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儿歌

更新时间:2023-03-27 15:49:20 阅读: 评论:0

公园的作文-铢两悉称

报春儿歌
2023年3月27日发(作者:小书虫作文300字三年级)

1

二年级音乐教案

执教:母欢欢

第一单元春来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报春》

2、听《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报春》,较好地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

活泼的情绪。

2、欣赏《杜鹃圆舞曲》,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不同乐器音色的特点,能尝试设计符合乐

曲风格特点的动作,并随乐曲段落的变化律动。

3、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报春》,较好地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

泼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弹唱<<小燕子>>.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天!师:春天美吗?

生:美!

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吗?(用四字成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

鸟争鸣等)

师:恩,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么老师现在有一个关于鸟的谜语要给大家猜一猜,你们能猜中吗?谜语:

一只小小鸟,冬去春又来,布谷布谷叫,催着春耕忙.

生:布谷鸟.

3.恩,同学们真棒!布谷鸟的叫声就仿佛告诉大家春天来了,美丽的景色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

吧!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报春>。(提醒孩子们安静的听音乐。)

师:通过听了这首歌曲,你们听见布谷鸟的叫声了吗?

生:。。。

师:谁能模仿出音乐中布谷鸟的叫声啦?

2

师:在远处叫和在近处叫有什么不同啦?

2.发声练习:请学生跟琴声学布谷鸟的叫声,请同学分别模仿在远处(高音)的叫声和近处(低

音)的叫声.

3.请同学再次欣赏歌曲《报春》,思考几个问题.

板书:

.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儿童歌曲?

.歌曲的拍号是什么?

(讲解:这是一首三拍子的音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歌曲的调号是什么?

.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愉快活泼、旋律优美)

师点评:说的很好,这首歌曲愉快活泼,旋律优美舒展,歌词布谷鸟的叫声使整首曲子充满了趣味.

4.学唱歌曲第一段

〈1〉用LU轻轻跟琴声熟悉、学习旋律(哼唱曲调二遍)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诵歌词。

〈3〉播放音乐,让学生带上歌词默唱整首歌曲(只做口型,不发声音。)

〈4〉播放音乐,让学生带上歌词清唱歌曲整首歌曲,耳朵仔细听范唱。

〈5〉加入歌词跟琴演唱歌曲第1段,对有问题的老师指出并加以纠正。(布谷鸟唱起歌来特别轻

盈富有弹性、我们学着布谷鸟声音来演唱歌曲。)

(6)加入歌词跟琴演唱歌曲第2段。

师:“春天,春天你快来吧!”说明春天来了吗?表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应该用着什么样的心情

演唱?

生:……

师:对,说明人们盼望春天的到来,应该带着急切盼望心情连起来唱,换气时也要急速换气。咬

字吐字要清晰,用这种方法再唱一遍。

〈7〉加入歌词跟琴演唱歌曲第3段,对有问题的老师指出并加以纠正。

〈8〉加入感情完整地演唱整首歌曲(提醒孩子们在唱布谷时,要唱的有弹性,跳跃,四分休止要

唱出来,还要用高兴的心情去演唱整首曲子,老师范唱。)

三、歌曲表演

1.请学生为歌曲配上适当的表演动作.

2.全班演唱歌曲,请2个学生用碰铃和木鱼为歌曲伴奏。(提醒伴奏的同学要注意3拍子的强弱

规律)

3.分组表演,请2个学生用碰铃和木鱼为歌曲伴奏。

四、欣赏《杜鹃圆舞曲》

教师出示课件完整聆听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提问:你在乐曲中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布谷鸟的叫声。让生模仿布谷鸟叫声。

介绍布谷鸟,布谷鸟又称杜鹃,它的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

横斑。飞行急速无声。布谷鸟的叫声是“布谷布谷,布谷布谷”、所以俗称布谷鸟。布谷鸟的叫

声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教师介绍乐曲表现内容,乐曲采用了三拍子的圆舞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

描绘了一幅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3

学生再次欣赏乐曲,一边欣赏一边做动作感受乐曲的表现感情,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欣赏你仿佛看

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发言(春天美丽的景色、布谷鸟在歌唱、小朋友在绿色的草地上跳舞……)

五、拓展

1.同学们春天真美啊,老师这有一首好听儿歌要送给春姑娘吧。请大家把书翻到15页,请同学

一起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2.春天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生机,春天像一首歌,春天像一支舞蹈,春天像一首诗,春天

像一幅画,下课后小组讨论你心目中的春天,并把你心目中春天的景象画出来。(鼓励学生发挥

想象,创造拓展思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春晓》

动我的创编《森林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古诗意境来学唱《春晓》这首歌曲,并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

2通过我的创造,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

并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3由采集与分享,能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用声音来再现春天的美景。

教具准备:

钢琴、CD、节奏卡片(卡片上画出相应的动物)、各种能表现春天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们,春天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春意盎然,小草、小杜鹃、小动物们尽情地欢唱、尽情

地跳舞,这时,有一位诗人见此美景,忍不住作了一首诗(显示古诗《春晓》):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师:这首诗小朋友们读过吗?老师知道小朋友不止读过,还很熟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

地朗读一下吧!

1、生读诗。(师在旁讲解诗的大意:春天的……)

师:读得真美,可惜就是少了点什么?生回答:音乐

师:是呀,如果我们加上一点音乐的话,一定会锦上添花,给诗增添春意。老师这儿就有一段音

乐(放伴奏音乐)现在,我们一起随音乐再次朗诵

2、生随音乐再次有感情地诵诗。

二、新授

4

师:有了音乐,这首诗就显得更美了!可见这音乐的作用可真大啊!你们觉得刚才老师为《春晓》

配的音乐好听吗?(好听)其实呀,这段音乐就是作曲家们为《春晓》而写的。

1、播放《春晓》的范唱

(师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呀?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那这么美的意境,我们在歌唱时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生:优美、柔和、抒情

3、再次欣赏。

三、音乐创造表现

师:今天呀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去参加春天里举行的音乐盛会,哟!好多小动物也都来参加了,

让我们看看参加盛会的小动物有哪些呢?

(师边说边用各种素材表现春天的各种声音)

师:听——春姑娘来了,一阵春风吹来(师用吹矿泉水瓶来表现春风并出示春风的节奏卡片

--),灵巧的布谷在枝头向人们传递美好的祝福(师模仿布谷叫并出示布谷鸟的节奏卡片0

),可爱的蜜蜂也挥动那轻盈的翅膀(师模仿蜜蜂叫并出示蜜蜂的节奏卡片),哇,

震撼的春雷打响了(用镲来表现打雷的声音),春雨也悄悄地下了起来(用自制的沙锤{即在各

种瓶子里装入沙或米}来表现春雨的沙沙声),落在树叶上(师用笔轻轻敲打书本模仿雨滴落在

树叶上的声音并出示树叶的节奏-),雨停啦!春天的小溪也快乐地唱起了歌(师用两只杯

子相互倒水表现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多美妙!

