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音乐类)
唢呐艺术民间音乐河南省沁阳市
沁阳唢呐属木制双簧管乐器,它的特点为音量大,音质明亮、粗犷,演奏方便,
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绪。沁阳唢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近年来逐步增添了闷子、手搦(大咪)、卡腔(小咪)、管子、口哨等附属乐器,
大大丰富了唢呐的表现能力及演奏内容。沁阳唢呐分高、中、低音三类,吹奏技
艺十分丰富,在本地区凡遇到婚丧嫁娶、寺庙开光、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
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
传说明代宗室朱载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眼管子”,为我国民族管乐的
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据说他曾在九峰寺创建“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
各地的唢呐班都要在这里聚会。明末清初时有“同乐会”、“贾家班”,清至民国时
有“麻金班”、“毛旦班”、“银河班”等唢呐演奏组织,在当地影响很大。沁阳一带
有“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闺姑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的
俗语,正反映了这些唢呐班的影响。依照地域和技艺风格,沁阳境内的唢呐整体
上可分为四大家两大派。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沁北派以张家、贺
家、马家为代表,沁南派以贾家为代表。其繁盛之况,即此可见一斑。
在四大家的影响下,沁阳境内的唢呐班社和艺人队伍规模不断增大,数量十分
可观。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沁阳的唢呐班已发展到三十多家,从事唢
呐演奏的人员达四百多人,呈现出乡乡有唢呐、村村有乐声的状况。据不完全统
计,沁阳唢呐演奏的曲目达三百多首。在现当代民俗、艺术生活中,在继承传统
的基础上,民间艺术家创作了一些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如《故乡颂》、
《九峰情话》、《沁阳春》。1997年12月,沁阳市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
省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后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板头曲民间音乐河南省南阳市
板头曲为中州古曲,用筝、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是中华民族音乐遗产中的经
典。因主要在河南曲子正式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乐曲,故
亦称“板头曲”或“河南曲子板头曲”。
板头曲分布较广,南阳、泌阳、邓县、许昌、开封皆可见其踪迹,但传播中心
在南阳市。据载,明崇祯年间,板头曲随河南曲子见诸市井。清初,逐渐盛行于
上述各地。其乐队不备锣鼓笙管,而以弹拨乐器为主,另加胡琴、四胡等拉弦乐
器,由此成为我国民间乐队中难得一见的弦索乐组合。其乐曲多半源于古老器乐
曲牌《八板》及其各种变体,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曲子曲牌、唱腔及民间小调。代
表性曲目有《天下大同》、《高山流水》、《新开板》、《陈杏元和番》、《打
雁》、《赏秋》、《闺中怨》、《上楼》、《下楼》等。曲体大部分为六十八板
体,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多变。
1949年后,板头曲得以复苏并受到广泛重视。1953年,著名古筝演奏家、板
头曲传人曹东扶先生代表河南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板头曲的独
特风格在音乐界引起强烈反响。同年,部分板头曲经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
所整理出版。一代名家曹东扶先生传谱的筝曲《高山流水》、《苏武牧羊》更是
传遍神州,远播海外。中国乐器表演课程(本科)教学大纲中的《闺中怨》、《高
山流水》、《闹元宵》、《上楼》、《下楼》等都是板头曲曲谱。此后,曹东扶
及其后人全力投入板头曲的记录整理和演奏,为传承、保护这一罕见的音乐品种
做出巨大贡献。近期,随着大多数传人去世,板头曲正面临凋敝失传的危机。
豫剧传统戏剧河南省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豫西山区则称之为靠山吼。它是我国
梆子声腔剧种中极为重要的一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主要流行于河南省,
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豫剧传承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
