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3-21 13:24:24 阅读: 评论:0

智慧上进-囊萤映雪的主人公是谁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
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雷克萨斯470)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通用15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通用1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

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

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

(通用1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1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

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这个疫情期:

间,我利用教学空余时间拜读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

着《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感受颇深。书中每一条建议都结合生动

的事例,加以精辟的分析,无不充满教育的智慧。

在前面几条建议中,把阅读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在第19条建议

中,他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书上作了这样一个比喻,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阅读,就像敏感度差

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

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没完没了的补课,

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因为阅读能教给

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

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

而我们当教师的工作起来也就更容易。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身边有不

少家长竭力反对自己的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而让他们死抠书本。认为

书上的学会了,学习成绩自然会好起来,其实不然。学生死记硬背也

不可取,因为今天会默,明天就忘,就是记住了不知道怎么去用,也

只能成为一种“死”知识。更严重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失去学

习兴趣,产生逆反心理,最后真正沦落为后进生。而且他这章节中,

他讲述了一个数学老师培养学生阅读。这让我更有感触,阅读不再是

语文学科功利性的东西,而是一种培养思维的方法,是人类进步的阶

梯。

由此看来,我们教师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

为这些孩子推荐合适的读物,让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充实他们的头脑,

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他还说到“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

对知识的渴求。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

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可是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

发现,有许多同学他们整天都在忙于补作业,忙于订正,根本也抽不

出多少时间来进行阅读,他们的阅读量少,阅读速度慢,由此循环下

去,阅读对他们来说就越来越困难,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如何保证孩子充足的阅读时间,这也是我们老师当思考的。以后

在工作中,不再认为阅读是课外的份,可以适当对作业慢的同学少一

些抄写背诵的作业,让他们抽出时间来阅读,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和

兴趣。

教育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特殊职业,教师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

心。即使补丁,也能锈成一朵花。先只管耕耘,不要问收获。教育因

我们而精彩,我们因教育而幸福。我们既要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定基

础,也要使自己的生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增值。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2

在阅读教育类书籍时,经常看到一个响亮的名字——苏霍姆林斯

基,看到文中引用他的经典名句,可从未真正静下心来阅读过他的任

何作品。近期刚好遇得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

条建议》,它真是一本好书!

其中一篇文章《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教师获得教育素

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就应成为教师的精神需

要。

看了《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后,我真的触动很大。我也常抱怨

没有时间,每一天早早到校,很晚才离开学校。备课、上课、改作业、

课外辅导、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已有点应接不暇,还要忙着生活中

琐碎的事情。正当我看不清方向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了我答案——

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

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可谓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优秀教师,课堂上总

是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突发事件,

他们都能巧妙引导,让课堂因生成焕发精彩。想想自己的课堂,也做

了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但课堂上却总感到语言贫乏,缺乏

感染力,教得费力。这才恍然大悟,优秀教师是平时的点点积累,在

日常工作中提练,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用一辈子来备课,而我

只用课前的几个小时来备课,“书到用时方恨少”,效果当然不一样。

一位优秀的高级教师曾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

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读书能够提升自己的教育的爱

心和社会的良心。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

子”。“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苏霍姆林

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

喜爱读书的精神。”

读书吧,读苏霍姆林斯基,你会感到教育能够一生追求。老师们,

你不读书,怎能让你的学生与书为友?读书吧!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3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正文:尊重学生,教给阅读——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先生送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我一直搁着没看,待到听完曹鸿飞老师的讲座,才将此书拿出来翻阅,

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苏霍姆林斯基,

他堪称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个性的和谐发展。他的相信

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深深感动了我,震撼了我,

也指引了我。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成功源于他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他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

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是的,他正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帕夫雷