1、分组讨论练习进行创造。(师到各组指导,帮助。)

(可有多种创造形式:A、在书本节奏的基础上创编其他不同的节奏

B、可利用各种素材创编出书本上没有的其他各种春天的声音。)

2、将创造出来的各种春天的声音进行合作表演。

如:

小鸟蜜蜂大象睡觉 树叶小鸟

小鸟风蜜蜂

树叶……

(不局限于以上两种形式,可视各班学生的情况而定)

四、采集与分享

师:我们就是春天,每个人的美好一面都会打扮我们的生活空间,使它春意盎然。那我们怎么来

打扮春天?(生各抒已见)

师:是的,比如刚才老师吹矿泉水瓶表现的春风;用笔敲打书本的声音模仿雨点落在树叶上的声

5

音……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小朋友们回去找一找春天的声音,唱一唱春天的歌曲,下节课带过来

与大家一起分享。

师生告别,结束教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春天的小河》

2认认识re的唱名、记法和位置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2、认识re的唱名、记法和位置,掌握其柯尔文手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三、认识re

1、结合歌曲《春天的小河》,认识re。

2、模唱歌曲胡第一和第二乐句,引导发现句尾的变化。

3、引导发现doremi三个音的位置关系。

4、用柯尔文手势表示re,边做边唱。

四、总结。

6

第二单元生肖乐园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十二生肖歌》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稍快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和诙谐的声音演唱《十二生肖歌》,通过模唱,唱准X0

X|节奏。

2、能根据采集到的动物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1学习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的歌声演唱歌曲,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形象。

2唱准X0X|节奏

教学用具:

教学用琴、音响资料、十二生肖玩具、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㈠故事导入新课(媒体出示画面)

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为什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让小朋友听《生

肖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㈡读儿歌:(媒体出示儿歌,《十二生肖歌》作为背景音乐)

1、教师范读:鼠牛虎,兔龙蛇;

马羊猴,鸡狗猪;

快到生肖乐园来;

唱歌跳舞乐一乐。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

3、小朋友边读边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读儿歌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㈢教唱新歌:

师:小朋友,你们听,十二生肖在开音乐会呢!

⑴范唱歌曲,请小朋友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⑵请小朋友自己轻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⑶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⑷小朋友,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读?

⑸我们一起来练一练:XXXX|X0X|XXXX|X0||

加上“哎”字读一读兔儿跳得快(哎)兔儿跳得快。

鸡唱天下白(哎)鸡唱天下白。

请把顺序排啊,请把顺序排。

⑹请小朋友根据这样的节奏自己编一编。读一读。

⑺听歌曲录音,小朋友边听边轻声哼唱。

7

⑻教师弹奏旋律,小朋友哼唱旋律。

⑼跟琴声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

⑽完整地演唱歌曲。

⑾小朋友,愿意把优美的歌声送给大家吗?

⑿歌曲处理:

①相互讨论:怎样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②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地演唱。

⒀戴上头饰唱一唱、演一演。(小朋友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㈤、采集与分享:

1、选择一段小朋友喜欢的音乐,并上台来演一演,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你演的是什么?

2、开始活动:演一演,猜一猜?

㈥、唱唱、跳跳,出音乐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2、歌表演《小花猫和小老鼠》

3、认小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灵巧的吐字,风趣、幽默演唱并且表演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

2、积极参与歌表演《小花猫和小老鼠》,能根据音乐和动物的特点创编动作,并在分组表演

中表现出较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认识打击乐器小锣,了解其演奏方式,感受其音色特点,体验四分休止的节奏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用风趣、幽默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唱准XX节奏

教具准备:

儿歌卡片;猫、鼠头饰;录音机;录像片

教学过程:

㈠律动

学生跟随教师律动进教室(学生也可自选表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律动音乐《小龙人》

教学谈话:

一、复习导入

二、歌曲教学

1、导入:

老师带来了一首儿歌,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最流利,语气最贴切。

出示儿歌:

8

一只小老鼠,一只小花猫

瞪着小眼珠,喵喵喵喵喵

龇着两只小牙,吓得老鼠

长着八字胡;赶快往回跑。

学生先自己练习一下,然后小组中推出最好的进行比赛,给优胜组的成员奖励一个小猫图案。

2、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

师:你能按老师唱的节奏再读一遍儿歌吗?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XXXX|X0|节奏

3、学唱歌曲:

⑴跟琴用“deng”哼唱曲谱

提醒学生注意间奏与尾奏

⑵配唱歌词

⑶采用多种演唱方法,熟悉歌曲

师:小朋友,我们都知道猫是老鼠的天敌,你见过猫抓老鼠吗?请小

朋友先在下面练习一下,然后老师请小朋友上台来表演。看哪一组演得最逼真?

4、表演歌曲:

⑴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创编动作

⑵分组表演,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⑶选出最好的表演组合,集体学习表演

师:小朋友,你们的想像力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真正的猫抓老鼠是怎样的?播放录像,

让学生戴上头饰跟录像里面学一学。

5、自由发挥表演:

学生小组内合作,找出有关老鼠和猫的儿歌,故事等。然后给大家展示一下。

6、师:今天,我们大家跟小龙人一起体会了一把找妈妈的那种迫切,无奈的心情,过了一

回猫抓老鼠的瘾,你能说出这里面谁是属于十二生肖中的一种,谁不是生肖?

㈢师共同评价小结.

学生做猫或鼠的动作随《小共猫和小老鼠》的音乐走出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母鸡与公鸡》《小狗圆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圣.桑斯的弦乐曲《母鸡与公鸡》,《小狗圆舞曲》,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与特点;

2、能尝试用身体动作或图形、线条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中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动物头饰、打击乐器

9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母鸡与公鸡》

1、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听想想,音乐表现了哪种动物?

2、听听,演演。

3、师讲解: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母鸡与公鸡》,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下面请小朋友仔细听,哪里

表现的是母鸡,哪里又表现了公鸡。用动作演一演。

4、听音乐,编故事,看哪个小朋友编的故事生动有趣?

5、师小结

这首曲子以钢琴和小提琴用音演奏,模仿母鸡不停地咯咯叫,之后又用钢琴模仿公鸡报晓的啼叫

——喔喔喔,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结在一起就象他们在对话和吵架,生气盎

然,十分有趣。

三、欣赏《小狗圆舞曲》

1、初听:

师:你们知道小狗为什么来吗?其实它也想来跳圆舞曲。你们听,它跳的正欢呢!

2、介绍乐曲并简单分段赏析:

师:请小朋友比较一下《小狗圆舞曲》和《小猫圆舞曲》,它的速度怎样?

又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速度更快,钢琴)非常棒,这首乐曲速度飞快,因此又被称为《一

分钟圆舞曲》。

这首乐曲是波兰作曲家肖邦写的,你听这段音乐,能说说你觉得小狗在干什么吗?(师弹奏钢琴,

生叙述)小狗想咬住自己的尾巴,便不停地转圈圈,肖邦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写下了这首乐曲。

如果改成这样的旋律,你觉得好吗?为什么?(师再次弹奏不同的旋律)

中间,你觉得小狗在干吗?(师弹奏第二段)小狗转的头晕了,于是休息片刻,摇摇晃晃的走着。

最后又开始追逐自己的尾巴。

3、完整欣赏:

师:这首乐曲有趣吗?让我们再来听一下。

四、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堂真热闹,小猫小狗都来跳舞,其实用小动物作题材的乐曲还

有很多,下一次老师再给大家介绍。

10

第三单元时钟滴答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在钟表店里》

拓展钟表的发展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管弦乐《在钟表店里》,了解乐曲的旋律变化,并结合钟表走动、人们劳动、休息

等情景,初步感受乐曲A-B-A-C-A的曲式结构特点。

2、做出不同的表现钟表怎么画衣服 造型的动作,并能随着音乐合作表演钟表的走动。

教学重点:

随着音乐合作表演钟表的走动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及相关课件,钢琴,磁性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则谜语,一起猜猜看!

(多媒体出示谜语)

生:钟

二、欣赏与创造

1、初听

师:猜的真准!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钟的音乐作品,一起来听一听。一件难忘的事

(播放《在钟表店里》)

师:听了这个音乐,你们好象来到了哪里?都听到了些什么?

