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国别贸易数据汇总
澳大利亚
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统计,2017年中澳双边贸易额为1256.0亿美元,增长19.6%。其
中,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764.5亿美元,增长25.6%,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33.1%,提
高1.5个百分点;澳大利亚自中国进口491.5亿美元,增长11.3%,占澳大利亚进口总额
的22.2%,降低1.1个百分点。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贸易顺差273.0亿美元,增长63.4%。
中国继续保持为澳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以金属矿砂为主的矿产品一直是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的主力产品,2017年出口额为
429.9亿美元,增长24.3%,占澳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9.9%。纺织品及原料是澳对中国出
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出口额23.8亿美元,增长18.6%,占澳对中国出口总额的3.1%。食
品饮料烟草是澳对中国出口的第三大类商品,出口额20.2亿美元,增长54.6%,占澳对
中国出口总额的2.6%。由于矿产品在对中国出口中的份额占七成左右,因此,矿产品对
中国出口的表现基本决定了澳对中国出口的整体表现,2017年澳对中国矿产品出口增幅略
低于澳对中国总体出口增幅。
澳大利亚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和家具玩具杂项制品,2017年合
计进口305.1亿美元,占澳大利亚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2.1%。除上述产品外,贱金属及制
品、塑料橡胶和化工产品等也为澳大利亚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HS类),在其进口
中所占比重超过或接近5%。总体来看,澳大利亚自中国进口也实现增长,但进口增幅低
于其总体进口增幅,更远低于其对中国出口增幅,这也导致澳大利亚对中国贸易顺差持续
大幅增长,中国继续保持其对外贸易顺差最大来源国地位。
巴西
据巴西外贸秘书处统计,2017年巴西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748.1亿美元,增长
27.9%。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474.9亿美元,增长35.2%,占巴西出口总额的21.8%,
提高2.8个百分点;巴西自中国进口273.2亿美元,增长16.9%,占巴西进口总额的
18.1%,提高1.1个百分点。巴西与中国的贸易顺差201.7亿美元,增长71.3%。中国是
巴第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第一李苦禅擅长画什么 大进口来源国。
植物产品是巴西对中国出口的主力产品,2017年出口额为203.5亿美元,增长
40.8%,占巴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2.9%。矿产品是巴对中国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出口额
184.3亿美元,增长56.3%,占巴对中国出口总额的38.8%。纤维素浆、纸张为巴西对中
国出口的第三大类商品,出口额26.7亿美元,占巴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6%,增长
17.0%。2017年,巴西对中国矿产品和植物产品出口大增,带动中国成为巴西增长最快的
出口市场之一,对中国出口增幅仅次于对西班牙和印度出口增幅。巴西对中国出口产品集
中度进一步提升,大豆、铁矿石和原油三种产品就占巴西对中国出口的八成以上。
巴西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纺织品及原料,2017年上述三类
产品合计进口195.9亿美元,占巴西自中国进口总额的71.7%。此外,贱金属及制品、塑
料橡胶等也为巴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产品,在进口中的比重超过或接近5%。自中国进
口大类产品除运输设备等少数产品外全线恢复增长,其中,第一大类进口产品机电产品进
口增幅接近20%,纺织品进口增长接近25%,贱金属及制品进口增长近30%。总体来
看,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巴西进出口自2017年以申请书代写 来已恢复增长态势,巴西对中
国出口增长尤为强劲,自中国进口增幅不足其对中国出口增幅的一半,中国已成为巴西贸
易顺差最大来源。
俄罗斯
据俄罗斯统计局统计,2017年,俄罗斯与中国货物进出口额为869.6亿美元,增长
31.5%。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389.2亿美元,增长38.9%,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
10.9%;自中国进口480.4亿美元,增长26.1%,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21.2%;俄方逆差
91.2亿美元,减少9.6%,中国为俄罗斯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矿产品、木及制品和机电产品是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7年出口额分别占
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0.5%、8.7%和5.9%,分别为263.9亿美元、32.7亿美元和
21.9亿美元,增幅分别为41.1%、25.9%和58.1%。另外,贱金属及制品的出口额增长明
显,增幅为205.6%。纺织品及原料的出口额下降22.9%。
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2017年三
类产品进口额合计占俄罗斯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7.5%,分别为254.5亿美元、35.7亿美元
和34.1亿美元,分别增长26.2%、16.6%和33.4%。这些产品在俄罗斯进口市场中分别
占有32.9%、4.7%和7.1%的份额。另外,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皮革制品;箱包的进口额
增幅明显,增长44.8%。
韩国
据韩国海关统计,2017年韩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399.7亿美元,增长
13.5%。其中,韩国对中国出口1421.2亿美元,增长14.2%;自中国进口978.6亿美
元,增长12.5%。韩国与中国的贸易顺差442.6亿美元。
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光学医疗设备是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7年出口额为
