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认识元宵节》
教师总结:元宵节是家人团聚的意思,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有它独特
的传统节日气息。2、请幼儿回忆过去过元宵节的时候,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认识元宵节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俗习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形成幼儿互相关系、友爱相处的良好品质。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将幼儿事先收集的花灯布置在教室内,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若干简单的有关灯的谜语。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下我们一起布置的教室,请幼儿说说看:谁知道这样的布置
是什么节日的特色呢?
A、幼儿回答
B、教师总结:元宵节是家人团聚的意思,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有它独
特的传统节日气息。
2、请幼儿回忆过去过元宵节的时候,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四、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等。
1、教师出示花灯,提出请幼儿观赏灯的要求: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
A、可与同伴自由结伴观赏花灯,并向同伴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及主
要特点。
等
B、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花灯的名称、外姓特征等,也可讲述买灯
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C、教师总结,帮助幼儿了解花灯的特点,并且告诉幼儿:扎灯是一们民间
艺术,是中国人特有的本领。
五、活动结束及延伸:
小游戏:出示关于灯的谜语,请小朋友们猜猜看。
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可带幼儿到湖外玩灯,在玩的过程中提醒幼儿爱惜
灯,注意安全,鼓励幼儿用礼貌用语同伙伴进行交往。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花灯节。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
活动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录相、元宵一盒、花灯等。
活动与指导:
1.猜谜语:汤园。说说这是过什么节的一种吃食。引出谈话主题:元宵
节。
2.观看录相元宵节。让幼儿说说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
3.讲解元宵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元宵又叫汤
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宋朝李纲 美。点花灯是为了让节日的夜晚明亮,欢
快。人们为了增添娱乐的情趣,还在灯上写上谜语,让大家来猜,猜中有奖,
非常有趣。这个节日从古代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灯的样子
越做越多,工艺越来越复杂,每年过节时,各地都有花灯展,鼓励小朋友随家
人节日去赏灯。井告诉幼儿电视台届时还要播放相关节目,请大家注意收看,
体验全家一起过节的乐趣。
4.请幼儿观看传统花灯的样子和吃元宵。说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吃
过什么馅的元宵。
备注: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这样一种传说。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汉高祖刘
邦死后,吕后(雉)临朝称制,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
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
每到这夜,汉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
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也叫“元夕”、或叫“元夜”。此翻传说,教师了解即可,不必详细讲给幼儿
听,若讲,酌情简化。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
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
一难。
师:元宵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用同样的方
式来庆祝这一个节日,到了现在过元宵节意味着什么呢?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
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
来历》。
活动反思:
《元宵节的故事》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达的是一份浓浓的爱意,更是一份
感恩的心情,为了感谢仙女救了人间的百姓,让孩子们感触到,懂得感恩,懂
得回报。传承热爱、歌颂中国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乐的聚集在一起,
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组成灯会,吸引
大家。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热闹的元宵节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及主要习俗。
2、观赏各种花灯,了解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3、知道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观赏元宵灯会。
2、收集各种花灯的照片、图片。
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儿一个。
三、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
(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2)元宵节都做些什么?
2炒海瓜子 、出示元宵食品,了解吃元宵习俗。
(1)幼儿观察元宵的外形特征,讨论:元宵为什么制作成圆的?
(2)教师小结:元宵表示团圆,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团圆的美好愿望。
(3)幼儿品尝元宵,进一步感受元宵的美好。
3、出示各种花灯,引导幼儿观赏,描述。
(1)提问:这是什麽?你最喜欢其中那一盏花灯?
(2)引导幼儿讲述元宵节观赏灯会的感受.
如:看到各种各样花灯,你的心情怎样?元宵节晚上,街道上是什么样地?
人们为什要挂这么多花灯?
(3)教师小结: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乐
的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
组成灯会,吸引大家。
4、游戏“元宵节,闹花灯。”
幼儿分为8-10人一组,随着儿歌变化队形,比一比哪组队形最好看。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附儿歌:
我们排着队儿走,灯儿变成一条龙;
我们围着圆圈走,灯儿变成一朵花;
我们背靠背儿走,灯儿变成一车轮。
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程
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快乐的元宵节》
主题说明: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
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
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调查、参观、学习和表演等不
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
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取多方
面的经验:①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②元宵节有许多传说、
故事、儿歌。③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
惯。④“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⑤元宵节有各种各
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⑥自己动手做元宵、做花灯可以感受更
多的快乐。
主题目标: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
风俗习惯;
2、大胆地创造与想象,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3、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
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主题活动:
活动一:甜甜的元宵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师: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②元宵是什么样
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二、展开
师: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
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
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加,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元宵,然后品尝元
宵,感受到浓浓的团圆之情。
活动二: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
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师: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
俗习惯之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
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
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
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
猜。
活动反思: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亲情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
感。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正确把握基本的流程和环节,做到以图为凭,激情激
趣。在导入的设计上也是下足功夫。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的元宵节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2.知道豆面灯碗习俗的由来,了解蕴含的寓意。
3.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验学习乐趣。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载歌载舞的莱西人ppt、花灯会、猜灯ppt、有趣豆面灯碗ppt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元宵节的情景。
提问:元宵节你吃过什么?玩过什么?看见了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
你知道我们莱西人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吗?