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抑郁症吃什么药好 汲取了昆腔、吹腔、皮
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
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
豫剧拥有丰富的剧目资源,其中传统剧目近千出,历史上曾有“唐三千、宋八
百,唱不完的三列国”之说,《斩子》、《牧羊卷》、《刘全进瓜》、《抱琵琶》、
《铡郭槐》、《红下山》、《大祭桩》、《借妻》、《红娘》、《花木兰》、《穆
桂英挂帅》、《对花枪》、《唐知县审诰命》等众多传统剧目长期以来在舞台上
盛演不衰。
豫剧音乐中有四大板类,数十个唱腔板式,数十种调门唱法,其唱腔不仅有多
种地方唱调,如豫东调、祥符调、豫西调、沙河调、高调等,还容纳了词格为十
字句、七字句、五字句及曲词为长短句的多种曲牌,在表演和演唱方面形成了众
多艺术流派。豫剧伴奏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主要包括板胡、二胡、三弦、
月琴、皮嗡、笛子等,武场乐器则包括板鼓、梆子、大锣、小锣等。
“四生”、“四旦”、“四花脸”构成豫剧的脚色行当体制,“四生”为老生、大红脸、
二红脸、小生;“四旦”为青衣、花旦、老旦、彩旦;“四花脸”为黑脸、大花脸、
二花脸、三花脸。近现代以来,豫剧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常香玉、王润枝、马双
枝、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一批名家,以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将豫剧
推向更高的境地。
豫剧艺术长期受中原文化特别是黄河流域地方文化的影响,它在演出剧目、舞
台表演、人物塑造、表述方式、音乐唱腔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河南地方风格,
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成为我国民族戏曲宝库中的珍贵财富。由于时代的飞
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风尚发生了巨大变化,豫剧的生存开始出现危机。
观众数量急遽缩减,表演人才缺乏,许多传统剧目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流派
剧目已经几近失传,这种状况急需改变,豫剧的抢救、保护工作应尽早落实。
宛梆传统戏剧河南省内乡县
宛梆是一个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生长并流布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及周边广大
地区,早期人们称它为唧唧梆、老梆子、南阳梆子等,因南阳古称为“宛”,故
1956年南阳行署正式将其命名为“宛梆”。宛梆是明末清初陕西的东路秦腔(同
州梆子)传入南阳后,与南阳当地的民歌小调、民间说唱融合后,演变形成的一
个戏曲剧种,它的兴起至今已有摇一摇周边 三百多年的历史。
宛梆有《汶江河》、《化心丸》、《黑打朝》、《铡美案》、《下陈州》、《桃
花庵》、《卖苗郎》、《杨家将》、《打金枝》、《黄鹤楼》等一百四十多个传
统剧目。其音乐属于板腔体,曲调丰富,唱腔分为本腔与假腔两种,各类板式中
都有本腔与假腔相配。通常的调门有慢板、流水、二八、散板四大部分。伴奏乐
器包括大弦、二弦、坠胡、月琴、唢呐、小锣、手镲、板鼓、大锣、大镲、大鼓、
战鼓、枣木梆子等。宛梆主弦为秦腔早期大弦,发音高亢,宛如鸟啼,与枣木梆
子搭配,风雪里红炖豆腐 格独特。
宛梆既有陕西梆子的高亢激越,又有中原音乐的平整规范,还有楚乐的委婉清
丽,它用以烘托感情的假腔为高八度无字行腔,系宛腔一绝,具有独特的艺术价
值。受中原文化、秦晋文化和楚文化共同滋养的宛梆是研究河南梆子早期生态的
标本,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豫剧、河南曲剧的兴起和迅速流传,宛梆渐趋
衰落,至目前只剩下内乡县一家国有宛梆专业剧团还在艰难地传承着这一古老的
民族艺术火种,有必要及时加以抢救和维护。
怀梆传统戏剧河南省沁阳市
怀梆系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剧种,因起于旧怀庆府(今沁阳)一带,故名怀
梆,俗称怀庆梆子、老怀梆、小梆(班)戏、怀调,主要流行于河南沁阳、博爱、
济源、孟州、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加、焦作、新乡一带。其前身是由围
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原河内县居民多由山
西洪洞一带迁来,故海神戏保持着山西戏剧的表演形式,与河内当地的风俗习惯
和方言土语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与山西中路梆子接近而又具有怀庆府一带特色的
声腔剧种,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怀梆有三百多本传统戏,经常上演的剧目多为双生、双旦、双花脸,其中的代
表性剧目有《反西京》、《古槐案》、《张春醉酒》、《老少换》、《红珠女》、
《赶秦三》、《辕门斩子》、《九头案》、《桃花庵》、《凤仪亭》、《老征东》、
《五女拜寿》等。这些传统剧目多无剧本,全以老艺人口授方式传承。
无论是在音乐还是在表演艺术上,怀梆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属于板腔体,
