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按各题要求将答案写在语文答题卷
.....
上。
一、书写。(4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2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生活是一道多元的方程,需要用敏(ji)的思维去求解;生活是一首昂扬的歌曲,需要用
真(zh)的情感去演唱;生活是一篇精美的散文,需要用华丽的辞(zo)去抒写;
生活是一则有趣的故事,需要用跌(dng)起伏的情节去讲述。
2.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A.凛冽(lng)要塞(si)轻盈(yn)锐不可当(dng)
B.颁发(bn)仲裁(zhng)履行(l)屏息敛声(lin)
C.悄然(qio)翘首(qio)湛蓝(zhn)摧枯拉朽(xi)
D.凌空(lng)镌刻(jun)督战(d)一丝不苟(g致最可爱的人 u)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引发现场
热烈反响。
B.大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昨日已盛大收官。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逼近大约300亿。
C.《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D.随着世属兔子 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广泛,让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路越走越宽,早已超越了传统文化、文学作
品和汉语教材的“老三样”。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一则消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主体。
B.《藤野先生》一文赞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字里行
间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C.《》是王树增所写的长篇纪实文学,以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
的红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D.律诗要求押韵,但不要求全首通押一韵,中间可以换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
5.古诗文默写。(9分)
①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②,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③此物何足贵?。(《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⑤《渡荆门送别》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
,。
⑥诗歌《龟虽寿》中强调人的主观作用,表现诗人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志在千里;,。
6.翻译下面文言字词(4分)
(1轮滑鞋品牌 )不见曦
.
月(2)晓雾将歇
.
(3)鸢飞戾
.
天者(4)互相轩邈
..
7.名著阅读(5分)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
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他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党的发展历程 以及许多红领袖、红将领的情况,先后
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和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三、阅读理解(44分)
(一)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10分)
侯冠宇
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中国十大女杰”之一。不久前,她又登上了第十七届“中
国十大杰出青年”的领奖台。面对诸多荣誉,侯晶晶更习惯将自己定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
名普通教师。“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了分内的事,荣誉是很偶然的。”
侯晶晶,1975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因为从小迷恋读书写字,4岁时就被父母送进小学。让大家惊
讶的是,在第一次单元测验中,她就得了双百分。很快,侯晶晶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11岁那年,这个活泼的小女孩因为一次误诊,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瘫痪在床,不得不告别校园。侯
晶晶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但家人的爱给了她极大的支持。父母从不在她面前叹息流泪,总是
乐观地告诉她不要放弃希望。远方的姑父姑妈长年与她通信,鼓励她自学成才。
病床上的侯晶晶拿起书本开始在家自学。在长达10年的自学历程里,每一步她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
的艰辛。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下肢会因血流不畅而浮肿,每隔一两个小时侯晶晶就必须把腿放
2/5
直,让母亲按摩一会儿。最难熬的还是冬季,由于下肢没有知觉,晚上睡觉时,她的腿经常被放在被褥里
的热水袋烫得血肉模糊,几乎每次都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蜕痂。
1994年,侯晶晶第一次坐在轮椅上进入自学考试的考场,这几乎也是她8年来第一次出门,当时的情
景让她至今难忘。虽然既激动又紧张,但基础英语3个小时的考试她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自信地交卷了,
大学语文也考得非常顺利。最终,侯晶晶的基础英语获得了马鞍山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认识侯晶晶的人都评价她“意志如钢”,她则淡淡地说:“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化为点滴行动,
坚持不懈,我只是在努力这样做。”在侯晶晶的人生道路上,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一直坚持着对知识的渴
望与追求的。
1998年,侯晶晶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结束了10
年的自学生涯,她开始了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的学校生活。由于控制不了上厕所的时间,又无法用
一般的公共设施,每次离开宿舍去听课,她都提前几小时禁水。即便如此,她也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里
面装着用来方便的器具。
毕业的那一年,侯晶晶又以专业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上了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的