(二)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过元宵节的习俗
1.提问:视频上的人在干什么?能记住里边有谁吗?他们的表情、服装、头
饰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相互交流看到的视频影像内容。
2.观看视频花灯会,了解灯谜的起源历史。
3.观看豆面碗灯视频,了解灯碗的由来、种类及寓意等。
(三)师幼一起分享交流视频内容,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传统风俗习惯。
2.能够积极发言,在集体面前完整的交流元宵节的由来,分享体验节日的
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具备过元宵节的生活经验,如:吃汤圆、放礼花。
2.关于元宵节的音乐《团团圆圆元宵节》、元宵节的由来调查表、图片。
花灯、彩绸、锣鼓等表演材料。
一、直观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实物引出主题
(1)播放歌曲《团团圆圆元宵节》,同时出示灯笼、锣鼓、彩绸……设计提
问:
(2)你在哪见过这些图片?在什么时候见过?(请不同能力的幼儿分别回答问
题)
(3)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每逢这一天,大街上到
处都张灯结彩,分外喜庆而热我的妈妈作文300字 闹。广场上、大街上有庆祝元宵节的各种民俗文
艺表演:扭秧歌、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抬花轿、跑旱船等一系列多彩多
姿的表演,把新年的气氛推向高潮。另外每逢十五这一天,人们还有还有赏灯
猜谜的习俗,所以人们又称这一天为“灯节”。
2.观看录像回忆讨论
(1)幼儿观看录像后自由讨论,说一说元宵节里还有哪些开心的事?(如:
和小朋友一起放烟花、鞭炮、猜灯谜……)。
(2)教师参与到讨论中,同时提醒幼儿注意放鞭炮时的安全。
二、大胆表述,提升经验
1.问题引领相互交流
(1)过元宵节时自己是和谁一起过的?在哪里过的?交流分享全家人吃元宵的
情景。
(2)教师参与到幼儿的谈话中,讲解一些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2.启发鼓励大胆表述
(1)引导幼儿说出元宵节时的祝福语?
(2)提醒幼儿正确使用节日祝福语,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活动反思: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亲情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
感。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正确把握基本的流程和环节,做到以图为凭,激情激
趣。在导入的设计上也是下足功夫。
2)灯谜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2、参与节日游戏,并学习制作元宵
3、学习新词“闹、团圆”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5、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准备:
元宵节音像资料(VCD),花灯一个,灯谜几条,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1、歌曲《卖汤圆》导入课题
教师扮演卖汤圆的角色,通过孩子们对好吃的汤圆的兴趣,开始生动有趣
的活动。
提问:
1)这种好吃的食物的名称?
2)什么节日里会吃这种食物?
3)那一天是元宵节呢?
小结:元宵节会吃元宵,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
夜。
2、通过观看影像资料,直观的了解元宵节的各种庆祝活动
1)观灯
人们为了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愿望,用灯火,装点节日的夜晚,用各种彩
灯,体现人间热闹繁荣的景象
灯的种类很多,幼儿喜闻乐见的狮子,兔子,荷花,鱼灯等等,现在,更
是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制作电子等,激光灯等等,有时候还要燃放烟火,庆祝
节日。
对于能启迪智慧有增添节日气氛的灯谜活动,开始是有些文人的一种消遣
活动,卸载五颜六色的纸条上,供看灯的人猜,后来发展成为固定的节日活动
之一。
3)元宵元宵象征家庭像月亮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
望。由糯米制成,中间带各种馅,美味可口。
4)其他
现在人们生活提高,节日活动也更丰富起来,有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
等庆祝活动
3、分组讨论:
1、你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你知道那些灯谜?给同伴出个灯谜
3、吃过什么馅的元宵?会做元宵吗?
4、学习新词:
闹、团圆
5、猜灯谜:
教师出几个简单的灯谜,并请幼儿分析猜谜的方法
鼓励幼儿学习更多的有趣的谜语,并与同伴分享
6、做元宵(泥工)
学习简单的捏圆,包边,滚圆等泥工技能,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想象
自己所制作的元宵的面和馅都是不同的,(南瓜面+西瓜馅……)
7、分组讨论:
a)元宵节的时候,你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什么?
b)和爸爸妈妈一起过节的时候,你想一起做什么?
c)你用什么话表达节日祝福?
8、和教师一起即兴表演歌曲《卖汤圆》,并请幼儿将本次活动所学习内
容,与家人分享。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生活中注意观察元宵节人们还有哪些有意义的活动,搜集有趣生
动的谜语,与家人参加庆祝活动,并交流感想,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元
宵。
家园交流:
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您好:
和您的宝贝一起看月亮,赏花灯,吃元宵的节日到了哦,相信您有更丰富
的节日话题和您的宝贝交流,要是能吃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元宵那就更棒啦!祝福
您们全家元宵节快乐!
