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送秦中诸人引》原文及译文赏析
送秦中诸人引
金元好问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
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
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
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
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
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
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
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word显示空格 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
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绿茶怎么泡最好 君
之便于归也。
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今夫世俗惬意事如
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
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
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
上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风土完厚完厚:富庶肥沃
B.人质直而尚义尚:高尚
C.脱屣世事脱屣:摆脱
D.而造物者亦何靳耶靳:吝惜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人质直而尚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以其无礼于晋
D.澹乎其无味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7.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与友人道别的赠序。但是文章少有哀婉之词,纵使写
离别,也无隔绝的伤
痛,有的是对友人得其胜景的欣羡和来年春天相聚的期待。
B.文章既直接描写了秦中风土民情之美,又讽刺了那些沽名钓誉
的仕途小人,表达了
自己对朴素恬淡生活的向往,表白了洁身自好、愤世嫉俗之心。
C.文章表面上抒发自己的归隐思想,实质上借送别表达政治抱负。
与友人道别,“长吁青云”,抒发的是穷且益坚的青云之志;来年相
聚,春风得意之中,表达的是走“终南捷径”的美好愿望。
D.文章浓墨写山川之胜、人情之美,而对周汉都邑等则粗略概括;
自己在秦中的切身
感受及与友人志同道合的交游用墨较多,而抒写离别之情和个人
志向的文字较少,可谓详略得当。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
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
B.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
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
C.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
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
D.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
/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
9.把文中画横线的名人故事读后感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3分)
(2)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3分)
(3)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4分)想知道英文
参考答案
5B崇尚
6A前为并列关系后为递进关系
7C春风不能牵强理解为春风得意
8C
9
要说到山川之美,游览胜地之多,是天下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
你们诸位大都是关中人,与我一道游览,真是志同道合
二:
22.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时时酿酒为具(2)庶几乎不负古人者
23.第①段中“四方之志多乐居关中”是因为。(3分)
24.第②段中最能概括作者与“秦中诸人”关系的一句是(2分)
25.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闲居之乐无味无得,所以造物者不吝惜。
B.闲居之乐的无味无得是超脱世俗者所追求的。
C.闲居之乐能使世俗之人放弃所争,淡泊名利。
D.超脱世俗者乐在无所贪、无所争、无所吝惜。
26.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3分)
参考答案:
22.(2分)(1)准备(供应)(2)差不多
23.(3分)风土完厚;人质直讲仁义;具有山川名胜。
24.(2分)道相合而意相得也
25.(3分)B(选A1分)
26.(3分)赞扬秦中诸子超然世外,表达自己内心极其向往能追
随诸子而隐,但因为离家较远、无法成行而嗟叹。
参考译文
关中地方风物土壤富庶肥沃,人民质朴直爽又崇尚道义,风气习
俗与喜欢激昂放歌的作风都还保留着秦汉时的旧貌。要说到山川之美,
游览胜地之多,是天下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所以志在四方的人都喜
欢在关中居住。
我二十岁左右时,随奉先父官居略阳,曾因秋试在长安住了八九
个月。那时我还未脱尽纨绔习气,整天沉溺在灯红酒绿之中,虽然知
道有许多名胜美景却无暇顾及。随着年木规 龄的增长,我与关中人士相处
得更多了,就对关中的事情更为熟悉了。每当听到谈起长安以及蓝田、
鄠杜一带地方的风土物情,面上就显出跃跃欲往的喜色来。你们诸位
大都是关中人,与我一道游览,真是志同道合。我曾打算约你们一起
在靠近终南山地方觅一块地,经营十大旅游胜地 五亩田大小的庄园,像举子退居温
课一般,收集佳书精研细读,常常酿造美酒供应,相随着宾客游览,
扬眉高谈阔论,摆脱尘事困扰,赏览山河美景,考察前代遗迹,这样
大概可算不辜负古人了。但是,我因为家在嵩山之南,这么热的天要
长途跋涉千里,不像你们来去这么方便。
你们在清秋佳日扬起马鞭,先我一步登上征途,举头西望,真是
气吐青云。现在社会上称心满意的事情如吃山珍海味做高官,腰缠万
贯住华美的房子,都是大多数人所追求而老天爷却非常吝惜的,因此
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像那闲居的乐趣,或许是平淡得无味,空虚得
一无所有,但这正是置身世外的人所追求的,一般的人怎么会去争它,
而老天爷又怎么会去吝惜它呢?各位走吧!待到来年春风荡漾的时候,
请在辋川岸边等我到来。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7:10: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9082251555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造物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造物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