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原则的违反在巴金小说《憩园》会话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角度来分析巴金小说《憩园》的会
话含义,从而揭示其语言背后隐藏的人情世故、人物性格、作者意图等更深刻的
内容,充分挖掘和丰富巴金的小说《憩园》。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人们并不总是
遵守合作原则的,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合作原则的量准则、质准则、相关准则、方
式准则四个原则的违反在《憩园》会话中的运用来展开,突显出合作原则在小说
《憩园》中的具体实践和运用。
【关键词】巴金小说《憩园》;合作原则的违反;会话分析
目前对巴金的小说《憩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每周总结 小说的文学审美、人物性格、
“败家子”的悲剧形象、“看与被看”模式的分析、大家庭没落和家园回归的分析、
小说主题本身、巴金自身的矛盾分析、母亲形象、巴金的小说《憩园》与《寒夜》
的比较,还有与张爱玲、鲁迅以及一些外国文学的对比上,更有对女主人公出场
的相关服饰研究;也有从《憩园》的修辞性叙事、叙abab 事模式等角度去分析的,但
都是从文学叙事模式的角度去分析,运用语用学的会话原则等相关理论去分析这
篇小说的是少之又少。小说的对话是小说活的灵魂,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对
小说的对话分析也是对实际语言的应用。
格莱斯将合作原则定义是合作原则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交谈中所说的话
符合当时交谈的目标和方向。如果发话人的话语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下任何
一条准则,那么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而受话人则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
发话人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也就是要弄明白他的话语含义。因此,合作原
则是一种用来解释会话含义的理论。
合作原则在《憩园》中的运用:
人们通常在话语交流中,会有很多影响会话正常继续的因素,所以如果要使
会话继续下去,会话的参与者至少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或者目
的去进行,每个参与者也需说与话题有关的话,有时候可能字面上的意思不是这
样,但是隐含的意思或者有存在这样的前提,即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的会话就有
遵循相关的会话原则,这样的会话就可以继续进行。格莱斯也据此提出在参与会
话时,你的会话贡献要符合会话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一、违反真实准则
真实准则又叫质的准则,是说所说之话力求真实,尽量保证话语的真实性。
包括两个小方面:一是不说自己明知道是不真实的话,二是不说缺乏足够证据的
话。在《憩园》中有很多对话都违反了真实准则,因此会产生特定的会话含义。
如:
1.杨家小孩挑食的危害 (带着严肃的表情小声问):你有没有打听到我爹的消息?
我(摇摇头,坦然地说):没有。
(第三十章,第186页)
以关于礼仪的故事 上的对话发生在杨家小孩的哥哥准备要娶媳妇儿的时候,黎先生和杨家小
孩在武侯祠相遇了,杨家小孩放心不下他的父亲,瞒着他的母亲和哥哥,悄悄地
跑过来问黎先生有没有关于他父亲的消息,其实此时黎先生是知道的,因为他在
来武侯祠的路上刚好碰见了他那更加消瘦父亲,但是他为了不让杨家小孩担心,
所以撒了个谎说没有。黎先生在会话中违反了真实准则,只是为了不让杨家小孩
担心,想让他更快乐些,沉浸在他哥哥的喜事当中,不要那么快就被打断。从侧
面看出黎先生对杨家小孩的态度是很好的,也很关心杨家小孩的事情,体现出黎
先生的为人处世态度。
二、违反适量准则
适量准则是说会话者所讲的话要达到所要求的详尽程度。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所说的话应包含实现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所说的话不应超出实现目
的所需要的信息。违反适量准则也会产生一定的会话含义:
1.姚国栋:那么你就一直住在国际饭店?你回到家乡十多天还住在旅馆里头?
你真怪?你不是还有阔亲戚吗?你那个有钱的叔父,这几年做生意更发财了,年
年都在卖田,你为什么不去找他?