设计思想: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并喜欢
参与节日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亲手制作节日食品并参与节日游戏,感受传统
节日的喜庆和人们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幼儿上学的第一天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的节日——元宵节。我们根据节
日,安排了半日活动《元宵乐》。整个活动幼儿都非常地开心,大家都沉浸在
元宵节欢乐的气氛中。
一、谈话。通过谈话我们让幼儿了解了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又
叫正月十五,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古时候,过了这一天,人们就要结束春假,
开始一年的工作。因此,在这一天,人们要尽情地欢乐,进行观灯、猜灯谜、
舞狮、舞龙、扭秧歌等有趣、有益的活动,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象征团圆的元
宵,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团团圆圆。
二、猜灯谜。小朋友们真能干,我准备的几个灯谜都被他们猜对了。我开
玩笑地说:“今天老师准备的灯谜可难了,没想到都被你们猜对了,你们真能
干!”听了我的话小朋友都感到很自豪。有的还说:“我们可是猜谜语的高
手。”
三、圆圆的元宵。元宵是幼儿从家里带来的。于是我问幼儿:“你的元宵
是什么馅的?是甜的还是咸的?”幼儿自由介绍自己的元宵。有的幼儿说:“我
的元宵是妈妈给我超市里买来的,里面是芝麻的。甜甜的很好吃的。”也有幼
儿说:“我的元宵大大的,是奶奶自己做的,里面放了肉和菜,是咸的,味道
很好的。”……
四、煮元宵。我们借来了一个大的电饭煲。水烧开了,我们把小朋友带来
的大大、小小的元宵都放进大电饭煲里开始煮,在煮的的过程中我们让幼儿观
察元宵煮到手机qq邮箱在哪 什么时候算熟了。通过观察,幼儿知道元宵一个个浮在水面上了就
熟了。
芝麻味的元宵先浮起来,肉馅的元宵煮起来要慢,后浮起来。
五、吃元宵。幼儿每人都分到了四个元宵,大家开开心心地吃着元宵。有
的说:“我吃到了三个芝麻味的,一个肉馅的。”也有的说:“我吃到的都是
肉馅的。”……。
很快半天的活动在小朋友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美中不足的是元宵是幼儿
从家里带来的,我觉得让幼儿亲手来做元宵效果会更好,幼儿更能体验到元宵
节大家在一起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设计元宵节活动,为了让小朋友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风俗及由来,体验元宵
庙会的热闹与吉祥的氛围,活动中设计了亲子游戏,增加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
情,促进家园共育目标。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春节风俗及由来,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体验
元宵庙会热闹吉祥的氛围;
2、通过亲子游戏,感受温馨亲情,促进家园协作;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张贴对联、福字、窗花、门神、中国结、彩带、猴年生
肖……凸显中国年环境特色;
2、材料准备:1、食材、炊具、餐具……;2、庙会活动方案、标牌、游戏
器具、道具、游戏券;3、创设庙会场景、美食分享区、休息区;
活动内容:
一、新春庙会
我们此次以新春闹元宵庙会的形式展开,传承中国年人们逛庙会、玩游
乐、享美食的传统习俗。我们的新春庙会上的内容以中国年各类传统习俗为
主,如:剪窗花、写对联、猜灯谜、做灯笼、抢红包、贴门神。本次庙会的美
食选择的是中国年饮食风俗习惯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如:年糕、腊八粥、糖葫
芦、元宵、贡丸、饺子、发糕。希望孩子们在分享美食的同时,了解中国过年
习俗和饮食文化特色,了解中国过年时节,各种美食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吉
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和美满祝愿,感受中国年热闹吉祥的气氛。
1、各班级活动内容安排:
小一班:贴门神、糖氽蛋
小二班:猜灯谜、糖葫芦
小三班:剪窗花、发糕
中一班:做汤圆、吃汤圆
中二班:写福字、贡丸
中三班:抢红包、吃年糕
大一班:做灯笼、腊八粥
大二班:包水饺、吃水饺
2、游戏券内容、颜色:
1、游戏券上写明:凭此券可以到XX班领取XX美食一份;
2、各班游戏券颜色:(各班游戏券颜色不同,可以方便教师在分发美食是
收取相应的游戏券)
具体活动过程:
一、新春庙会:
1、8:30家长与幼儿到操场集合,园长、幼儿作新春贺词。活动组织者讲
解活动程序和要求。
2、9:00—10:45,家长带领幼儿逛庙会,到操场上各班场地参加庙会项
目;
3、每参加成功一项活动获得一张奖券,奖券的颜色、内容与各班美食相
符。(注明:凭此卷可到XX班级领取XX食品一份。)
4、家长带领幼儿到各班休整、洗手、领取餐具;
5、11:00家长带领幼儿到各班领取美食,分享美食。
二、美食分享
1、8:00—8:30教师与家长志愿者到各班报到,完成制作美食的准备工
