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名人故事

更新时间:2023-03-21 08:37:14 阅读: 评论:0

吸烟有害健康作文-大众传媒的功能

古今中外名人故事
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安抚是什么意思)

古今中外名人例子(精选)

以想象的苦痛,自学了英,德,日语。还翻译了十三万字的英文小说,写了大量的

文学作品,作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3、炸药之父———诺贝尔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

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

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绿色养眼壁纸 。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

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

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

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

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

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

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当他满脸鲜血从爆炸成功

的硝烟钻出时,却兴奋的大叫“我成功了”。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生命

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4、居里夫人的故事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

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治牙痛的药 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

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

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

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故事之一:简朴生活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

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

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从191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

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运动会加油稿 ,在背面写字很方

便。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赤足坐

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当这位妇女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

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故事之二: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

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

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

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

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

就将一事无成。”

5、宇宙之王霍金是谁

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奇,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上的巨

人。

1963年,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

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

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

只剩两年的生命。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

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

着。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

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又有一次,他和友人

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

灌木丛中。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

的任何事情。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

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

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

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

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一八八二年,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因为发高烧,

脑部受到伤害,从此以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后来,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长大。七岁那一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

伦一生的苏利文老师。苏利文在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

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

终於学会说话了。

苏利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

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也到河边去玩水。海伦在老

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一九三六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海伦知道,

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於是,海伦跑

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的人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

务。

一九六八年,海伦八十七岁去世,她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

她写了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苏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

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7、.高尔基宁肯挨打也要读书

高尔基是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

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

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

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

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鬼故 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

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

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

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老板娘

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

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

‘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正是因为高

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

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

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等。

8、发明家爱迪生

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因

“愚钝糊涂”被勒令退学了)。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决定自己教儿

子读书识字,并教育他要诚实、爱祖国、爱人类。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

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

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左耳,

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6岁。

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

每发明一样东西,都要进行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再试验,但他从不气馁。在进行电灯

钨丝试验时,他失败了一千多次,依旧坚持不懈,最终成功解决了电灯泡的钨丝问题,

获得了“人类光明的使者”的美誉。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

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

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

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

功,还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

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9、王献之依缸习字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自小跟父亲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

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

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作为书圣之子,字自然很好,他心中不服,认春笋的做法 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

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

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

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

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

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而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

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

三千日,只有这一点像羲之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

习写字了。

书圣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

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

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

与他的父亲—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

之萧何结局 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10、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是西汉人,出身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酷爱读书。白天要劳动,

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晚上很想读书,却穷得点不起灯,他为此很苦恼。后来,他发现邻

居家夜夜有灯光,就想了个办法。因为邻家点灯的房子和他的住室之间,只隔着一堵墙,

于是,他便在墙上凿了个小孔。灯光果然从小孔里透过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从此

以后,他每夜蹲在墙脚,借着这一线亮光读书,直到邻居家熄了灯,他才心满意足地去

睡觉。

这样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着名的大学者。

心得启迪:匡衡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都能认真读书、刻苦学习知识,而我们生活在这么

好的物质环境里,是不是更应该努力学习呢?不管在什么状态下,我们都要勤奋学习。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源泉,能让人间更美好。

11、王羲之吃墨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

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

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

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

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

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

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

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

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讲历史故事 练呢?”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一周计划 虽

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古诗四年级下册 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

夫不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

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

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12、科比(励志、坚持、努力、奋斗)

一个记者问“篮球天才”科比布莱恩特:“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

科比是这样回答的:“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4点钟是什么样子吗?满天星星,寥落的灯

光,行人很少。每天早上4点,洛杉矶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

道上……”

科比讲到这里,我终于意识到清晨4点为什么跟科比的成功有关系,身为一名篮球

运动员,他坚持每天清晨4点就起床,去做体能训练和投篮练习,据科比自己讲,他这

样坚持了一天又一天。

“10多年过去了,洛杉矶早晨4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但我已变成了肌肉强健、读红楼梦有感 有

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科比说。

13、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还记得,《泰坦尼克号》里那个帅气的“小李子”么?

从那场经典的《泰坦尼克》开始,也已经过去19年了。

当年23岁的小李子,凭借着这部电影火遍全球,也因此重塑了无数人心目中白马

王子的形象。

然而,我们要说的不是他星光熠熠的生活,亦不是他“金发超模集邮者”让人大跌

眼镜的称号。

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小李子”为了心中梦想,拼搏努力了22年!

梦想还是要坚持的,万一实现了呢?!

“怨念”22年后终破除!

曾几何时,文艺界的天空飘的都是两个怨念:小李子的奥斯卡,村上春树的诺贝尔。

这次获奖的《荒野猎人》,为了体验角色,小李子增肥、蓄须。他很敬业,很卖力,无论

是生吃活鱼还是冰河漂流,或是痛失亲人,他在片中的惨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和小李子相比,鲁滨逊的流浪轻松!

这的确是一个励志的典型案例!

家长们是否也可以这样教育孩子去追求梦想,或者从“小李子”的奋斗史中学到些

什么?

放下“怨念”的小李子,是否可以将自己的人生解锁,能够轻易好过从前……

但无论如何,梦想还是要坚持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08:37: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359034137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今中外名人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今中外名人故事.pdf

上一篇:规划布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