什中学,有一个女孩为了给病中的祖母带去欢乐和宽慰,在学校的暖

房里采摘了那朵为全校师生极为钟爱的蓝色菊花,她决定让祖母看后

就还给学校。当苏霍姆林斯基看到后大为吃惊,但了解情况后,他感

动地说:“孩子,你再采三朵吧!一朵送给你自己,为了你这颗善良

的心;两朵送给你父母,为了他们培育出一个善良的人。”这个本该

受到批评的孩子竟然得到了赞赏,这就源于他对善心的呵护,对自尊

的维护。一个生命,无论是强大的、弱小的、高贵的、平凡的、聪明

的、愚笨的,作为人的尊严,永远是无价的。我们说,德育的最高境

界是塑造美好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的树立却基于人的尊严,人的尊

严却是在尊重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心得体会《读《给教师的一百条

建议》有感》。

总之,没有尊重,就没有德育;不懂尊重的老师,是决计培养不

出道德高尚的学生的。给学生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期待,更多的宽容,

更多的赏识,那么我们将收获的是教育的奇迹。这位教育大师,用他

对孩子的信任和关爱重塑了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在他眼里,每一颗心

灵都是可以趋于真、善、美的。而且他总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

比如对待“后进生”,绝不言弃,耐心、深入地研究,制定恰当

的方法,期待孩子们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班上有一个叫费佳的学生,

对于数学有严重障碍。针对这个孩子,他撷取生活中的故事作为题目

让费佳思考,还给他搜集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约100本书

和册子,可供三到七年级。后来这孩子成了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

苏霍姆林斯基在回忆中说自己从来没有给这样的学生补过课,只是教

给他们阅读和思考。因为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

觉醒。我去年调到现在的学校,接任的是全校公认的垃圾班,学习成

绩姑且不提,单就行为习惯就很是叫人头疼,纪律就是一大问题。我

刚接手,打架事件应接不暇,任课老师的告状接连不断,作业不做屡

见不鲜怎么办?每天忙得交头烂额,过得提心吊胆。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4

“抽象的学生”,也就是那些考试都能得一百分的学生。我们做

老师的,都渴望在自己的班上每一个人都能把布置的作业都按时保质

地完成,把要学习的内容都掌握牢固,在考试的时候,都能一题不错,

一分不落地考试一百分。但是事实上,这样的学生,这样的班级是根

本不会存在的。

正因为抽象的学生不存在,所以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

做到“因材施教”。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在这本书上一句话对我很有启发:“不要

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不对儿童要求过高不仅会使孩子容

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会让老师享受到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感。

如在本学期开学时分析完第一课的生词,我们就进行了默写,全班七

十二个同学有三十六个同学能全对,现在想来这一结果就体现出了学

生之间的差距。如果做教师的老师心里一直想着这七十二个同学都能

全对,面对这样的二比一的局面会让自己内心感觉非常失落,也就很

难体会到职业带来的快乐。当我们有了学生是有差异的这一心理准备

后,就会对这一结果持一种平常心来对待。

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取得进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

进行着脑力劳动,品尝到成功、进步带给他的喜悦,把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是我们教师需要做的。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5

对普通的健全人出来在其特别脆弱的时候给予关怀之外,还要针

对人性的弱点去关怀。人性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就是渴望快乐。所谓

最大的关怀就是要设法为周围普通人带去欢乐,至少不要为他们增添

痛苦。

最大的关怀就是要设法为周围普通人带去欢乐,让周围的人由衷

地感到“因你而感到幸福”,至少不要为他们增添痛苦。尤其是对于

老师这个职业,承担着教育青少年的重担,更是要懂得教育的意义。

周日,参加了同学女儿的十二岁生日庆典,当漂亮的小公主轮桌

敬酒时,来到我跟前,另一位同学介绍说:这是校长。我立马叫停了

他的介绍,并说: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千万别跟小寿星添堵。祝小

公主快乐成长!

郑杰老师在第61条建议《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一文中写

道:我敢断言,并没有多少学生真心实意地愿意到学校来。再根据我

近二十年来对教育的思考和对学生们学习状态的观察,大多数学生是

不喜欢老师的,其个中原因说来话长。现如今这个教育的冬天,孩子

与大人之间没有代沟是万里无一的,想法上不相佐是不正常的,老师

与学生之间没有代沟同样是不可能的。在不了解当日的小寿星的真正

喜好之前,给他介绍正在为她庆祝生日的是一名教师,就有为她添堵

的可能,至少,我们不应该冒这个险。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6

有人说,身为教师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无异于学音乐却不知道

贝多芬。可见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界的影响,这位把一生都献给教育

的伟人用笔书写着对教育的热忱。虽然苏霍姆林斯基已离我们远去,

但他留下的宝贵财富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很多的借鉴意义。《给教

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是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应该仔细读的书,它

