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明

更新时间:2023-03-20 20:41:00 阅读: 评论:0

春节的起源-什么职业前景好

刘伯明
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陪读乱人伦小说)

第1页共18页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模板(7篇)

感动中国人物最新事迹模板篇1

8月1日,是一个让国人热血沸腾的日子。

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在一个黄种人身上——苏炳添。他是我

们亚洲之光,是国人的骄傲,是我们中山人的优秀代表。

在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

炳添以9.83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顺利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

录,他也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在决赛中,

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他再一次创造了历史。

整个过程,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守在屏幕前,屏住呼吸,

紧盯着那张被黑色、白色皮肤人种包围着的面孔,紧盯着那双充

满坚毅和信心的眼睛!虽然最终决赛没有拿到奖牌,可是,以32

岁的运动员之高龄,以9.83秒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两次进入10

秒大关,已让世界万般惊叹,国人无比沸腾。

苏炳添是广东中山人,出生在古镇,是一个地道的广府仔,

从他的身上,我们收获了太多太多。这个没有得到任何奖牌的运

动员,却没有让大家感到失望和不快乐,反而是让我们很多人兴

奋得一夜难眠。

首先,过程胜于结果,虽然喊了那么多年,但是这一次,却真

切地被大家认同。虽然没有获得任何奖牌,但是苏炳添在赛场上

第2页共18页

拼新年祝福语简短 尽全力、攥紧拳头,往前冲刺的镜头,他那胸前的红通通的

“CHINA”,他那兴奋得大吼大叫的马步和表情……整个过程,都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黄种人身上的坚强与斗志,感受到了

他为实现这个目标所付出的百倍艰辛与汗水,感受到了他圆梦之

后的狂喜和欣慰!人民日报也在第一时间发表评论:致敬中国速度!

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就能赢得尊崇!

是啊,全身心付出,超越自己,创造新的纪录,本身这个过程

已经十分精彩绝伦,给人惊喜,至于结果,问心无愧即可!在生活

中,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这样说:“好

好努力,只要全力付出了,结果和成绩不重要。”可是,来到真

正接受现实的时候,或许很多人都不淡定了,嘴上那么说,心里

还是万分看重那个结果。

是啊,我们要言行一致,才能给孩子们做好榜样,既然这么

说了,就要这么做。苏炳添的经历,就是最生动鲜活的教育案例:

只要认真和艰辛地付出过,享受过程,超越了自我,即便是结果

不如期许,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其次,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负能量,哪些东西该大力宣扬,

哪些东西该远离唾弃,每个成熟的人心中应该都有一杆秤,都能

明辨是非。8月1日晚上,我带着儿子看了苏炳添半决赛跑出9.83

秒的那一幕,小家伙激动得上蹿下跳,像个欣喜若狂的猴子,马

第3页共18页

上催促我赶紧吃完饭,回家去看决赛。在车上的时候,我给他讲

了近期发生的事件,有某个明星,刚刚被刑拘了,还没讲完,他

已经知道我要说什么,对我笑了起来。我说,哪些是真正的明星,

哪些是真正的英雄,哪些人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我们的心里,

要十分清楚;每一个人,必定要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才能

立足于社会;必定要凭自己的实力和问心无愧的付出,才能赢得别

人真心的尊重。听完我一席话,儿子点点头。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获得第六名。

苏炳添,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榜样。健康自律,训练刻

苦,坚忍不拔,胸怀国家荣誉……当前,我们真的不必要去崇拜

那些只会蹦蹦跳跳,靠脸蛋、靠流量去赢得灯光和打赏的小鲜肉

们,我们的孩子,需要更坚实更勇敢的榜样;我们的下一代,需要

更多的时代英雄和正能量,更多的坚韧意志与人生历练。所谓“文

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正是这个用意与要求!

再次,苏炳添的人生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人生哲理。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奇迹总会降临,逆

袭迟早发生!一直以来,因为体质和肌肉构成等原因,黄种人都被

认为无法在田径100米短跑上跑赢那些黑人和白人,而苏炳添做

到了!通过系统而科学的训练,长年的艰苦付出和不断突破,他完

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改命和逆袭!无论在哪个行业,我们都可以看到

第4页共18页

这样的希望,人人皆可通过卓越努力,达到并实现自己的人生梦

想。

此外,从苏炳添成功的人生经历中,除了他个人艰苦的付出

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体育人才系统的培养,也可以佐证,

基础性、系统性的体育建设十分重要,我们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体

育锻炼与培养,从小抓起,抓出实效,无论硬件还有软件,都要

加大投入。而现在的“双减”政策,就是要让孩子们从繁重的作

业和培训之中解放出来,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给他们一个健

康的体魄!

