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利好!合肥最新⼀轮城市总体规划即将出炉!官⽅刚刚确认!中⼼体系、
空间结构已形成!
刚刚!
合肥新⼀轮城市规划最新进展曝光!
城市战略定位、中⼼体系等已基本形成!
距离⾯世更近⼀步!
1
合肥新⼀轮城市规划最新进展曝光!
⾃从去年4⽉合肥新⼀轮城市总体规划启动编制之后,何时能够正式⾯世⼀直备受合肥市民关注。
近⽇,有关部门在回复市民相关问题咨询时,⼤致透露了该规划⽬前的最新进展情况。
8⽉13⽇,有市民咨询: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何时向群众公布,规划⾥明确合肥有哪⼏个中⼼?
对此,市⾃然资源和规划局回复:经国⼟空间规划处了解,⾃2018年4⽉启动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今,市⾃然资
源和规划局先后会同各区(市、县)、市直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完成12项专题研究、5项专项主题教学 规划,启动各分区规划⼤农村医保怎么报销 纲与
⾏业规划⼤纲编制,期间陆续召开30余场部门对接会和专家咨询会,充分吸收社会各界、各领域专家对合肥市未来城市
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基本形成了2035年城市战略定位、区域协调、发展规模、空间结构、中⼼体系和交通体系等相关研
究的初步成果。
根据《⾃然资源部关于全⾯开展国⼟空间规划⼯作的通知》(⾃然资发[2019]87号)等⽂件精神,各地不再新编和
报批城市(镇)总体规划,要按照新的规划编制要求,将既有规划成果融⼊新编制的同级国⼟空间规划中。市⾃然资源
和规划局拟在《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编制⼯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合肥市国⼟空间总体规划》编
制⼯作,⽬前正在有序推进。
据此来看,关于本轮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战略定位、区域协调、发展规模、空间结构、中⼼体系和交通体系等重要部分⽬
前已经基本形成,距离其正式对市民公布⼜近了⼀步!
2
本轮规划重点内容回顾
2018年4⽉16⽇,合肥市重点局等6家单位组织召开2018年全市规划建设管理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作动员⼤会,本次
会议标志着合肥市新⼀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作正式启动!
据了解,新⼀轮总体规划修编期限将⾄2035年,这个时间段正值合肥市实现第⼀个“⼀百年⽬标”,并为第⼆个“⼀百年⽬
标”夯实基础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开启合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
下⾯,⼩编带⼤家回顾重点,本次编制的总体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重点专项规划:
1、合肥市总体城市设计(含⾼层建筑布点研究)
2、合肥市空间规划
3、合红钻 肥市城市⽣态⽹络规划
4、合肥市城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5、合肥城市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
总体规划内容主要将聚焦以下四⼤⽅⾯:
第⼀、重点研究合肥⼤都市区融⼊长三⾓城市群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对策,带动合肥都市圈并辐射全省。
第⼆、准确研判合肥市的⼈、地、房、财等要素空间分布,发现问题并精准施策解决问题,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
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第三、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为核⼼,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创新驱动的产业格局;完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善⽣态
⽹络,构建“绿⾊发展、美丽合肥”的⽣态格局;⾼标准打造城市标志性区域和重点公共空间,构建具有“⼤湖名城”风范的
魅⼒空间格局;以共享民⽣服务为核⼼,构建宜居宜业“幸福合肥”的公共服务格局;以乡村振兴为核⼼,促进外围市县
特⾊化、差异化发展,构建城乡⼀体、协同均衡的市域格局。
第四、优化治理,确保⾼质量发展的实施,加强全域管控,兼顾集中和⾮集中建设区的发展引导;加强多规合⼀,实现
规划统筹和统筹规划的结合。
具体来看,新的总体规划将分为四个阶段搅拌英文 :
第⼀阶段:全⾯评价。
对城市规划要先全⾯评价,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计划2018年5⽉完成《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实施评
估成果;
第⼆阶段:重视前期研究。
从⼈⽂城市,绿⾊城市,创新城市和活⼒城市等,覆盖城市创新、巢湖综合治理与绿⾊发展、城市⽂化、区域协调、城
市规模、空间优化等⽅⾯。计划2018年10⽉完成专题研究最终成果,2018年12⽉完成专项规划最终成果;
第三阶段:按照“全市规划全市做”的⽬标。
开展分区规划⼤纲和⾏业规划⼤纲,各单位的责任;
第四阶段:公众意见的征集。
汇总形成总规纲要和总规成果,计划2019年2⽉完成总规成果,2019年3⽉⼴泛征求相关政府部门,征求公众意见;
2019年4⽉完成总体规划送审成果,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做好上报国务院审批的准备。
未来,将研究12个涉及合肥的主要议题:
1、国际化背景下合肥城市战略定位及⽬标体系研究
2、合肥⼤都市区融⼊长三⾓城市群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对策
3、基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合肥发展动⼒与创新空间研究
4、合肥市资源承载⼒分析与城市规模研究
5、合肥市⼈、地、房、财空间分布研究
6、“绿⾊发展、美丽合肥”的城市理想空间格局研究