博士。为了完成关于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博士论文,她硬是啃下了13本诺丁斯的英文原版著作,
其中有12本著作在国内还没有中文版。侯晶游戏惩罚措施 晶还设计了两种调查问卷,坐着轮椅深入各师范院校、中小学、
幼儿园,观察调研关怀教育在中国学校的开展状况。博导朱小蔓教授评价说,侯晶晶的调查发现和结论对
关怀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运用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如今,侯晶晶终于圆了小时候的“教师梦”,成为南京师大的一名教师。尽管“走”上讲台的时间并
不长,但她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已经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该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现在侯晶晶的生活,仍然是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她一直以一种从容冷静的态度对待种种荣誉:“人
生似波浪起伏,有波峰波谷。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尽量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不要迷失方向。”
(选自《中国青年报》)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这则新闻的标题非常耐人寻味,“坐”在轮椅上却能“走”,将看似不合理的内容放在一起,含意深远,
也更吸引读者。
B.侯晶晶因误诊瘫痪在床,失去了行动能力,但她从不灰心、绝望,在家人和亲戚的鼓励下,走上了自学
成才的道路。
C.侯晶晶认准一个正确的方向后,就会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奋斗,所以她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事业
有成。
D.侯晶晶结束10年自学生涯后,第一次坐轮椅参加了自学考试,后来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南京
师大外国语学院读研究生。
E.侯晶晶在挫折面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荣誉面前,也能保持从容冷静的态度。这一点十分值得我
们青少年学习。
9.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2分)
10.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侯晶晶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哪些?(3分)
11.侯晶晶身残志坚、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迪?试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感想。(3分)
(二)陪母亲磨面(11分)
①快过年了,母亲决定回老家淘麦磨面。今冬把父母亲接过来一起住后,家里的面吃得格外费,勤劳
的母亲照顾完父亲和小女儿后,坚持压面条、蒸馍吃,母亲说:“买的面条和馍没面味儿。”再加上妹妹一
家要从广州回来过年,母亲坚决不让买面,执意要回老家磨面。我知道母亲是想让千里之外的女儿吃上自
己亲手磨的面。
②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早早地陪母亲回了老家。家里虽有邻居的照看,仍缺了点人气。我先帮母亲
把院子打扫干净,然后从厢房的粮仓中拿出筛子和簸箩等淘麦工具。看着粮仓靠墙的一排粮缸,我觉得既
熟悉又陌生。我已想不起来自己上一次进粮仓是哪一年的事了。打开一缸压得严严实实的麦缸,母亲抓起
一把麦子放在手掌间揉搓着,沙沙作响。“这是去年的麦子!”母亲自言自语,像摩挲着自己的孩子,脸上
放着光芒。母亲说新麦暴,陈麦好吃养人,家里总存着二三年的麦子。小时候,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认识到母亲那简单的话语里蕴含着做人的哲理:
只有自己内心富足了,才能在岁月的洗练下沉静,悦己,怡人。
③淘麦子就是把麦子倒入一个盛满清水的大盆里,水要满而不溢,麦子要完全沉入水中。只见母亲先
用笊篱伸入水中的麦子里充分搅动几圈后,麦子里混杂的麦壳等杂物就浮到了水面上。母亲用笊篱把浮在
水面的麦壳捞干净后,用笊篱在水面沿盆沿顺时针水平划圆,水中的麦子就听话地排起队,跟着母亲的笊
3/5
篱【1】(A.舞动B.运动)起来,麦子中混杂的小石子等杂物就留在了盆底。等水中的麦子舞得正欢时,
母亲灵巧得把笊篱后沿往下一倾,突然停止转动,麦子就【2】(A.蜂拥而入B.鱼贯而入)到笊篱中。
母亲就这样一笊篱一笊篱地捞满一筛子,由我端起倒入放在小桌上的大薄箩里。用一大块白棉布蒙在手上,
插入麦子里反复正反转着圈擦,擦一会儿把棉布掂起来,抖落上面的麦子,拧干再擦。如果拧出来的水浑
浊,就把棉布洗干净再擦,直擦到棉布拧不出水,就可以把麦子摊到反铺的竹席上晾晒了。没多大一会儿,
两袋麦子就淘完了。母亲一边收拾家什儿一边说:“现在的麦子都是机器收得,干净,不像麦场上打的那么
脏,好淘。”看着阳光下泛着金光的麦子,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体验到了一种久违的踏
实。
④磨面用的是机器,相对轻松,只是找磨面的磨坊倒费了一番周折,多方打听,才在一个偏远村子找
到了一个小磨坊。看着雪白的面粉,母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我要把磨好的面粉搬到车上,母亲不让,
母亲说:“你没干惯活,别弄脏衣服,咱俩抬着。”
⑤在我弯腰和母亲抬面粉的刹那,母亲的白发像针尖一样刺在我的心上,生生地疼。每次母亲都准确
地计算好我回老家的时间,把要带的油、面、菜蔬等准备得停停当当,做好好吃的等着我们,而我总是匆
匆地回、匆匆地去,不是工作忙,就是孩子要上辅导班,从来没考虑过那菜和面里饱含着母亲多少的艰辛。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已经身为人父的我,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
⑥今年春节可以和父母在一块儿过年了,我想关掉手机、关闭微信、宅在家里,跟母亲学做两样家常
菜,陪父亲好好唠唠……
12.阅读第③段,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空白处。(只填序号)(2分)
【1】()【2】()
13.文章题目是“陪母亲磨面”,但文中却详写母亲淘麦子,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试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母亲的特点并举例说明。(至少三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极富表现力,试简要分析。(2分)
母亲的白发像针尖一样刺在我的心上,生生地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探究下面一组句子,你有哪些发现?试简要阐述。(2分)
母亲自言自语,像摩挲着自己的孩子,脸上放着光芒。
看着阳光下泛着金光的麦子,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着雪白的面粉,母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记承天寺夜游(11)分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2分)
(1)相与
..