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看到了光明。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高度需

要我们慢慢的揣摩。

这本书中谈到了很多教师面临的问题,比如说“教师,要爱护儿

童对你的信任”、“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要保持‘水源

的清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

素养”等等。这些问题也是我们现在教师面临的问题,人们在这些问

题上研究着并困惑着。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给他们正确的教育,

让他们快乐的学习是每一位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才能成为一

位优秀的教育者让我们且听教育大师的见解与教诲。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现在的

很多学生都讨厌学习,因为他们觉得学习就只是为了死板的学习知识,

没有一点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想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就应该创建一个有趣的课堂,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把他们的思维

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让他们与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

这无疑是错误的。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研究者和探索者,只有满足他们好奇的欲望,他们才更有热中。亚里

士多德也曾指出:“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应

该带领孩子们到花园里,树林里,湖岸边走一走,让他们感受大自然

的美妙,发现大自然的奇特。这种快乐的学习方法,相信会事半功倍。

将来我们成为老师,在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时,可以带一个苹果。

讲课时,可以亲自切给学生看,让他们看到里面的五角星,见证奇迹

的时刻。又比如,在学习《广玉兰》时,可以带几多广玉兰,让学生

自己观察的外形,花色,气味等等,鼓励他们踊跃发言。还可以教学

生画广玉兰,来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度。我相信只要我们让图画,

音乐,情景剧等等艺术色彩走进课堂,学生也会情不自禁的融入其中。

读了这本书后,我对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述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

的理解和感情,它就像我们这些未来老师的指路明灯。但让我真正充

满敬意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

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每一

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不忘己任,时时不忘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平等

和尊重,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创造力和他们学习的热情,让每一个学

生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我受益匪浅。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7

一、正确看待儿童成绩

“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

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

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

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

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观点,每个孩子的成功都是

相对于自己来说的,教师应该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各个方面,知晓

学生的各种特点与个性,任何时候不拔高,不低估,这样才能中肯地

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较好地把握学生的生长发展方向。

二、了解儿童的个性需要

“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

相同的。有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就已经能完全独立地读出和解出应用题,

而另外一些孩子直到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末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应

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

引导儿童接番茄汁 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

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这段话,给我的启发很大,无论是对待优等生还是学困生,要帮

助他们学习,首先就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将会遇到何种困难,这样才

能很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

1、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2、明确学生在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

3、积极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三、教师充分备课

(一)用一生去备课

书中提及一个教学案例,有一位听课教师询问这位讲课的历史老

师可这节课需要多少时间,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

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

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

分钟。”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这位历史的回答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

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用一生的努力去掌握,去理解,只有教师拥有丰

厚的知识,才能自由应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二)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在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以一位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为例,建议

我们分层设计教学方法。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分类,依据学生的不同

特点,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指导。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对学生有深

入的了解。

借鉴以上的建议,如何对班上学生进行辅导,有了一点想法。

1、现阶段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设置符合他能力的学习任务;

2、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与家长联系制定家校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家校联合努力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3、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通过鼓励机制,引发兴趣;

4、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8

读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是:

教师走进课堂不仅带着"智力"、"体力"去,还得带着"心"去,尽力忘"

我",忘了我的身份,忘了我的年龄。

读了这些,我恍然大悟,我才意识到我们平时上课也正是缺少这

些呀,新课程给师生双方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它要求孩子要改

变学习苦糖果 方式,由被动接受、记忆、模仿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自主发

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变化,

教师不再告诉,不再包办代替,教师成为孩子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

作者认为幸福分三层,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保障",第二层是"艺

术生活",而第三层则是"独立思想"。而这三层分别代表三种教师类型,

第一类将教师工作仅仅当作应付的工作,不得已混口饭吃,这类教师

不大可能有很大长进,他们平时表现出来的就是有钱的多干点,不给

钱的少干些,甚至不干;上班最好晚点来,下班最好早点走。因为他

们的精神生活这二、三层还没建起来,所以他们活着未必真正幸福。

第二类教师以教师工作为乐趣,他们觉得教书就是艺术。这类教师会

把课尽量上得生动些、新颖些,他们和孩子有着影子般的感情,因为

爱而无比幸福。第三类教师将教育工作当作思想的起点,在一生的教

育活动中,不断探索,不停地追问自己,非常理性而充满智慧地安排

自己的工作,经常会有一些心得,经常会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若干年

后他们会成为专家,教书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对生命的一次次体验,

他会很幸福和满足。

愿每一位教师朋友都能拥有幸福人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9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接触过不少教育书籍,有教育学的、心理学