生:我好象来到了一个钟表店里,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在欢快的走动着;我听到闹钟响了;好

象有上发条的声音;我听到了大钟的报时声;还有布谷鸟的叫声。。。。。。

(学生边自由回答边模仿听到的钟声。如:“布谷”、“当-”、“滴答滴答”等)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听着这首曲子,我们好象真的来到了钟表店里,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钟表,

听到了他们的报时声,说说你们还见过什么特别的钟表?

(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这里也有不少呢!

11

(多媒体分别出示形态各异的钟表,包括古代计时工具沙漏,老师边引导学生欣赏“钟表”的造

型,边讲解“钟表”的发展史)

师:你们能用动作来表现钟表的走动吗?

生:自由发挥表演

师:老师想和一位同学来表演钟表的走动,谁愿意?

(师生一起跟随音乐表演,两人一前一后,一人做时针个分针,另一个做秒针)

师:同学们,可以讨论讨论,你们也能两人合作表演钟表走动吗?还能想出什么样的组合呢?

(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创造各种不同的动作,如:两腿分开,伸直,按节奏左右摇摆,表现时

钟的摆动;单手侧平举,伸出食指作指引壮,表现指针的走动;模仿猫头鹰的眼睛左右移动。。。。。。)

生:自由讨论,合作表演

2、复听(分段欣赏)

师:真不错!你们能跟着刚才的音乐表演吗?

(师弹奏《在钟表店里》A段的旋律)

生:随音乐组合表演

师:表演的真棒!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跳动,热烈

师:对了!仔细听,在钟表店里除了钟表,你们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播放B段旋律)

生:钟表工人在愉快的劳动着

师:那么,这段旋律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欢快,活泼

师:在听听,还有什么感受?

(播放C段旋律)

生:旋律拉长了,变得柔和了,抒情了

师:说的真好,这首歌曲大致有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有三个部分听起来差不多。

三、完整欣赏及表演

生:随音乐的变化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两只懒乌鸦》

动音乐剧《懒乌鸦的故事》

1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两只懒乌鸦,教育学生不能懒惰,要做个勤劳的人

2、能够用富有幽默感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音乐剧鼓励学生积极、勇敢的加入该音乐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与他人合作

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富有幽默感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及相关课件,钢琴,响板等小乐器

乌鸦哥哥和乌鸦弟弟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画,想请小朋友看图讲故事,看看这些图画描绘了一个什

么样的故事!

(出示课件:两只懒乌鸦,学生根据画面讲故事,导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讲的真不错,老师也来给大家讲一个!

(师有节奏的用风趣幽默的声音朗读歌词)

师:听了老师讲的两只小乌鸦的故事,小朋友觉得小乌鸦的行为好不好?它有哪些缺点?

(生讨论回答)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两只懒乌鸦》,做一个勤劳的好孩子!

二、新授歌曲

1、完整听赏歌曲

2、跟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3、学生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4、分句模唱歌曲数遍

5、用幽默风趣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6、个别学生演唱歌曲

7、创编及表演

师:小朋友们,我们有了非常好听的歌声,还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

13

生:可以用小乐器来伴奏,可以来扮演两只懒乌鸦。。。。。。

师:那我们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表演)

(出示课件,师用两个头饰扮演乌鸦哥哥乌鸦弟弟)

乌鸦哥哥:太阳太阳真暖和。

乌鸦弟弟:真暖和!

乌鸦哥哥:一觉睡的真舒服。

乌鸦弟弟:真舒服!

〈弟兄两又美美的伸了个懒腰,忽然发现他们的窝已坏了一个大洞〉

乌鸦弟弟:哥哥,你看你看!咱们屋子坏了个洞啦!

乌鸦哥哥:哎?什么时候坏的呀?弟弟,你快去修一下吧

乌鸦弟弟:(揉了揉眼睛)你去修吧,我还没有睡够呢!

乌鸦哥哥:(连打两个哈欠)我不,我也还没有睡够呢!

乌鸦兄弟:算了吧,咱们再上去睡。。。一。。。觉。。。

〈两只乌鸦又双双飞回了窝,睡起大觉来,一会儿,一阵乌云遮住了太阳,北风呼呼的刮起,两

只乌鸦在窝里被晃来晃去〉

乌鸦哥哥:哎哟,好冷啊!好冷啊。。。。。。

乌鸦弟弟:哎哟,冷死我了,冷死我了。。。。。。

乌鸦兄弟:救。。。。救。。。。救命啊。。。。

〈又一阵大风中,两只乌鸦双双被刮落在地,直打哆嗦〉

乌鸦哥哥:(指着弟弟)叫。。。叫你修,你。。。你不修,都怨你!(呻吟)冷。。。冷啊。。。

乌鸦弟弟:(指着哥哥)怨你!都怨你,你。。。你为什么也不修呀?(呻吟)啊。。。真冷

啊!

乌鸦兄弟:(无可奈何地)算了,算了,明天咱两一块儿修。。。修吧。。。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可是两只乌鸦却再也不能享受阳光的温暖了,

他们被冻死在大树下,为自己的懒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师:小朋友想不想把乌鸦兄弟来演一演呢?

(学生分小组扮演,推选一个小组给大家演一演)

三、总结

14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同学习了歌曲,表演了《懒乌鸦的故事》,那你们对乌鸦这种小动物

了解的多吗?它吃的是什么?它的巢穴搭在哪?为什么农民伯伯要捕杀它们?带着这些疑问,我

们可以去查找一些关于乌鸦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本课占两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钟》

教学目标:

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钟》,能听辨出“-”、“”等简单节奏。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演唱歌曲《钟》。

2.用“当—”、“嘀嗒嘀嗒”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钟》

1.导入

师:刚刚我们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了乐曲。在那么多钟表中,让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大摆钟和小闹钟

的声音。小朋友能有节奏地模仿它们说话的声音吗?

(节奏)

(学生先自己练练,再找表现好的示范。)

2.初听歌曲旋律

师:小朋友刚才有节奏的模仿了大摆钟和小闹钟的说话。听,钟表们为大家唱起来好听的旋律!

师:这段旋律一共有四句,第一种种唱了两句旋律,第三句旋律是大摆钟唱的,最后一句是调皮

的玩具钟唱的。我们再来听一听。

3.模唱歌曲

师:请小朋友用“la”跟老师的琴声唱一唱。注意小闹钟唱了两行旋律。

学生跟老师琴声唱旋律。

师:第3行旋律是大摆钟唱的,我们可以唱得稳重、连贯一点。

15

师:最后一行是调皮的玩具钟唱的,大家可以唱得欢快一点。

师:现在四句旋律我们都学了,你能跟琴声连起来唱唱吗?注意听老师的前奏。

学生跟琴唱旋律。

师:小朋友唱得真准确。我们加快速度再试试?

4.学唱歌词

师:他们到底在唱些什么呢?小朋友来听听。

师:原来“当”早上的七下钟声提醒爸爸妈妈去上班,小朋友要上学了。那我们把

歌词加进去唱唱。老师弹一句,小朋友唱一句。

5.接口唱。

6.完整跟唱。

师: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唱一唱。

男生、女生唱一唱,比一比。

7.加速唱。

师:小朋友已经会唱这首歌曲了,那我们加速度试试。

8.跟伴奏唱。

师:小朋友唱的真棒!老师还要对大家提高要求,我们跟伴奏唱唱。注意第一遍唱在心里面,第

二遍一起唱。

师:现在我们边唱边做做动作。

二、二声部拓展练习

1.师:小朋友长得真动听!老师也想加入你们。听听老师在歌曲中加入了什么声音?(师跟录音

加伴读)

生:老师加入了大摆钟和小闹钟的声音。

师:你们听的很认真。多有意思的伴读,小朋友想不想试试?