738.4亿美元、193.4亿美元和145.4亿美元,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增长24.7%、21.5%,
光学医疗设备下降12.6%,三类产品合计占韩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5.8%。
韩国自中国进口排名前三位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2017年进口
额为457.0亿美元、129.6亿美元和88.6亿美元,增长14.7%、9.3%和30.3%,占韩国
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6.7%、13.2%和9.1%。在韩国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
品市场上,中国产品继续保持优势。在这些产品上,中国主要竞争对手是越南、印尼、日
本等国家。
马拉西亚
据马来西亚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马来西亚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
677.5亿美元,增长16.6%。其中,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294.2亿美元,增长23.8%;从
中国进口383.3亿美元,增长11.6%。马来西亚与中国的贸易逆差89.2亿美元。
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量最大的商品有机电产品、矿产品和塑料橡胶,2017年上述三
大类商品的出口额依次为130.1亿美元、59.0亿美元、32.3亿美元,占马来西亚对中国出
口总额的44.2%、20.1%和11.0%,增长17.5%、53.8%和41.7%。在马来西亚的前十大
类进口商品中,来自中国的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在马来西亚市场中占据优
势地位,进口额为189.2亿美元、40.8亿美元和26.4亿美元,机电产品增长17.2%,贱
金属及制品下降4.4%,化工产品增长14.9%。在马来西亚市场上,中国的化工品、塑料
制品、光学仪器和食品等仍面临着来自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竞
争。
美国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全年,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6359.7亿美元,
增长10.0%。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1303.7亿美元,增长12.8%,占美国出口总额的
8.4%,提升0.5个百分点;美国自中国进口5056.0亿美元,增长9.3%,占美国进口总额
的21.6%,提升0.4个百分点。美方贸易逆差3752.3亿美元,增长8.1%。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运输设备、机电产品、植物产品和化工产品,2017年出
口295.1亿美元、250.0亿美元、149.3亿美元和111.9亿美元,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
22.6%、19.2%、11.5%和8.6%,变动幅度分别为14.8%、5.3%、-10.7%和15.9%。运
输设备中,航空航天器出口162.7亿美元,增长11.6%;车辆及其零附件出口131.8亿美
元,增长19.4%。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2017年进口2566.3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
进口总额的50.8%,增长13.4%。其中,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1470.0亿美元,增长
14.0%;机械设备进口1096.3亿美元,增长12.5%。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
及制品分别居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2017年进口额605.8亿美元、
389.9亿美元和253.疱疹治疗方法 8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年会合唱 的12.0%、7.7%和5.0%,增减幅
分别为7.9%、-1.2%和9.2%。中国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
国进口市场的60.4%、58.3%和53.3%,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中国产品的竞争者主要来自
墨西哥、越南和意大利等国家。中国同时也是美国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
品和塑料橡胶的首位进口来源国。
南非
据南非国家税局统计,2017年南非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38.4美元,增长
16.1%。其中,南非对中国出口85.9亿美元,增长23.8%,占南非出口总额的9.6%,上
升0.4个百分点;南非自中国进口152.4亿美元,增长12.2%,占南非进口总额的
18.3%。南非对中国贸易逆差66.5亿美元,下降0.01%。
矿产品一直是南非对中国出口最主要产品,2017年出口61.7亿美元,增长46.5%,
占南非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1.8%。矿产品以矿砂为主,矿物燃料出口相对较少。贱金属及
制品是南非对中国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2017年出口12.4亿美元,下降22.6%,占南非
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4.4%。纺织品及原料、纤维素浆纸张等为南非对中国的第三和第四大
类出口产品,2017年出口2.8亿美元和2.6亿美元,其中纤维素浆等出口下降9.2%,纺
织品及原料出口增长32%,占南非对中两字名 国出口总额的3.3%、3.1%。另外,化工产品出口
1.3亿美元,增长32.8%,占南非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5%。
南非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和贱金属及制品,2017年分别进口
70.5亿美元、14.3亿美元和12.6亿美元,增长13.8%、5.2%和9.7%,占南非自中国进
口总额的46.2%、9.4%和8.3%。除上述产品外,化工产品、塑料橡胶和家具玩具制品、
鞋靴等轻工产品也是南非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HS类),在其进口总额中的占比均
在5-6%左右。
欧盟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7年,欧盟27国与中国货物进出口额为6444.6亿美元,增
长13.7%。其中,欧盟27国对中国出口2218.9亿美元,增长19.1%,占欧盟27国出口
总额的10.4%;自中国进口4225.8亿美元,增长11.1%,占欧盟27国进口总额的