演唱时须用枣木梆击打节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和长短句,上下对应,合
辙押韵,结构基本规整。怀梆以方言吐字,唱腔慷慨激昂,根据剧情需要常出现
高八度的“后嗓”音。其板式主要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三板、非板五大类,
伴奏乐器包括大弦、板胡、月琴、鼓板、大锣等。怀梆生、旦、净、末、丑行当
齐全,表演粗犷奔放,擅演文武带打蟒靠架子戏。
由于怀梆的艺术形式独特,因此加强怀梆剧种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对弘
扬民族文化,加强我国梆子声腔剧种体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史都能起
到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形势下,怀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
出现演出市场低迷、演员跳槽等严重现象,整个剧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的局面,需要从速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
大平调传支付宝快捷支付 统戏剧河南省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大平调又称平调、大梆戏、大油第三次长沙会战 梆,主要流行于豫北、冀南、鲁西南及豫东、皖
北等地,它起源于明代中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梆
子腔系统,因比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的音调低,故称平调或大平调。
它的音乐板式结构多与豫剧相同,艺术风格则比豫剧更加粗犷火爆。大平调在黄
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平调、西路平调和
河东平调。
大平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剧目,据统计约有六百余出,现在保留
下来的只有二百余出,其内容主要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
义》、《杨家将》、《包公案》等小说,多以黑脸、红脸的“袍带戏”为主,民间
生活故事戏较少,常演剧目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阳河》、
《晋阳关》、《反徐州》、《收姜维》、《百花亭》、《战洛阳》、《秦香莲》、
《铡赵王》、《赵公明下山》、《金鞭记》、《张飞滚鼓》、《三传令》、《火
龙阵》等。
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发声一般都用真嗓,惟慢板、拐头钉
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
大号等。在大平调的脚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
色。其表演气势恢弘,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
大平调在河南地方音乐、戏曲历史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值得引起
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戏剧市场的滑坡,大平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冲击,观众群体日渐萎缩,剧团生存和演出条件恶劣,缺乏后继的表演人才,目
前这一古老剧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
越调传统戏剧河南省周口市
越调又名四股弦,是河南省古老的剧种,主要流传于陕南、鄂北、皖西、山东
及河南各地,且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越调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在南阳等地流行,
其后逐渐演变为专门的声腔剧种,清朝末年走向兴盛。剧种形成后,它主要以皮
影越调戏、木偶越调戏和越调大戏班三种形式演出。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越调形成了五百多个传统剧目,尤以擅演“三国”而闻名,
代表性剧目有《收姜维》、《下南唐》、《无佞府》、《李天保吊孝》、《白奶
奶醉酒》、《李双喜借粮》、《火焚绣楼》、《诸葛亮吊孝》等。越调起源于曲
牌体,后又加入板腔体,成为板腔体与曲牌体合一的独特剧种。其板式有慢板、
流水、铜器调、赞子、导板、飞板、紧打慢唱、哭腔、吹腔、杂调等。越调曲牌
有两百多个,多来自其他戏曲剧种和民间音乐,分笛牌和弦牌两部分。越调唱腔
主要为“越调”,有时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具有独特的风格,高亢明快,
淳厚质朴,吐字清晰,以字代音,以声传情,唱中有笑,笑中有唱,既善于表现
激昂慷慨、悲壮高歌的场面,又能抒发深沉、轻柔、哀怨的情感,具有中原地区
民间音乐的特色和乡土气息。越调声腔艺术丰富,有自己的行当特色和套路板式。
