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

更新时间:2023-03-20 23:39:01 阅读: 评论:0

千里始足下-晴杜甫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
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搜索引擎优化方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野望》

【作者】王绩

【朝代】唐

东皋黄昏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景,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认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夜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眺望,我彷徨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季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夕阳的余光。

牧人驱逐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边。

大家相对无言相互互不认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说明】

(1)东皋(go):人隐居的地方。黄昏:夜晚。薄,逼近。

(2)徙倚(xy):彷徨,往返地走。依:归依。

(3)秋景:一作“春光”。

(4)落晖:夕阳。

(5)犊(d):小牛,这里指牛群。

(6)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7)采薇:薇,是一栽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肯做周的臣子,在

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黄鹤楼》

【作者】崔颢

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朝代】唐

古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哪处是,烟波江上令人愁。

【译文】

传说中的神仙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

来了,惟有悠悠白云仍旧千载仍旧。晴日从黄鹤楼眺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

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旺盛。时至傍晚不知哪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

渺,大江令人忧愁!

【说明】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修,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神仙,在此乘鹤登仙。

(2)古人:指传说中的神仙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别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走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扬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此刻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旺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依据后汉书记录,汉黄祖担当江夏太守

时,在此duct词根 大宴来宾,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

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土。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人民的名义赵春来 朝代】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夕阳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轻车要前去边塞去慰劳官兵,途中(我)经过了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同样出

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同样进入边疆。浩大荒漠中醒目的烽烟挺秀而起,长

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碰到留守队伍,本来守将们正在燕

然前线。

【说明】

(1)使至塞上:受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2)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观察,指慰劳守

卫边疆的官兵。

(3)属国:有几种解说:一指少量民族隶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

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

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境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

唐朝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

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

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经过居延。但是王维此次出使,实质上无需

经过居延。因此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歌选》以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

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塞的辽阔,隶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4)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5)归雁:雁是候鸟,春季北飞,秋季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

空。这里是指唐军占据的北方地方。

(6)大漠:大荒漠,此处大概是指凉州之北的荒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

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

烟沙而直上”。据后代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观察者证明,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朝边防使用的安全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安全

火不至。”胡三省注:“《就的英文 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天初

夜,放烟一炬,谓之安全火。”

(7)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荒漠的一条内地河,这条河在唐朝叫马

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8)萧关:古关名,别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探、通信

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其实不经过萧关,此处大体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

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9)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多数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

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全部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

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

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

固作铭。”这里代指前线。

(10)“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11)候骑:另作“候吏”。

《渡荆门送别》

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土水,万里送别舟。

【译文】

自荆门以外的西蜀沿江东下,到达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行。崇山跟着荒原出现渐

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慢慢而流。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和城郭

幻出空中楼阁。我依旧垂怜这来自故土之水,行程万里持续漂送我的行舟。

【说明】

(1)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

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2)远:远自。

(3)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期间属楚国。

(4)平野:平展广阔的旷野。

(5)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野外。

(6)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好像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7)海楼:空中楼阁,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漂亮情景。

(8)仍:依旧。怜:垂怜。一本作“连”。故土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人

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土。

(9)万里:喻行程之远。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5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三倍工资怎么算 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水初涨,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涛连成

一片。几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的树上栖息,谁家新飞来的燕子衔着泥正在

筑巢。众多的杂野花逐渐地要使游人迷乱了双眼,浅浅的春草刚才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欢西湖东边的美景,老是赏析不够,特别是绿色杨柳荫下迷人的白沙堤。

【说明】

(1)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2)孤山寺:南北朝期间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更名广华。孤

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余山不相接连,因此称孤山。上有孤山亭,

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

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

“贾公亭”,该亭至唐朝末年。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

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涛连成一片,看

上去,浮云很低,因此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门路之处,着力描述湖面

风景。常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靠近地面的云气,常见于将雨或雨初

停时。“脚”的本意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4)早莺:早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委婉悦耳。争暖树:争着飞到朝阳

的树枝上去。暖树:朝阳的树。

(5)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

歌燕舞,活力感人。重视禽鸟。

(6)乱花:纷纷的花。渐:副词,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令人

6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头晕眼花。

(7)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

花繁草嫩,春意盎然。重视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8)湖东:以孤山为

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知足。

(9)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

唐朝从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庭中有奇树》

【作者】佚名

【朝代】汉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烘托下开了茂盛的花朵,显得分外生机盎然,

春意盎然。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漂亮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予给昼夜想念的亲

人。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行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

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任凭香气充满怀袖而无能为力。这花有

什么宝贵呢,不过由于分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之情罢了。

【说明】

(1)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

(2)滋:当“繁”解说。“发华滋”,花开得正茂盛。3、荣:犹“花”。4、致:

送到。5、贡:献。一作“贵”。

7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龟虽寿》

【作者】曹操

【朝代】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仅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固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归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只管能腾云乘雾飞翔,但

终归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迈的千里马固然伏在马槽旁,壮心壮志还是驰骋千里;

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使到了暮年,奋斗思进的心也永不仅息。人寿命长短,不不过

由上天决定;调治好身心,就定能够益寿延年。真是好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

己的思想感情吧。

【说明】

(1)龟虽寿:曹操所作乐府组《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2)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4)螣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5)骥:良马,千里马。伏:趴,卧。枥:马槽。

(6)烈士:操有远大志向的男子。这里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暮年:暮年。

(7)已:停止。

(8)盈缩: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盈,增加。缩,亏,引申

为短。

(9)但:仅,只。

8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10)养怡:指调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快乐、和乐。(11)永:长远。永年:

长寿,活得长。

(12)幸甚至哉:有幸得很,好极了。幸,有幸。至,极点。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

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赠从弟(其二)》

【作者】刘桢

【朝代】魏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正直。岂不罹凝寒,松柏有天性!