。
2、9:00—10:45教师与家长志愿者完成美食烹制;
3、逛庙会的家长带领幼儿到各班休整、洗手、领取餐具;教室内的教师家
长负责分派食物、维持秩序、打扫卫生。
4、11:00教师家长为全园幼儿、家长分派食物、维持秩序、打扫卫生。
5、活动结束:各班教师、家长志愿者负责本班教室及包干区的物品整理清
洁、环境打扫和整理。
人员安排与分工:
1、各班教师负责本班过年环境创设,食材准备、烹制、分发、就餐区布
置,庙会项目的所有器具准备、方案设计、场地布置、游戏管理,卫生整理等
(组长:XXX,组员:XXX,XXX,)
2、各年龄段教师集体负责各走廊的环境创设(组长:XXX,组员:XXX,
XXX,)
3、校园环境创设(组长:XXX,组员:XXX,XXX,)
4、拍照、通讯报道(组长:XXX,组员:XXX,XXX,)
5、通知统一打印,各班分发,统计人数(组长:XXX,组员:XXX,
XXX,)
元宵活动方案
小一班:贴门神
活动目标电力知识 :
1、能够尝试蒙着眼睛行走。
2、初步了解过年张贴门神的意义。
3、体验亲子游戏带来的快乐。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作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门神贴纸;眼罩;KT板做的门
活动流程:
家长和孩子在起点蒙上眼睛手拿门神贴纸,原地转三圈后,能够沿着设计
好的路线将门神贴到准确位置即获成功。
要求:家长和孩子在行走的过冲中不能偷看。
美食分享:糖氽蛋
活动目标:
江浙一带过年时,在大年初一早上都要吃一碗糖氽蛋,这碗糖氽蛋代表的
是甜甜蜜蜜,预示着新的一年,人们的生活每一天都能甜甜蜜蜜。我班在庙会
上给大家分享糖氽蛋,希望孩子们品尝糖氽蛋,知道这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
一,了解糖氽蛋甜甜蜜蜜的美好寓意,感受中国年幸福美满的美好祝福。
活动准备:
鸡蛋若干、酒酿、电饭锅、碗、勺子
活动要求:
1、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在各自班级取好碗和勺子,凭活动的美食券领取
一份糖氽蛋。
2、领取糖氽蛋时,必须排队,不拥挤。
3、领取后在进餐区吃完美食,以免走动进餐造成洒泼的现象。
4、分享美食时按需取,不多取,造成浪费。注意保持场地的卫生。
5、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爱惜食物,讲究卫生。
小二班:猜灯谜
活动目标:
1、了解猜灯谜是我国春节的传统活动之一,能与家长积极参与猜谜活动。
2、体验亲子迎新活动的快乐。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幼儿园操场大通道及幼儿园大门口,通道的树上拉好彩旗
挂谜语,大门口为兑奖处
2、其他准备:谜语打印、兑奖券、活动规则展板一块
活动要求:
1、家长到带领孩子到达游戏区域后,阅读游戏规则。
2、家长带领幼儿到猜谜处猜谜,先阅读谜面,能猜出的将谜面摘下,每
个家庭猜两个。
3、拿着谜面到兑奖处兑奖,若猜错,则继续猜谜。
兑奖要求:
猜对两个谜语兑换一张美食券。
美食分享:冰糖葫芦
活动目标:
1、在分享中感受中国年的风俗和特色。
2、通过活动进一步的增加幼儿与家长的情感交流。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竹签若干、白糖、电饭锅一个、饭屉两个
活动流程与规则:
1、家长志愿者和教师一起准备制作冰糖葫芦所需的材料。
2、活动当天,家长志愿者8点到园帮忙,煮糖、洗水果等,为接下去的
冰糖葫芦制作做好准备。
3、家长志愿者和教师一起切水果、插好竹签,制作水果串。
4、放好碗勺和部分的水果串,迎接家长和幼儿的到来。
5、家长志愿者和教师一起为水果串浇上糖浆。
6、幼儿和家长凭冰糖葫芦的奖券,收取美食卷并送上冰糖葫芦一串。
7、家长志愿者引导家长和幼儿到就餐区享用冰糖葫芦。
8、家长志愿者和教师一起打扫教室的卫生,整理和清洗碗筷等。
9、活动结束,引导幼儿和老师说“再见”,再与家长一起离开。
小三班:剪窗花
活动目标:
本次迎新年活动中让幼儿与家长一同动手来剪剪贴贴,将幼儿园装扮得欢
天喜地,热热闹闹,一同庆祝新年的喜悦。
活动准备:
剪窗花步骤图;各色正方形色纸、剪刀、胶棒若干;框子、桌子
活动流程:
1、活动分为四大组进行,椅子摆成一个大圈形,象征着团团圆圆。圆形中
间摆放一张桌子,每张桌上摆放若干剪刀、色纸
2、每个圈由10张椅子围成,中间间距大些,方便家长幼儿。从桌上拿取
材料后观看正前方的示意图,学习剪窗花。(大班幼儿可以自己动手尝试;中班
幼儿可以亲子合作;小班幼儿重点观看家长剪。)
3、剪好后拿着成品到领取美食卷的窗口获取一份美食卷。
4、将窗花运用胶棒贴到对面一楼的窗户上。(窗户下方放置若干胶棒、注
意贴的间距、角度)
5、后面参加的家长则可以任选空位坐下参与活动。
注意事项:
1、活动中允许失败,至少要完成一个完整窗花作品。
2、不乱扔剪下的碎纸,主动放置在指定的地方。
3、各类使用过后的工具都要放回原处,以便后面家长的参与。
美食分享:发糕
活动目标:
1.了解传统春节的各种习俗。
2.通过亲子品尝发糕,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15个发糕、餐巾纸若干
活动流程和要求:
1、由两位家长负责烧制,一位家长负责收取美食卷,一位家长负责分发发
糕,并管理好排队等待的秩序。
3、餐厅处一位家长负责控制座位的安排、卫生情况。
中一班:做元宵、吃元宵
活动目标:
1.充分感受春节的乐趣,了解传统春节的各种习俗。
2.通过亲子品尝各种元宵,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汤团粉、糖、豆沙、碗、锅、烧水壶、家长志愿者、吃元宵标示牌等。