演员用本嗓演唱,辅以假声,净行唱腔的主音比其他行当高5度。伴奏分文、武
场,文场乐器包括坠胡、笛子、二胡、唢呐、三弦、琵琶、闷子等,武场乐器包
括板鼓、大小锣、堂鼓等。
越调的脚色行当齐全,包括大红脸、二红脸、文生、武生、大净、二毛、三花
脸、正旦、花旦、闺门旦、浪旦、武旦、老旦等十几种,每个行当都有鲜明的个
性色彩。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滋生出了申凤梅和毛爱莲为代表的一些著名表演
流派。
越调生动地反映了中原一带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史和艺术史研究方面都有重要
价值。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越调举步维艰,每况愈下,过去那
种“满城锣鼓万人迷,村村都有越调戏”的喜人景象早已风光不再。现在河南全省
只剩下河南省越调剧团和许昌市越调剧团两个专业演出团体,资金缺乏,新剧目
产生困难,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当务之急是加大政策扶植的力度,调动各种力量
对之进行抢救和保护,首要任务则是对老艺人的绝活儿进行抢救性挖掘。
大弦戏传统戏剧河南省滑县、濮阳县
大弦戏原称公兴班,又名弦子戏,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多声腔剧种,它以河南
开封、濮阳为中心,流行于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一带。一
般认为大弦戏与唐代宫廷的梨园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又继承
了宋元杂剧北曲的传统。大弦戏剧目原有五百余本,现存百本左右,内容以忠奸
斗争、杀伐征战及除霸安良为主,代表性剧目有《反五关》、《黑石关》、《杨
府选将》、《战洛阳》、《下南唐》、《孙武子兴兵》、《黄花寺》、《西厢记》、
《两架山》等。
大弦戏的唱腔音乐属曲牌体,主要由【海里花】、【江头金桂】等五大套曲和
【山坡羊】、【步步娇】等散曲组成,此外还部分吸收了青阳腔、石牌腔、弦索
高腔、罗罗腔及其他民间俗曲小令的音乐,共有各类曲牌四百余支,现已挖掘整
理出一百八十余支。大弦戏的伴奏有软场、硬场之分,软场主要乐器包括三弦、
锡笛、大笛、横笛、笙等,锡笛是大弦戏独有的乐器,用它伴奏的称为细曲,用
大笛、笛、横笛伴奏的则称为粗曲;硬场除一般打击乐器外,还使用四大扇、尖
子号及螺号等,以烘托紧张、激越的气氛。大弦戏唱腔中曲牌更换频繁,音节跳
度较大,演员吐口用真嗓,行腔则用假嗓。
大弦戏的脚色行当有五生、五旦、五花面之分,花面脸谱细腻讲究,富于个性。
至今大弦戏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传统的“跳加官”戏和宋元杂剧中的“滑稽戏”、
“拴搐艳段”及“赤膊戏”等,其表演以梅花拳、洪拳为基架,粗犷泼辣、古朴浑厚。
身段特技表演真刀真枪上阵,惊险刺激,其中的一些绝技如“削柳椽”、“打五把
彩”、“大上吊”、“睡三孔桥”、“砸瓦”等更是令观众惊叹不已。
无论是在剧目、音乐还是在表演上,大弦戏都基本保持了原生态的面貌,让人
感受到唐代参军戏、唐宋大曲和宋元杂剧的遗韵,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娱乐节目日渐丰富多彩,大弦戏的演出市场不断萎缩。
目前,河南仅有濮阳大弦戏剧团和滑县大弦戏剧团两个专业演出团体,由于经费
紧张,演员经济收入逐年减少,生存和演出条件急遽恶化,表演人才青黄不接,
许多剧目、曲牌、特技失传。现在有近百支曲牌和两百多本剧目等待挖掘,掌握
唐宋大曲和大弦戏曲牌音乐的已仅剩一人,且年近古稀,急需保护。
四平调传统戏剧河南省商丘市、濮阳市
四平调是由苏北花鼓演变而成的,在民间曾有“四拼调”的俗称,1930年左右
由化装演唱演变为登台着戏装演唱。
四平调以花鼓为基础,同时又大量吸收了其他姊妹剧种的艺术营养,形成了具
有浓厚地域特点的艺术风格。女声在质朴之中不失委婉俏丽,男声则高昂豪放、
刚柔兼备,保留着较强的说唱特征。
四平调流布范围较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相互接壤地区均为它的活动范
围,河南目前还有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和濮阳市范县四平调剧团两个专业剧团。
四平调是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戏曲剧种,《陈三两爬堂》、《小包公》、《哑
女告状》等都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同时,由于四平调从始至今的演变发展过
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人称为是“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中国的戏曲
艺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曲剧传统戏剧河南省
河南曲剧亦称“高台曲”,是在河南曲子和踩高跷的基础上,于20世纪20年代
前后正式发展形成的。伴奏乐器原本只有坠子,登台表演以后逐渐增加曲胡、三
弦、软弓京胡、手板、笙及古筝、二胡、琵琶等,同时也出现了武场乐器。曲剧
音调优美,唱腔曲牌很多,常用的有【马头】、【阳调】、【汊江】、【诗篇】、
【清江】、【银纽丝】、【满江红】等。根据剧情需要,一个唱调可以通过特殊
的表现技巧形成具有不同情绪的唱法,如阳调有一般阳调、哭阳调、喜阳调、怒
