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发展中的平遥
—-平遥古城
专业地理科学
姓名XXX
学号XXX
系别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XXX
提交日期2014年9月1日
调查目的: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特色景点,感受古城
文化的魅力;探讨古城文化的价值;了解古城发展的现状以
及保护古城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平遥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调查时间:2014年7月25日-8月10日
调查地点:平遥县平遥古城城区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
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
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
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
整的古城。
平遥地处汾河东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与另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
县相毗邻。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县境。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
粮食、棉花,特产牛肉、推光漆器等。其中牛肉名声颇大,有“平遥牛肉
太谷饼”的民歌歌词。
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并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
县城格局。
美丽平遥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国.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
2
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为平遥县。清代晚期,总部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
二十多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更被称“古代中国华尔街”.其中规模最
大的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座票
号“日升昌”。
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街道格
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
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蔷薇三姐妹 整的
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
的活样本。
平遥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
楼。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安好,
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亦是世界
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外,还有镇国寺、双林寺和平遥文庙等
也都被纳入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
明清时期古代县城的原型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
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决定将平遥古城以古代城
墙、官衙、街市、民居、寺庙作为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研究
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发展的实物标本.平遥古城是依据中
国汉民族文化思想和建筑风格建立起来的.现在城墙及城内建筑均保持
着14—18世纪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
表.
(二)、古城夜景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
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
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
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
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
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
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
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
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
3
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
遐思不已的佳地.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一)、古城主要景点介绍:日昇昌票号、城隍庙、平遥文庙、平遥
县衙;探讨古城文化价值。
(二)、保护古城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平遥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古城景点介绍
1、日昇昌票号
位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古城平遥县城内.日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专
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开中国银行业之先河。日升
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
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
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分号达35处之多,遍布
全国大中城市、商埠重镇。日升昌票号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
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
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
通天下”而著名,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余
秋雨《抱愧山西》)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
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日升昌票号采用三进式穿堂楼院,即体现了晋中民居的传统特色,又吸
收了晋中商铺的风格,达到了建筑艺术和使用功能的和协统一。曰升昌占
地138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共有21座建筑,正院沿南北
纵轴线,东院为狭长的南北小跨院,西院为日中新票号。(日中新与日升
昌均为达蒲李氏的财东),如今的日升昌旧址,已开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日升昌票号创立之后,继有祁县、太谷富商大贾竞相效仿;后有南方
票号崛起,从而形成了全国性的金融网络,对清末民初商业贸易以及近
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进作用。
日升昌票号旧址于1995年开始大规模开发整修,1995年12
月,日升昌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辟为
“中国票号博物馆”。
4
中国票号博物馆在以日升昌完整批营业务、丰富的珍贵资料及实物
作典型展示的同时,还搜集、整理、收藏了平遥票号、山西票号、中国
票号百余年间的大量历史资料,专馆布展,对中国票号业兴衰历史作了
形象简明的揭示和反映。
以日升昌票号为代表的中国票号业,适应市场,灵活经营,注重信
誉,刻意创新。其一整套经营方针和原则,不失为现长企业制度改革和
发展的重要历史借鉴。
2、城隍庙
平遥城隍庙按照“天人合一”的礼制,以城内南大街为轴,同平遥
县衙东西相对称,城隍庙居上首。平遥城隍庙是一座年代久远,历史文化
内涵丰富,宗教规制齐全的官祀道教庙宇。它以城隍正殿为中心,集六曹
府、土地堂安神补脑液的作用 、灶君庙、财神庙(附真武楼)四大部分组成,建筑规模宏
大,殿宇建筑保存完好,在国内县级城隍庙中当属珍品.