活动流程:
1、家长志愿者和教师一起准备做元宵的各种材料。
2、活动当天8点家长志愿者和教师烧水和面团,为做元宵作准备工作。
3、制作豆沙酱,做元宵。
4、家长志愿者和教师一起制作元宵。
5、做好烧元宵的准备工作,如烧水、分碗分调羹等。
6、家长志愿者回收美食卷并分发元宵,教师提醒家长就座享用元宵。
7、打扫教室的卫生,整理碗和调羹。
8、活动结束:家长和幼儿和老师说“再见”。
中二班:写福字
活动目标:
了解中国过年有写对联、贴福字的习俗基础上,激发幼儿学写毛笔字的愿
望。让孩子们感受中国年的吉祥欢乐氛围,更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亲
情。
活动准备:
桌子六张、毛笔若干、墨汁、红纸若干、双面胶
活动要求:
1、每一个家庭到领纸处领取一张正方形或长条形红纸。
到书写区写出对新年的祝福,可以在正方形纸上写下单字吉祥语,如:
福、禄、寿、喜、吉……也可以在长方形纸上写下四字吉祥语,如:大吉大
利、吉祥如意、万事如意、马到成功……
2、写完对联后到家长志愿者处领取一张美食卷,并把新年祝福贴到大型玩
具上、树上。
3、要注意保持清洁,节约用纸。
美食分享:贡丸飘香
活动目标:
1.了解传统春节的各种习俗。
2.通过亲子品尝贡丸,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贡丸、芹菜若干、碗、锅、烧水壶、各类调料。
活动流程和要求:
1.家长志愿者和教师一起准备做贡丸的各种材料。
2.活动当天8点家长志愿者和教师烧水,为做贡丸做准备工作。
3.家长志愿者和教师一起烹制贡丸。
4.教师、家长志愿者回收美食券并分发贡丸,每组家庭3个贡丸,教师提
醒家长就座享用贡丸。
5.打扫教室的卫生,整理碗和调羹。
中三班:抢红包
活动目标:
1.通过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游戏,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2.感受春节玩游戏的乐趣,感受传统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悬挂起来的红包若干、平衡木布置成四条路线、布条若干、海洋球若干
活动流程:
家长和幼儿从起点出发,玩两人三足走到平衡木前,家长戴上眼罩,自主
的选择一条平衡木,家长走平衡木时,幼儿用语言提示家长,帮助家长安全、
平稳的走过平衡木。幼儿再从框内拿一个海洋球,幼儿用海洋球打红包,家长
将幼儿打中的红包拿下来交给幼儿,游戏完成。
美食分享:年年糕
活动目标:
让幼儿和家长在活动中感受浓浓的年味,预祝家长们工作、生活一年比一
年好,祝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年年都甜甜蜜蜜,快快乐乐。
活动准备:
15斤切片年糕、青菜、胡萝卜、肉丝(事先炒好)、白糖、红糖、四只电饭
锅、桌子、椅子、餐具、餐巾纸若干
活动流程和要求:
1、年糕烹制分甜(红糖、白糖)、咸两种口味(青菜、胡萝卜、肉丝)。
2、四大电放锅由两位家长负责烧制,一位家长负责收取美食卷,两位家长
负责管理盛年糕,并管理好排队等待的秩序。
3、餐厅处一位家长负责控制座位的安排、卫生情况。(桌子不够坐,可以
设置一排椅子)
大一班:做灯笼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能合作完成灯笼作品。
2、感受春节做灯笼的乐趣,感受传统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纸、胶水、剪刀、制作图示、彩带等。
活动流程:
家长和幼儿选择做灯笼的游戏,教师引导家长和幼儿观看制作图谱,自主
选择各种颜色的彩纸进行灯笼的制作,并挂在彩带上面,到兑奖处换取一张美
食券,完成本次做灯笼活动。大二班:包饺子
活动目标:
1.充分感受春节的乐趣,了解传统春节的各种习俗。
2.通过亲子品尝饺子,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饺子皮、肉馅、家长志愿者、大二班饺子牌等。
活动流程和要求:
1、家长志愿者和教师一起准备包饺子的各种材料。
2、家长志愿者和教师一起包饺子。
3、食堂阿姨帮忙负责烧饺子,教师、家长志愿者负责分饺子。
4、家长志愿者回收美食券并分发饺子,教师提醒家长就座享用饺子。
5、打扫教室的卫生,整理碗和调羹。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元宵
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感知元宵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感受节日快乐的氛围和对节日的喜爱之
情。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元宵节的来历"视频;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彩泥每个幼儿一份;
4、《卖汤圆》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对幼儿说:"今天啊,有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过节日,小朋友们认
真看看动画片里说的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元宵节
幼儿观看动画片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都看动画片那动画片里讲
什么啊?她们过的是什么节?他们是怎样过节的?都有什么活动?
