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家黄庭坚的故事
黄庭坚,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也是书法家。因为其书法具有自
己的风格,被后人谓之“宋四家”之一。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书法家
黄庭坚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据说在黄庭坚中了进士之后,被朝廷任命到安徽黄州当知州。有
一天中午,他一个人坐在府衙内,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梦中,他发现
自己来到了一处山村里,山村的其中一间屋子前,放着一个香案,一
个老婆婆跪在香案前不停地祷告。她的嘴里念念有词,黄庭坚听在耳
中似曾相识,但却又一下子记不起来。这时,他寒假安全知识 忽然感觉自己肚子有
些饿了,看到香案上放着一碗芹菜面,于是便不假思索,端起那碗一
口气就把它吃完了。
吃完后,黄庭坚又回到府衙,这个时候,正好有人进来,黄庭坚
被惊醒,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场梦。第二天,他又在府衙内午睡,奇
怪的是,做了和昨天一模一样的梦。
醒来的时候,黄庭坚觉得很不可思议,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就
顺着梦中依稀记得的道路,找到了那个小山村。更奇怪的是,那座小
山村竟和他梦里的景色一样。很快,他又找到了那个曾在他梦里出现
过的,一直在祈祷不停的老婆婆。
黄庭坚上前询问。那老婆婆说,她这是在祭祀她的女儿。而今天,
恰好是她女儿二十六年的忌辰。每天她祭祀的时候,总会在香案上放
2
一碗芹菜面,那是因为她的女儿十分喜欢晚宴邀请函 吃芹菜面。
黄庭坚一听不禁吓了一吓,自己今天的年龄正好二十六岁。于是
他让那个老婆婆带路,走进她女儿的闺房查看。他看到屋里有一个很
大的箱子,就问那个老婆婆说,这个箱子里面放了上面。老婆婆告诉
他,那里藏着他女儿生前的书,但是却又找不到钥匙,所以一直没有
被打开过。
黄庭坚鬼使神差的,一下子就找到了钥匙,打开箱子。而最令他
惊奇的是,他每次应试的文章,一字不差地全在里面。他很快明白过
来,原来,这个老婆婆的女儿,竟然是自己的前世。于是,他就把这
个老婆婆接到府里,好好地供养了起来。
黄庭坚的书法特点一、中宫敛结,长笔四展:
黄庭坚的行书,每个字大都长横长竖、大撇大捺,但每个字的中
宫(“中宫”即中心)似乎都有一个圆心,其他笔画从圆心中放射出来。
这种“破体”的“辐射式”的字形结构,突破了晋、唐以来流行的那
种方方正正、四面停匀的外形,而以其点画的借让,既把握重心,又
夸张某些笔画,使他的书法表现出浑融萧逸的雅韵和骨力道劲的气
魄。
二、欹侧变化,不受羁束:
黄庭坚的书法的第二个特点是字形的结构笔画欹侧,不受羁束。
他写出的横画倾斜不平,竖画虬曲不正,每个字的各部分常以相乖或
相应的歪斜之形作配合,一反前人横平竖直的平淡、呆板的结构,使
他的字显得风神潇洒,瑰玮跌宕。苏东坡很欣赏黄书念叨是什么意思 欹侧的特点,曾
3
说:“鲁直以平等观作欹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法,以磊落人书细碎
事,可谓‘三反’。(《东坡续集》卷四《跋鲁直为王
晋卿小书尔雅》)。
三、点不挑起,一代奇书:
黄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写三点水偏旁时,最下一点多不作挑起如
《范滂传》中的“范”、“滂”、“汝”等字,《诸上座帖后记》中的“净”
字,《松风阁诗》中的“涛”、“洗”、“洒”、。潺,、“沈”等字,特别
如行书《经伏波神祠诗卷》,全篇有十七个三点水偏旁的字,除“泽”、
“得”二字外,其他十五个字的最女子spa会所 下一点全不作挑起。宋代袁文评黄
庭坚的书法时说:“字之从水者,篆文作此*字,盖水字也。至隶书不