(师带学生加入伴读)

2.师:我们来合作吧。老师唱歌曲,小朋友加入伴读。注意我们是加入的伴读,声音要小一点。

小朋友看好歌谱,有大摆钟的地方加入大摆钟的声音,小闹钟的地方就加入小闹钟的声音。

3.师:现在,老师请一组小朋友唱歌,另一组小朋友伴读。注意每个小朋友看好歌谱哦!

(教师及时评价指导)

三、总结。

16

第四单元亲亲红领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亲亲红领巾》

奏:《出旗曲》

认:大鼓、小军鼓、镲

教学目标:

1、欣赏《亲亲红领巾》,感受歌曲欢快活泼明朗向上的情绪。为歌曲加入伴奏,感受体验四二拍、

四四拍歌曲节拍的特点。

2、认识大鼓小、军鼓、镲,了解其演奏方式,感受其音色特点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大鼓、小鼓、大镲、队旗VCD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先猜一猜这是一种什么乐器?

出示谜语:肚大腹中空,

牛皮两边绷。

高歌庆胜利,

爱唱咚咚咚。

2、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大、小鼓,先让学生认识大、小鼓。

3、提问:

你在哪儿见过大鼓和小鼓?

你会敲击大鼓和小鼓吗?

能想出一种和别人不同的想法吗?

(鼓励学生尝试敲打大鼓、小鼓,感受两种乐器不同的音响效果和不同敲击方法带来的不同音

色。)

4、教师评价、鼓励。

二、欣赏《亲亲红领巾》

1、播放少先队员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的图片。

2、静心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3、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的故事。

二、认识大鼓、小鼓、大镲

1、播放鼓号队表演的VCD。

17

小朋友有没有仔细观察鼓号队里有哪些乐器?

(随学生回答展示音乐图片。)

2、下面请小朋友听一听,谁在和我们打招呼?

(1)(录音播放小鼓敲击的声音)让学生说出名称

录音播放小鼓的“自我介绍”。

问:你想试一试吗?鱼的英文怎么写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节奏演奏)

(2)教师指大鼓,让学生模仿小鼓的“自我介绍”给大家介绍一下大鼓创编节奏敲击大鼓。

(3)大镲:教师击大镲。让学生说说对音色的感受,然后录音播放大镲的介绍。

师生共同边做演奏大镲的手势,边播放《亲亲红领巾》。

3、出示谱例:大鼓:X—︱XX‖

大镲:X—︱X—‖

小鼓:XXXX︱XXXX‖

4、分组让学生自己先练一练,然后每组推出三名学生上台演奏,为《亲亲红领巾》伴奏。

5、评选出两组最佳小鼓手,予以奖励。

6、指导演奏《出旗曲》

四、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饱满的气息,具有力点的声音演唱《共产儿童团歌》。

2、指导学生会模唱歌谱。

3、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来为歌曲伴奏。

4、用整齐、神气的踏步来表现儿童团员的精神面貌和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大军鼓、小军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看录像:

18

今天这节音乐课上,老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短片。你在短片中看到了什么?

2、你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吗?这些小朋友是谁呢?

3、老师讲解共产儿童团:

同学们,你们其实都是共产儿童团的成员,共产儿童团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是解放军的名

字。共产儿童团里的成员们的任务就是站岗放哨等。他们的口号是:准备着,时时刻刻准备着!

4、引出歌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刚才那部电影的插曲,名字叫《共产儿童团歌》,我们

一起来欣赏一下。

(三)学习歌曲:

1、请同学们看黑板:∣—∣

(1)跟着老师边划拍边读节奏。

(2)这两种节奏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2、可以把歌词有节奏的读一下吗?

3、请大家一起跟着钢琴来学唱这首歌曲。(2遍,难点模唱)

4、歌词中表达了共产儿童团员怎样的愿望?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曲?(坚定、有力的)

5、比一比,赛一赛:请男女同学来比一比谁的声音更有力。

6、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机里的小朋友一起来唱,你能唱的和他们一样好听吗?(边唱边做自由律

动)

(四)创编与活动

出示大军鼓、小军鼓

1、在黑板上有两种节奏,我们一起用手拍一拍。

XXXXXX

XOXO

2、分别练习大军鼓和小军鼓的节奏,然后进行合奏(大军鼓是有力的,小军鼓是轻快的)

3、老师弹奏歌曲旋律,请同学们伴奏

4、你能边敲边唱吗?

5、分组表演: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6、教师评价小结,进行适当的鼓励。

(五)全课小结,学生边唱《共产儿童团歌》边踩着鼓点走出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9

听:《快乐的节日》

唱:《我是小鼓手》

教学目标:

1、欣赏《快乐的节日》,积极创编舞蹈语汇,真实的感受节日喜悦。

2、学习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演唱《我是小鼓手》,体验进行曲风格的特点。通过多次聆听、手势

辅助、模仿演唱等方式,能较为准确表现附点节奏和大跳音程,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2、跨小节切分音和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具准备:电子琴、音乐课件、卡片、节奏条

教学过程:

一、歌曲教学:

1、你们想成为一名小鼓手吗?首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表现小鼓手的歌曲,请小朋友仔细听一

听。

2、录音范唱。

大家有没有听出歌曲中的鼓点声,谁来模仿一下?(学生敲鼓)

3、示歌词,学生轻声按节奏朗读歌词。

4、教师范唱(教师便按XX︱XXX︱边敲小鼓边唱)

5、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在“哎——”与“咚咚”的地方分句重点指导学生唱准音高,“咚咚”要唱得有弹性。)

6、完整的跟录音演唱歌曲。

问:唱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怎么样?

歌曲中哪些词语表现了高兴的心情?

你高兴的时候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心情?

7、用自己的方式边唱边表演。

二、欣赏《快乐的节日》

1、初步聆听、感受音乐。

2、有感情的读歌词。感受歌词的形象美。

3、观看舞蹈形式表现的快乐的节日,跟着音乐动一动,编一编。演一演。

4、鼓励大家编排六一庆祝会的节目单。

20

第五单元包子、剪子、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猜谜谣》

唱:《夏日的雷雨》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明亮饱满、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夏天的雷雨》,并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听赏山东和云南地域风格的童声对唱《猜谜谣》,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旋律特点。

3.教学重点:学会用明亮饱满、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夏天的雷雨》,并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谜语导入:

1、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听听人家是怎样回答的。

2、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

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3、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1)、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4、欣赏歌曲。

(1)反复听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2)、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答。

(3)、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

三、歌曲教学《夏天的雷雨》

21

1.导入

师:刚才我们猜了一个谜语童谣没有难倒大家,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谜语歌曲,小朋友们一起来

猜一猜。(老师范唱)

2.教师跟着录音范唱第一段两遍

3.学生填词

(1)老师刚刚唱完,你们已经跃跃欲试。老师知道这个谜语难不倒你们。老师有一个要求:请

你们把答案用旋律唱出来。

(2)学生唱出答案尊重学生的答案,答案可以有多个。

什么光发亮:闪电、星星、月亮、太阳

什么声音响:打雷、鞭炮、礼炮、飞机

什么落下来:雨点、雪花、冰雹

(3)填词师:要是追悼会 这三个答案都是说的天气现象,你说会是什么光发亮呢?紧接着就是打雷、

下雨了。

(4)给歌曲起名

如果学生说猜谜歌等引导:谜语歌很多,还能起的更有特色一些吗?如果歌名起的太长可

引导:歌名不宜起的太长,最好简洁一些。

4.学唱歌曲

(1)师生合作。教师问,学生答。唱到最后一句提示:你们猜出来了吗?那让我们唱出来:我

们猜出来了,猜出来

(2)全班分成两组一问一答。

(3)听歌曲录音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唱的。他们唱的和我们可不一样了,请同学们

仔细听。

学生:我们刚才是一问一答,他们是三个问题全部问完一起回答的。

(4)跟着录音轻声哼唱

(5)找出歌曲中难唱部分或不会唱的地方。

(6)跟着钢琴完整演唱。

5.背唱歌曲

(1)师:看来今天老师的问题都难不倒我们班的同学,老师再给同学出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

先什么光发亮,再问什么声音响,最后再问什么落下来呢?

