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
QingNianWenHua
中国青年研究→
07/2012
□蒲清平赵楠朱丽萍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需要层次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往及信息传
递等相关理论,结合青年心理发展特征对当前青年群体中的“微博文化”盛行
的原因以及“微博文化”对青年个性心理的发展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
上提出了青年“微博文化”健康发展的心理学建议。
关键词:青年心理;微博文化;心理学透视
一、微博与青年“微博文化”现象
微博,即微博客(传递爱心作文
MicroBlog
)的简称,是一个
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
户可以通过
WEB
、
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
区,以
140
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
享[1]。“微博文化”是以电脑或手机登录终端为载体,
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文化信息为核心,在微博上自由
的实现多样文化信息交流并影响和改变现实中个体行
为和思维方式的新型媒介文化。这种新型文化正引发
当代青年话语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交生态等方面的一
场“微革命”,俨然微博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青年亚
文化现象,其显著特点如下:
第一,文字精炼、表达随意、文本碎片化。微博
的文字简短,一般不超过
140
字。微博的文字不受文
字规则约束,微博主可以具有个性化、口语化的文字
表达身边琐事,导致一些极富想象力的自嘲或调侃的
语句在微博上走红,比如“咆哮体”、“秋裤体”、
“海底捞体”、“淘宝体”等等。加之微博主还可以发
布图片、视频等信息,使微博传递的信息立体而丰
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第二,用户呈现大众化、平民化、年轻化趋势。
截止
2011
年底,微博用户
24988
万人,占读书目标 网络用户
的
48.7%
,微博迎来了大众化时代。同时,微博使个
体不受身份、相貌等因素的影响,自由表达思想以获
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获
得了平等的自我表达的机会———人人都是新媒体———
微博实现了媒体的大众化、平民化。而孙强、黄蓓蓓
(
2010
)调查发现年轻群族乐于接触和尝试新鲜事物,
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微博对这一群体有强
大的吸引力[2]。
第三,渗透面广,微博成为事实上的主流媒体。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微博广泛渗透于人际交
往、休闲娱乐、学习与自我管理、企业经营、政务公
开、慈善动员等社会生活多方面。据上海交通大学
舆情研究实验室对
2009
、
2010
、
2011
年影响较大的
舆情热点事件的统计,微博首次曝光的比例依次为
0%
、
16%
、
22%
,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3]。无论从微博
首次曝光新闻的数量、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以及微博
用户的规模,微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舆论中心和主流
媒体。
第四,微公益推动平民公益行动,推广人人公益
理念。从上海大火鲜花到“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活
动,再到免费午餐基金,微公益已成为我国慈善新兴
力量。公益行为在微博上得到了广大微博用户的积极
响应,在现实社会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有的得到政
府的关注并推动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微博公益表现
了人类的善意和社会的暖意,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五,谣言滋生,微博成为虚假信息温床。谣言
是微博虚假信息的主体。正是微博信息传递快速化、
海量化和匿名性的特点,也使微博成为虚假信息的温
床。关于“银行上亿客户资料密码外泄”、“调查地
沟油的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身中
10
余刀惨死”、“艾
滋病人投毒”、“新疆地震”、“金正恩遇刺”、“普
金受审”等虚假信息,在官方消息或辟谣发布之前,
都在微博不断传播,混淆视听。
青年“微博文化”现象的心理学透视
95
青年文化
QingNianWenHua
中国青年研究→
07/2012
二、青年“微博文化”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微博的急速发展与其对青年群体的巨大影响,已
经引起了企业、政府以及研究机构的积极关注和浓厚
研究兴趣。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透析青年“微博文
化”现象的心理因素可以发现:
1.多层次心理需要被极大满足,成就微博在青
年群体中的强大吸引力
