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论文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
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
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
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必要性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绘本故事大全带图片 部署,是促进各
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炒茶叶 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
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
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
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
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
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
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
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
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低碳标语 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
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
善,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
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
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
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一)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
安全的战略举措。
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
进展,东部地区由于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国家政策的支
持,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普遍过上了
小康生活。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
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在继续
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逐步
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
全国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广大西部省区地处祖国边疆,是少数民族集中
聚居的地方。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分化”和“西化”,利用西部民
族和宗教问题搞颠覆和分裂活动。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挫败国内外敌对
势力分裂我国的阴谋,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
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
径。
近年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
种情况下,国内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需要寻求新的生产领域、新的
市场、新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发展水平较低,还
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
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有效地扩
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任务更
为艰巨。加上千百年来频繁的战乱、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原因,西部地区的自
然环境不断恶化,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有逐步向东推移的趋势。这不仅对
西部地区,而且也给东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不遏制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就没有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西部地
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
化。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
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而深刻
地进行,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
着严峻挑战。为了在新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使我们发展得更快、更好,
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
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
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为东部地区的结构调整创造
条件。
(二)西部地区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关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重点工作: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
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
道干线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特别是要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要在做好充分
论证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一批重大骨干工程。
第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推进西部开发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要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力度,同时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
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无偿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苗木,对陡坡耕地有
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
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
统一幼儿园晨检制度 。坚持先搞好实施规划和试点示范。试点的规模要适当,不宜铺得太大,防
止一哄而起。要加强政策引导,尊重群众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
第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起点要高,不能搞重复建
设。要抓住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时机,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
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
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农业基础,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
加农民收入;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工业调
整、改组和改造步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第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
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积
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在办好高等教育的同时,特别要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千方百计使用好
现有人才,采取积极措施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大力培养各类人才。
第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研
究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特别是要采取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加
快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采取
多种形式更多地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
发展城乡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城乡商品市场,逐步把
企业培育成为西部开发的主体。
这次会议强调要加强对西部地区开发工作的领导,当前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
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
五”计划。所有的重要建设项目都要纳入规划,进行充分论证。推进西部大开发,
既要有紧迫感,也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既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
又要认真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不能乱集资、乱收费,增加企业和农民负担。要
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保证西部开发扎扎实实地
健康发展。
(三)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必要性
1.适应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是我们这两年来取得的一条极为宝贵
的经验,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的
基础上,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适时调整与部署。在市场供求形势发生根
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要保证下个世纪的长远发展,必须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发
展方针。全国人口中近1/4居住在西部地区,只有加快西部的发展,提高西部
民众的收入水平,使庞大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的市场需求,才能为经济增长开拓
出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2.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强有力的保证。第三步战略目标
的实现,有赖于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只有东部地区的发展,而西部地区长期
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况,将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拖整个经济发展的后腿。
3.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
资源分布与要素秉赋各异,相互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浓硫酸的特性
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表明区际经济之间存在很高的关联度,加快
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对基础原材料和动
力的需要,使整个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4.西部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居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的
上游,是国家生态屏障之所在。只有加快西部发展,使居于高山深谷者尽快从“越
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中走出,大江大河及其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全国生
态环境的改善才有保证。5.西部大开发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
的重要保证。我国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于西部和陆地边境地区,加快西
部经济发展,使愈来愈多的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地区走上繁荣之路,是巩固、加
强民族大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边境安宁与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
三、新世纪的西部大开发五大特点:
1.在开发目标上,全国性与区域性相结合。这次西部大开发开发的区域特定
在西部地关于爱的作文500字 区,包括与西部相似的内蒙、广西在内,共12个省区。它与横贯东中
西部的长江流域综合开发和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陇海兰新经济带开放开发是
相辅相成的。“指责的反义词 山川秀美”和“西气、西电东输”等重点工程就是西部大开发项目直
接惠及东部、中部地区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所以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既是一个全
国性的总体战略,又是推动西部经济大发展、环境大改善的一个区域性大战略。
2.在开发时空上,长期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它是一项世纪工程,它是在国家
总体设计、综合协调、规划指导下的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搞好基础设施,开发
矿产、生物、水电等物质资源;而且要开拓市场,开发智力、人才、技术、信息、
资金,以及人文、旅游等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特别注重合理开发、精深加
工、综合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行可持续发展。
3.在开发机制上,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它突出表现在生产要素配置上
积极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在产业发展上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企业为主
体;在资金投入上实行政策引导下的多元化投资。国家和地方政府大量的资金投
入,主要投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重要公共产品和公益
事业方面。
4.在开发布局上,点、线、面相结合。点,主要指大中城市特别是重庆、成
都、西安等跨省区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层次的经济技术开发
区、示范区、旅游度假区;重要资源开发基地;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国家和省市
具有实力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线,主要指铁路、高等级公路、航运交通干线;
跨区域的城乡通信电缆、信息网络;大型水利设施和电力网站。西部大开发将建
立起有效的传导机制,来壮大点,形成增长极、辐射源;畅通线,带动面。
5.在开发部署上,突出重点与发挥优势相结合。这次大开发重点抓好基础设
施、生态环境、特色经济、科技教育、改革开放等五大课题。联系各省区实际,
又互有侧重,各有特色。
加快西部改革开放步伐包括加快西部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形成与壮大;加
快西部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调整,使国有资本集中布局于优势产业,实行有进
有退,以退求进;加快西部商品与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育、市场规则的完善和市场
秩序的建立;加快写过的情诗 西部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转换,由过去按行业隶属原则管理所
属企业,转向按属地原则,面向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的所有市场主体,履
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通过制度安排与政策诱导,构建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
活环境,使来自各个国家、国内各地区、各种所有制的投资者,在西部投资能取
得合理回报,真正做到政府搭台,市场主体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21:4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319702398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部大开发战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部大开发战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