22

(2)总结:因为光的速度要比声音的速度要快的多。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而声音的速度

是300米/秒。让我们记住这一自然现象你一定能背唱,赶紧来试一试吧!

(3)学生背唱歌曲

四、小结:

1.师:小小童谣真有趣,在短短的几句话里,有天有地有故事,还有许多道理。

2.出示谜面: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童谣、谜语,请小朋友回去收集一下,

下节课我们让老师猜一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包子、剪子、锤》

2、认:八分休止符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明亮饱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包子、剪子、锤》,能在一定程度

上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并能背唱歌曲。

2.通过唱、听、说、动等多种音乐形式让学生感悟音乐,以“动”激情,以“动”悟乐。

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能用明亮饱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包子、剪子、锤》。

2.体会休止符、附点在这首歌曲情绪上渲染的点睛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教师播放音乐《健康歌》,带领学生配音乐做动作。

2.师:同学们,那么在课间时你都在玩过哪些游戏啊?

3.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游戏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大家一定不陌生,找

朋友,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拍手,老师来找朋友,

当音乐停,老师找到的那个同学要回答一个问题,能做到吗?(演唱《找朋友》的音乐,学生听

着音乐拍手,教师走到学生中去继续找朋友的游戏,被老师找到的学生回答问题)

问题1:读出节奏

23

X.XX.X|XO|XX|XO|

包子、剪子、锤锤锤锤

X.XX.X|XO|XX|XO|

剪子、包子、锤锤锤锤

问题2:找不同

XXXX|XO|XX|XO|

包子、剪子、锤锤锤锤

XXXX|XO|XX|XO|

剪子、包子、锤锤锤锤

生说一说哪个好,为什么?

出示切分节奏。

师:生活中的词和这个是一样的。

二、学习歌曲《包子,剪子,锤》

1.师:你能找出歌曲中的休止符吗?切分节奏练习。

2.认识反复记号。

3.师教读歌词,生跟读。

4.生完整读歌词。

5.跟琴慢速学唱。

师:有的小朋友都已经很想唱这首歌了,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琴声把这首歌曲唱一

遍,注意老师的速度会很慢,我们细心一点,慢慢唱!

6.师生接口唱。

7.歌曲处理。

8.师:我们一起来看歌谱。这一遍呢!我要让小朋友们安静地听老师来唱。一边听,一边

想:歌曲中,哪一句老师唱得比较连贯?(师范唱)

9.师:一起唱这句,看看自己能不能唱好?(蹦.蹦跳│跳--│快.快乐│

乐--│)其他几句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点。

10.附点后的十六分音符要唱得轻巧

11.师:好多了,现在老师把速度加快一点了,使这首歌曲听起来,更加欢快,你们能接受

吗?

12.有表情的演唱

24

13.师:很多小朋友都很好,还有的小朋友摇头晃脑的,很高兴!好,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

试着背唱这首歌,看哪个小朋友唱得好!

14.表演唱巩固。

15.打击乐器伴奏。

16.分组表演、演奏。

三、拓展

课间运动,演唱歌曲,表演。

四、教师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猜调》

动:《谜语童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聆听世界名曲,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2、诵读谜语童谣,能够用卡农的形式进行两声部的节奏朗诵。

2、通过唱一唱,跳一跳的形式欣赏多首民族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各地民歌的了

解。

教学重难点:通过唱一唱,跳一跳的形式欣赏多首民族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各地

民歌的了解。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导言: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说谜面,生猜测。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特别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1.出示谜面,猜一猜

2.听童谣歌曲《萤火虫》跟师复习

师:什么是童谣?

童谣就是小朋友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事,唱自己的歌谣。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它就在我们的身

边。我们平时做游戏的时候,边玩嘴里边说的一些词些就是童谣。

25

3.猜童谣谜语

童谣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童谣的世界是快乐的。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个童谣谜语,让我们一起来

猜一猜。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袄,坐在绿船上—。

(1)老师有节奏地朗读,出示谜面。

(2)请同学集体有节奏的朗读。

老师想听大家有节奏地读一读,每一行都是四拍,每个椭圆就是一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

学生自己创编一种节奏来读一读

师:你们觉得童谣读起来和我们平时读书有什么不同?

原来童谣也是有音乐节奏的,而音乐的节奏又是千变万化的你们会用另外一种节奏来读一读吗?

请你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用切分节奏来读一读)。

4.两声部卡农的方式读《荷花》

(1)师:听同学读的这么有趣,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老师想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不过

这次已经不是改变节奏了,请座位上的小朋友听好,一会儿请你们说说是什么改变了?

(2)什么是卡农?

(3)学生用卡农的节奏来读一读。

二、欣赏新歌曲

1、师:下面进入咱们的第二个环节,欣赏一首谜语歌曲。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说一说谜面,

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两只角,抱着头,既会跑来也会走

上树顶,爬树头,不是鸟来不是虫

扁扁嘴,细长的脖,会游泳来爱唱歌

坐着高,站着低,你说希奇不希奇

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欣穆斯林兄弟会 赏这首山东的谜语歌曲,好,咱们一起把歌词来读一读

听录音,生学着哼唱,并辅助动作。

2、师:其实不只山东有谜语歌曲,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猜谜歌谣,下面跟老师走进云南,欣赏

一下彝族的风土人情。

全体学生搭乘“火车”(多媒体展示火车图片),并在《火车开了》音乐中走进云南。

师播放风景图片(边讲述),并附背景音乐为《彝家娃娃真幸福》

26

师:云南彝族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幽幽的山谷仿如世外桃源,层层的梯田象一首韵味实足的

诗歌,稻子熟了,金黄的颜色代表着丰收的喜悦。那里的姑娘们个个能歌善舞,每逢节日里,她

们便身着盛装,翩翩起舞。看她们的姿势多优美呀。同学们,看看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戴头帕、衣服包彩边,戴银项链)

师:彝族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一年四季除了影响较大的火把节,彝族年,选美节等,(并附有

各种节日的图片)还有属于儿童自己的节日,儿童节用彝族语言叫“阿依蒙格”。

生跟老师学彝语

播放彝族经典民歌《猜调》,并对此歌曲简介。

师带领学生在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中跳一跳彝族舞蹈。

3、谜语不但涉及到字谜,歌谜,就连戏曲也不甘落后。同学们知道哪些戏曲?(略)

(1)多媒体展示黄梅戏剧照

师放黄梅戏《对花》片段,并附歌词,学生猜测。

同学们来总结一下黄梅戏的特点是什么

师范唱一句,学etc打折 生评论

(2)老师带领学生清唱《对花》片段,并附有黄梅戏动作,学生边唱边模仿

(3)知道黄梅戏起源于什么地方吗?