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代又一代身心健康的孩子们,站上自己

或者国家的荣誉台,为自己的人生或我们的国家增添绚c语言语句 烂的光彩!

感动中国人物最新事迹模板篇2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遥十二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神舟十二号

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完成太阳翼展开。这是中国载人

航天史上的又一壮举,标志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了

一大步。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是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将奔向“中国空间站”。其

中,聂海胜是第三次“飞天”。

第5页共18页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神五、神七、神九,

他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他两度飞天。如今,57岁的聂海胜第三

次出征太空!有意思的是,聂海胜的太空“三部曲”,刚好对应了

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这是聂海胜的传奇,也是中国载人

航天的传奇。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最复杂、难度最大、要求最严的

系统工程。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正式确立:第一步发展载人飞船;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

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

20__年10月,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迈出“三步走”的

第一步。两年后,费俊龙、聂海胜执行神六任务,实现了载人航

天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20__年9月,

在刘伯明、景海鹏的配合下,翟志刚完成首次太空出舱行走。20__

年6月,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完成中国载人航天首次应用性

飞行,即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此次,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

间站阶段后的首批太空访客,开启为期3个月的飞行任务,为中

国载人航天树立新的里程碑。

纵观聂海胜的飞天历程,可以看到,他在太空的三次“迈步”,

神舟六号任务、神舟十号任务、神舟十二号任务,刚好对应了载

第6页共18页

人航天“三步走”的三个阶段:载人飞船阶段;航天员出舱活动技

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阶段;建造空间站阶段。也就是说,

聂海胜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他的每一小步,

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大步。聂海胜的太空“三步”,刚好彰

显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三部曲,可以说是唯一在太空亲历了“三步

走”的航天员。这是他个人的幸运与传奇,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

佳话。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的出征,也见证了载人

航天工程的承上启下与接力相传。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二号,短

短十余年间,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战略一步一个脚印,步

履坚实。一代代的航天员,一代代的航天人,在太空追逐梦想,

实现梦想。这是中国航天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太空是神奇的,飞天是我们

的祖先千百年来的向往,只为了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

的古老民族,中国人也应在浩瀚太空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人的飞

天之路,一定越走越宽广。

感动中国人物最新事迹模板篇3

刘伯明,1966年9月,出生在黑龙江省依安县兆祥公社东升

生产大队(今红星乡东升村)普通社员家庭。父刘志生(独生子),

母生五子、一女,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因其子女多,劳动力少,家

第7页共18页

境贫困。伯明自幼颖悟懂事,性格内向、坚毅。从小话语不多,人

很文静、聪明,其他兄弟4人都没有他头脑灵活,在兆祥公社读

小学和初中时,学习成绩总是班级前三名。伯明爱运动,课余生

活丰富多彩,凡是娱乐样样都会,特别爱好下围棋,喜欢踢足球,

酷爱体育运动。

1982年9月,刘伯明以优异成绩考入依安县第一中学高中。

这时家里同时负担6个孩子读书,以种地为生的父亲深感乏力。

刘伯明知道家里困难,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住校。父亲咬牙花100

多元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的自行车,供他往返。家距学校10余公

里,他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往返家和学校之间20余公里。东北

夏季天长冬季天短,每年11月份便是冰天雪地。每天要早起两个

多小时,上下学都需近1小时,晚8时才到家。他带午饭总是玉

米面大饼子,外加咸菜。一年四季都没换过新衣服。为赚学费,

暑假到附近砖厂打力工。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从来不说,却锻炼体

魄和毅力,为成为航天员奠定了坚实基础。1985年6月,高中毕

业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飞行基地学校来依安一中招飞行员,

他听说考上飞行员读大学不用花钱,还管吃管穿管用,就悄悄报

考军校。父亲得知后,他对父亲说:家里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

大笔费用,面对懂事的儿子,父亲感到欣慰。经严格考试和重重

体检,最后一轮到齐齐哈尔市体检合格,他成为依安一中唯一被

第8页共18页

选上的飞行员。1990年9月,刘伯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成

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并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飞过歼

