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抢板凳的故事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伟人,绝不是什么
天命,也不是什么机遇,而是他每天刻苦求
学,发愤向上,六岁能撰联,八岁能吟诗,
人人称奇。
毛泽东长到两岁时,他的母亲怀上了
毛泽东的大弟弟毛泽民。文七妹把他送到外
婆家棠佳阁长住。毛泽东的儿童时代是在外
婆家棠佳阁渡过的。他在这里的故事很多。
毛泽东的舅舅文玉钦是当地有名的读
书人,文才不俗,附近农户家的婚丧喜庆、
撰联写对,少不了他。他还在家里开了个启
蒙馆,附近有10多个学生在这里启蒙。在wps目录生成
这启蒙馆还发生过毛泽东抢板凳的故事。
毛泽东3岁时,就喜欢认字,一字连
认三遍,他就记住了。一天,舅舅开的启蒙
馆开学了。他听到蒙馆里读书声,甩掉手里
的小木锤直往教室里跑,他大舅母追都没有
追上,他跑进教室,就去抢与一个比他高出
一大截的学生的板凳。这学生只得向先生告
状:“先生的外甥坐了我的板凳。”他舅母追
到这里,双手去抱满江红图片 外甥,见外甥毛泽东双手
抱着凳子不肯,大舅父十拿九稳拼音 去抢,差点把舅父的
眼镜打掉。文玉钦见毛泽东小小年纪就想要
读书,只得另找一条板凳放了一个简易桌
子,让其旁听。从此,毛泽东成了启蒙馆里
的旁听生,并养成了好学、好问、勤写、勤
练的习惯。
二.毛泽东借书的故事
正月一过,棠佳阁启蒙馆又开学了。
有几个大一点的学生散学后没有回家,找了
毛泽东说:“你帮我们到你舅父那里借几本
书看一看,学一学。”毛泽东高兴地接受了
任务,“这有何难四大美人之杨贵妃 !来,我带你们借书去。”
毛泽东找了他舅父帮同图片怎么转文字 学借书,他舅父不大
高兴地说“读书人借书等于老虎借猪,难得
收回!”毛泽东把胸脯一拍:“我负责收齐归
还。”“石三,舅舅的书借来借去,没有几本
可借了。”毛泽东深思片刻,“舅舅我送幅对
联:‘只要世上人黑白人像 学才,何惧室内书借空。’”
舅舅被外甥才思敏捷出口又成一联,并乐意
帮助的行动感动了。“你喊了同学来,选几
本书去看看也好。”毛泽东自己也借了一本
《三国演义》微信优惠券 。
三.受苦人的朋友
有一家姓毛的农民,是毛泽东家的邻居。他
把猪卖给了毛泽东的父亲,过了六七天,父
亲叫毛泽东去把猪赶回来。这时候猪价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已经
涨了。毛泽东到了卖主家里,卖主叹道:“你
父亲定了我的猪,猪价就涨了。我们时运不
好,我又喂了十多天,现在我是太吃亏了。
该倒霉,要不,我得多卖三四块钱!”通情
达理的毛泽东便说:“那我不赶猪了,你把
定钱还给我。你拿去卖给别人,可以多卖几
块钱!”于是,他便退掉了这桩买卖,空着
手回到了家里。父亲生气地说:“下次再不
让你去
四.斗智
在上私塾的几年中,毛泽东对同学团结
友爱,礼让为先。放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
有些同学总喜欢抢头,他却从容不迫地慢慢
走。毛泽东对人很有礼貌,但对于无理取闹
的人力主制服。
他常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怪,逢善就莫
欺。”
一提供同义词 天,毛泽东从韶山到外婆家去。当他
走到一个山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双手插
腰拦住了去路,原来是当地一个姓赵的富豪
子弟。毛泽东早就听说,这个人经常在穷人
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贫。赵某横在路上,
傲慢地说:“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
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过去,若答
不出,哼!你就别想回去!”赵某接着说:“百
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
是什么意思?”毛泽东稍加思索便说:“赵公
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与‘李’
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
理!”赵某听后满脸通红,又恼怒又尴尬,
只得让他过去。
五.爱民的毛主席
1942年8月,一天下大雨,陕甘宁边区
政府小礼堂正在开征粮会议。忽然一声雷
响,礼堂的一根木柱被劈断了,出席会议的
延川县长李彩云不幸触电而死。这件事
传出后,有的群众说:为什么雷没有劈毛主
席?这话传到毛主席耳里,毛主席没有叫人
去追查骂自己的人,更没有去抓什么“反革
命”,而是向干部了解“骂”的原因。原来,
边区政府下达的征粮任务重,群众有意见,
便借劈雷一事发泄不满。毛主席知道原委
后,指示有关部门将征收公粮任务从二十万
担(每担三百斤)减至十六万担。这件事的
处理,使党群关系更加亲近,毛主席在群众
中的威信更加提高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20:4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9213531558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毛泽东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毛泽东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