老师介绍黄梅戏的起源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或采茶调,它起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以演唱“两小戏”,“三小戏”

为主的民间小戏。后传入安微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方的言说唱,形成了

独特的演唱风格。)

5、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唱了山东的《猜谜谣》,欣赏了黄梅戏《对

花》,学跳了彝族舞蹈,欣赏几首有趣猜谜调,了解了各民族的歌曲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

国家,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猜谜调,如,浙江民歌《对鸟》、广西民歌《刘三姐》,东北民歌《正

对花》等等。希望大家都能热爱民歌,并能继承发展,也愿中国的民歌艺术常青。

27

第六单元巧嘴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小小音乐会》

听:《我家小院嘴巴多》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和表演《小小音乐会》。

2、通过《我家小院嘴巴多》的听赏与表演,从各方面了解家畜和家禽的知识。

教学重点: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2、歌曲中衬词的唱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我家小院嘴巴多》律动进教室入座。

二、歌曲学唱:

1、音乐家介绍:

潘振声:蒙古族作曲家,生于上海,主要从事儿童音乐创作,他为小朋友写了很多优秀歌曲,

如《小鸭子》《好妈妈》《嘀哩嘀哩》《红太阳照山河》等,老师为大家唱几首。

2、师范唱《小小音乐会》

3、小朋友说说:歌中唱了些什么?(帮助理解歌词)

4、听唱法学唱歌曲:按四小节一句教唱,第三小节、第七小节休止符只需稍加停顿,不必过于

强调,第八小节的休止符处可稍做提示,衬词在歌中没有实际意义,只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在

演唱时要轻快活泼一些才能表达歌曲情绪。

5、分句唱----接龙唱----小组对唱----集体唱

6、歌词创编:你还想邀请哪些小动物来参加音乐会呢?(自编歌词唱一唱)

7、自编歌表演:把参加音乐会的兴奋喜悦心情表现出来

三、欣赏《我家小院嘴巴多》

1、情境创设

师:其实,老师家的小院里也有很多的巧嘴巴,你们猜是什么?

生: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并模仿动物的叫声与动作。

2、学生听录音范唱,熟悉歌曲旋律,体验歌曲情绪。

3、、跟着录音唱一唱,并模仿动物的动作演一演。

28

4、、把歌词中的动物换成其它动物唱一唱、演一演。

①说出其它动物的特征,在老师的帮助下创编歌词。

②根据创编的歌词唱一唱、演一演。

四、课堂小结

1、师:今天,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来念了绕口令,并给乐曲《我家小院嘴巴多》编了第二

段歌词,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都是“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练,我也练,

个个都是巧嘴巴”。

(出示顺口溜“巧嘴巴”,生齐读。)

2、随音乐“我家小院嘴巴多”律动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乃哟乃》(歌表演)

认:domisol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和表演《婴儿手脚出汗 乃哟乃》,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并能随着音乐准确地读出节奏和歌词。

3、引领学生走进土家族的山寨,再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

乐带来的快乐。

4、认识domisol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乃哟乃》,感受并表现土家族歌曲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符和节奏条、各种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知道地图上的这只“大公鸡”代表哪儿吗?(中国)那老师有几道

问题想考考你们: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你知道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五十六个)

(2)我们是属于哪个民族的?(汉族)

师总结:对了,我们汉族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29

(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勤劳质朴、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的民族,它主要分布在湖南一

带(指地图),名字叫做土家族,你的背包简谱 大家想去吗?(想)那就让我们排起队伍,乘着歌声的翅膀,

一起向土家族出发!(随《乃哟乃》音乐做律动。)

三、节奏练习:

导语:土家族到了!咦?怎么没人来迎接我们呢?让我来看看!原来是土家族传说中的小歌仙给

我们出了个难题,不过这可难不倒我们,对吗?谁来帮老师解开这条节奏密码呢?

节奏条:XXX|XXX|XXXX|XXX‖

1、先找学生试拍,教师纠正。

2、集体拍、分组拍(1、3小节一组,2、4小节一组)。

3、拍电报游戏:将学生分成组,按顺序每组拍一小节,依次类推。

师:同学们拍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拍出密码,去拜访土家族吧!

四、播放幻灯片:土家族的风俗文化相关图片。

1、图片内容:土家族的服饰、吊角楼、工艺品、摆手舞、社巴节……

2、师随幻灯片的播放简单介绍图片内容。

师:大家快看!这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服装,漂亮吗?这是土家族世代居住的山寨,真是个山清

水秀、景色优美的好地方;这是他们的住房——吊脚楼;这是土家族名扬海内外的手工艺品——

织锦;看!土家姑娘在采茶;这是土家族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社巴节;在这盛大的节日里,土

家族的男女老少相聚在一起,跳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摆手舞,多热闹啊!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吗?

这是土家族人在以古老的形式庆祝丰收呢!

五、视唱练习:

导语:快看!山寨大丰收了!我们来瞧一瞧,山寨里都种了些什么?(橘子、茶叶、草莓)我们

来帮他们采摘吧!

1、走下座位模仿摘草莓、茶叶、橘子的动作。(草莓长得低,茶叶在腰间、橘子长得高)

2、通过采摘,你们有什么发现?

3、你们听,它们还会唱歌呢!(草莓唱do,茶叶唱mi,橘子唱sol)

4、随琴唱一唱do、mi、sol的音高。(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示)

5、每组用“XXX”的节奏任意将1、3、5三个音搭配,师弹琴带领学生唱一唱。

六、新歌教学:

(一)初听歌曲,感受土家族特有的语言风格。

30

导语:土家族有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就是用1、3、5三个音符编写的,既然我们来到了土家族,

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多媒体播放《乃哟乃》课件。

2、师:你们听到歌中土家小朋友在向我们打招呼吗?他们在说:“乃哟乃!乃哟乃!”

3、简介:土家族的语言中,“乃哟乃”是快来的意思。我们也学着说一说。(可用“乃哟乃”

随意指学生过来。)

4、师:其实,聪明的土家人在“乃哟乃”的基础上,还创造了许多类似的语言。象“乃乃哟”

和“乃哟嗬”,这两个词语都表达了热闹的气氛和幸福快乐的心情!今天,你来到了土家族,高

兴吗?(高兴)那我们要喊:“乃哟嗬!”(师领说,生齐说)我们一起学这首歌,快乐吗?(快

乐)那我们就喊:“乃哟嗬!”

5、师有节奏地教读歌词。(两遍)

6、齐读。

7、师生分读。(学生专门读红色区域,烘托热闹快乐的气氛。)

(二)学唱歌曲。

1、随多媒体课件哼唱歌曲。

2、观察曲谱中红色的音符有什么共同点?(曲调一致)

3、师生合唱曲谱。(用柯尔文手势表示音高。)

5、分组唱。(其中一组唱红色区域,要唱出热闹欢快的气氛)

6、随多媒体课件学唱一遍。

6、随伴奏面对面拍手演唱。

(三)学跳摆手舞。

导语:来到土家族,就得来看看摆手舞,不然可就白来了。每逢到社巴节,大家围成一个圈,伴

着欢快的音乐跳起摆手舞,特别热闹!想去看看吗?(想)那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1、多媒体播放摆手舞视频。(大家可以跟着学一学。)

2、师:正好,老师也和土家族姑娘学了两招,想看吗?(想)不过这个舞老师一个人是表演不

起来的,我想邀请部分同学和我合作一下,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跳?(邀请时师可说:“乃哟乃!”)

3、找6名同学和老师围成圈一起表演,鼓励其他同学站起来学一学。

4、师:我们欢快的歌声和舞步把土家人都吸引过来了,他们要邀请咱们去参加土家族最盛大的

节日——社巴节呢!快带上我们的乐器,一起去体验一下吧!