八等机型,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但他并

不满足,经几年刻苦训练,无论飞行技能还是战斗机飞行员的作

风养成,都有快速进步。他号称小个人收条模板 诸葛,除学习和训练好,凡是

动脑筋的事他都愿参与,每次智力竞赛他都参加。有一次,一名

以出刁钻题著称的教官连续提问十余个难题,伯明却对答如流。

他常说:只要认真做事,就没有不成的理儿。从此,教官对他实

行免提政策。1998年1月,经多年航天员训练,刘伯明完成了基

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训练任

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成为中国首批航

天员之一。

20__年,神舟五号飞船上天前,作为神五飞船首飞梯队队员

的刘伯明,突然听到母亲病故噩耗,非常悲痛。母亲的去世让刘

伯明沉浸在深深的悲恸之中,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刘伯明始终

郁郁寡欢。后来。刘伯明的妻子、战友也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

并带他做心理治疗。大约过了半年时间,他才从母亲去世的阴影

中摆脱出来。

20__年,刘伯明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

正团职,上校军衔。同年6月,他入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

第9页共18页

组梯队成员。

20__年9月15日21时10分,刘伯明作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

飞行乘组成员,同翟志刚、景海鹏一道,承载着全国人民的企盼

与厚望飞向太空,并同翟志刚密切配合,协同操作,完成了太空

出舱行走的伟大壮举,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被授予英雄

航天员荣誉称号。

刘伯明为祖国增光,为家乡添彩,依安人民为之骄傲和自豪。

感动中国人物最新事迹模板篇4

汤洪波,1975年10月出生,湘潭县云湖桥镇飞栏村人。他从

一名飞行学员成长为一名航天员,这一路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

又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在困难面前,汤洪波迎难而上,勇于直

前,敢于冲破一道道难关。

1995年,汤洪波被空军某航校录取。可入学后,他遭遇到了

第一道难关——体能成绩在班里是最后一名。空军航校的学员是

实行淘汰制的,如果体能通不过,就会被淘汰。怎么办?练!只有

练,才能增强体能。于是,汤洪波一有空就在跑道上一圈一圈跑,

在单杠双杠上反复地练,在操场上坚持跳高跳远。晴天,就在操

场上锻炼;雨天,就在器械室锻炼。不管学业有多忙,他坚持天天

练从不间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他的体能成绩从

最后一名进到优秀行列。

第10页共18页

从航校毕业后,汤洪波来到了空军某部。在进行飞行训练时,

汤洪波驾驶的飞机在落地时,一度把握不稳。于是,他总是拿着

飞机模型比划着起飞降落。夜深人静时,他躺在床铺上,脑子里

还在一次次演练操作飞机的起降,琢磨着眼手脚如何更好地协调;

甚至在吃饭时,他也常常拿着饭勺子比划着。经过几个月训练后,

他的飞行训练成绩次次被评为优秀。

20__年,汤洪波被选为航天大队航天员。天空和太空,有着

巨大的跨越,航天员要完成上百个课目的训练。这些训练,既挑

战学习能力,更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可失重训练一度是汤洪波

迈不过去的坎。失重训练时,训练服硬邦邦地套在身上,限制了

四肢的活动。一段时间,他一穿上训练服,心里就烦躁。后来,他

请教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如何闯过烦躁关,又请工作人

员把训练服温度尽量调低,以便让情绪稳定下来。经过反复训练

后,他终于闯过了这道难关。

20__年12月,汤洪波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20__年

6月17日9时22分,他和战友聂海胜、刘伯明乘坐神舟十二号

载人飞船,飞向了太空。3个月后,他们圆满完成任务,胜利返回

地球。

感动中国人物最新事迹模板篇5

20__年9月15日21时10分,刘伯明作为“神舟七号”载人

第11页共18页

航天飞行乘组成员,同翟志刚、景海鹏一道,承载着全国人民的

企盼与厚望飞向太空,并同翟志刚密切配合,协同操作,完成了

太空出舱行走的伟大壮举,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第一次

飞向太空,刘伯明惊叹于地球家园的美丽,惊叹于个人的渺小和

人类的伟大,更为祖国航天事业迪士尼攻略 的成就感到自豪。受失重的影响,

他们在太空中执行任务困难重重。仅仅打开舱门这一个动作,就

让刘伯明和翟志刚的体力完全透支。

我们在电视转播镜头中看到,刘伯明与两位战友沉着冷静地

完成每一个步骤,为的就是让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高高飘扬。然而

很少有人知道,在他们准备出舱工作时,刘伯明的耳机中突然响

起了阵阵火灾报警声,危急时刻他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呢?