6、“绿⾊发展、美丽合肥”的城市理想空间格局研究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合肥城市⾮集中建设区建设管控研究
8、合肥市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及空间布局研究
9、合肥“⼤湖名城”城市⽂化与魅⼒特⾊空间研究
10、“幸福合肥”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配套体系研究
11、现代治理体系下创新城市规划实施机制研究
12、基于⼤数据⽅法的城市空间优化研究
2018年6⽉20⽇,省委书记李锦斌主持召开新⼀轮合肥城市总体规划⼯作汇报会,会上透露了新⼀轮规划的⽅向。
他表⽰:要学习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经验,努⼒打造新⼀轮城市规划的精品范例,以⾼⽔平规划引领城市⾼质量发展,坚
定不移提升中⼼城市能级,加快与长三⾓城市⼀体化进程,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城市联动合作,更好建设长三⾓世界级城
市群副中⼼。
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尊重、五统筹”,按照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时间节点来确定近期、中期、远期发展坐
标,从⾯向全省、⾯向长三⾓、⾯向全国、⾯向世界四个维度来确定城市⽬标愿景,着⼒建设创新引领、城湖共兴、绿
⾊发展的现代化国际都市。
在提到如何编制好新⼀轮合肥城市规划时,李锦斌表⽰:
要⽴⾜合肥的条件和优势、功能和使命、需要和可能,重点把握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态绿⾊、产业发展、⽂化特
⾊、交通区位等规划发展要素,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发展定位;
要坚持量质并举,既注重内涵提升,⼜注重空间拓展,统筹把握⽼城与新城、中⼼城区与组团城区、⾃⾝发展与合肥都
市圈、南京都市圈、长三⾓城市群、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要求,科学谋划城市空间布局;
要善于扬“庐”所长,积极发挥科教资源、产业资源、⽣态资源、⼭⽔资源、⽂化资源等⽅⾯优势,不断提升城市魅⼒和
竞争⼒,充分体现城市风格特⾊;
要着眼紧凑集约、灵动均衡、⾼效绿⾊发展,站在全市、全省、全国乃⾄全球⼤背景下,进⼀步明晰创新引领区、⽣态
⽰范区、绿⾊公园区、⽼⼯业区等城市重点⽚区的特⾊功能;
要体现⼈民城市为⼈民,切实把群众⽣活的“难点”变成新⼀轮规划的“起点”,合理配置道路交通、城市绿地、社会事业、
智能设施等城市公共资源;
要树⽴正确的政绩观,以对⼈民、对历史、对事业⾼度负责的态度,⾼度重视和组织领导好规划编制⼯作,着⼒增强规
划编制的前瞻性、公开性、系统性和严肃性,真正做到⼀张好的蓝图⼲到底。
3
合肥历史上的四轮规划
据了解,新中国成⽴以来,合肥市⼀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从总体上看,都在不同时期对引领城市发展发挥了重
要作⽤。
说到最新⼀版的合肥总体城市规划,就不得不提极具重要意义的前四版,下⾯就跟随⼩编的脚步⼀起先来回顾⼀下吧!
说到最新⼀版的合肥总体城市规划,就不得不提极具重要意义的前四版,下⾯就跟随⼩编的脚步⼀起先来回顾⼀下吧!
第⼀版城市总体规划(1958~1967)
1952年,合肥成为安徽省省会。1958年4⽉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同年获批。规划到1967年⼈⼝55万,小孩歌曲 ⽤地50.7平⽅公
⾥。
城市性质:安徽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化中⼼,将是⼀座以纺织⼯业为主的⽣产城市。规划奠定了合肥市以⽼城
为中⼼,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的基本布局形态。
第⼆版城市总体规划(1979~2000)
1977年开始编制,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规划到1985年⼈⼝60万,⽤地60平⽅公⾥;到2000年⼈⼝70万,⾯积77.7
平⽅公⾥。
城市性质:安徽省省会,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建设中的铁路枢纽之⼀。
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
1993年编制,1995年报批,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规划到2010年⼈⼝165万,⾯积150平⽅公⾥。
城市性质: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华东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中⼼城市。
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2005年编制,2006年底上报国务院。规划到2010年中⼼城区⼈⼝300万,⾯积300平⽅公⾥,2020年中⼼城区⼈⼝360
万,⾯积360平⽅公⾥。
城市性质: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中⼼城
市之⼀。
4
结语
据合肥市统计局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实现⽣产总值3752.2亿元,同⽐增长8.1%,较⼀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分别⾼于全国、全省1.8和0.1个百分点。
随着新⼀轮总体规划各项⼯作不断推进,合肥今后的发展⼜多了⽆限可能,未来⼤有可期!
部分内容来源于:江淮晨报等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11:4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370471409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合肥城市规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合肥城市规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