的,班主任兵法的,学科教育理论的,名师教育宝典的。有些书读过

了,随风而逝了;有些书读过了,留下了一丝影踪。有一本书却沉淀

了下来,留存在心底,那就是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

师的一百条建议》。它不愧为一部教育的经典名作,被一代代的教育

者阅读、吸收,称道,运用,显露于当时的环境中。如他在书中一而

再,再而三地提到的“阅读”理念,至今还闪耀着迷人的光辉,在新

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里,我们可以看到大师这一理念的再现:“培养

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

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再如“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想克服负担过重的

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

夜只有24小时”……这一条条建议无一不闪现着大师智慧的灵光,指

引着为师者前行的方向。它是一本适合各个层次教师阅读的作品,深

刻的理念蕴藏于直白而简约的文字、生动而翔实的案例,让人在轻松

的阅读中得到启迪。每一条建议都植根于实践的土壤中,具有很强的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与大师对话,每每受益匪浅。

如大师在第19条建议提到原创诗歌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

智育的重要手段…”,大师说:“有些教师相信,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

习,只有把他们的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有时候,教师对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你只要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

东西,以免分心。)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

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

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

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

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大师的话就

如一道强光穿过层层迷雾直射教学的田园。一直以来,我们基于“上

不封顶,下要保底”的思想,提倡学有余力的或能胜任学习任务的学

生多多阅读。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更多的是没完没了的补差,

拉一把,困守在机械练习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以求他们能掌握书本上

最基础的知识。何曾想过要让书籍这一清泉滋养他们干涸的心田?曾

经听过管建刚老师的一个故事:一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差,老师去家

访,对学生说:“只要你每天大声读一篇课文和读1000字左右的课外

读物给你爸爸听,一年下来,你的语文成绩肯定顶呱呱。”学生有点

不相信。老师说:“那你参加我的保险公司吧。”学生有点莫名其妙,

老师解释说:“你投50元的保险费。如果坚持做一年,语文不能顶呱

呱,老师赔你300元。干不干?”小家伙觉得事情满合算,一口答应,

师生间慎重签下了合同。曾惊诧于老师的奇招,后来才恍然大悟,管

老师已然得到大师神韵,明了这是只“赚”不“赔”的生意,断然与

学生订下这一纸合约。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

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

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

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

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

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

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

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

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

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10

读了郑老师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我感觉非常亲切,他

的每条建议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他没有讲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从

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

入手,观点新颖,总能够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

解决方法,读后使我受益匪浅。

其中书中关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样写道:如果你

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家庭小妙招

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

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这样,你就到这个班的教师那里去听吧。你

不要只听写字课,练习本里包含着全部教育过程的成果。字写的好坏,

既取决于儿童阅读得怎样,也取决于他们阅读的数量。每人都希望自

己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孩子也不例外。古人常言道:"字如其人"。

我想每个老师当你翻开学生的作业本时,能看到学生那工整,隽秀的

小字,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涌上心头,那么就请每个老师从一年级开

始,注重学生写字训练。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是重要的,一旦养成良

好的书写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

身;但是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也是困难的。可是我们必须明确,没有"