20__年9月27日16时30分许,是翟志刚打开飞船舱门,开

始太空行走的计划时间。一切准备就绪,不料,意外却发生了:

当他开启舱门时,舱门丝毫没有反应。此时,飞船即将飞出测控

区,若打不开舱门,出舱活动就要延迟。

“决不能让全国人民失望,决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

圣使命!”翟志刚和刘伯明、景海鹏迅即启动预案,用辅助工具连

续撬了3次,终于打开了中国人信步苍穹的大门。就在此时,“意

外”接踵而至:轨道舱突然响起火灾语音预警,并不断重复。他

们深知,舱外航天服一旦着火,后果将不堪设想。刘伯明当即报

第12页共18页

告地面,并认真检查舱内电路,却未查出原因。为了完成出舱任

务,刘伯明临时改变了操作步骤,把国旗递给翟志刚,让他走出

舱门后率先挥舞国旗,自己则返回轨道舱排除火灾隐患。那时他

只有一个想法:“生死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之内,完成任务才是

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祖国人民的重托,无愧历史的选择。”

“出舱!”危急关头,顾不上犹豫,翟志刚果断决定开门出舱。

关键时刻,根植革命血脉的坚不可摧信仰信念和生来为战胜

的血性秉性,迸发出强大力量。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把完成任

务作为首要选择,临时改变出舱程序。16时43分许,身着“飞

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挥动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向地面报告:

“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

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后经查,火

警是因烟火敏感器对高真空环境适应性不好所致。在清华大学的

一场报告会中,当有学生问起“担不担心回不来”时,刘伯明的

回答撼动人心:“即便是死,我们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

扬!”

在太空的三天,每当他们飞到北京上空的时候,刘伯明都想

趴在舷窗上,抽一点点时间往外看一看。每当遇到困难、累到极

限时,他都会想起祖国。刘伯明还向镜头展示了一张字条,上面

写着“俯瞰家园,同一个地球村;横望日月,同一个太空城;三马

第13页共18页

飞天,齐祝愿;天地连线,一家人。”

一如20多年前那个在家乡泥泞道路上顶着风雪骑车往返的

坚毅少年,今天的刘伯明,用当年的那股韧劲面对航天员艰苦的

训练,并取得骄人成绩。从“神五”落选后,刘伯明触动很大。

为弥补差距,他把相关专业书籍都找了出来,进行重新梳理。3个

月内,他整理出笔记、资料70多万字。针对“神七”任务,刘伯

明还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比如,他从不死记硬背,

而是总结出心理表象记忆法,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把白天训练的

操作程序在脑海里放电影。父亲刘志生曾在北京航天城亲眼见证

儿子训练的艰苦:坐在高空旋转椅上,疾转100多圈后,下来还

要辨别方向;有几天要24小时头朝下躺在30度角倾斜的床上。回

忆起这些镜头,老人的眼中流露出对儿子的怜惜。如今,刘伯明

带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乘坐神舟七号飞向太空。20__年9月27

日16时43分,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在刘伯明的协助下打开舱门,迈出了中国人在浩瀚太空中的第一

步。刘志生得知这个消息非常激动,他说:“没有白努力,儿子

是好样的!”

