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抽象油画

更新时间:2023-03-21 19:40:17 阅读: 评论:0

平板划线-电影文案

赵无极抽象油画
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有限空间作业)

摘要

本文通过风景油画历史脉络的梳理,结合中国风景油画的历史,从而对中国

当代风景油画发展的传承和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传承和现状的研究,结合自己

所创作的个案进行分析,去进一步探索中国风景油画继续发展的轨迹。

关键词:风景油画;传承;创作

引言

直至现在,风景油画因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性的艺术语言风格逐渐成为油画

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并成为一门独立的油画学科。一直以来当代中国风景油画

的发展现状都备受关注,尤其在风景油画艺术语言的突变上探讨较多,艺术家在

创作上不断学习西方油画的技术和语言,结合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及审美意识,

在东西方艺术文化意识观念的相互交融与碰撞中探索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与西方仍有差距。

一、风景油画历史概要

对风景油画的研究必须知道其历史以及发展状况。油画的发展最早起源于巧

世纪以前欧洲绘画,风景油画的发展同油画并非同步的。风景油画最早出现在古

罗马时期,最早的风景油画时常出现于人物背景之中,并非独立存在。经历了中

世纪的断层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了,油画得到空前的发展,大量的优秀作品突

显,其奠定了油画风景的基础。到17世纪,荷兰的油画风景有了成熟的面貌,

邵大bl先生在《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同和异》中也指出“独立的欧洲风

景画出现在17世纪的荷兰”。在17世纪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到了19世纪油画

风景进入到了鼎盛。

从历史可以了解到,风景油画在西方油画中并非处于主导地位。从许多的名

作中可以发现,风景时常充当人物的背景。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

莎》,画面中人物占主体,风景只是以很少的比例出现。文艺复兴对西方人而

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时期,圣经、宗教相关的神话故事体裁的绘画大量

以风景作为背景,渐渐的人们在人与自然间发现且捕捉到了美,于是有了乔尔乔

内约在1505年画的《暴风雨》这幅名画,这幅画被誉为是西方绘画中第一幅风

景画杰作,画面虽然也有人物的出现,但己离开了叙事,而主要表现出在遥远天

边暴风雨己经来临,而眼前则是山雨欲来、溪水林木浸润著奇妙的光与色的景象

烘托出音乐般的丰富而协调的气氛。格列科的杰作《托列多风景》画于十七世纪

以前,描写激荡的天地间自然光辉的闪耀,。在十六世纪,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

的油画风景多以雄伟辽阔的大自然作为主题。

二、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现状分析

(一)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分类

按绘画语言特征可把中国风景油画可大致分为写实风景油画、意象风景油画、

观念风景油画等。

写实风景油画注重景物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物象的具象描绘,在观察和表

现上注重细节刻画,为观者提供感官的审美愉悦,这是写实油画的表层意义,更

深层的是艺术家重在以反映自然真实性为基础,又同时重视现实性精神的表现。

最典型的画家就是伊凡诺维奇希施金的风景油画;写实风景油画包括写生风景

油画,顾名思义,写生风景油画自然强调对景写生的概念,由于野外写生受时间

和光线变化的制约,要求快速准确地表现景色,自然在语言选择上要简洁、概括,

注重第一感觉,也就是写生感,这类风景油画其实比较接近色彩风景速写的概念。

主要代表画家有颜文梁、杨飞云、冉茂芹;具象风景油画也属于写实风景油画,

它是在写实意义上的精神呈现。具象风景油画指的是与自然对象相似或极为相似

的风景画,它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形象具有典型性,并具有叙事性或情节性等

特征;这类风景画在视觉上给人真实的感受,抄外汇 让人身临其境,具体的形象会使人

产生现实的联想,甚至去研读细节的叙事情节,这就是具象风景油画的魅力所在。

具象风景画不仅仅是应物象形,而是画家思想性和精神性的体现,具有象征意义。

主要代表画家有白羽平、王海军、冷军、肖育等;意象风景油画:意象风景油画

是在作画过程中,随意描绘风景的面貌以抒发内心的某种体验或感动,写实油画

的诗化,意象风景油画在手法和观念上是东西方油画艺术的交融,注重意境和诗

意的表达,用写意的表现手法追求神似,“取其意气所到”,以凸显中国文化精

神的精髓;主要代表画家有吴冠中、陈均德、陈和西、何坚宁;意象的精神表现

更接近抽象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抽象隶属于意象范畴,在此把和风景有关的抽象

画归类于意象风景油画来谈。和风景有关的抽象油画:抽象主义是依靠线条、块、

面、色彩,进行无具象的抽象组合,不依赖自然形象,仅以色彩这一单独的形式

语言,就可以完全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大面积色块对比表现空间深度和广

度,从具象的形体中抽离,近乎用完全的色块或线或点来表现,表现出了自然世

界里原始、质朴,壮观、雄伟。主要代表画家有赵无极、朱德群;观念性表达的

风景油画: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观念性的风景油画也应运而生,这种样式的

风景油金丝肉松 画不注重绘画性,只在意想法,只强调观念的表达。观念艺术不是绘画,

传统风景画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而观念风景画则是反映种依存关系的

破裂与危机。

(二)当代中国风景油画语言突变的样式

1.风景油画语言突变的背景及原因

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的“当代”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近20多年的