阳调、老阳调等十几种唱法,诗篇有硬诗篇与软诗篇两种唱法。这是曲剧演唱艺
术的最大特点,其他剧种中极为罕见。曲剧的题材一般多为民间故事、家庭生活
及男女恋情,擅演悲剧和小喜剧,唱、白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富于生活情
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一批代表剧目,包括《胡二姐开店》、《安安送
米》、《小观灯》、《打灶君》、《李豁子离婚》、《陈三两爬堂》、《卷席筒》、
《风雪配》、《寇准背靴》、《下乡》、《赶脚》、《游乡》等,著名演员有张
新芳、王秀玲、高桂枝、海连池、马骐等。
曲剧是河南第二大剧种,除河南外,还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北、湖北、安徽、
江苏等省。它至今创演不辍,因自然风趣、贴近生活而深受观众喜爱。但其后备
力量也不能让人乐观,既缺乏好的接班人,又没有专门的培养机构。在地方戏普
遍不景气的大气候下,选拔好苗子,培养优秀演员和固定观众群,摸索成熟的市
场运作方法及加强宣传等是曲剧生存发展的根本策略,有必要认真施行。
河洛大鼓曲艺河南省洛阳市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洛阳琴书旧
称“琴音”,早期的伴唱乐器是我国传统的七弦古琴。“琴音”在官宦、商绅和文人
之间传唱,词曲典雅,流入民间后,改称“琴书”,其琴也改为扬琴。洛阳琴书早
期演唱方式多为闭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细腻,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拖沓,其演唱
书目也多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中、短篇故事。19世纪初,河洛大鼓由洛阳琴
书和“单大鼓”结合,并吸收了河南坠子的一些曲调而形成。其早期被人们称为“大
鼓书”、“鼓碰弦”、“钢板书”。20世纪50年代初定名为河洛大鼓。唱腔属“板腔
体”,板式丰富,方便演说各类书目。在传统节目中,以公案书、武侠书和袍带
书等长篇书目为多。
在河洛大鼓传承过程中,先后出现过许多知名的艺人。第二代传人有“说书状
元”之称的张天倍,在洛阳几乎家喻户晓;第三代传人程文和,享誉豫西,并曾
代表河南参加全国首届曲代会,一曲《赵云截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第四
代传人段介平,以及原河南省曲艺团团长王小岳等,都曾独树一帜,闻名遐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洛阳曲艺跌入低谷,许多市、县取消了曲艺团队,
曲艺演员大多改行或流入民间,自生自灭。近些年来,一些知名老艺人相继过世,
后继乏人,这一在洛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曲艺品种濒临消亡,急待抢救和保护。
河南坠子曲艺河南省
河南坠子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曲艺形式,俗称“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
因使用坠子弦(又名坠琴)伴奏而得名。它流行于河南等中原地区和华北的部分
省市,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形成。
河南坠子使用河南方音说唱表演,以唱为主,唱中夹说,所用唱腔主要包括【平
腔】、【快扎板】、【武板】、【五字坎】和【垛板】等。早期艺人均为男性,
著名的有将坠子书带到安徽太和的郭成德和从道情说唱改为坠子书表演的薛玉
湘、赵明堂、胡明善、徐振东、艾宝莲等。民国初年,又有孙民德、冯治邦、党
治法、刘世禄、程万林、高治安等艺人在开封和郑州一带享有盛名。河南坠子常
演的节目有《偷石榴》、《小姑贤》、《三打四劝》、《王麻休妻》等“段儿书”
和移植自道情说唱的《回龙传》、《响马传》、《五虎平西》、《狸猫换太子》
等“长篇书”。
辛亥革命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河南坠子表演开始出现了女
性艺人,已知最早的一批女艺人为从开封相国寺出道登场的张三妮和尹凤宝等。
她们的出现及家班的形成,使得河南坠子的表演在通常的自拉自唱之外又出现了
男拉女唱或男女对唱的方式。不久河南坠子即传入京津等大城市,影响也随之不
断扩大。20世纪30年代末期,在河南的南乐、大名和清丰一带享名的乔利元和
乔清秀夫妇应邀赴天津演出,董桂枝、程玉兰等名演员随后而至。她们在天津坐
场演出又灌制唱片,影响日隆。其中乔清秀和乔利元的搭档演出风格独具,节奏
流畅,吐字清脆,唱腔婉转,人称“小口”、“巧口”或“乔派”;程玉兰的演唱以板
眼规整、深沉含蓄见长,人称“老口三十六计读后感 ”或“程派”;董桂枝的演唱嗓音圆润,朴实明
朗,人称“大口”或“董派”。女演员的出现使河南坠子的表演在大城市里的发展趋
向短段“唱曲”,虽然丰富了唱腔旋律,扩展了唱腔音域,提高了伴奏技巧,但也
丢失了长篇说唱的特质与优势。在河南本地,当时比较著名的艺人有擅演“风情
书”的赵言祥、擅演《三国》段子的张治坤、号称商丘“四大名演”之一的李凤鸣
等,女艺人则有以表演细腻见长的刘明枝、以表演妩媚著称的刘桂枝和以表演豪
放夺人的刘宗琴,三人同时以擅演长篇大书著名,时人称为“郑州三刘”。到了抗
日战争时期,河南坠子相继传入上海、沈阳、西安、兰州、武汉、重庆和香港等
地,成为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
