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家训》,九⼗六字,字字珠玑!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学之集⼤成者。他与孔⼦、孟⼦、朱熹并称为孔、孟、
朱、王。王阳明⼼学不仅是⾝⼼修⾏的法宝,还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幼⼉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戒游戏;⽏说谎,⽏贪利;⽏任情,⽏一棵组词 ⽃⽓;⽏责⼈,
但⾃治。能下⼈,是有志;能容⼈,是⼤器。凡做⼈,在⼼地;⼼地好,是良⼠;⼼地恶,是凶类。譬树果,⼼是蒂;
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这篇《王阳明家训》⼜称《⽰宪⼉》三字诗,收录在《王阳明全集赣州诗》中。全⽂虽然只有96字,却浓缩了为⼈处
世的⼤智慧。
勤读书,要孝悌
王阳明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就对⾃⼰的⽼师说:“我以为第⼀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般⼈眼中,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关键途径。但在王阳明看来,我们⼼中有良知,良知⽆所不能,⽆所不知。所以读
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验证、呼唤我们良知所已有的知识。由此可知,王阳明让⼈勤读书,和其他“要你勤读书”的
古⼈有很⼤的不同。
有⼈曾问王阳明:“读书却记不住,如何是好?”
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为什么⾮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的⼼的本体光明。
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的本体光明了。”
⽽孝悌,《论语》中称“其为⼈之本与”。王阳明⼀上来就说了⼈⽣的两件⼤事,孝悌和读书。孝悌是⼈之根本,⽽读书
则是发明本⼼,修⾝⽽成为圣贤的途径。
学谦恭,循礼仪
谦恭不是⼀种姿态,⽽是⼀个⼈内在品德和修养的⾼度表现。它不因学问博雅⽽骄傲⾃⼤,也不因地位显赫⽽处优独
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谨慎,地位愈⾼愈能以礼待⼈。
谦恭和礼仪,是相民主生活会是什么 辅相成的。我们内在的谦恭,化作外在的礼仪。假如只有外在的谦恭⽽没有内在的谦恭,这就是虚
伪。
现在⼈的⽑病,⼤多只因⼀个傲字。千罪百恶,都从傲上来。“傲”的反义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治“傲”的药。做⼈不
但容貌举⽌要表现出谦虚恭谨,内⼼也必须保持恭敬、节制、礼让,要常常看到⾃⼰的不对,真正能够虚⼼接受他⼈意
见。
节饮⾷,戒游戏
《论语》中说,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黄帝内经》上也说“饮⾷有节”,这是古⼈对于饮⾷的态
度。
⾄于戒游戏,则主要是⽴志。游戏⼀类令⼈玩物丧志。王阳明曾说,“夫志,⽓之帅也,⼈之命也,⽊之根也,⽔之源
⾄于戒游戏,则主要是⽴志。游戏⼀类令⼈玩物丧志。王阳明曾说,“夫志,⽓之帅也,⼈之命也,⽊之根也,⽔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之源
也。”如果⼀个⼈沉迷于游戏嘻乐,⽇⼦长了,志⽓都消磨尽了,最终也难成事业。
⽏说谎,⽏贪利
说谎则不诚实,就是⾃欺欺⼈。《⼤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欺也。”⼀个⾃欺欺⼈的⼈是⽆法真正做到慎独、⽆
法正⼼诚意修⾝的。
⽽贪图⼩利,则容易昏了头脑,被⼈利⽤。战国时期,秦iso体系是什么 惠⽂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张仪献计造能下⾦粪的⽯⽜送
给蜀侯。蜀侯中计,下令民⼯开⼭填⾕,铺筑道路迎接⽯⽜,秦惠⽂王让⼤军跟在运送⽯⽜的队伍后灭了蜀国。⼈们嘲
笑蜀侯是贪⼩利⽽失⼤利。
崇祯⼗四年王阳明六世孙王贻杰进京⼊朝,后统管江西都指挥使司,去世后才发现其竟然囊⽆积蓄,最后靠官场挚友的
资助才得以回乡归葬。⼀个朝廷的⼆品官阶,清廉⾄此,着实让⼈肃然起敬。
⽏任情,⽏⽃⽓
任情恣性,放任⾃⼰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增⼴贤⽂》中说,学如逆⽔⾏⾈,不进则退;⼼似平原⾛马,易放难
追。这正是告诉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
⽃⽓,意⽓⽤事。赌⽓,意为对别⼈有意见或闹情绪。只要⼀赌起⽓来,⼈类常会慢慢脱离“理性动物”的范围,做出⼀