5、分组(唱歌、跳舞、伴奏)体验社巴节热闹的场面。

31

七、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有什么收获?(认识了聪明能干、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学习了用土家

语演唱的歌曲《乃哟乃》,学会跳摆手舞,参加了热闹的社巴节……)你快乐吗?(快乐)那我

们就说:“乃哟嗬!”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汉族人要和其他少数民族团结

友爱,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唱起动听的《乃哟乃》,跳起欢快的摆手舞,跟土家小朋友说再见吧!

八、边唱《乃哟乃》,边跳摆手舞走出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听:《灯官报灯名》。

2.童谣诵读:看大戏。

教学目标:

1.通过与灯名相关典故的说明,让学生积累一定的古典文化知识。

2.通过教学与表演让学生了解数板的表演方式及丑角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会演唱歌曲《灯官报灯名》。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导入:观看一小段京剧动画。

师:刚刚我们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呢?

生:……

师:对,和各种京剧里的扮相。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就与京剧有关。

师:在生活中,你们接触过京剧么?你对京剧有哪些认识?

生:……

师:说到京剧我们一定要说到他的行当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

行当。出示动画图片,认识丑行当。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下一段由小朋友展现的旦角角色的精彩表演吧。

师:哇,我听到有些同学在笑了,是不是非常的有趣?

生:……

师:那么我们再来欣赏一遍,看看小演员的哪一段最能吸引你的目光,你也可以跟她学一学。

生:……

师:小演员所表演的哪个表情动作,或者演唱的哪一句最能吸引你?

生:……

师:你能模仿一下吗?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一段小演员的演出,她那么小能表演得那么好,

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也能跟她一样的棒。小男孩们也不要着急,我相信你们也可以学得

32

更好,有没有信心?那么我们就来学一学这《报灯名》一段吧。(出示唱词)

读词

1.请同学来读一读。

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用京腔读)。

生:……(引导学生说出更有京剧味)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得更有京剧味一点(跟读念白)

师:你们再来读一读。(跟着小演员读)(完整的听唱腔+念白的地方)

(白)咋!列位

(数板)

休要吵休要闹

细听我把灯名儿报一报

报的是:

一团和气灯和合二圣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

五子夺魁灯六国封相灯七擒孟获灯八仙过海灯

九子十成灯十面埋伏灯

这个灯那个灯

灯官我一时报不清往后看又一层

吕布戏貂婵大闹凤仪亭

看完了一片又一片昭君打马和北番

不好了不妙了

天雷打死了张继保

3.了解故事梗概:选自传统京剧《打龙袍》。“打龙袍”有时和“遇皇后”连演,所以又名

“遇后龙袍”。故事出于明代《正昭阳》传奇及《三侠五义》。描写包拯赴陈州放粮,遇失明老妇

人告状。此妇实为当今皇帝的母亲李宸妃,当年因刘妃与太监郭槐以狸猫换去太子(即仁宗赵桢)

被贬,流落民间。包拯回朝,趁元宵节观灯,借雷殛张继保的故事,讽谏皇帝。仁宗知情后,乃

斩郭槐并亲迎李妃回朝。李责子不孝,命包拯行罚,包拯请仁宗脱下龙袍,打袍示警。这出戏是

净角和老旦的唱工戏。

四、师总结,下课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虽然当然我们今天的表演比起名家来还是有些差距的,只要你热爱京剧,

了解京剧,你们一定能得到很多的收获,还能够将我国的国粹发扬下去。这节课就上到这里,那

么喜欢京剧的同学可以在下课后到老师这里来学习完整的表演。

33

第七单元都来做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我是小小音乐家》

唱:《河开头的四字成语 箫》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有支持的气息和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2、听赏《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其表现形式及音乐形象,能随音乐展开联想和律动。

教学重难点:

能唱好歌曲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处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节奏游戏

1、出示节奏卡片:OXX、XX、X分别用“哒”读,再次出示节奏卡,

(1)0XX|XXX0用“哒”连读

(2)用特隆砰砰砰

(3)用特隆嘀嘀哒

(4)用特隆叮叮咚

(5)复制粘贴0XX|XXXXX|XXXXX|XXXXX|XXX|

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

二、欣赏《我是小小音乐家》

1、导言: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它的旋律像山坡一样有着明显起伏的特点,让我们

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我是小小音乐家》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第一遍听歌曲。(情绪快乐、活泼)

2、第二遍听歌曲。师:"让我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三件乐器?(手鼓、小喇

叭、小木琴)

3、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唱一唱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54|33343|22254|3322|1.|

学生跟随播放的旋律模仿乐器演奏。

4、第三遍听歌曲。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个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

5、第四遍听歌曲。师:"老师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请你也拿出小手,跟

随我一起画出来"。(换气记号)

(在听歌曲第二第三段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旋律线。)

6、第五遍听歌曲。要求创造不同的声音(如拍手等)为歌曲中"砰砰砰"进行伴奏。要求:在"

砰砰砰"之前的八分休止符及衬词"特隆"在心里默唱。

34

三、学唱《箫》

1、新歌学习导入

教师播放课件歌曲《箫》

2、聆听歌曲

师:好听不好听?

生:好听!

3、按节奏读歌词、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来看歌词:“一根紫竹直苗苗,送给宝宝做管箫,箫儿对准口,口儿对准箫,箫

中吹出时新调,小宝宝,吁底吁底学会了。

师、生:(1)、引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2)、教师用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3)、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歌曲

4、处理重难点部分;教师范唱并引导学生练唱

师:同学们在演唱中,要注意一字一音、一字两音、和一字多音的正确唱法。

教师播放课件歌曲《箫》学生模唱

四、教师小结

师:好!同学们这节课上的很好、了解认识了很多我国民族乐器,下去以后回到家里上网查

找了解更多的我国民族民间乐器,希望同学们都喜欢我们自己的民族乐器好不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鸭子拌嘴》(情景表演)

认:钹木鱼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打击乐器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演奏时,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

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

认识钹和木鱼,感受其音响特点,掌握其演奏方法。

教学重难点:

欣赏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感受其表现形式及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钢琴钹木鱼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老师和学生听音乐做律动

2、学生认识打击乐器并做节奏回声游戏。

通过听辨,学生进一步熟悉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名称。

(二)新课

1、师介绍打击乐器-----锣、镲

2、出示课题------《鸭子拌嘴》

师:同学们知道拌嘴什么意思吗?

35

生:拌嘴是吵架的意思。

3、学生带着鸭子拌嘴这个问题出听全曲。(生听完谈自己的想象,有的还编成小故事说出来)

4、看动画片《鸭子拌嘴》,要求学生边看画面,边听音乐,并说出听到乐曲中有哪些打击乐器。

生:有锣朋友和镲朋友的声音。

师:这首乐曲描写一群小鸭子(用小镲演奏)、大鸭子(用大镲演奏)清早走出舍门来到池塘,

戏水打闹,饶舌拌嘴,然后心满意足摇摇摆摆回窝去的生动情景。

5、创作活动

(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铺垫练习了,利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自觉进行节奏片段创作。师:请

同学们用自制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来表现一只小狗在啃骨头的声音;一只小老鼠在偷吃东西的

声音。

(2)学生用自制打击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来表现一定的音乐形象后,创作一首自己的《鸭子拌嘴》,

边看画面边创作。师用小镲表现小鸭子并用录音机录制。

(3)播放师生共同创作的《鸭子拌嘴》通过听赏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空间。

6、再次听赏《鸭子拌嘴》

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创作的《鸭子拌嘴》和此曲作比较,鼓励学生多学音乐知识,将来就能

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

(三)小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听赏乐曲时,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中翱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锣鼓歌》

教学目标:

学习用生动活泼和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锣鼓歌》。

模唱歌谱,基本唱准十六分和附点八分节奏。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生动活泼和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锣鼓歌》。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谈话导入:

金色的秋天,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无论城镇或者乡村,无不是一派成熟和收获的繁忙景象。

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欢快的曲子。

(师:)放录音,让学生听〈丰收锣鼓〉片段。提问:同学们,刚才在曲子中听到了什么乐器的

声音?