人之初"的耕耘,就不会有日后的硕果压枝,因此,只要锲而不舍,良

好的书写习惯就必然会逐步形成。

还有书中有这样一条建议"只有在人格教育的基础上,知识教育才

显得必要"的确,人首先要学的就是如何做人。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孩子

学做真人,然后才是传播知识。今天的教育,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

各方面的发展,充分宏扬个性。

加强联系,获得信任。及时地了解学生,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

建立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人际氛围,这也是新型的师生关系的要求。

教师不必再扮演"一日师终身父"的角色,而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

这种关系首先不是以血缘,其次不是以感情来维系的。教师对学生也

不必如其父母般"恨铁不成钢",只要对每一名学生尽心尽职,就算是

对这份职业有所交待了。平时,只要有空、有机会,尽可能多的与学

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各种想法,学生的活动、学习、生活,了解学生

的困难、困惑。面对学生的困难、困惑,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我曾

仔细观察许许多多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的各种表现,我努力地取得他

们的信任。要获得学生们的信任,我认为应当与学生平等相处、以诚

待人,我这样想着,也这样做着。在历届的学生中,总会有许多的孩

子与我说说心里话,有时还将家里的各种事向我诉说。许多时候,人

只要坦诚,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这都是一样的'。许多处于儿童阶段

的学生,也正是因为这,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开始对这位教师所任的

学科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教师

自己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

所形成的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

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

它使学生亲近你,是你永葆活力,是你有魅力。

道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行,现于细微处,成于平时中,教育

是一件工程,每一个细节都是基础。那就让我从细微处,从平时中,

从细节上做起吧。这本书虽然是读完了,但他留给我们的宝贵建议永

远值得我们去实行。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11

闲暇中,我有幸拜读了伟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

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虽然现在正值新课程改革之际,似乎这本书的

出书时间并不符现代教育潮流,但它却给我的收获颇多,感触颇深,

使我受益匪浅。文中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完整的教育

思想体系,如一汩汩清泉、一丝丝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田。

苏霍姆林斯基文中的这段话深深影响着我,他说“在年纪尚轻的

时候,应当先做些什么,才不至于在老之将至的时候而悔恨呢?要做

的事很多,但首先必须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

的明智。”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而提

高自身素质的首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红松树图片 也许有些

教师会抱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要组织参加各种活动,教学

工作整天忙得团团转,身体已筋疲力尽,哪有时间腾出来读书?”对

此,我也有同感。但我想只要我们自身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制定

出合理的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总是能挤出时间来的。在书中,苏霍

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

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

般。他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

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古人云“善读之可以医

愚”,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读书是很有必要的。读书不光要读所

任学科的有关书籍,还要读学科以外的书籍,要做到博览群书,因为

现代教育不光需要懂得学科以内的知识,现代课程是各学科之间的整

合,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也只有知识渊

博的教师才能有丰富、生动的语言,敏锐的思想,才能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熠熠生辉。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成为

伟大的教育家,不正是由于他广泛阅读的缘故吗?所以,我相信只要

我们能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真正具备“活水之

源”,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其次,我认为想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

学质量,还必须虚心向他人学习,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在文中所讲的要

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苏霍姆林斯还教我们怎样学习他人的教育经验,

他告诉我们,要把别人的经验学到手,——这首先意味着:要理解一

件事取决于哪些条件。否则,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学到别人的经验。

他说,学习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

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

得某种信念。因此,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不能完全照别人的办法教,

按照别人的办法教,教学效果是远远不如别人的,它需要自己在工作

实践中不断探索,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

育。当然还需要全面地观察、了解学生,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

础上,逐步形成自王者开黑名字 己的教育思想。当然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光学习他

人的教学经验,还要学习他人的班级管理经验,想想为什么别的班级

教师在与不在都一样,一样地秩序井然,而自己的班级就逊色多了,

这就需要自己向他人学习,要向许多有教学管理能力的教师学习,学

习他们的管理经验,治理之道,然后在自己的班级中进行全面了解,

把这些经验进行筛选,选取有价值的经验在班级中运用,并不断地摸

索、研究,最后找到最适合管理自己班级的有效方法。学习别人的管

理经验,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只有管理好班级,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

有效途径。

书中还有许多我们还需要学习的教育思想理论,如“谈谈学生的

智力生活”、“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

间”、“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

的记忆里”、“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知识——既是目的,

也是手段”、“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

动的内容”、“教给学生观察”、“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必

须教会少年阅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教学中的随

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怎样

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教育和自我教育”、“我怎样写教育日

记”、“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我怎样研究和

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课堂教学与

课外阅读”、“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等等类似这样的话题,都

是对我们老师的教学很有帮助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闪人的教育思想、

深邃的教育理论深深影响、启迪着我,让我如获至宝。我要努力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12