城隍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厚,儒教、道教、民俗文化相融为一
体。这些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泥塑、壁画之中诗歌起源 ,就连殿宇建筑形式、月
台乐楼、木刻砖雕等各个方面,也颇有情趣。
城隍庙在建筑结构上也很有特色,各殿宇的木结构形式,开间、上
限、木雕雀替图案以及琉璃构件的使用,都严格遵循当时封建礼制,而且
工艺上乘,多有独到之处。每间亭台楼阁,都注重雕梁画栋,精磨细琢,十分
考究。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平遥县在明清代商帮经济的发达程度和雄厚财
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高雅文化需求。
3、平遥文庙
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内东南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文庙
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各类建筑物、构筑物达16
类112座,其中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平遥
文庙乃中国六最,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是全国文庙
中仅存的金代建筑;有中国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是中国现存
规模最大的中国科举史展;是中国惟一的专业性摄影博物馆.
平遥文庙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是全国文庙中仅
存的金代建筑。在1957年地非常的近义词是什么 震后,平遥县政府揭瓦维修时发现,殿脊梁下
记有“维大金大定三年岁次癸未四月日辛酉重建”的墨迹。文庙坐北向
5
南,总面积35811平方米,庙区占地8649。6平方米,建筑面积3472。3
平方米。现存四进院落,中轴线上排列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
伦堂、敬一亭、藏经阁等建筑.
文庙南至魁星楼、文昌阁,英语对话 北至尊经阁、九龙壁,组成了庞大的中国
保存最完整的文系建筑群。其总体布局由三组建筑群组合而成,中央为
文庙,左为东学、右为西学,前后纵深五进院落。中轴线上由北往南与
城墙连为一个整体是平遥文庙建筑群的独有特色.庙区中的主要古建筑有
城墙上的文昌阁、魁星楼、石牌坊、城墙下的文昌庙,登攀城墙的云路、
云路坊、状元桥、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
一亭、尊经阁、东西庑、日新斋、时习斋、腋门、厢房、神厨、神库等
建筑物古朴典雅,各类石刻、木雕莫不精工细作,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
价值.
4、平遥县衙
平遥城为县治所在地,设官莅事,必有常所。县衙署位于衙门街中
段路北,坐北朝南,东西宽131米,南北长203米,占地2。66万平方米。
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明成化十年《山西通志》
称:“平遥县治在城内西南宣化坊,元至正六年建,国朝洪武三年主簿孙
在明重建。”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记载,县治于明万历十九年、二
十五年、四十七年、四十八年间,均有过大规模的增建改筑;清顺治十二
年及光绪五年补修添建.衙门外,左翼有观风楼,右翼有乐楼,前有照壁。
衙门内,沿中轴线自南而北有仪门3间、牌坊1座、大堂5间、宅门3间、
二堂5间(明代匾额名”忠爱堂")、内宅5间、大仙楼3间。仪门外之
东西厢窑(房)各7间为赋役房。大堂前东西厢各11间,为吏、户、礼、兵、
刑、工房。大堂两旁设赞政厅、銮驾库各3间。宅内各层均有东西厢房。
衙署东部有彰瘅亭,自南而北又有钏楼、土地祠、寅宾馆、酂侯祠、粮
厅和花园.西部有申明亭,往北有重狱、女狱、轻狱、洪善驿、督捕厅和
“马号”。
(二)、探讨古城文化价值
1、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存:平遥古城自有筑城活动以来,已有2700多
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留的文化遗存数量多、密集度大,跨
度大,是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宝库”的山西省范围内的一个“古迹大县
6
".平遥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
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
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
2、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平遥古城是按照韩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
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
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军事、宗教思想、传统思想、伦理道德都
有重要的参看价值。
3、完雁的成语 整的古代居民群落:平遥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
保持了原有的格局,有文献及实物可以查证.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建于
1840—1911年之间。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对称、主次分明,外
面看起来挺小的,但里面的院子却是曲径通幽。精巧的木雕、砖雕、石
雕以瑜伽呼吸法 浓重的乡土气息,使他们更能代表当地的文化,在南大街看到的剪纸
栩栩如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
4、平遥是当时全国的金融中心:平遥是中国古代商业中著名的“晋商”
的发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
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
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大到日本,新加坡,
俄罗斯等国。在“日升昌”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
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
(三)、保护古城所面临的问题。
1、如何维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1994年11月在日本古都奈良通过了有关原真性的《奈良文件》.文件
确认:原真性应理解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本身,而是我们对文化遗产价值
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够确凿有效.