(生:)锣、鼓.....

(师:)是啊,锣鼓声交织在一起,敲出了丰收的喜悦。今天,我们就带着喜悦的心情来学习一

首〈锣鼓歌〉。

三、学习歌曲〈锣鼓歌〉。

36

1、老师弹琴范唱,学生注意感受一下歌曲的节奏及情绪。

2、熟悉旋律。老师弹奏旋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字“啊”或者“拉”哼唱旋律,注意把音唱准。

唱1—3遍。

3、熟悉歌词。

a、先分小组读歌词,再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节奏读歌词。注意附点节奏。

b、跟琴唱歌词。

4、演唱歌曲。

a、跟琴全班齐唱。

b、指名唱。

四、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唱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啊?〈锣鼓歌〉

介绍锣、鼓这两种乐器,请学生摸摸、玩玩,使之发出声音。老师总结并示范锣与鼓正确的演奏

姿势。

1、节奏训练:

2/4XX|X—|XX|X—|

2/4XXX|XXX|XXXX|XXX|

指导学生练习这两种节奏。

2、学生用自带的“乐器”敲一敲。

3、任选一条节奏为歌曲伴奏,部分学生唱,部分学生伴奏。

4、师生合作演唱、演奏〈锣鼓歌〉。

五、小结、评价。

37

第八单元美丽的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法国号》。

2.歌表演:《法国号》。

教学目标:

1.认识法国号、学习用富有弹性或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法国号》。2.能够自信大方的参与到

歌曲的表演中。

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学生用轻柔、灵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区分两种节拍的不同韵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活中的圆

1.教师出示一个圆形。

师:大自然和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2.动作中的圆。

播放“华尔兹舞”片段。

师:在舞蹈中你能找到圆吗?

学生找一找华尔兹中的圆(旋转的步伐和路线,舞动的大摆裙等)

探索与模仿:

站成圆圈,用身体的各个部分做圆的动作。

放歌曲《法国号》,师生共同跳简单的华尔舞步。

二、学唱新歌

教师出示法国号图片,简单介绍。

师:你想知道它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吗?

师播放歌曲《法国号》。

生:嗡巴巴,嗡巴巴。

师:它的声音真有趣,让我们模仿它的声音一起来唱吧。

学生模仿法国号的声音“嗡巴巴”随歌曲旋律演唱,感受三拍子节奏,并能掌握好三拍子旋律。

随琴学唱歌曲。(最后一句音准比较难把握,教师帮助学生找到音高,多练唱几遍)

歌曲处理。(能用富有弹性和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

随歌曲《法国号》一起简单的华尔兹。(进一步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四、师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38

教学内容:

欣赏:《小猫的圆舞曲》(情景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生活舞曲、动作、歌唱中的圆,认识“圆”的丰富含义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2.感受三拍子舞曲的特点,对华尔兹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用轻柔、灵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区分两种节拍的不同韵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法国号》

1.跟琴演唱歌曲。

2.跟歌曲中音乐伴奏演唱歌曲。

3.跟着音乐跳一跳上节课的华尔兹步伐。

二、欣赏《小猫的圆舞曲》

师:不仅我们跳起了舞,连小猫也跳了起来。

教师播放乐曲《小猫的圆舞曲》。

1.初听乐曲。

师:小猫跳得怎么样?

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小猫跳得很高兴,乐曲有时优美抒情,有时欢快活泼。

师:你觉得哪种线条更适合乐曲的情绪?

生:适合乐曲。

师:还可以用什么图形、色彩或其他来表现。

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来表现的。

四、播放乐曲《小猫的圆舞曲》,学生自由动作离开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请你和我跳个舞》。

2.集体舞:《请你和我跳个舞》。

教学目标:

1.聆听《请你和我跳个舞》,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韵律,能跟着录音哼唱或念念动动。

2.结合音乐进行动作创编,并能主动积极地参与集体舞活动,动作合拍,身体协调,学会

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韵律。

2.动作创编,动作合拍。

教学过程:

39

一、导入课堂: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德国儿童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随着音乐轻声哼唱,

并跟着音乐拍拍手做一些动作。

二、新授:

1、师: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个舞呢?请大家自己设计一些动作。

2、鼓励学生自编简单动作,师用示范法邀请两位学生为舞伴,边师范边讲解动作要领,要

求舞伴之间动作和谐一致,讲团结,讲礼貌,配合好。

3、学生设计好动作后请大家一起随音乐边唱边跳。

4、师教学生一些跑跳步、踏点步的跳法。

5、让学生围成圆圈或钻山洞等对形活动,具体动作如下:

1-2小节:左脚起步,做跑跳步4步,同时双手胸前拍手4次。

3-4小节:跑跳步4步,两人面对面手拉手。

4-6小节:分别伸右脚、左脚,双手叉腰。

7-8小节:向右转个圆圈,跑跳步站好。

9-10小节:向右踏点步,双手在右侧拍手。

11-12小节:动作与9-10小节方向相反。

13-16小节:跑跳步转个圆圈站好,同时两人互换位置。

17小节:双手叉腰,头左右各摇一下。

18小节:(第一遍音乐)右脚踏三下;(第二遍音乐)头向前点三下。

19小节:动作同17小节。

20小节:(第一遍)双手拍击三下;(第二遍)做弹手指动作。

21-22小节:动作同5-6小节。

23-24小节:动作同7-8小节。

音乐从头开始,再次舞蹈。

三、课堂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请你和我跳个舞》,并且大家自己还设计了一些舞蹈动作,

老师和你们一起跳的非常开心。

2.随音乐踏步走出教室。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曲《长大要当宇航员》。

2.做:听音乐画图画。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活泼、愉快的情绪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长大要当宇航员》。

2.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用图形、色彩多角度地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法国号》

二、歌曲教学

1.导入:“法国号的样子是怎样的?”

40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美丽的圆,它载着许多人的梦想!”(出示图片,生回答)

“小朋友们长大了想当宇航员吗?”

2.学习歌曲《长大要当宇航员》。

(1)播放歌曲《长大要当宇航员》,让学生熟悉歌曲。

(2)采用问答方式让学生了解歌词。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乘着什么飞上天的?(老水牛)

(3)采用模唱形式让学生熟悉旋律。

(4)再次欣赏歌曲,熟悉音乐,然后随伴奏带演唱。

(5)师生共同设计动作,边唱边做动作。(使得学生加强对旋律的熟悉度,从而掌握歌曲)

三、听音乐画图画

1.导入:“老水牛的角弯弯,就像一个美丽的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美丽的圆呢?”

(杯子、太阳、眼镜………)

师:“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如果没有太阳,我们这个世界会怎样呢?”

师:“有一个小朋友就有这样一个愿望。”(师唱出歌曲《种太阳》。因为这首曲子小朋友比较

熟悉,生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共鸣。)

2.师播放音乐,师生共同演唱。

3.师:“请你也来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太阳,给我们的地球带来更多的好处。”(在音乐中进

行创作,师进入学生中,进行适当的辅导。)

4.师:“请你给大家讲讲你设计的太阳。”

5.运用生评方式,选出“最美丽太阳”奖(奖品——杯子)

四、师总结,下课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美丽的圆!让我们再次唱起歌曲,长大后去探索宇宙中更多神奇而

美丽的圆!”(随伴奏带演唱歌曲《长大要当宇航员》)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5:49: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9033601554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报春儿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报春儿歌.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报春儿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