【译文】

高峰上挺秀矗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吼叫的暴风。风声是这样的剧烈,而松

枝是这样的刚毅!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正直正。莫非是松

树没有遭受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天性!【说明】

(1)亭亭:高耸的样子。

(2)瑟瑟:形容北风的声音。

(3)何:多么。

(4)惨凄:凛凛、严酷。

(5)罹(l)凝寒:遭到寒冷。罹,遭到。

(6)”岂不罹凝寒?松柏有天性”二句是说,莫非松柏没有受到寒冷的侵凌吗?(可是

它依旧翠绿如故,)这是它的天性决定的。

(7)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魏诗》卷三。刘桢(?--217),东汉末诗人,

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这

9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颂扬松柏能够矗立风中而不倒,经寒冷而不凋。勉

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天性。

(8)从弟:堂弟。

《梁甫行》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八方各异气,干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老婆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冷清,狐兔翔我宇。

【译文】

八方的天气各不同样,千里以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穷人多么艰辛啊,破旧

的草屋是他们的安身之地。老婆和儿子像禽兽同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这样冷清,狐兔在四周自由穿越毫无忌惮。

【说明】

(1)梁甫:别名梁父,泰山下的小山,古时死人丛葬的地方。

(2)异气:天气不一样。

(3)殊:不一样。

(4)剧:困难。

(5)草野: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子。

(6)老婆:老婆子女。

(7)行止:行动的踪影。

(8)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9)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10)翔:这里指自在的行走。

(11)宇:房子。

1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喝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哗。问我为何能这样,只需心志高远,

自然就会感觉所处地方幽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闲间,那远处的南山映

入眼帘。山中的气味与夜晚的风景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回来。这里面蕴

含着人生的真实意义,想要辨别,殊不知如何表达。

【说明】

1)结庐:建筑住所,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何能尔:为何能这样。尔:这样、这样。

(4)悠闲:自得的样子。见:看见(读jin),动词。南山:泛指山岳,一说指庐

山。

(5)日夕:夜晚。相与:订交,结伴。

(6)相与还:结伴而归。

《春望》

【作者】杜甫

1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朝代】唐

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信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塌陷,国家破裂,只有河山仍旧;春季来了,人烟稀罕的长安城里草木茂盛。

感慨国事,不由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绵延的烽火已经持续了半年多,家信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环绕,搔

头思虑,鹤发越搔越短,几乎要不可以插簪了。

【说明】

(1)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塌陷。河山在:昔日的河山仍旧存在。

(2)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罕。

(3)感时:为国家的时势而感慨。

(4)溅泪:哭泣。

(5)恨别:怅恨分别。

(6)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烽火。三月:正月、二月、三

月。

(7)抵:值,相当。

(8)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9)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10)浑:几乎。

(11)欲:想,要,就要。

(12)胜:受不住,不可以。

1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13)簪:一种束发的金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

免得散开。

《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贺

【朝代】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景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拔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滔滔而来,如同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射铠甲,

一片金光闪耀。

秋景里,响亮军号惊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救兵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愁闷低落。

只为报恩君王恩遇,手携宝剑,杀身成仁。

【说明】

(1)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概在今山西省西北部,

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疆地带。

(2)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遮天蔽日,洋溢在边城邻近,氛围十分紧张。摧:毁。

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

(3)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十万火急的紧张氛围和紧急局势。

(4)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5)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

1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6)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同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同样的颜色和光彩。

开:翻开,展开。

(7)角:古代军中一种演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军号。

(8)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凝夜

紫,在暮色中体现出暗紫色。凝,凝集。“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9)临:逼近,到,邻近。

(10)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

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战国时荆轲前去刺秦王,燕太子丹及

大家送至易水边,荆轲大方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1)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烦闷而不响亮。

(12)声不起:形容鼓声低落;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不起:是

说鼓声低落不扬。

(13)报:报恩。

(14)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

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材。

(15)意:相信,重用。

(16)玉龙:宝剑的代称。

(17)君:君王。

《赤壁》

【作梦见一窝兔子 者】杜牧

【朝代】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淹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

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若是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唯恐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说明】

⑴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三国期间的一个战斗──火烧赤壁。

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青时即有才小广播 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多数督,曾参

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斗中的主要人物。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筑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

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

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天接云涛连晓雾。银河欲转千帆舞。忧如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哪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5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说明、作者、朝代汇总

【译文】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忧如又回到了天庭,

天帝传话好心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说日记400 明】

⑴渔家傲:词牌名。

⑵银河:银河。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殷勤:关怀地。

⑹我报路长嗟(ji)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

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

暮”之意。嗟,感叹。

⑺学诗谩有惊人句:隐括杜甫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谩有:空有。

⑻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鹏:古代神话传说

中的大鸟。

⑼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先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吹取:吹得。三

山:《史记封禅书》记录:渤海中有蓬莱、住持、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神仙

所居住,能够看见,但坐船前去,邻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蓬莱,又称

蓬壶。

16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23:3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3267411526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pdf

上一篇:紧急集合哨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