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画怎么画

更新时间:2023-03-21 19:57:05 阅读: 评论:0

说长论短-励志早安语

新年的画怎么画
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高中语文教学计划)

龙源期刊网

年画的历史演变与其继承发展

作者:黎琴

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2期

摘要: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多数双子座男 地方都有过新年张贴新年画的习俗。

近年来由于年画作坊入不敷出,大部分民间艺人纷纷改行,致使技术荒废。对此,只有加强其

与旅游业联系起来,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并且融入当代的元素,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年画。

关键词:年画;年画的演变;继承;发展

年画是最普及的民间美术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最早的年画形式是门神,它的印

刷是从北宋开始的,京师开封是当时全国的印刷中心。远在先秦文献《山海经》中就记载着两

位捉捕恶鬼的神人神荼和郁垒的神话传说,于是产生了在新年时将他们的形象画在门上祈求保

佑平安的风俗,这就是最早的年画和门神画。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制作南瓜灯 展日记三年级上册 ,年画的内容不断丰富起

来,不止有除邪赐福的神像,更创作出表现美好形象和事物的吉祥图画,描绘如娃娃、美女、

五谷丰登、平安吉庆及民间传说之类的内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为年画大量普及提供了技术

条件。宋代开封和杭州的岁末市场上有刻印的门神财马等吉祥神像出售,城市里还有一种叫纸

画儿的生意也包括年画。明朝后期彩色套版印刷技术开始成熟,很快用于年画生产,加之清代

前期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给年画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全国各地出现了众多的年画

生产中心。其中,规模最大的当数天津的杨柳青镇和苏州的桃花坞,两地画店聚集如雨后春笋

般的出现,其中不乏资本雄厚并聘有高超画工和雕版工的年画作坊。

北方的杨柳青地处天津西郊,在明清时是手工业商业繁华的市镇,以它为中心包括周围的

三十二个村庄,多数农户都从事年画业,成为“人人都会点染,户户皆善丹青”的年画之乡。杨

柳青年画风格细腻,色彩鲜丽,一张年画的印制除经过起稿、雕版、印刷、套色外,在人脸等

细部还要进行人工描绘。清代中后期,杨柳青聚集画师、雕版师达数百人,还曾重金聘请上海

著名画家钱慧安创作画稿,生产的年画也有不同档次,创作和生产数量极为可观。

苏州明清时期的年画店最早分布在阊门外的虎丘及山塘街一带,但这里的画店多在咸丰年

间清兵和太平军的战争中被焚毁。后来城内的桃花坞成为主要的画店集中地,最盛时有画店五

十余家。苏州年画主要是雕版套色,大多不再用人工赋色,洗练明快,柔丽典雅。除吉祥神像

外,多是表现江南风俗景物及民间故事,还据南方养蚕等需要印制“蚕猫避鼠”之类图画,具有

鲜明的地方特色。

除“南桃北柳”两大年画生产中心外,全国各地还有众多的产地,如河南朱仙镇、河北武

强、陕西凤翔和汉中、山西临汾及晋南各地、四川绵竹、湖南邵阳、福建漳州和泉州、广东佛

山、台湾台南等地,也都有大量生产。这些地方的年画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清新明快,符合当

地的民风民情,具有各自不同的乡土气息,而且物美价廉,适应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农村的消费

水平,满足着节日的需要。

龙源期刊网

现代印刷机器和技术在清末传入我国,首先在上海及天津等商埠开始印制石印年画,它虽

缺少木版年画那种质朴之美,但生产数量巨大,售价便宜,使木版年画受到严重冲击而走向衰

落。随后,现代商业的蓬勃发展,有些公司开始随商品赠送印有美女花鸟山水的广告画片,上

面除附有商品图样外,还印有当年的月份牌及节气表,借以此来扩大商品宣传。石印年画的出

现,特别是月份牌画的流行,几乎完全替代了传统木版年画,占领了市场。但是在抗战期间,

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宣传,创作了一些表现反映打击日本侵

略者,保卫家乡的新年画。当时因为根据地缺少现代印刷设备,采用了传统的木版套色形式,

这种新年画流行于抗日根据地,使民间木版形式又一度复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年画在十年

动乱中也被加以“四旧”的罪名而遭禁绝,在这场大劫难结束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农村经济迅速

好转,年画又一度焕发出青春。思想解放使年画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印数急剧上升,至1981

年印刷量跃升至七亿张左右。一些优秀作品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如描绘杨开慧形象的年画

《忽报人间曾伏虎》发行到千万之数。1982年文化部还召开了全国年画工作会议和年画评

奖。年画创作和出版工作都出现红红火火的局势。随着改革开放,自八十年代后期年画销量开

始减少,虽然以挂历形式的成本“年画”在市场上一度活跃,供应农村的大幅中堂画也曾流行一

时,还出现了供新的住房装饰的“沙发画”,但总的趋势是逐年衰退。截至目前,年画仅在部分

农村中还有些市场,城市里已经看不到年画的踪迹了。

年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记载历史、反映世俗民情,现如今它同其他如宫廷、贵族、文人

士大夫与画院等相对而言,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木刻年画的欣赏阶层是人民大众,但追

根究底,它的艺术价哲理散文 值具有其他画派所无法比拟的文化价值,中华民族历来的精神支柱都体现

在人民群众身上,而民间年画较之其他画种的特殊性并在于此——民众精神的体现。民间年画

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无不与人民群众的审美观、伦理道德、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的历史文

化的传承延续紧密相连。民间年画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总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

曲折反映,它较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以明显的乡土性、通俗性和地方性特征独树一帜。同样

有着各种文化间的传承与启发。“传统的民间年画的普及与发展,为现代民间绘画的兴起创立

了雏形,并培养了广大的欣赏者,民间年画是现代民绘画发展的前身和主要参照对象,或者上学英文

说,传统年画是现代民间绘画的主要来源。”年画是大众化的,通俗的艺术形式,除了具有文

化传承功能和民俗生活的体现功能外,还具有艺术的审美功能。无论是题材内容、形象造型、

构图布局,还是施彩描绘等表现技巧,无不是服从于民间年画的观念内涵,符合大众的审美情

趣。年画的审美功能不仅具有愉悦人的身心的作用,还能启发人们的丰富想象,获得比现实生

活中更强烈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象征性地改造世界,获得精神上的美的享受。

我认为从长远考虑,年画这一在历史上有着最大群众基础和生命力的美术样式,在将来应

有广阔前途而不该是消失的命运,试看现今一些发达国家的传统节日(如圣诞节等)在室内外

环境凯蒂猫简笔画 的装饰布置是多么富有节日情趣和民族特色,问题是我们如何使年画从内容到形式适应现

代社会的需要,既继承优秀传统又勇于革新,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来。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

要让年画这些传统文化“活”起来,融入新时代、新生活中,找到自己新的位置,参与新的创

造。

参考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献:

龙源期刊网

[1]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蓝先琳.民间年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4]潘鲁生.论中国民间艺术[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19:5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39982514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年的画怎么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年的画怎么画.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