20.1%;欧盟27国贸易逆差2006.9亿美元,增长3.5%,中国为欧盟27国第二大出口市
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是欧盟27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7年三类产
品出口额合计占欧盟27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4.9%,分别为690.7亿美元、519.6亿美元
和230.1亿美元,分别增长21.2%、16.7%和18.0%。另外,矿产品的出口额增长突出,
增长56.0%。
欧盟27国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等,2017年
进口额合计占欧盟27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9.3%,分别为2112.3亿美元、423.1亿美元
和393.0亿美元,分别增长15.3%、2.0%和10.3%,这些产品在欧盟27国进口市场中分
别占有24.4%、6.1%和2.7%的份额。另外,欧盟27国自中国进口的化工产品增幅较
多,增长14.9%。
日本
据日本海关统计,2017年日本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972.8亿美元,增长
9.9%。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328.6亿美元,增长16.7%;自中国进口1644.2亿美
元,增长5.0%。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315.7亿美元,下降26.1%。
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2017年出口额为
562.0亿美元、139.5亿美元和124.6亿美元,增长19.6%、20.9%和8.9%,占日本对中
国出口总额的42.3%、10.5%和9.4%。
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2017年进口额为
752.3亿美元、214.5亿美元和106.1亿美元,机电产品增长5.7%,纺织品及原料下降
0.9%,纺织品及原料增长13.4%,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8%、13.0%和6.5%。在
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较大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
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60%以上,在这些产品上,中国的主要竞
争对手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如越南、泰国、台湾省)以及意大利、美国等国家。
泰国
据泰国海关统计,2017年泰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741.4亿美元,增长
12.6%。其中,泰国对中国出口294.1亿美元,增长24.7%,占泰国出口总额的12.5%;
泰国自中国进口447.3亿美元,增长5.9%,占泰国进口总额的19.9%。泰方贸易逆差
153.3亿美元,下降17.9%。
塑料橡胶和机电产品是泰国对中国出口的两大主要商品,2017年出口86.6亿美元和
66.4亿美元,增长37.1%和16.3%,占泰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9.5%和22.6%。此外,
植物产品出口29.1亿美元,增长8%,占泰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9.9%,为泰国对中国出
口的第三大类商品。对中国出口的第四和第五大类商品是化工产品和化学、钟表、医疗设
备等,分别出口20.9亿美元和17.4亿美元,增长27.2%和3.6%。木及制品等出口16.5
亿美元,增长21.9%。
机电产品占据泰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半壁江山,2017年进口208.7亿美元,增长
4%,占泰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6.7%。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塑料橡胶分居进口第
二、第三和第四大类商品,2017年进口69.4亿美元、41.8亿美元和24.7亿美元,贱金属
及制品进口下降1%,化工产品和塑料橡胶等进口增长22.9%和14.6%。纺织品及原料、
运输设备为第五和第六大类进口商品,2017年进口18.3亿美元和16.9亿美元,增长
1.3%和19.1%。在上述产品上,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对
手。
新加坡
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统计,2017年全年,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
994.3亿美元,增长19.5%。其中,新加坡对中国出口540.7亿美元,增长26.2%,占其
出口总额的14.5%,提升1.5个百分点;新加坡自中国进口453.7亿美元,增长12.3%,
占其进口总额的13.8%,下降0.4个百分点。新加坡贸易顺差87.0亿美元,增长
254.7%。
机电产品一直是新加坡对中国出口的主力产品,2017年出口额为250.1亿美元,增长
5.3%,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6.3%。化工产品、矿产品和塑料橡胶是对中国出口的第二
至第四大类商品,2017年出口额60.8亿美元、55.9亿美元和54.9亿美元,占新加坡对中
国出口总额的11.3%、10.3%和10.2%,增长87.2%、30.0%和18.7%。
机电产品是新加坡自中国进口的首位商品,2017年出口288.8亿美元,增长
18.3%,占新加坡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3.7%。机电产品中,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191.4亿
美元,增长21.4%;机械设备进口97.4亿美元,增长12.6%。矿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是
新加坡自中国进口的第二和第三大类商品,2017年进口49.9亿美元和22.5亿美元,占新
加坡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1.0%和5.0%,矿产品增长29.7%,贱金属及制品下降20.6%。
除上述产品外,化工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纺织品及原料等也是新加坡自中国进口的
主要大类商品,2017年合计占新加坡自中国进口总额的8.7%。中国是新加坡机电产品、
贱金属及制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的首位进口来源地,占其市场份额的20.9%、
22.4%、27.8%和36.8%,中国产品竞争者主要来自中国台湾省、马来保险存款 西亚和日本等。
印度
据印度商业信息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统计,2017年印度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