这一段时间,在此之前中国都不算真正有自己的风景油画。而风景油画的艺术语

言在这一段时期的变化是最明显也是最快的。民国时期的社会动荡,画家都无法

安心画画,后来经历“文化大革命”,这期间画家们都是统治阶级思想宣传工具,

所画之画都是违心的,根本谈不上自己的艺术语言,那时政治上讲求红光亮,文

革美术和红色经典。这样的环境迫使画家放弃对新语言的研究和探索,甚至不敢

再画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知识分子下乡当知青,这期间画家们在长期压抑的状

态下突然回归到大自然里,象脱疆的野马尽情挥洒自己的艺术激情,这期间绘画

语言上有了新的转变,就如当时画家们的心境一样,作品里也有了那种轻松愉悦

的气息,自然语言也在这种状态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当代社会,自然生态遭

到破坏,资源不断减少,人类的生存问题、社会资源、自然环境等受到越来越多

的关注,风景画家与自然产生对话,必须要揭示出这样的现实变化,才可能具有

时代性和存在价值,风景油画在这样的是时代背景下必然在语言上发生转变,这

是时代特征使然;另外,中国风景油画家们背负着风景画艺术的探索使命,为追

求艺术回归生活的本质,重新回到写生道路上来,目的就是为了完成风景油画艺

术语言东方品质的转换。这也是艺术语言转变的必然。

2.风景油画语言突变的样式及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经验性的油画语言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在老一辈画家

的教授和新一代画家的沿袭下,创造新语言的氛围和探索新形式的习惯得到极大

推广,进入90年代后,改革开放和经济的繁荣给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进入空前盛况。大多数画家的语言手法都比较成熟和精进,

出现了很多经典作品。陈君德、白羽平、张冬峰、冷军、范勃、肖育等在风景油

画艺术语言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也体现出了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大致语言的

面貌。艺术在于创造,画家们都在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新艺术语言的产生是必

然的,新一代画家有对传统风景油画的继承和发扬,更多的是自己的创新和扩展,

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下,创新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新的手法层出不穷,有画种之

间技法材料的相互借鉴、表现的复杂化或极简主义、平面化、抽象化和模糊化、

构图的自主化、表现的书写化、色彩主观和异类化等等。且不说那种语言形式更

好,更有价值,重要的是画家们有了新的突破和创造,至于艺术价值,阿波利纳

尔说过艺术作品必须具有个性化、民族化和时代性,这样的艺术才是有价值的。

我的代表作品是上图,画种的水塘在我的描绘中显得很透亮,这是我合理利

用了油画明亮的色泽和对线的效果。画面像一首抒情的诗,我们似乎可以听的到

穿过树林的那种声音、可能是风声、是琴声、或是轻柔的呼唤声,总之让观者有

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我的这幅风景油画犹如打着油纸伞的江南女子,婀娜多姿,

清新秀丽。这是这方水土赋予特有的艺术气质。

当烛光、巧克力这些老套日记15字 的伎俩已不再吸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人,或许你们需要的只是一场说

走就走的旅行。“重重叠叠山,高高下下树。东东丁丁泉,曲曲环环路”,这是

清代一个文人游后的感慨,道尽了这里无穷的盎然生趣。重峦叠嶂,老树交柯,

流水潺潺,山鸟嘤嘤。对于风景油画,我在一次旅行中感悟颇深。旅途中走着走

着,呼吸着如同被滤过的清新空气,脑袋已渐渐空白了,神思这时悄然飘逸,在

浓浓绿茵里打个滚后,掠过青草,穿过树林,随溪水跳跃,在这幽谷里欢乐的游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荡。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世间功利的羁绊,只有轻松和惬意,只有安静和

舒畅。徜徉在这里,竟觉得是一种奢侈。被这么美的景致拥抱,被这么妙不可言

的感觉呵护,那种通彻全身、可富裕一世的爽朗、轻松和美妙曼延开来,让人大

有今生已无憾的感觉,顿悟了风景油画其实就是要把这种感觉记录下来供世人分

享。

三、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发展趋势

(一)传承性与创新性

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发展与中华5000年的文化传承密不可分,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传承和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传承都十分重要。山水画同风景油画有着许多

的互通有无的东西。在当下常有人说“没有文化”这个词,它代表的不单单是知

识,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因此,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有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全世界更多的

人去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对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发展的滋养,使

