平时由市政管网压力保证最不利点喷头压力0.05MPa,设高位消防
水箱,火灾时启动喷淋主泵,为临时高压系统。喷淋泵设在地下室水泵房,从消防水池中
抽水。运行情况显示于消防控制中心。设两套水泵接合器与管网连接。
四燃气系统
1.燃气源本小区规划燃气源由建设路上市政燃气支管引入。2.用气量预测
本规划区规划940户,每户按3.5人计算约有3290人,按人均日用气0.15立方米计,
日用气量约为493.5立方米/日。
五管材选用及管道保暖
室外生活给水管管道用钢塑复合管。
室生活给水管道采用PP-R管。室排水管道立管采用UPVC排水螺旋管或UPVC
排冰管。室排水管、雨水均采用增强聚丙烯加筋管。
室消防给水管道DNC100mn采用热浸镀锌钢管,DN>100mn采用无缝钢管,二
次安装。
室天然气管道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明露给水,消防管道采用3cm离心玻璃棉双核
管保温。
六排水设计
本项目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本项目最大日污水量按最大日用水量的90%计算。
第五章暖通设计篇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50019-200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
火规》(GB50045-95)(2005年版)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
50243-2002)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汽车库、修
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97)
二室外气象参数
夏季大气压力995.1hpa,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
C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
2.4m/s。
冬季大气压力1016.6hpa,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4.0
C,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
球温度「
C,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2.8m/s
。
三设计围
本设计包括1#2#3#楼的采暖通风设计及地下停车场的通风防排烟设计。
四采暖设计
1.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应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及
《省居住建筑技能设计标注》要求。
2.采暖室设计参数
我是、客厅:18
C
,厨房:15
C
,卫生间:20
C
。
3.采暖方式及热源
考虑到本工程附近无集中热源,拟采用低温加热电缆地板辐射系统。采暖应系统
设置可靠的温控调节装置,以满足节能及舒适要求。
五通风、防排烟设计
1.卫生间通风所有卫生间均设吸顶式通风器,排风通过竖井或直接排至室外。2.地
下停车场通风排烟地下停车场每个防烟分区设置一套排烟(风)及补风系统。平时用于通风,
着火时用于排烟及补风。
3.楼梯间及前室正压送风
本工程设正压送风系统的地方有: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
前室及合用前室。防烟楼梯间维持40Pa正压,前室及合用前室维持25Pa正压。
第六章电气设计篇
工程概述(略)
二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40352-2005)
《商店建筑设计规》(GBJGJ48-88)
《住宅建筑规》(GB50368-2005)
《住宅设计规》(GB50096-1999(2003年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97)
《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GB50053-94
《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GBJGJ/T16-200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设计规》(GB/T50311-2000)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200-199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
施-电气》(2003)业主的设计要求及建筑、给排水、暖通专业提供的用电设计资料。
三设计围
本工程设计包括以下电气系统:
1.10/0.4KV变配电系统;
2.电力配电系统;
3.照明系统;
4.综合布线系统;
5.有线电视系统;
6.安全技术防系统;
7.车库管理系统;
8.广播系统(包括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9.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0.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系统由电信部门负责设计、安装;11.建筑物防雷、接地系
统及安全措施。
四
10/0.4KV
变配电系统
1.负荷分类及容量本工程负荷等级为:二级负荷: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门
厅、主要通道等场所的照明,计算机、、保安系统电源,客梯电力,排污泵,生活水泵,
地下车库等;三级负荷:其他电力负荷及一般照明。
2.供电电源
本工程从市电引入双回路10KV高压电源,每路均能承担本工程全部二级负荷,两
路电源埋地引入地下一层变配电室。
3.高、低压供电系统接线形式及运行方式
1)高压为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
本文发布于:2023-04-11 23:50: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282381559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规划设计方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规划设计方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