教师请幼儿认真思考大胆回答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猜灯谜
教师依次出示灯谜
(1)"白白胖胖,圆圆溜溜.甜甜五脏,装中间.吃在嘴里,又软又黏"提醒
幼儿元宵节有的,让幼儿开动脑筋说出谜底(汤圆)。教师提示,元宵节吃汤圆
象征着团团圆圆。
(2)"什么花天上开?天上开了花,人人笑哈哈。"(大家来猜猜-烟花)
(3)"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
面前一片红。"(打一物--灯笼)
(4)"元宵佳节就有它,谜语往它身上藏。"(打一物--花灯)
(5)"正月十五,全家聚,圆桌坐来,圆着吃。"(打一名词团圆饭)教师可
以提示幼儿全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在吃元宵饭,叫什么饭?引导幼儿说出团圆饭,
教师解释团圆的意思,让幼儿知道元宵节可以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
3.做汤圆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彩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同种类的汤
圆。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感受到做汤圆的乐趣。
4.唱儿歌《卖汤圆》
(1)教师教幼儿学会唱儿歌。
(2)根据歌词边唱表演动作。
【结束部分】
教师让幼儿收拾好桌上的东西,放会原处,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2、欣赏花灯,感受花灯的美。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物质准备: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只要活动的课件,谜语若干。【幼儿园
PPT课件制作】
环境准备:收集各种花灯,布置灯展。
活动过程:
1、结合课件讲解元宵节的由来和只要活动。
2、引导幼儿参观灯展,说一说:最喜欢那盏花灯?为什么?花灯美在哪儿?
3、欣赏儿歌《做彩灯,闹元宵》
4、猜灯谜。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谜面贴在花灯上,教师读谜面,幼儿来猜。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一
天不仅要欣赏花灯、猜灯谜,还要品一种美食-------元宵。
反思和建议: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
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接触,知之甚少。我们的传统节日正被大家
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动开展了一个迟来的元宵节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直
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利用正月十五拍来的花灯照片和图片给孩子直接的感官
冲击,并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中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并知道是“团团圆
圆”“期盼来年顺利”的意义。
在猜灯谜的游戏中达到高潮,孩子们积极踊跃,因为猜对了可以得到一个
兔子花灯,他们非常喜欢!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孩子们对元宵节有了进一步的认
识。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
习俗(赏灯、吃元宵等);
2、初步尝试用语言、艺术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感受小朋友与老师一起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布置活动室,悬挂幼儿与父母共同准备的红色物品;
2,面粉、盘子、小碗、小勺等。
3、在网上收集花灯和元宵节的视频。
具体活动过程
1.各班欣赏各种各样的元宵节的视频,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
元宵等)。
2,欣赏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
乐。
4.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5.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6.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教学反思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
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
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不同形式
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
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2、欣赏花灯,感受花灯的美。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5、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物质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只要活动的课件,谜语若干。
环境准备:收集各种花灯,布置灯展。
【活动过程】
1、结合课件讲解元宵节的由来和只要活动。
2、引导幼儿参观灯展,说一说:最喜欢那盏花灯?为什么?花灯美在哪儿?
3、欣赏儿歌《做彩灯,闹元宵》
4、猜灯谜。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谜面贴在花灯上,教师读谜面,幼儿来猜。
【小结】
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一天不仅
要欣赏花灯、猜灯谜,还要品一种美食-------元宵。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2、欣赏花灯,感受花灯的美。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物质准备: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只要活动的课件,谜语若干。
环境准备:收集各种花灯,布置灯展。
活动过程:
1、结合课件讲解元宵节的由来和只要活动。
2、引导幼儿参观灯展,说一说:最喜欢那盏花灯?为什么?花灯美在哪儿?
3、欣赏儿歌《做彩灯,闹元宵》
4、猜灯谜。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谜面贴在花灯上,教师读谜面,幼儿来猜。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一
天不仅要欣赏花灯、猜灯谜,还要品一种美食-------元宵。
活动反思: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
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接触,知之甚少。我们的传统节日正被大家
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动开展了一个迟来的元宵节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直
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利用正月十五拍来的花灯照片和图片给孩子直接的感官
冲击,并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中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并知道是“团团圆
圆”“期盼来年顺利”的意义。
在猜灯谜的游戏中达到高潮,孩子们积极踊跃,因为猜对了可以得到一个
兔子花灯,他们非常喜欢!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孩子们对元宵节有了进一步的认
识。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2、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3、知道元宵节的时间是正月十五。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元宵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干米粉、小盘子每人两份,花灯每人一盏
2、锣鼓音乐伴奏带
活动目标
1、讲讲元宵节。
(1)引导幼儿讲述:我知道的元宵节。
(2)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过元宵节
的传统习俗。
2、做元宵。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教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将搓圆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盘中来回滚动,直到四周全沾满米粉。
②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圆即成。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组的大盘中,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幼儿在等待元
宵煮熟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1)幼儿各提一盏花灯,同伴间相互欣赏,介绍自己所拿的花灯的名称及主
要特点,
(2)幼儿在音乐声中,提灯玩耍。
4、品尝小元宵。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阿姨一起吃元宵,学习与他人分享劳动成
果,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1、评价
2、总结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2、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3、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元宵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1、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活动准备:
1、有关元宵节的录相。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灯
4、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团,
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6、欢快的庆新年乐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元宵节”录相,并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灯,
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习俗。
2、教师讲解“元宵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
日。
3、介绍“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
生活幸福甜美。
二、学做元宵。
1、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吃过)吃过什么馅的呢?(有五仁,豆沙,黑芝麻
••••••)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这有什么口
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尝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其口
味)。
2、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啊?(圆形的)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想)
3、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
。
4、观察教师做元宵:先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
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
5、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教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
搓,团圆,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
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
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尝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1、教师出示花灯,让幼儿跟随音乐玩舞花灯,猜灯谜
游戏。
2、煮元宵的同时教师把碗,勺摆放好,幼儿洗手。
3、幼儿品尝元宵,互相说说此时心里的感受,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食品标识 ,点花灯和猜灯谜。同时也学会了运用揉,
搓,团圆,包馅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了解一些元宵习俗。
2.进行猜谜游戏,体验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馅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材料准备:
1.花灯的图片。
2.谜语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花灯,引出主题
小朋友今天陈老师带来了很多花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二、知道元宵节及一些习俗
1.什么时候我们看花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2.除了看花灯,元宵节还要干什么?——吃汤圆、猜灯谜、舞龙舞狮
3.教师讲解这些习俗的意义。
三、猜灯谜
师:我们也来猜猜灯谜吧,看看谁最厉害!