得中国当代风景油画有着独特的东方魅力,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同时也

是将风景油画转变成蕴含着中国文化精神力量的艺术形式,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

息。

之所以说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传承至关重要,是因为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对传

统文化最直接的传承现象就是风景油画作品中融合传统山水画的特点。在此篇论

文三、四章中的风景油画家举例中我们能个特别直观的看到,传统山水画的构图、

用笔、用色以及意象化的处理,在许多的风景油画家中都有所应用。除了这些以

外,在其他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直接将少数民族的服饰色彩运用到风景油画中,

还有将中国传统书法中的运笔特点应用的风景油画中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

国当代风景油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传承性;更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中国

当代风景油画作品中是切实可行的。可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未来中国

当代风景油画发展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二)本土化与全球化

在中国油画发展中,要将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且保持中

国当代风景油画的鲜活生命力,则需要坚持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本土化。在全球

化的背景下,中国自身文化的强大既需要融合中西绘画,又需要展现出东方文化

的神韵。中西文化的碰撞有利于促进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多语

言、更多形式的风景油画作品;同时,中西文化的碰撞也成为中国当代风景油画

本土化的强力支撑,将油画这一西方文化的产物同东方文化的意向表达巧妙的结

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多有着东方神韵的风景油画作品。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本土

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工作者作出更多的努力,尽管有

着许多未知的艰难,但是坚持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本土化是必须坚持的。事实上

对中国当代风景油画本土化的坚持就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创造,使得风景油画在

中国能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

全球化,在当下是时常被提及的话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

是一种实践状态和过程。另一方面是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新视觉和背景条件。

全球化的谈及,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和政治,同样文化的全球化依然是不可忽视的。

正如汤姆林森指出:“全球化处于现代化的中心地位,文化实践处于全球化的中

心地位”。因此,文化不同于经济,不同地域、种族的地域文化应保持相对独立

性。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发展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风景油画为载体,体现的是

风景油画家在中国发展不同时期对中国社会现状以及环境的思考。随着科技的不

断进步,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更多的风景油画家的思考发生着转变。对于全球

变暖、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等等都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无论是从

画面上还是从艺术家的精神世界都如此。

(三)多元化与个性化

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当下己成为一种趋势。随着中国艺术

环境的不断升温,其开放性越来越明显,使得西方的现代艺术思潮与现代文化大

量融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体和网络的普及利于风景油画家学习了解更多

的知识;国内艺术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展览的蓬勃发展等等。21世纪是一个全

球化的时代,在艺术领域生存的前提就是突显个性,这则更多的要求我们拓展各

自的特点,这是艺术多元化的前提。

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发展的多元名言警句学习 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风景油

画家的创作之中,另一方面体现大众与作品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多种可能性。其中,

创作中的多元化,可以是画面中的中西元素的融合创新;可以是在绘画构思想中

的独具一格;可以是通过对材料的考究有效的运用等等。在观众与作品之间引发

的交流互动是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发展多元化的另一个板块。在英国谚语里面有这

样一句话“ThereareathousandHamletsinathousandpeople'yes”译

为中文即“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发展中,

强调个体经验的当代语境,画家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去表达内心的某种感受、情

景以及情节等等,而观众是通过观看画家作品时引起的一种自我内心的共鸣。面

对同一作品,不同观者其感受是不一样的,其共鸣点也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

作者创作的不同作品面对不同的观众,在相互的碰撞中就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反

应。因此,独特的风景油画作品其受众面会更广泛,影响也会更大。

人们在考究过去时常常靠尘土厚厚的史卷,靠岁月留痕的古迹,靠殚精竭虑

的推演,时常感慨世间的沧桑,生命的坚韧,唏嘘天高地厚,叹息悠久和遥远。

但在风景油画这里,这份动人而且始终鲜淋淋的美丽已经不知沉默了多久,象一

位貌美无暇、体态丰腴的佳人,安详静卧,没有时间没有流逝没有变化,只心怀

一份安泰,不求张扬,只求永恒,只求纯粹。心绪在这里洗涤,心灵得到抚慰,

让人精神矍铄、轻松。缓缓心思,悠悠细细地领略这里的山崖、烟岚、绿树、溪

声、鸟鸣和云影,不要匆匆,不要辜负这一方天赐的云山胜景。

参考文献

[1]李荣启,艺术语言论[M].人民出版社,2013

[2](英)霍奇(Hodge,你不可不知的50个艺术知识[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3]孙建平,当代艺术中的风景[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4]尚辉.写意的界限在哪里?[J].中国油画.2014(01)

[5]周群.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趋向[J].中国油画.2013(05)

[6]易英.油画风景的现实困境与可能性[J].当代油画.2013(02)

[7]刘康宁.民国时期风景油画刍议[J].职业圈.2007(10)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19:40: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398816154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赵无极抽象油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赵无极抽象油画.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