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原真性的评价比一般文物的保护的原真性更为困
难,其保护政策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原真性则要求历史城镇的保护、建
设过程及其物质实体的内在统一,真实无误,要呈现其历史性的状态,要
使城市有机生长、协调发展。古城内的基础设施要加强,一部分四合院
住宅在保留外貌的同时,内部设施要现代化,要鼓励居民继续居住,以
维持古城的生气。
2、古城民居的必要性质疑
7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会报《名城报》在1998年9
月11日的头版头条载文指出:平遥古城面临三大突出矛盾:(1)快速发展
的要求与有限的投入能力相矛盾;(2)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品位与基础设
施低档次相矛盾;(3)旅游发展与人口压力相矛盾。
《山西省平遥县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中,根据对古城旅游容量
的测算,理想外迁1。9万人,考虑可行性至少对448处典型传统民居实施
搬迁,计2100户,约11000人.有人继续居住其中的历史城镇,自然而然
应有所发展,而且随经济、社会、文化的变化还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目前,虽然一些历史城镇的居民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人口过多、密度过高
是其原因之一。但不能一概而论,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过多、过急地
外迁古城内的居民.这样做是否违背居民的意愿尚且不论,同时也将影响
古城内的生活气息,违反生活真是性原则.
3、城镇发展与历史环境保护
对城镇发展状况的衡量,不应只考虑城镇人口和工业产值等指标,还要
考虑城镇的历史文化以及其他人文、社会因素。因为21世纪是一个城市
文化繁荣和文化城市建设的时代.将古城工作重点转移到历史保护、旅游
发展、文化建设方面,有利于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平遥县所出台的《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平遥古城保
护条例》梯田文化 、《平遥县总体规划》以及《平遥古城保护详细规划》都是为了
保障古城的可持续发展而颁布于出台的.浙西法律法规进一步体现了“全
面协调,并举兼得”的战略构想。有利于疏离古城保护与发展,理解古城
职能,合理组织古城道路交通,降低古城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发挥了重要
作用。
(四)、分析平遥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1、第一个层面的开发,以几个重要的景点为重点,在这一层面上主要以门
票收入为主。这些景点包括文庙、县衙、城隍庙、镖局以及票号等为主。
2、第二个层面的开发,包括在主要景点之外,以古朴化的商业街来吸引
外来游客,在商业街里,我们可以看到外面看不到的一些特殊的商品。印
象最深刻的还是樱花屋酒吧。在这个古城里,外面看上去很古老,甚至
还有那个招牌都是有了历史的,可是走进去的时候,恍如走进了现代世
界,里面的装潢,都是很有艺术感的,还有里面飘起的音乐,会让你在瞬
8
间忘记了为自己,这里不怎么吵闹,但是却有很多的别的国家的人,大
家喝酒聊天,温文尔雅,是很难的的酒吧氛围,老板娘讲的是满口流利的
英文,里面有很多不同国籍的外国游客。
3、当游客该赚的都转了,而且人也累了,接下来平遥就应该想办法把游
客留下来。于是相应的就出现了“客栈”,“驿站”还有酒吧,许都居民
也把家里的“明清老建筑”改造成旅馆,并且还提供有当地特色的小吃,
以及相关的菜肴,通过这样让游客再一次消费,再一次拓宽该地的旅游
产业链。
4、在游客快要离开时,这里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在平遥,有很多
有名的平遥牛肉、还有水塔牌醋、以及平遥的推光漆器等等当地居民也
很是注重自己的地方品牌,所以在这里出售的地方特产会买到很高的价
格,这样当地的手工制作业也被带动起来。
四、建议与意见
1、打造精品旅游景点,提升古镇的档次。
2、加强第三产业链的拓展,提升服务档次,以及服务质量,与此
同时也要进一步规范古城内部的商业活动。
3、打响特色旅游的口号,在我的印象中,丽江古城给我的印象就
比平遥古城要深。
4、努力保护城内的每座建筑,保证古城不受破坏.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00:51: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3310781527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平遥县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平遥县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