作*字,乃更为三点,亦是水字,然三点之中,最下一点挑起,本无
义,乃字之体耳;若不挑起,则似不美观。本朝独黄太史三点多不作
挑起,其体更道丽,信一代奇书也。”(《瓮牖间评》卷四)。
四、撇改为点,蹙写上收:
黄书大多以大撇大捺、长笔四展见功夫,这是黄书的明显特点,
但黄书也有时将一些字的笔画故意缩短和上收,其中最突出的如《王
纯中墓志铭》、《诗送四十九侄帖》,《松风阁诗》等中的“修”字和“参”
字,黄庭坚都将字中的三撇蹙写和上收为三点,这种异乎寻常的处理,
使字体结构中的“展”与“蹙”形成对比,长笔短画,多姿多态,使
这些字的笔画多变化和不重复。这是黄书的又一特点。
五、动静结合,和谐统一:
黄庭坚对一些下面带有四点的字,写时都将笔画连续,成一道波
4
浪形,如《黄州寒食诗卷跋》中的“兼”字,《花气诗帖》中的“薰”
字,《经伏波神祠诗卷》中的“马”字,《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王
纯中墓志铭》中的“无”字等。这样处理,使字的上半部较为端正、
平稳,表现为“静”,而下面的四点写作波浪形,连续一笔而成,则
显得潇洒飘逸,表现为“动”,这样便使字体结构动静结合,和谐统
一。
六、不泥古法,得笔外意:
黄庭坚的草书如龙飞风舞,超轶绝尘,为世人所称赞。他虽师承
张旭、怀素,但他不泥古法,力求创新。金代诗人施宜生称赞黄庭坚
的草书时说:“行行当行止当止,错乱中间有条理。意溢毫摇手不知,
心自书空不书纸。”(《中州催眠的歌 集》卷二“跋山谷草书”)赵秉文在《题
涪翁草书文选书后》说:“涪翁参黄龙禅,有倒用如来印手段,故其
书得笔外意,如庄周之谈大方,不可端倪。”黄庭坚草书的有些字形
虽与张旭、怀素所写的字有些相似,但他善于用笔,深得此中三昧,
所以黄书的线条千姿万态,变化多端。旭、素的许多笔画虽也豪逸放
肆,但多是一笔简单而过,而黄书则一波三折,或箨龙坼石,或轻梢
遏云,妙兼数体,圆转卓绝。我个人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黄庭
坚的草书已超过张旭和怀素。另外marry ,苏东坡说过:“退笔如山未足珍,
读书万卷始通神。”从生活阅历、文章学问等方面来说,黄庭坚远比
旭、素丰富和渊博。
黄庭坚的书法代表作黄庭坚的大行书代表作有《苏轼黄州寒食诗
卷跋》及《松风阁诗》等,其中《松风阁诗》现在珍藏在台北的故宫
5
博物馆。这篇文章总共有一百五十三个字,这书写的是黄庭坚当时经
过松林期间的景物,借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谊。其中所用的书
法具有庭坚自己独特的写法,笔劲有力,下笔抑扬顿挫。小行书则有
《王长者墓志稿》,现在保存在东京的博物馆,这文是黄庭坚为了纪
念一王姓亲属所书,表达了庭坚平实及沉静的笔法。
黄庭坚的草书代表作有《李白忆旧游诗卷》及《诸上座法帖》等,
《李白忆旧游诗卷》整篇文章大约有三百四十多个字,经过后人的考
证,这书法是庭坚晚年时期的作品。文中的字体有着怀素的痕迹,却
又是庭坚自己特有的风格,结构变化多,堪为黄庭坚的草书代表作。
《诸上座法帖》现保存在北京博物馆,全文总共有四百七十七个字,
也是庭坚晚年的书法作品之一。
黄庭坚被贬戎州期间还留下了不少石刻的书法作品,《苦笋赋》
便是其中之一,也得到了后人的多番精心维护。黄庭坚的作品是当时
书法的一种独特的体现郁金香图片简笔画 。
书法家黄庭坚的故事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7:15: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9085481555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黄庭坚代表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黄庭坚代表作.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