河南坠子的伴奏乐器有专职伴奏者使用的脚梆和坠胡,说唱演员使用的简板、
铰子、矮脚书鼓与醒木等。其中由道情改演河南坠子的艺人多用简板击节,由三
弦书改演河南坠子的艺人多用铰子击节,由大鼓书改演坠子的艺人多用矮脚书
鼓,醒木则多在说唱长篇书时使用。说唱表演的方式除了早期一个人演出的“单
口”和后来发展出的双人演出的“对口”外,还有三个人搭档演出的“群口”,几种
方式各有适宜的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河南坠子的创作和表演更加自觉,出现了一大批名
家名作。王树德及其《黄道翻身桥》、刘宗琴及其《李逵夺鱼》、赵铮及其《摘
棉花》和《双枪老太婆》、宋爱华及其《双赶车》等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20世纪末期以来,河南坠子的生存发展遇到空前困难,艺人锐减,演出很少,
急需扶持与保护。
目连戏传统戏剧河南省南乐县
目连戏是以《目连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
目连戏最早形成于北宋。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构肆乐人,自过
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观者倍增。”至明,有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
文》,清康熙年间入宫廷,皇家也搬演此剧。时张照有《劝善金科》传奇,均以
目连之母蒙作恶不善之冤,被打入地狱,求佛救母为主要情节。
目连戏自宋代由开封流传到河南南乐。南乐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古代的
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该戏曲形式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其表演形式,
戏剧程式等方面,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痕迹。
南乐目连戏是流行于河南省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就其情节和思想内容及
主要人物,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该剧以民间杂耍为主,综合戏曲、武术、
焰火、魔术于一身,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
今仍保留粗犷、原始面目。
目连戏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对中国的戏剧起源、沿革及发展传承等研
究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也为研究华夏史学史、文学史、民俗文化等提供珍贵
资料。
道情戏传统戏剧河南省太康县
太康县道情属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周边地区。它稀有珍贵,历史悠久,
清末至民初,是道情戏曲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是道情由班社到剧团的发展期。
太康道情体裁种类繁多,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
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别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
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
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
据普查统计,道情剧目中古装传统戏一百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剧目),现代
戏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剧目),这些剧目在长时期的流传中,有很多已失传。
现仅存太康道情传统剧目七十多部,现代剧目四十多部。
道情戏音乐分四大类:
弦乐:道情胡、二胡、大胡、中胡;管乐:唢呐、笙、横笛;拨弹乐:瑟瑟、
棕软、三弦、筝;打击乐:堂鼓、大掌鼓、小鼓子、锣(中、高、低)、钹、铰、
镲、鱼鼓(即道情简)、木梆、碰铃等。
太康道情谱系,有四个班,六代传承人,再加道情音乐调式和配器的传承人分
为四个部分。现有健在名老艺人31人是道情的第四代传承人,第五代、第六代
是现太康道情剧团的主要骨干力量。
荣誉满载的太康道情目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而陷入困境,党和政府给予很多支
持,做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10:13: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278389131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河南梆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河南梆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