师幼猜灯谜,猜对的奖励一个纸折的小兔灯笼!
反思和建议: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
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接触,知之甚少。我们的传统节日正被大家
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动开展了一个迟来的元宵节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直
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利用正月十五拍来的花灯照片和图片给孩子直接的感官
冲击,并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中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并知道是“团团圆
圆”“期盼来年顺利”的意义。
在猜灯谜的游戏中达到高潮,孩子们积极踊跃,因为猜对了可以得到一个
兔子花灯,他们非常喜欢!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孩子们对元宵节有了进一步的认
识。
主题说明: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
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
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调查、参观、学习和表演等不
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
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取多方
面的经验:①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②元宵节有许多传说、
故事、儿歌。③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
惯。④“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⑤元宵节有各种各
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⑥自己动手做元宵、做花灯可以感受更
多的快乐。
主题目标: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
风俗习惯。
2、大胆地创造与想象,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3、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
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主题活动:
活动一:甜甜的元宵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师: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②元宵是什么样
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师: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
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
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加,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元宵,然后品尝元
宵,感受到浓浓的团圆之情。
活动二: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
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师: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
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
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
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教师讲清玩法后,幼
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
猜。
活动反思: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亲情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
感。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正确把握基本的流程和环节,做到以图为凭,激情激
趣。在导入的设计上也是下足功夫。
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问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1.请民间艺人来园现场表演制作花灯。
2.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活动过程:
1.介绍做花灯的艺人,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2.观察已经制作好的花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
3.看艺人现场表演扎兔子灯,了解做兔子灯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1)幼儿猜测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2)幼儿观看扎制兔子灯,大胆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3)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竹篾扎成兔子的骨架——裱糊白
纸——用彩色纸进行美化装饰——装上可以滚动的轮子并安上蜡烛。)
4.分组合作,对半成品花灯骨架进行美化、装饰。
(1)观察半成品花灯骨架,商量装饰的办法。
(2)分组合作,美化装饰花灯。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提供可拼插成花灯的吹塑纸、毛线、剪刀、笔等制作材料,供幼
儿尝试用对插连接的方法自制花灯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装饰。
今天我们一起过元宵节,一早与谢老师聊天的时候说道,今天是元宵节,
本来可以猜灯谜、制作灯笼,挺有意思的,我说我已经准备好了,让孩子们一
起过元宵。
晨间活动的时间,下雨了,我们就在室内玩,孩子们自由选择玩具,安静
地玩。我就在一边有意识的开始准备接下来的活动:一方面为活动做准备,另
一方面也让孩子们看到我怎么样做这些事,方便他们有序开展活动。有些事情
我也让他们参与,比如帮我剪一个图案,办一张桌子什么的,他们非常有兴
趣,也渐渐地搬了椅子靠在我身边,细细地看。
活动开始了,我们先看了图片:热闹的元宵节。在图片中,我们认识到了
元宵节可以有很多种活动,有舞龙舞狮、游走高跷、有划旱船、有张灯结彩、
有猜灯谜,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吃元宵。
然后我们一起听了一个故事,元宵节为什么要张灯结彩,是有一个美丽的
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
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
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
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
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
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
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
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
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
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
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然后我们一起猜灯谜,孩子们都很厉害,看起来很难的灯谜基本上都能够