神舟七号飞船顺利着陆后,刘伯明出舱后发表讲话:“我们

刚才进行了重力返回再适应,并进行医监医保检测,身体状况都

正常,相信中国航天员是最棒的,请祖国人民放心,感谢祖国人

第14页共18页

民。”

20__年11月7日上午10点,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

满成功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刘伯明

“英雄航天员”,并获颁“航天功勋奖章”。刘伯明与翟志刚、

景海鹏三位航天员在太空的身影是20__年的焦点和亮点,他们成

就的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太空飞行、太空漫步,更是中华儿女的

自信和梦想,他们实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飞天梦想。

感动中国人物最新事迹模板篇6

1985年6月,高中毕业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飞行基地

学校来依安一中招飞行员,他听说考上飞行员读大学不用花钱,

还管吃管穿管用,就悄悄报考军校。父亲得知后,他对父亲说:

“家里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面对懂事的儿子,父

亲感到欣慰。经严格考试和重重体检,最后一轮到齐齐哈尔市体

检合格,春的诗词 他成为依安一中唯一被选上的飞行员,进入空军长春飞

行学院。军校的四年,让刘伯明完成了从地方学生到、飞行

员的转变,也让他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军事素质。

那段时间里,他特别爱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等方面

的史料书籍,深切感受到了前辈英雄们的伟大事迹,也更加坚定

了保家卫国的决心。1989年7月,他被分配到空军某基地,对飞

行操作技能进行强化训练。

第15页共18页

1990年9月,刘伯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成为一名战斗

机飞行员。那时,他所在师里的一个团飞歼8,一个团飞歼6,他

主动向上级申请去飞歼8,领导考虑他飞行经验少,没有立即批准

他的申请。但刘伯明相信天道酬勤,也深知要飞最先进的战机就

必须要有最过硬的技术。训练中他主动“加码”,经过两年的刻

苦训练,1992年12月,终于如愿以偿飞上了歼8。安全飞行1050

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但他并不满足,经几年刻苦训练,

无论飞行技能还是战斗机飞行员的作风养成,都有快速进步。在

一次编队训练中,他曾遭遇飞机与鹰相撞的险情,在右侧机翼撞

出一个大洞的情况下,他依然冷静地稳住驾驶杆,完成编队任务。

1996年,刘伯明听说了选招航天员的消息。他想,航天一定

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事业,自己的性格遇事比较冷静,身体素质也

不错,应该具备当航天员的基础,就第一时间报了名。后来,他

顺利通过了体检、特检,1997年底,接到了被录取的通知,能够

开辟一个全新的事业,他的心里非常高兴。1998年1月,经多年

航天员训练,完成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

类几十个科目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

核,刘伯明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加入到航天员大队,成为中国首

批航天员。面对鲜艳的国旗,他们庄严宣誓:甘愿为祖国的载人

航天事业奋斗终身!

第16页共18页

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选拔是严格而残酷的,尽管14名航天

员都具备了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但神舟五号任务,只有一人能

够实现飞天梦想。20__年,“神舟五号”飞船上天前,作为“神

五”飞船首飞梯队队员刘伯明,在信心满满地备战神五时,突然

听到母亲病故噩耗。母亲的去世让刘伯明沉浸在深深的悲恸之中。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刘伯明始终郁郁寡欢。后来。刘伯明的妻

子、战友也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并带他做心理治疗。大约过了

半年时间,他才从母亲去世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他暗下决心,一

定要更加刻苦学习训练,用最好的成绩告慰母亲在天之灵,回报

领导和战友的关心帮助,并用加倍的努力,早日实现飞天梦想,

回报母亲的恩情。

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刘伯明虽然进入了备份乘组,却

再次与飞天擦肩而过。虽然最终没能上天,但他没有气馁,选拔

没有失败,只有认真总结提高,更加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才能

早日圆梦。与“神五”“神六”任务不同,备战神舟七号载人飞

行任务时,新增了3个地面大型训练设备:模拟失重水槽、低压

舱和出舱程序模拟器。学习训练的内容和强度成倍增加,刘伯明

从难从严圆满完成训练任务,并取得优异成绩。20__年底,刘伯

明被选入“神七”乘组。

感动中国人物最新事迹模板篇7

第17页共18页

汤洪波,男,汉族,1975年10月出生,籍贯湖南湘潭,中共

党员,硕士学位。1995年9月入伍,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大队长,安全飞行1159小时,被评

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__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__

年5月,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__年12月,入

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20__年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经总指挥部研究

决定,瞄准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

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

任指令长。

20__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

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20__年6月17日9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

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

送入太空。北京时间20__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

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

入自己的女娲 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第18页共18页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20:4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316060397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刘伯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刘伯明.pdf

上一篇:油然而生造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刘伯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