步于中庭:(2)但少闲人
..
如吾两人者耳:
1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分)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分)
19.试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分)
20.“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草书大王(8分)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
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
4/5
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
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u):责骂。⑥胡:为什么。
2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张丞相社会公益广告 好书
.
而不工()(2)满纸龙蛇
..
飞动()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2分)
2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2分)
(五)夜泊钱塘(4分)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25.诗中颔联借用“”与“”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2分)
26.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四、语言运用(44分)
27.观察下面的漫画,描述漫画的内容,并说说其寓意?(4分)
28.按要求作文(40分)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
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5/5
(上)八年级期中质量分析语文参考答案
一、书写。(4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28分)
1.(4分)(1)捷(2)挚(3)藻(4)宕
2.(D)(2分)3.(A)(2分)4.(D)(2分)(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
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5.古诗文默写。(9分)
①山山唯落晖②妻子象禽兽③但感别经时④芳草萋萋鹦鹉洲
⑤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⑥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翻译下面文言字词(4分)
(1)日,这里指太阳(2)消散(3)至,到达(4)争着向高处远处伸展
7.名著阅读(5分)
《西行漫记》美埃德加斯诺(填其他主要人物也可)
三、阅读理解(44分)
(一)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10分)
(2分)
(B项,“但她从不灰心、绝望”有误,原文第三段说侯晶晶坦言她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D项“第
一次坐轮椅参加了自学考试”是在1994年,她瘫痪8年后。)
9.属于导语部分。作用:集中介绍新闻要报道的人物,为整篇新闻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2分)
10.①认准人生的方向。侯晶晶虽然遭遇了这么大的挫折,但仍坚持自学,渴望成为一名教师。②坚持不
懈的努力。多年来,侯晶晶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持之以恒地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③
战胜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侯晶晶也曾低落过、绝望过,但在家人的鼓励下,她终于找回了自我,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最终事业有成。(3分)
11.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勇于面对人生的挫折,找准生活的目标,不断进取,终将会有所收获。(意
思对即可)(3分)
(二)陪母亲磨面(11分)
12.【1】(A)【2】(B)(2分)
13.因为淘麦子是磨面的重要环节,且最为繁重,能有力突出母亲为儿女不辞辛劳的品质,所以详写。(2分)
14.示例:①爱子:坚持让子女吃上自己新手磨的面,心疼儿子让他少受累,总是在子女到家前准备好菜和
面等;②能干:淘麦子程序熟悉,动作麻利;③勤劳:照顾完父亲和小女儿后,坚持压面条、蒸馍吃等;
④智慧:知道新麦暴,陈麦好吃养人,家里总存着二三年的麦子,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中有粮心里不
慌”。(3分)
15.这个句子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作针尖,并用一个“刺”字,形象表达了“我”对母亲衰老的痛惜
及对母亲关心太少的内疚。(2分)
16.这三个句子依次描写了母亲搓麦、淘麦、磨面过程中的神态;生动表现了随着愿望的逐步实现,母亲的
快乐与幸福感越来越强烈。(2分)
(三)记承天寺夜游(11)分
17.(1)共同、一起(2)清闲的人(2分)
18.(1)(月光照在院中)庭院地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松柏的影
子。(2分)
(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分)
1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清澈的池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草,以动衬静,正面描写与
侧面描写相结合,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美妙境界。(意思
表达得当即可)(3分)
20.作者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面对挫折的豁
达都包含其中。(意思表达正确即可)(2分)
(四)草书大王(8分)
21.(1)书法(2)像龙飞蛇行一样(2分)
22.(张)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2分)
23.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原因:①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②自己字迹潦草,
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2分)
2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人要正确评价自己,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和短处。凡事要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改正
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否则,将一事无成,永无进步,而且会被他人看不起并耻笑讥讽,从而丢失自身的尊
严。(2分)
翻译:张丞相喜好书法但不用功,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觉得自己应该像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有
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他让侄子抄下来,到写得乱的
地方,侄子看不懂写得什么,拿着纸去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也认不出来,便
责怪侄子:“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得什么了。”
(五)夜泊钱塘(4分)
25.“孤灯”与“一雁”(2分,每空1分)
26.诗歌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分析:例一:“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迸”写出了乡愁之
强烈;“入”,将乡愁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乡愁之绵长。例二:“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诗人停舟
钱塘,入市沽酒,借酒消愁,思乡之愁终于得以排遣。(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
四、语言应用(4六英文 4分)
27.(4分其中描述内容2分你,寓意2分)描述:略。(2分)这幅漫画讽刺了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的社
会现象,意在呼吁人们以诚待人,打造诚信社会。(2分)
28.作文(40分)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07:13: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3540291533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侯晶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侯晶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