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多

更新时间:2023-03-27 16:22:38 阅读: 评论:0

写给孩子的寄语-可变转向比

小姨多
2023年3月27日发(作者:老吾老及人之老)

最新杂文散文

1:大红枣

年年秋后,母亲总是忙着拾掇乡亲们送给她的大红枣。母亲跟小山村的乡亲们始终保

持热线联系,中秋节一到,知道母亲心思的那些乡亲,便把精心筛选出来的大红枣送到母

亲家里来。母亲把它们一袋袋搬出,摊薄摆在阳台的地上、窗台上、条案上,秋阳明亮清

爽的光线照射进来,阳台上红艳艳一片,母亲便站在一片红艳艳里咧着嘴笑。

刚摘下来的枣鲜红硬楞,还没有干,有的枣肉还有点发青,可生着吃起来又脆又甜,

很有味道。便是蒸熟了吃,抑或用酒淹成醉枣,更是另有一番风味。然而,母亲却不去理

睬这些,只是埋头继续着她晾晒大红枣的工作。

母亲工作起来很专一,很执着,从不偷懒。在屋里坐一会儿,到阳台上转一圈儿,出

去遛弯儿回来,又去阳台上转一圈儿。她看着那些舒坦平静地躺在阳光里一颗颗大红枣,

心情格外愉悦。

太阳偏西时候,她准时又来到阳台上,这次是来给大红枣翻身,让太阳照射大枣的另

一面;母亲八十多岁了,老了,弯不下腰,便拿一根竹竿慢慢地扒拉,大红枣似乎心领神

会便一骨碌翻了下来。

母亲的那些日子便在这样榆悦和忙碌中度过。

过了一段时间,大红枣接受了老人的爱抚,吸入了秋阳的精气,慢慢变软,青青的枣

肉变成深红,鲜明光亮的枣皮也发了皱。甜甜的枣香悄悄地在空中弥漫,溢满阳台,又朝

外涌散,周围的人家便让枣香包裹起来。有人从这里路过,总要嗅着鼻子东张西望,好像

在问:这是哪里来的这般美妙的枣香?

过了小雪,就把它们装进一个柳条篮子里,吊起来,让它们去接受清风的吹拂。那篮

子很大,小保姆就过来帮忙,俩人合力把它挂到阳台上的半空中。有时候风大,坐在屋里

也能看见柳条二胡技巧训练秘诀 篮在风中晃来晃去。母亲便招呼小保姆去照看,生怕篮子被风吹落。

其实,母亲一颗大枣也不吃,她老了,医生说她得了一种不能吃糖的病。生病之前,

她特别爱吃大红枣。她和大红枣有着不解情缘。她出生在枣乡,在枣乡长大,在枣乡成家

立业,在枣乡有了我。在她那魂牵梦绕的枣乡,方圆百里的山坡上,山沟里,都是枣树,

漫山遍野。大红枣熟了的时候,这里的大山、村庄,这里的家家户户,便被大红枣染成深

红。

年年秋天,她的妹妹——我的小姨——便来我家帮母亲拾掇大红枣。进山把大红枣从

树上打下来,一颗颗拾进柳条篮子里,一担担挑回家,摊薄晾晒在门前的打谷场上,屋顶

上,院子里。初冬时分,又把大红枣收拾起来,装进屋檐下的柳条笆里。闲着的时候,小

姨便带着我在大枣树下捉迷藏,到山沟里去拣风落枣。那时候,我虽然还很小,但那红彤

彤的枣红早已印染了我的心灵,让我终生难忘。

有时候我想,母亲一到秋天便把阳台弄得红艳艳的,或许是她一拾掇那些大红枣便觉

得心情舒畅,或许是她看见片片枣红便回味起过去那些甜美的日子吧。

后来,母亲带着我们离开枣乡,她的妹妹也远嫁到南方。红枣只生长在干旱的北方,

南方潮湿,不长红枣。自从小姨远嫁之后,母亲便开始了她的晾晒干枣的工作,几十年从

不间断。

每到隆冬时节,在南方工作的小姨便会准时收到一大包来自北方的大红枣。老邮递员

把包裹单送到小姨家的时候,总是一脸喜悦,十分羡慕地说:“大红枣又来啦!”

邮寄大红枣用的大包裹,是母亲精心缝制而成的。那是一块白色的纯绵布。母亲让找

一块枣乡乡亲们织的土布,要用它缝制包裹。可如今枣乡早已没了织布机,只好弄一匹机

织的纯棉布来做包裹了。每次把大红枣寄出去,小姨便把大包裹洗干净,又装上木耳、金

针菜给寄回来,第二年母亲又用它把大红枣寄回去。几十年过去了,大包裹换了一回又一

回,但每换一回,都遵照母亲的意愿挑选最纯的棉布做包裹。

南方小姨打开包裹的时候,一片红艳艳便呈现在面前。风的大红枣,一颗颗鲜艳

饱满,丰厚敦实。拿在手里描写烟花的优美段落 沉甸甸的,倒出来哗哗作响。急忙招呼孩子们把枣倒进柳条篮

子里,吊在阳台上。那个柳条篮子是小姨去南方的时候带过去专门用来盛大红枣的。柳条

篮子很大,孩子们齐心合力把它挂到阳台上的半空中。南方有时候也有风,坐在屋里便能

看见柳条篮在风中晃来晃去。小姨便招呼孩子们去照看,生怕篮子被风吹落。

小姨家里每有客人来,小姨便用干透了的红艳艳的大红枣热情款待。每当此时,小姨

便骄傲地说:“这是我老姐姐婴儿动画片 从遥远的北方寄给我的。”

