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论文

更新时间:2023-03-27 17:38:20 阅读: 评论:0

寄往天堂的信-鸟鸣涧翻译

诗经论文
2023年3月27日发(作者: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解读《诗经》中丰富的妇女形象-古代文学

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诗经》时代,是我国男权社会的时期,在那个时代虽然没

有形成完整的封建宗法社会礼教,但是妇女在经济社会中没有的地

位,只是男子的附属品,一旦她们结婚,情感生活是她们唯一的精

神寄托和人生的全部。《诗经》通过对她们的情感生活描写,塑造

了丰富多彩的妇女形象。

一、善良软弱的妇女形象

《邶风谷风》的叙述语气以女主人公自述的方式向我们展示

了她的勤劳和善良,但是又是十分的软弱,使我们一读完就能感受

到女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从内容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在夫家最困难的时候,用勤劳善

良的本性和丈夫一起同心同德,共同产业,勤俭持家(昔育恐育鞠,

及尔颠覆);同邻居之间也保持着良好的邻里关系,热心帮助周围hypo前缀 的

邻居优雅的图片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对丈夫一往情深,应该是一个典型的

勤劳、善良的妇女形象。但是丈夫却对她冷脸相待,毫无感情可言,

她无怨无悔地承担着丈夫的冷酷无情,即使是丈夫要遗弃她的时候,

她还是对丈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明自己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劝

说丈夫不要看表面的姿色,要注重内心的心灵之美,不要忘记曾经的

誓言,望其能够回心转意。(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

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当知道丈夫已经彻底死心时,却没

有对丈夫进行当面的指责,只是用责备的口吻说出不念昔者,伊余来

塈,责备中带有一定的幻想性。这体现了在男权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

下,一旦男人把她们遗弃了,她们也只是希望有一天丈夫能够把自己

接回去,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就是真实的写照。《邶风谷风》向我

们展示了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和软弱,她们只能是丈夫生活

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的追求和自我生电影钱学森 存的空间。即使被丈夫遗弃了,

也只是希望丈夫能够原谅她们,重新接受她们,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

会中是具有幻想性的。因此在《邶风谷风》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中,她最终还是被丈夫、

被社会抛弃了。即使在今天,《诗经》仍然有巨大的作用。

二、睿智勤劳的妇女形象

与《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不同的是,《卫风氓》中的女主

人公是刚强而果断的,她能比较冷静地陈述事理,并严厉谴责了男子

的负心。诗中的女主人公以诚挚的心追求爱情和幸福,如《邶风谷

风》中的女主人公一样善良温柔美丽、勤劳持家。她没有嫌弃夫家

贫寒,承担下所有的家务劳动,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尽心竭力地操

持劳作。《氓》中的女主人公能睿智地看清男子的本质,对爱情不

再抱有任何幻想。

女也不爽是她对自我的肯定,她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丈夫

遗弃她没有道理。她对于丈夫的绝情悲伤之极,士贰其行、士也罔

极,二三其德则是她直面斥责丈夫的不义行径。在她那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热情呼喊

中,包含着自己的教训。而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结尾,更表现了

她在诀别时的怨愤情绪和坚决态度。因此,《卫氓》中的女主人公虽

与《邶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一样哀婉悲戚,深受我们的同情,但她认

清现实,敢于反抗的精神更加可敬可爱。

三、牵肠挂肚的妇女形象

古代的男子服役远征,这对家中的妻子来说是苦难的开始。

这意味着妇女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及开始无边无际的思念。《诗经》

中有不少的思妇诗,反映了兵役、徭役带给人民的痛苦。《召南殷

其雷》、《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生动地再现了思妇的形象。

《召南殷其雷》,丈夫冒雨外出行役,妻子在家中忧伤惦念。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宝宝发烧怎么办 ?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

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

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敢遑处。振振君子,

归哉归哉!

轰隆隆震天响的雷在南山的向阳坡、南山的旁边、南山的山

脚下,为什么此时还要离去?辛勤的丈夫啊,归来吧。我们似乎可以

从妻子的反复吟诵振振君子,归哉归哉中感受妻子期盼丈夫早归的焦

急心情。

《王风君子于役》第一章开头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

至哉开门见山地点出女主人公的丈夫行役在外,杳无音讯。女主人

公对丈夫的愁思焦念,自然涌上心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

下来。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

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太阳落山,鸡进窝,养

牛归圈,鸡羊牛都有个归宿,他这会儿漂泊在哪里呢?他什么时候

才能回来啊?能免得了饥渴么?如之何勿思?怎能不令人思念牵挂

而柔肠寸断呢?这种相思之情,不只是源于个人的寂寞,而更是基

于生活的苦难;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更多还是担心对方的

命运。所以,这种情感是更深厚更朴实的。

四、情意绵长的思妇形象

《唐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诗中首先以葛之依附

于楚,暗喻男女爱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极为贴切巧妙。而葛生蒙楚、

蔹蔓于野,又构成了一种悲凉的意境和凄惨的气氛。谁与?独处!

谁与?独息!谁与?独旦!这些简洁的问答,把爱人去

世后女主人公的孤独与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主人公用角枕、锦衾的绚丽生辉、光彩夺目与枕上衾下的

一具尸骨作鲜明对照,来表达思妇无限的心酸与哀痛。夏之日、冬之

夜、冬之夜夏之日的反复吟唱,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死者的思念是何等

情重绵长。最后,以百岁之後,归於其居、百岁之後,归於其室表

达思妇愿百岁之后与丈夫同穴的决心,透出妻子那份对丈夫至死不渝

的坚贞。

总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

美特征和社会历史发展情况。在《诗经》的总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写

关于妇女生活和情感的,可以自豪地说《诗经》是我国女性文学史的

第一页,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关注女性命运和情感的作品,对女性

命运的描写,表现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对《诗

经》中女性形象和命运的关注,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

状况,而且对今天女性解放、追求自我、追求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M].:大学出版社,2010.

[2]褚斌杰.《诗经》与楚辞[M].:大学出版社,2012.

[3]沈泽宜.诗经新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褚斌杰.诗经全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员工执行力 ,2011.

[5]余冠英.诗经与楚辞精品[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6]余冠英.诗经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7]游国恩.中国古代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7:38: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909900144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诗经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诗经论文.pdf

上一篇:免费租房合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诗经论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