读一本好书,犹如品尝一杯美酒,让人回味无穷;犹如品尝一杯

清茶,让人心旷神怡。《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便是这样一本好书。

书中郑杰校长在代序中谦逊地写道:“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

的书”。书中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真诚坦白地提出了100条给教师的

新建议,让人觉得酣畅淋漓、神定气升。譬如他提出教师对美好的事

物应保持敏锐,懂得享受生活,学会赞美和倾听,不应该培养乖孩子,

没有权力改造一切自然本性,要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等等。其中给我

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书中有几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人类的伟大还在于人创造了第

二自然,供人享用音乐、艺术、文学等等,对自然物进行吸纳、再造、

改造、提炼、概括、渲染、提升、强化之后,人从人造的景观中获得

更高层次的快乐……其实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类本能,人的感官是天

生的美好事物的捕捉器,享有一切美好事物是人的天性。”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性,很多时候自己迷失在无端和无穷的忙碌之

中,从来不问自己:我是谁,我该怎么活着?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教圣贤书”的日子,以至于在班队课中当学生们和着电脑的旋

律高唱《菊花台》的时候,只有我在一旁发愣,学生人人会哼会唱,

而我这个老师竟连听都没听说过,无异于当头棒喝!当学生们在美妙

的音乐中尽情享受的时候,正是我心沉谷底的悲哀时刻:原来我只会

埋头耕地,却不会抬头欣赏风景;我只会似驴拉磨,却不会让自己停

留片刻思考未来。

感谢孩子,一曲《菊花台》唤醒我这个沉睡多年的梦中人,同时

为孩子们感到欣慰,依然天然地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高度的敏锐。

记得小时侯常常唱一首歌:“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诉你,它不

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诉你,它在你的理

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哼着幸福歌,却不知幸福是什么?每个人

对它的诠释也都是不一样的。书中作者认为幸福分三层:第一层楼是

物质生活有保障,第二层是艺术生活,第三层则是独立思想。而这三

层分别代表三种教师类型:第一类将教师工作仅仅当作应付的工作,

不得已混口饭吃,这类教师不大可能有很大的长进,他们活着未必真

正幸福;第二类教师以教师工作为乐趣,他们觉得教书就是艺术,这

类教师会把课尽量上得生动些、新颖些,他们和孩子有着影子般的感

情,因为爱而无比幸福;第三类教师将教育工作当作思想的起点,在

一生的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不停地追问自己,非常理性而充满智

慧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经常会有一些心得,经常会求教于书本和理论,

若干年后他们会成为专家,教书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对生命的一次次

体验,他们会很幸福和满足。

对照这幸福的三层楼,我这位教师现在位于幸福的第几层呢?恐

怕是一层半吧,因为我还没有把教师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苦多乐少。

要更上一层楼,还得把教书看成是艺术,尽心尽职,在对孩子的关心

爱护中充盈自己,让自己充实而快乐。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我发现,

学习书本和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人文底蕴,将

教学活动和人生思索融为一体。这样我才能登上所谓幸福的二层楼。

确实,幸福正如歌唱的那样: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

现在的教师确实是难当了,个个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掌上明珠,

尤其是一些被家长宠爱过度的学生,教师变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越

来越感觉到“黔驴技穷”了:严厉批评他吧,怕上了“精神摧残”榜;

若是气急动了手,那绝对是体罚级别,到头来是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苟且偷生”。可是长此以往,

“害群之马”愈加增多,极大伤害了无辜的大部分好学生。这是现在

困扰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心头之痛。怎么办?如何既有效地控制学生的

不良行为,又保护教师自己呢?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第53条中,郑校长就深刻地分析了