多少年过去,小姨也搬过几次家,但每到一处,人们很快便知道,这里住着一户来自

北方枣乡的人家,那里盛产的大红枣格外甜美。人们更清楚地知道,枣乡老家有一个老姐

姐,这个老姐姐每年都会准时将甜美的大红枣寄过来。

2:品味孤独

我从小生活在山沟里,每天面对的是大山森林溪水飞鸟和一天到晚忙碌得连话都少说

的村民。读小学后,由于山里的房屋分散,大都一个人走在弯弯曲曲的乡村小道去上学。

那时候,我向往山外憧憬城市,流连城里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

人群……

毕业后,来到了城里工作。我努力适应城市生活并融入现实社会中,为工作、为友情、

为梦想,吃着、喝着、唱着、玩着、应酬着,然后拖着疲惫带着烟酒味披星戴月回家,留

下的是疲倦与空虚。

或许是青春的激情被时光抚平了,或许是回归了自我,后来我不再喜欢追逐热闹与律

动,开始在喧嚣与拥挤中寻找清静,喜欢用心地品味孤独。

孤独,是一种宁静的心境,是一种身心的升华。

孤独犹如海岛。大海虽然胸怀广阔,把蓝天也拥进怀里,却天生骚动,一刻也不安宁。

时儿波光粼粼,温顺无比,轻轻的亲吻着海岸;时儿掀起惊涛骇浪,发疯似的撞击着海岛。

海岛虽然身处其中,却“我自岿然不动”,静静地站在那里守望着遥远的彼岸。

孤独如同绿洲。那反复无常的沙漠,波德莱尔 一会儿表现为“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

懒”;一会儿和风一起满天起舞,肆虐天空。绿洲虽然身陷囹圄,却心静如水,静静站在

那里等候着遥远的驼铃。

夜晚我时常一个人坐在阳台,观赏那孤寂的茉莉,闻着花香,遥望那浩瀚的苍穹。那

闪闪的星星,像宝石似的,密密麻麻地撒满在广袤无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银河,横贯中天,

斜斜地泻向远方。在夜空中,一切都是那么渺小,那么孤独,可又是那么幽静,那么雅致,

那么深邃。

清晨我时常一个人漫步江边。远处的山一座连着一座,山上的树木葱茏,岸边的柳枝

随风飘舞。此时江边人迹希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我任凭凉凉的江风吹拂,

一层薄薄的雾罩着宽阔的江面,江水静静地流淌着。我又仿佛进入了“江流天地外,山色

有无中”的诗情画意中,思绪如云烟氤氲在江面漂荡。

闲暇我时常一个人闭在书房。或看书、或习字、或绘画、或抚琴、或写作、或沉思、

或发就职演说 呆……没有目标压力,没有任务约束,没有形式拘谨,放纵自己的思维,聆听自己的

心跳,回味有趣的往事,随心所欲,悠然自得。

“从古圣贤皆寂寞,是真名士自风流”。我不是圣贤,但我喜朋友爷爷走了怎么安慰 欢孤独,喜欢品味孤独。

孤独能让人的思绪放飞,能让人的智慧沉淀,能让人的灵魂净化。

3:读书境界中的月光

倘若我们能够透过自己的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那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

有了完整意义上的聪明。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越是鳞次栉比,离月亮的距离就越远。都市里五彩缤纷的灯

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

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

到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并且支离破碎,留不

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一座城市,月光和书籍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如果说门是生活的进出口,那么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

明月难以进出生活在喧嚣里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端坐书窗

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的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

一份“暂居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

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扇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

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

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

和功利了。都市里,也有很多读书人,但这些人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

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

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的的只是经世

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弹琴,舔燥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月是应该镶嵌在窗子眉间有一道竖纹 里看的,好比一幅画配了镜框。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

其实是拥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

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

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更之夜,明

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筛落到他飘逸的心头吧。

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

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是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

中的智慧,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

漂白、沉淀。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

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6:22: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9053581554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姨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姨多.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小姨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黄金种类-雄狮子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学家电维修)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计划、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
  • 261℃青草伊伊
  • 256℃班级管理细则
  • 183℃活动
  • 165℃年休假管理办法
  • 116℃志愿者工作总结
  • 100℃赏樱花
  • 97℃优文网
  • 97℃招生策划
  • 89℃停电应急预案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