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txt35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
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2.矛
盾律(即不矛盾律)
基本内容: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一个思维形式不能既是A又是非A.
公式:并非:A并且非A.
含义:表示任一思维形式不能自相矛盾,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真的.
矛盾律对于概念方面的要求是:一个概念不能既反映某一对象又不反映这一对象.
例如,不能同时用"人"与"非人"来反映人这个类.
矛盾律对于命题方面的要求是:
1.一个命题不能既肯定某一对象情况,同时又否定这一对象情况.
2.两个互相否定(包括互相矛盾和互相对立)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其中必有一个是假的.
互相否定的含义:"如果下雨,那么地湿"与"如果地湿,那么下雨"不是互相否定的命题.
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
"自相矛盾":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把A和非A同时肯定了下来,造成梦见老房子 自相矛盾的困境.
例:1)"任何东西都不能穿过我的坚实的盾",义和团运动时间 "我的锐利的矛能穿过任何东西".
2)巍巍长城,雄伟壮观.她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
3)我赞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同时,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排中律
基本内容: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一个思维形式不能既不是A又不是非A.
公式:A或者非A.
表示二者必居其一,不肯定A就要肯定非A,不肯定非A就要肯定A.
排中律对于概念方面的要求是:如果A不反映某一对象,伤害近义词 那么非A便反映这个对象.
如:"生物婴儿睡前故事0至1岁 ""非生物"
排中律对于命题方面的要求是:
第一,任何命题或者肯定某对象具有某种情况,或者否定某对象具有这种情况,二者必居其一.
第二,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
例:
(1)"所有理论都具有人为因素"与"有的理论不具有人为因素".
(2)"世上有鬼神"与"世界无鬼神".
例中的命题是相互矛盾的,根据矛盾律,它们不能同真;而根据排中律,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
同假.综合两者,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当两个概念或命题不形成互相"矛盾"时,它们不属于排中律范畴.
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同时既否定了A,又否定了非A.
命题1任何东西都不能穿过我的坚实的盾.
命题2我的锐利的矛能穿过任何东西.
问题:用你的矛穿你的盾学习计划书 如何
回答:1.我的矛能穿过我的盾.
2.我的矛不能穿过我的盾.
楚人回答1或2违反矛盾律;
不回答又违反了排中律.
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模棱两可"("模棱两不可"):对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都予以否定.
如:(1)说有鬼这当然不对,但说没有鬼又太武断了.
(2)他们之间的矛盾,既不属于敌我矛盾,搞笑的新年祝福语 又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不违反排中律的情形
"不明确表态"并不见得都是违反排中律的.
例:"火星上是有水的"与"火星上是没有水的"
对于不是矛盾关系的概念或命题,都加以否定,不违反排中律.
例:我认为今晚的足球赛,国安队不会输,但也不可能赢.
4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相互关系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保证思维确定性,不矛盾性和一贯性的规律.
同一律:正面提出A必须是A
矛盾律:反面提出A不能是非A
排中律:不可A既不是A又不是非A.
即:或者是A,或者是非A.
不同方面
矛盾律
排中律
_
基本要求
对于互相矛盾,对立的概念或命题,不能都加以肯定
对于互相矛盾的概念或命题,不能都加以否定
逻辑错误
自相矛盾
两不可
_
适用范围
既适用于矛盾的概念或命题,也适用于对立的概念或命题
只适用矛盾的概念或命题,不适用于对立的概念或命题
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09:26: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3619721534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排中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排中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