这个问题的原因,细致地阐述了惩戒与惩罚、体罚、管束的不同之处,

指出了教师的惩戒权需要受限制,对学生的越轨行为进行裁量,选择

恰当的惩戒方式,从而有效地控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履行好教师的职

责。郑校长指出:惩戒学生的前提是为了教育学生,实施中要尊重学

生的人格,合理公正,并符合相关的程序。在满足这四个条件后,再

裁量选择恰当的惩戒方式:言语责备、隔离措施、剥夺某种特权、没

收、留校、警告、记入学生档案的处分、停学等。

是的,作为教师不能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对学生不作为是不可

取的。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有效地惩戒学生。此

条建议既有效地控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又保护教师自己,让人豁然开

朗。

总之,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

让我沉浸世界名书 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就是说教师要摆正为学

生服务的位置,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

要有好的心态。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中提出,真正的主人应该是

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

么你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不要

培养乖孩子》等等,让人回味,令人思索。

最后,我想说,这不仅是一本无害的书,而且是一本对我们许多

教师有益的书。当我们听惯了各种讲台上、主席台上滔滔不绝的说教

之后,在难得的清闲之中,郑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犹

如清风,帮我们驱散心头的阴云;犹如细雨,帮我们洗却心灵的污垢。

请你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吧,它将点亮我们的生命之

灯,在不经意间给人以许多心灵的萌动。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13

通过参加读书学习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

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

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

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

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

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无论

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

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让

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一个人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有自己的业余爱好,

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

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

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

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

沟通。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

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

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

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

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

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

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

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

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

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

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

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

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

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

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

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

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

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

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

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

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

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

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

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

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

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

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

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

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

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

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

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

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着,是

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

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

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

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

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

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

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

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

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

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

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

最佳途径。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

服务者》,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为帮助学生的学习

服务。那么我们又是怎样服务于学生呢?我觉得在我现在的教育中,

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的

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

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

的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

心存感激。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

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让我知道了学生、领导、教师谁是学校的主

人呢?我们常说学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学生应该是学校的

主人。可是决定学校大事的时候学生有没有决定权呢?那么学生何来

主人之言。那么教师是吗?领导是吗?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

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

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给了我很大

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

习以充实、以发展。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14

我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它告诉我们

教师要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再多带点东西进课堂

书中的这一段我印象很深刻:教师带给课堂不仅带着“智力”、

“体力”去,还得带着“心”去,尽力忘“我”,忘了我的躯壳,忘

了我的身份,忘了年龄,忘了功与利,你“思无邪”,你的“心”就

那么真切地坦荡在孩子们面前,去了尘埃的一颗心啊,是那么富有魅

力,它使你的语言、举止都超凡脱俗起来,凡是忘我的超脱凡俗的都

会产生力量,由不得孩子不随你遨游天外;二是平日里的学习与体悟,

学习与体悟如果是自觉的超功利的行为,那么就会成为你人生的修养

的“法门”,你会非常通畅:学问的通达与为人的练达;你会非常的

厚实,在你身上个性化地聚集了“真、善、美”,你便“神形兼备”,

浑身闪耀魅力的光彩来。

读了这些,我恍然大悟,我才意识到我们平时上课也正是缺少这

些呀,新课程给师生双方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它要求孩子要改

变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记忆、模仿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自主发

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变化,

教师不再告诉,不再包办代替,教师成为孩子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

二、“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对他的诠释都是不一样的。作者认为幸福分

三层,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保障”,第二层是“艺术生活”而第三

层则是“独立思想”。而这三层分别代表三种教师类型,第一类将教

师工作仅仅当作应付的工作,不得已混口饭吃,这类教师不大可能有

很大进长,他们平时表现出来的就是有钱的多干点,不给钱的少干些,

甚至不干;上班最好晚点来,下班最好早点走。因为他们的精神生活

这二、三层还没建起来,所以他们活着未必真正幸福。第二类教师以

教师工作为乐趣,他们觉得教书就是艺术。这类教师会把课尽量上得

生动些、新颖些,他们和孩子有着影子般的感情,因为爱而无比幸福。

第三类教师将教育工作当作思想的起点,在一生的教育活动中,不断

探索,不停地追问自己,非常理性而充满智慧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经

常会有一些心得,经常会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若干年后他们会成为专

家,教书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对生命的一次次体验,他会很幸福和满

足。

是呀,可能当每位教师初次走上讲台的时候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

这里的明星。可是由于众多诱惑,几年或者是几十年后,每个人的追

求不同、要求不同和方法不同,最后每个人所达到的结果也会大相径

庭。我们要经常的反省自己,在自己困惑的时候拿这个标准衡量下自

己,你幸福吗?你现在位于幸福第几层,你能做到哪一层?