845.4亿美元,增长21.4%。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124.8亿美元,增长39.3%;印度自
中国进口720.5亿美元,增长18.7%。印度与中国的贸易逆差595.7亿美元。
2017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出口额分别为
32.5亿美元、21.2亿美元和21.6亿美元,增长36.7%、113.4%和71.7%,占印度对中
国出口总额的26.0%、17.4%和17.3%。
2017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进口额分别为
403.5亿美元、104.5亿美元和48.5亿美元,增长27.4%、12.2%和11.8%,占印度从中
国进口总额的56.0%、14.5%和6.7%。印度从中国进口的运输设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降幅为25.2%。
印尼
据印尼统计局统计,2017年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585.7亿美元,增
长23.1%。其中,印度尼西亚对中国出口228.1亿美元,增长35.9%,占其出口总额的
13.6%;印度尼西亚自中国进口357.7亿美元,增长16.1%,占其进口总额的22.8%。印
尼贸易逆差129.6亿美元,下降7.5%。
矿产品和动植物油脂是印尼对中国出口的两大主要商品,2017年出口额分别为75.4
亿美元和32.6亿美元,增长25.3%和19%,占印尼对中国出口总额的33.1%和14.3%。
贱金属及制品出口25亿美元,增长102.6%,占印尼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1%,为印尼对
中国的第三大类出口商品。印尼对中国出口的第四和第五大类商品是纤维素浆等和化工产
品,分别出口21.2亿美元和19亿美元,增长86.6%和32.6%,两类产品合计占印尼对中
国出口总额的17.7%。
机电产品占据印尼自中国进口总额的半壁江山,2017年进口154.4亿美元,增长
12.7%,占印尼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3.2%。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及塑
料橡胶分居第二至第五大类进口商品,2017年进口额为42亿美元、38.4亿美元、33.2亿
美元和16.3亿美元,增长7.2%、13.7%、15.5%和16.1%,上述四类商品合计占印尼自
中国进口总额的36.3%。在上述产品上,日本、美国、韩国和泰国等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对
手。
台湾
据台湾关税总局统计,2017年,台湾与中国大陆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为1310.1亿美
元,增长17.8%。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808.7亿美元,增长20.3%,占台湾出口额的
27.7%,提升1.5个百分点;台湾从大陆进口501.4亿美元,增长13.9%,占台湾进口额
的19.3%,提升0.2个百分点。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贸易顺差307.3亿美元,增长32.5%。
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化工产品,2017年出口
额分别为444.9亿美元、89.5亿美元和83.1亿美元,占对大陆出口总额的55.0%、
11.1%和10.3%,增长26.8%、9.0%和14.9%。塑料橡胶和贱金属及制品也是台湾对大
陆出口的重要商品。
机电产品是台湾自大陆进口最重要的商品,2017年进口299.5亿美元,占自大陆进口
总额的59.7%,增长20.9%。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分别为第二和第三大进口商品,
2017年进口46.1亿美元和43.6亿美元,占自大陆进口总额的9.2%和8.7%,前者增长
12.6%,后者下降0.6%。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塑料橡胶和纺织品及原料等也是台湾自大陆
进口的重要产品。在台湾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的进口市场
中,大陆分别占进口份额的29.5%、22.5%、43.2%和56.5%,居台湾进口来源的首位。
日本是台湾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也是上述产品的主要竞争者。
香港
据中国香港政府统计处统计,2017年全年,香港与中国内地货物进出口额为5545.3
亿美元,增长4.6%。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其中,香港对内地出口2979.1亿美元,增长4.3%,占香港出口总
额的54.1%,下降1.1个百分点;香港自内地进口2566.1亿美元,增长5.0%,占香港进
口总额的43.5%,下降1.2个百分点。香港与内地的贸易顺差413.0亿美元,增长
0.6%。
机电产品是香港对内地出口的主要商品,2017年出口额2180.2亿美元,占香港对内
地出口总额的73.2%,增长8.6%。其中,电机和电气产品对内地出口1809.9亿美元,增
长8.6%;机械产品对内地出口370.3亿美元,增长8.7%。贵金属及制品居香港对内地出
口商品的黄金博物馆 第二位,出口额334.3亿美元,占香港对内地出口总额的11.2%,下降16.5%。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塑料橡胶和化工产品等也是香港对内地出口的重要商品。
机电产品是香港自内地进口的首位商品,2017年进口1865.9亿美元,占自内地进口
总额的72.7%,增长6.5%。其中,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1510.3亿美元,增长6.6%;机
械设备进口355.6亿美元,增长6.0%。纺织品及原料、光学钟表医疗设备、贵金属及制
品和家具玩具也是香港自内地进口的重要商品,2017年合计进口额382.6亿美元,占香港
自内地进口总额的14.9%。中国内地在香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魏青刚 口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
势,占香港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进口市场份额的69.9%和81.1%。中国内地是香港机
电产品的首位来源国,占据该产品进口市场的50.9%,位居第二位的台湾省占比为
13.6%。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0:29: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8841471549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外贸数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外贸数据.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