青年的需要具有复合性、强烈性的特点,而微博
很好满足了青年认知的需要、自我认同和情感的需要
为主的复合型需要,使青年个体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
感受到满足感和愉悦感,强化了其使用行为。
第一,满足青年社会认知的需要。社会认知包括
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情绪和情感的认知、对人际关
系的认知等[4]。及时获取信息、更新知识是青年实现
社会认知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微博是一个开放式的网
络互动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青年可以表达个人的观
点、倾诉自己的情感、窥探他人的言行、评论各种社
会现象,自我信息的充分展示以及外界信息的海量吸
收,能够极大地满足青年对社会信息的即时需求,达
成“社会知觉
-
社会印象
-
社会判定”的社会认知过程。
第二,满足青年自我认同的需要。在青年成长过
程中,需要不断地接纳外界的信息并内化为自我认知
的一部分,当环境信息与自我意识达成统一时,个体
便会产生较高的自我认同感。微博这个特殊不受约束
的载体成为他们宣泄内心情感,关心他人评价,渴望他
人的理解,获得外界认可,进而自我认同的很好途径[5]。
在微博上他们可以充分地展现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
对社会百态的认识和看法、反思自己的言行和心理,
并通过他人的反馈获得最生动的自我知识,进而调整
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达成自我认知的和谐建构。
第三,满足青年社会交往的需要。马斯洛认为,
每个人都有社交需要,包括爱和归属,希望得到或者
给予别人友谊、爱情、同情、信任等,渴望同人们有
一种充满深情的关系,渴望成为某一群体的一份子,
有所归属并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微薄之所以备
受“青睐”,正是其基本的牡丹鹦鹉繁殖 社交功能极大地满足了个体
的社交需要。通过“关注”、“互粉”,微博主可以组
建自己的群组和社区,其实质就是个体的在线社交网。
微博主通过简单的文字分享见闻、表达思想和感受,
塑造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最重要的通过微博得到反
馈、回应即“评价”,得到朋友的认同、关心和尊重。
第四,满足青年融入群体的需求。社会心理学范
畴的群体,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
动的集合体[6]。在现在青年人因为网络导致的“宅”
现象,使得他们更渴望融入群体,使用微博可以聊共
同话题,得到群体认可,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身边的人
都在使用微博,而自己却游离在他们的活动之外时,
他们就会出现心理紧张感,进而使自己的行为与群体
保持一致,“跟风”使用微博,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群
体中,并从其他成员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第五,满足青年崇拜偶像的需求。心理学认为,
偶像祟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基于
“光环效应”而形成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
把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
同、崇尚并伴有情感依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偶
像崇拜的过程,其实是社会成员追寻自我的一个过
程,他们把自己很多梦想和追求投射到偶像身上,并
通过对偶像的关注获得自己的满足感。很多明星都开
通了微博,通过微博发布自己的最新动态,跟粉丝分
享自己的心情,与粉丝在微博上近距离互动等等,这
就给广大粉丝提供深入了解自己偶像的机会,他们不
仅能够及时掌握偶像的各种信息,还可以通过“评
论”、“转发”、“私信”等方式表达对偶像的喜爱。
有的明星粉丝数量超过千万,这些粉丝同时也是微薄
用户的主力军,推动着微薄文化的繁荣发展。
2.亲社会行为得到青年群体广泛响应,青年群
体正成为微公益主力军
“微博打拐”、“微捐款”等微公益亲社会行为得
到微博主的积极响应。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因
素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微博亲
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微博的情境作用得到
了极大的发挥[7]。
第一,微博慈善先行者成为青年亲社会行为榜
样。微博公益先行者一般具有对社会、他人的普世关
怀,对微博的信息传递及作用有独到见解,在微博上
率先垂范发起公益活动,如利用微博发起“免费午
餐”公益活动的邓飞,发起“铅笔换校舍”活动的梁
树新,发起微博打拐的薛蛮子和于建嵘等等,这些榜
样的存在引发广大微博爱好者的利他行为,形成微博
良好的公益风气[8]。
第二,微博的简易、便捷性适应了青年的助人特
点。研究表明,助人技能要求越低,占用助人者时间
越少,人们将更倾向于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微博资讯
获取的便捷性使微博用户可以便捷地获取公益活动倡
96
青年文化
QingNianWenHua
中国青年研究→
07/2012
议或求职者信息;微公益对助人者的要求一般比较简