些损⼈不利⼰的事情。
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赌⽓”轶事:明代有个才⼦解缙,⼩时候住在⼀个做官⼈家曹尚书的对⾯。曹尚书家中有个漂亮的
⽵园。解缙年强的松 纪⼩⼩,很爱吟诗作对,每天看着茂密的⽵林,⼗分畅快,写了⼀副对联:门对千竿⽵,家藏万卷书。
很多⼈看了,称赞他是个天才,曹尚书知道了很不⾼兴,⼼想,⽵林明明是我家的,怎么可以借给他当题材呢?于是故
意教仆⼈把⽵林砍短,愈想愈不开⼼,⼜全部砍去,给这神童难看。没想到,解缙⼜在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门对
千竿⽵短⽆,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端毁了⾃家⽵林,⼜让解缙证明了他的才华,全然是损⼈不利⼰,可见⼈在⽓头上,什么不理性的事都做得出
来。赌⽓,可能只是因为⼩⼩的事情,却因为⼀时⽓不过,做出你死我活的决定。
⽏责⼈,但⾃治
东汉时期,有个清官叫杨震。他在荆州做官的时候发现了才华横溢的王密,就推举他做了昌⾢县令,当杨震东莱出任太
守途经昌⾢时,王密为答谢杨震以前对⾃⼰的举荐之恩,趁夜深⼈静怀揣10锭黄⾦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对王密此举很
是⽣⽓,毅然拒绝。
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静,是不会有⼈知道的。”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
知呢?”说完他⽣⽓地将黄⾦掷于地上。好⼀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虽然你不说我不说就没⼈知道了,但⼼知
道了就整个世界知道了啊。
杨震说话的重点并⾮在责备王密上,⽽是在其⾃治⽅⾯。“⾃治”⼼知道了,整个世界就势成语 都知道了。如果我们⾃律⾃治能
达到这种境界,还会担⼼⾃⼰德⾏有亏吗?
能下⼈,是有志;能容⼈,是⼤器
那些盛⽓凌⼈,看不起别⼈的⼈,都是没有修养的⽬光短浅者。⼀个有修养的君⼦,不会因为别⼈的地位低,或没有才
⼲⽽看不起别⼈;其次,他们看不暗示效应 起别⼈,⽆⾮是因为别⼈不如他,但是未必别⼈以后也不如他,所以说,这是⽬光短
浅。
⼀个有志向的君⼦,他知道⾃⼰的志向在⾼处、远处,即便处在⽐别⼈优胜的环境中,也会谦卑⾃牧,清静⾃守,绝不
会盛⽓凌⼈。
能容⼈,是⼤器。海纳百川,有容乃⼤。王旦是宋代的宰相。⼀天,宋真宗向王旦“告密”说“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
能容⼈,是⼤器。海纳百梦见死去的奶奶 川,有容乃⼤。王旦是宋代的宰相。⼀天,宋真宗向王旦“告密”说“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
意思是,你虽然总说寇准好,寇准却专门说你坏。王旦听后,也不⽣⽓,笑着说:“按道理应当这样啊。我任宰相时间
久,处理的政事多,缺失也必然多。寇准对您从不隐瞒,可见他忠诚直率,这也是我最敬重他的地⽅。”
⼀次,中书省的⽂件送到枢密院,因为⽂件不合格式,寇准阅后,便报告了宋真宗,王旦因此受责。不出⼀个⽉,枢密
院的⽂件送到中书省,也有不合格式的地⽅,秘书觉得正好以⽛还⽛,⾼兴地把它呈给王旦,王旦却让秘书把⽂件送还
枢密院,让寇准修改后再送来,寇准想起⾃⼰的作法,不禁汗颜。
凡做⼈,在⼼地;⼼地好,是良⼠;⼼地恶,是凶类。譬树果,⼼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王阳明⽤的⽐喻⾮常贴切。他说⼼就像果⼦的蒂⼀样,⽽⼈的⾏为就像果⼦⼀样,如果蒂不好,果⼦会受到影响;如果
蒂坏了,果⼦也会尚未成熟就坠落,甚⾄烂掉。
“致良知”是阳明⼼学的核⼼。王阳明认为,良知⼈⼈具有,个个⾃⾜,是⼀种不假外⼒的内在⼒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
推⼴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即是兼知兼⾏的过程,因⽽也就是⾃觉之知与推致知⾏合⼀的过程,“致良知”是“知是知
⾮”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动中实现良知,知⾏合⼀。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14:18: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293134391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居无求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居无求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