三、“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

教师真的越来越难当了,特别是遇到一些差的学生,教师变得一

点办法都没有了,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打学生早已归入一条罪状——

叫体罚,被明令禁止了;现在连批评也不敢了,批评重了孩子可能想

不通,到头来是教师吃不了兜着走;为了少惹麻烦,一些老师可能抱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取不作为的消极态度。可是,谁都知道,

对那些特别差的学生,教师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惩戒手段,不能有效

地控制这一小部分“害群之马”的行为,那么最终受伤害的可能是大

部分好学生。但教师却越来越感觉到“黔驴技穷”了。那怎么办,如

何既有效地控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又保护教师自己呢?

在过去,家长和教师一直是站在共同的立场上来管教孩子的。有

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过去,有文化的人不多,在缺少文化的家长看来,

满腹经纶的教师简直像神一般,需要顶礼膜拜的,教师焉能有错?二

是因为在过去,人们将师生关系定为一种伦理关系,而且这种伦理关

系是仿效伦理中的斧子关系来确定的,在家里,“老子”打儿子是再

平常不过的事了,所以有的家长或许还会授意老师:这小子不听话,

任老师揍他!可现在,教师“为所欲为”的两大条件都发生了变化,

在家长眼中,教师可能没什么了不起,你是“一流人物”还能只当个

教书匠?在整个国家民主化进程中,教师与学生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仿

效家庭伦理的血缘关系了,在很多家长看来,教师仅仅是帮助孩子成

功的“工具”,这把工具不好使,就告你。于是,教师早已被请下了

神坛,新的师生关系应该被建立起来。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国

家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建立这种新的关系意味着教师不必再扮演

“一日师终身父”的角色,而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首

先不是以血缘,其次不是以感情来维系的。教师对学生也不必如其父

母般“恨铁不成钢”,只要对每一名学生尽心尽职,就算是对这份职

业有所交待了。当然教师的不作为不应被宽容,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在

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有效地惩戒学生。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

尊重学生人格,惩戒应合理并公正,要符合相关程序。

读书是教师必修的功课,记得有人曾说过:“一日不读书,心臆

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读书对教师而言可能它是这样

一种东西,它使孩子亲近你,使你永葆活力,使你有魅力。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15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

文书深刻的谈到“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这个问题。注意是伴随各

个心理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状态,没有注意的参加,

不可能有比较稳定的心理反映,也就难以完成认知过程。正如苏霍姆

林斯基所说:“注意是学习的门户”。因此,注意力的培养,显得尤

为重要。从我的二十几年教学生涯中,我也从中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

分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上课集中注意力时间短,经常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如玩笔、

抓耳挠腮等;

2)不听从老师的指令,不能遵守课堂纪律;

3)上课时常想与同座位说话,不能专心做作业,影响别人;

4)行为较为急躁冲动;

5)小组讨论中不能像别人一样遵守规则,不能等待,表现为急不

可耐。对于这部分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对那些课堂注

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多加关注。

怎样培养孩子做事精力集中,克服注意力游移、分散的坏习惯呢?

第一、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好一件事。效率低的孩子有一

个特点,就是干着这个,想着那个;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教师

要从小培养孩子在某一时间内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如给幼儿看图书时,

看完一本,再换一本。给予幼儿玩具,也不要一下子太多。如果玩具

成堆、书成堆,容易使他们养成注意力分散的习惯。孩子做完一件事

情,也能体会到完成这件事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种愉快也能帮助他

们继续学习,保持注意力。

第二、对孩子讲话不要老是重复。有些教师对同一件事情或某一

点要求总要反复交待好几遍。这样的孩子入学以后常常忽视教师所讲

的话。因为他已经习惯于一件事反复地听好多遍,当教师只讲一遍时,

他便当作耳旁风,以为老师也会像父母一样重复几遍。漫不经心地听

课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无法遵守老师的要求,自然也

谈不上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对孩子谈事情只说一遍,是培养孩子

注意力的一种好方法。

第三、训练孩子善于“听”的能力。“听”是人们获得信息丰富

知识的重要来源,对于学生来说,谁要是上课善于听,能理解并记住

听过的东西,谁就占优势。因为学校里老师是以讲课的形式向学生传

授知识的。教师要以通过听的途径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如课余时间

听小说连播、听音乐。鼓励孩子复述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听到的内容,

从而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13:24: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3762641538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pdf

上一篇:读书卡三年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