我(着急地提醒中秋手抄报内容 ):小声点,小声点,你知道他们早就不跟我来往了……
(第一章,第99页)
此段对话可以看出“我”的好友姚国栋见到我很是兴奋,就一直问我的一些近
况,知道我回家乡后一直住在旅馆,于是就问了这一连串的五个问题,而小说中
的我则被问得很尴尬,根本不想细细回答好友的这些问题,没有提供给姚国栋所
问问题的全部信息。因为自己久在异地,突然回乡,一切都仿佛陌生了许多,也
没个住处,亲戚也都看不起自己,所以只能寄居旅馆,于是着急地提醒好友小声
点,告诉他一个总的原因是他的那些阔亲戚早就跟他没来往了。好友连问五个问
题,我只用了一句话就回答完了,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适量原则,没有根据提问
者所问的问题进行一一回答,减少了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含量。但是因为他们
都处在相同认知的语境里,所以我的回答也能完成此次交谈,隐含的意思则是我
的那些阔亲戚们根本瞧不起穷人,不管我出名或者不出名。
三、违反关联准则
尽量保证话语的真实性雪梨猪骨汤 ,说话要贴切。违反相关准则,表明对方不想回答或
者故意转移话题。
1.我:你现在就把杨家小孩的事情告诉我罢。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姚国栋:你找到材料了吗?他跟你讲了些什么话?
(第五章,第106页)
以上的对话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我叫我的好友姚国栋把他所知道
有关杨家小孩的事情告诉我,他非但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反而是转移话题,问我
找没找到材料,杨家小孩跟我讲了什么,把话题转到其他方面去,反问我一些问
题,就表明姚国栋是故意转移话题,不想回答我有关杨家小孩的事情。
2.姚国栋:好,等一会儿你在你妈那儿拿五百块钱。我问你,你在你外婆家
吃的什么菜选礼物 ?
小虎:妈,你等一会儿要给我啊。
(第七章,第112页)
从简短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小虎根本不想回答他父亲姚国栋提的问题,所以他
干脆转移话题,直接不回答他父亲的问题,违反了关联准则。从这里可以看出小
虎是被他父亲宠溺坏了才会如此没礼貌,对待别人的提问可以爱理不理,脾气也
坏得很。
四、违反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是说所说之话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哈佛大学申请条件 ,避免歧义,简明扼要,避免
赘述,说话要有条有理。在交际中,人们通常会通过话语啰嗦或其他方式来违反
这一会话原则。例如:
1.杨家小孩:黎先生,请你以后不要到大仙祠去,好不好?
黎先生:为什么呢?你怎么晓得我到大仙祠去过?
杨家小孩:我我——
黎先生:那个哑巴是你的什么人?
杨家小孩:哑巴?哑巴?
黎先生:就是住在大仙祠里头的哑巴。
杨家小孩:我不晓得。
(第十八章,第136页)
这段对话中,黎先生用“哑巴”来问杨家小孩,想让他告诉自己关于大仙祠里
那个人的事情,但他也不知杨家小孩的父亲其实不是哑巴,所以“哑巴”在这里就
会有歧义,违反了会话原则的方式准则,产生歧义。让杨家小孩一时不知道黎先
生所说的哑巴是谁,但说了住在大仙祠里人他就知道说的是他父亲了,但是他还
是装作不认识的样子。
合作原则的违反在小说《憩园》中的具体实践和运用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去重
新挖掘这部小说的,从一个全新的视野去看待这篇小说。通过合作四原则的违反
来对小说《憩园》的对话进行挖掘,从而可以更深层次的去剖析小说中的人物性
格和对话设置的合理性与巧妙性,但还需继续细致深入的去分析《憩园》这部小
说。
参考文献:
[1]何自然.李捷.霍永寿主编.语用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1.
[2]巴金著.巴金经典作品[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0.05.
[3]何自然.冉永平著.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02.
[4]李蓉.合作原则的违反在张爱玲《金锁记》会话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
2018.03.
[5]岳启业.合作原则视角下话剧《雷雨》的会话含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16.05.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10:57: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2810731516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憩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憩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