易,如“随手拍”、“求转发求扩散”占用助人者的
时间非常少,对助人者没有很高的要求,助人者只需
要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微博公益正是
充分利用了微博平台的特点,从细小处做起,积攒民
间微小能量,营造人人公益氛围,最终汇成微博公益
的大力量。
第三,微博的“围观效应”让青年表现更好的自
己。评价恐惧(
evaluationapprehension
)效应是指,
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
期侍自己去做的事惰,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
自我。而微博正是这样一个
365
天
24
个小时每时每
刻都有人“围观”的虚拟情景。在众人的“关注”中,
个体更容易做出有较高社会赞许倾向的亲社会行为。
3.信息辨别难度超过个人能力,青年群体往往
在微博泛滥的信息中迷失
流言是微博虚假信息的主体,流言的产生和传播
有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动因。流言是指提不出任何信得
过的确切依据,而在人们中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消
息。奥尔波特认为,流言的产生受到两个主要因素的
影响:一是事件的重要程度,二是信息的模糊程度,
流言的强度等于两者的乘积。克洛斯进一步完善这一
公式指出,流言的强度等于事件的重要性、信息的模
糊性和公众判别能力的积,他在奥尔波特的基础上,
加入了公众辨别能力维度,认为公众判别能力越高,
则谣言产生的可能性越小、其能量越小,反之则越大。
这一理论一定程度可以解释微博流言的产生:从微博
用户的判别能力看,微博用户中大多数个体受到个体
受信核酸的组成元素 息量、个人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人格因素的影
响,信息判别能力较弱;从重要性程度看,关系人的
社会地位或社会知名度越高如文体界名人、高管、富
商等重要人物,事件的重要性程度越高如关系天灾人
祸、民生、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事件,流言的轰动性
越强、传播速度越快、影响面越大;从信息的模糊性
看,越是大众媒体失语、官方信息发布滞后的情况下,
流言的声势越大,流言越是容易急剧的发生和蔓延。
三、“微博文化”对青年个性心理的影响
1.微博是开放、平等交流新平台,也成为青年
人格社会化的新途径
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
互动中,内化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并积极作用于社
会,个体在此过程中学习社会角色和道德规范。微博
通过提供一个开放、平等的交流环境,增进人际交往,
帮助个体完成自身的社会化任务、形成健全的人格。
首先,微博借助互联网络突破了地域限制,让个
体的交往范围更广阔,结识更多的朋友。
Whyte
(
1995
)的研究发现人们之间的友谊受到人们之间物
理距离的影响。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人与人之间的
距离变得疏离,加之“宅”文化的影响,人际交往范
围缩小的趋势更加明显。微博有利于拉近人际距离,
不仅拓展个体的交往范围,而且丰富了交流的内容,
有利于增进个体的友谊和亲密关系。
其次,微博使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职业地位等
方面的差异被最小化,使外部形象对交往水平的影响
降到最低,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注重信息的传
递、思想的共鸣和情感的分享,形成健康、良好的人
际交往氛围。微博人际关系更加取决于交往个体观
点、人格、兴趣、人际风格的相似性。平凡的个体可
以因为幽默语言、睿智的思想获得他人的“关注”和
肯定,获得社会影响力,这正是微博人文精神的体
现,也是微博魅力所在。
第三,微博向个体展示了包括政商、文体等各界名
人在内的芸芸众生的真实生存状态,为个体更加清楚地
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打开了一扇自由之门。微博上关于
悲欢离合、柴米油盐的只言片语,成为了个体认识这个
社会的细小线索,最终将帮助个体形成自己的认知图示。
第四,微博为个体提供与社会互动的新渠道,有
利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如
果粉丝足够多,那么粉丝的评价几乎可以涵盖可能的
所有观点,通过阅读评价,个体可以了解认识问题和
认识自己的多个角度,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理解
社会对自己的期望,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化水平。而
高度的社会化水平,将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解决
冲突与矛盾,有利于个体人格健全和心里健康。
2.微博是低俗、虚假信息聚集地,也是青年不
良行为诱发点
微博信息的碎片化不利于真实语境的表达。微博
关于新闻事件的信息虽然可能来源于现场,具有即
时、海量、真实的特点,但碎片化的语言仅是对事件
只言片语的主观说明,不一定是事件的整体真实再
现,往往导致事件更加扑朔迷离。此外,微博上大量
充斥的是个人的闲言碎语,对于社会并无太大意义。
微博信息真伪难辨影响青年对社会现实的客观认
知。微博用户鱼龙混杂,确有别有用心者有意利用微
97
青年文化
QingNianWenHua
中国青年研究→
07/2012
博发布谣言,或凭空捏造,或以假乱真,严重影响和
左右公众的认识和态度。语言暴力盛行、道德底线不
明,微博成为不良行为与思想的传播点。“语言暴
力”是指用诋毁、谩骂、讽刺等歧视性语言,使他人
精神层面遭到侵犯。从无名愤青的无理谩骂,到社
会名人的微博对战,微博从来不缺少诋毁、谩骂、讽
刺的词汇,相反谩骂的词汇和句式总在得到创新和流
传。根据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青少年可能通过微
博习得不良表达方式,降低其道德底线。
四、基于心理学分析的青年
“微博文化”建设策略
青年“微博文化”的盛行有其深刻的心理学背
景,因此,青年“微博文化”建设要以“主动融合”
代替“回避封堵”,将微博问题与青年问题结合起来,
通过促进青年的发展来解决微博文化的鄙陋问题,促
进微博文化的超越;通过微博文化的建设,积极引导
青年群体的行为与思维,以实现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
流文化的协调发展。
1.开发微博新媒体,占领青年教育引导的新阵地
微博的特点在于即时、开放、简短、口语化,满
足人们及时获取信息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因此,无论
是政府、企业还是传统媒体应该首先占领微博主阵
地,采用“短、频、快”的方式发布微博信息,引导
微博舆论,并及时对于虚假微博辟谣;另一方面,有
效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让传统媒体与微博优势互
补,文字篇幅有限是微博的明显弱点,对于重大事件
的报道应该传统媒体的详尽和微博的短快相结合,能
够有选择的使用微博才能更好地让微博为我所用。
2.大力支持微博公益,促进青年亲社会行为的
习得和巩固
班都拉认为的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别人在一
定环境下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当他人
表现的行为得到强化,学习也就会被完成,反之,则良
好日式插花 行为的习得就会受阻碍。微博公益先行者具有重要的
亲社会行为的示范作用,他们所表现的行为对于当下青
年道德意识、公益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榜样效应。因
此,微博公益行为应该得到主流社会乃至官方机构的充
分肯定和大力支持,这种对微博公益行为的强化将使青
年在代偿学习中习得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对于个体健全
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3.建立有效监管机制,促进青年“微博文化”
的良性发展
微博传播的核心就在于无限制无监督的“转发再
转发”,难以避免虚假或非理性言论的传不要网络游戏 播。因此,
为了微博有更好的发展、对于社会进步发挥更加积极
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微博监管机制是必要的。正在探
讨的微博实名制,可以让发言者为自己的言辞负责,
因此其言论会更加谨慎,从而增加微博信息的质量;
微博信息控制包括虚假信息筛查、造谣责任人的查处
约束、相关单位的辟谣责任等,也具有其积极意义,
但如何把握言论自由和健康之间的平衡,筛选和屏蔽
的标准尚待进一步讨论研究;建立更加及时、有效的
辟谣机制,澄清虚假信息,教化微博言论环境;除此
以外,可以倡导微博道德,倡导对没有事实依据的消
息不随意转发和评论,形成微博主的自我约束。
■
[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批准号硬盘搜索 :
12SKCD01)和重庆市教改重点项目(112028)资助]
蒲清平: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副教授,党委副书记
赵楠: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朱丽萍: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助教
责任编辑/李建国
[1]百度百科[EB/OL].http:///view/
[2]孙强,黄蓓蓓.微博井喷式发展动力何在?———从用户特征角度分析中国微博发展的动力因素[J].广告大观(理论
版),2010(12).
[3]上海交通nba总得分排行榜 大学发布《201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EB/OL].http:///zg/201112/21/t20111221_
[4]李文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可的建构———基于大学生博客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
[6]肖汉仕.应用社会心理学(第一版)[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7.
[8]朱启臻,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98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13:05: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3751171537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青年文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青年文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