猜得出来。我们的谜语有动物、用品、身上的部位等,孩子们仔细听谜面,开
动脑筋,纷纷猜出了谜底。每次猜谜,我们都进行了约定,要挺清楚迷面的意
思,然后悄悄地告诉老师是什么,最后才揭开谜底,我们玩的很高兴。
接下来我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制作游戏:
制作元宵组;提供糯米粉、杯子、不锈钢盆,让孩子们自己实验加多少面
粉、多少水,将它揉成粉团。孩子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议论纷纷,一会儿粉多
了,一会儿水多了,最后才将粉团做到刚好,然后开始搓圆子,将做好的圆子
排在托盘上,圆滚滚、整整齐齐地非常可爱。他们肩负着全班孩子吃汤圆的任
务,所以完成得格外认真。
制作灯笼组:我简单演示了彩纸制作灯笼的方式,并提供了两张半成品的
彩纸,让孩子们根据图片进行制作,最后在谢老师的提醒下安装上拎手,便于
悬挂。画灯笼组:将纸质的白色灯笼支撑起来,让孩子们用颜料进行绘画,孩
子们选择了各种颜色进行装饰,然后再装饰上花纹。孩子们喜欢平涂,花了很
长时间,灯笼是圆滚滚的,他们也没有感到为难,一手拎着灯笼,一手绘画,
两个人一起配合,合作的挺好。
做舞龙组:龙头和龙威需要装饰画,孩子们用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参照
图片的样子,孩子们开始制作,涂色是一项花时间的任务,但是参加的男孩子
都很细心,在观看图片的基础啊上,将龙头、龙尾都完成了,然后用彩条进行
折叠,做成龙身,有孩子要两根筷子,做舞龙时候的棒棒,一条彩龙就完成
了。
做灯谜组。做灯谜组只要在写有灯谜的彩条之上进行装饰就行了,但是有
20多张纸条,就两个孩子完成,男孩子在制作了几张之后,很感慨的跟我说:
吴老师,坚持就是胜利!我听了很感动,鼓励他说: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坚持
就是胜利,你的任务很重要,我们猜灯谜需要你们的努力。
制作海报组:将写有“闹元宵”三个字的纸张进行涂色,然后剪出字形,
贴在海报纸上。在字的周围进行装饰,可以画上漂亮的烟火、美丽的鲜花,还
可画上硕大的灯笼,再写上2015,大七班,一张漂亮热闹的海报就制作好了。
当所有的作品都张贴出来的时候,教室里变得更热闹了,灯笼、舞龙、灯
谜、海报,五彩缤纷的纸条、热热闹闹的氛围,孩子们开始品尝同伴制作的汤
圆,都说好甜,还说:今天真是过大节了,今天没来的小朋友真是亏了!真的好
可爱。
大班的孩子有了很强烈的意识:独立完成任务,所以在孩子们接受任务之
后,他们非常有兴趣地投入到了活动中,每个人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怎么
做,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完成任务,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感觉,孩子们就像齿轮
一样,在生产线上快乐地忙碌着。当他们看到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了教室时,
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一两个孩子,喜欢关注别人的活动,总是在自
己工作一些时间后,游离开来,到别的一组去参加别人的活动,觉得其他组做
得更有趣。以后还要加强这一部分孩子的观察,要帮助他们专注自己的工作,
努力做好,在完成以后再去到别组参加活动。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
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
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4.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教师和幼儿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大三班教
室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马上就迎来我们的元宵节,孩子们,你们
高兴吗?为了迎接我们元宵节的到来,我们一起给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请大家送给他们一点掌声,好吗?)孩子们请
坐,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师
就来考考你们,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有什
么习俗?(吃元宵、打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补充材料:元宵的来历
三.小朋友们看,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
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
锅等)孩子们,元宵这么漂亮,课前我们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
材料)你想用这些材料来做元宵吗?
四.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
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
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
的小盘子里。呆会儿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给你吃,谁做得多,谁吃的多。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给以适当的辅导和帮助。(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六.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
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
小朋友煮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煮元宵、吃元宵。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后有什么变化?(元宵煮前沉在锅底,
煮熟后浮起来了。元宵煮熟后比煮前大一些)小朋友们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善
于观察了。好,现在我们就来享受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拼插建构区目标
1.在观察‘花车’、‘中国龙’、‘花灯’、‘属相灯’的基础上,运用
排列、连接、对称等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搭建。
2.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参与的乐趣、成功的
喜悦。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材料
花车、花灯:纸盒彩砖成品实心积木塑料彩色积塑雪花片易拉罐等各种废
旧物品
好吃的元宵:提供小花片、报纸、各色彩纸、胶水、皱纹纸、双面胶、透
明胶带等
元宵舞龙:大花片、各色彩纸、胶水、皱纹纸、筷子、双面胶、穿好孔的
矿泉水瓶、透明胶带、细铁丝、各色不干胶、报纸
玩法及指导策略
花车、花灯:鼓励幼儿观察示范图片中各种示范物的外形特征,让幼儿获
得有关匀称、对称、平衡、排列与组合,发现新的拼搭方式,搭建花车、中国
龙、花灯,属相灯,并指导幼儿创造性的设计花车,并进行立体装饰。
好吃的元宵:观看多媒体“元宵佳节到”、欣赏元宵图片,并说一说元宵
的形状、味道,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动手,制作出不同形状、图案的元宵。幼
儿根据已掌握拼插技巧,拼插、装饰花篮,用来盛放元宵。
元宵舞龙:观看多媒体“热闹的元宵节”,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
统节日,启发幼儿说说元宵节家乡人们开展哪些活动。用拼插好的大圆形、皱
纹纸等制作彩珠;用穿好孔的矿泉水瓶、报纸、透明胶带、细铁丝、各色不干
胶、筷子等分别制作龙身、龙头、龙尾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湿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2、能感受到元宵节的快乐。
3、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4、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花灯,布置活动室。
2、用湿糯米粉适量,消毒过的盘子一组一个。
3、幼儿用肥皂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一、观赏花灯,感知元宵节。
1、幼儿自由观赏花灯,相互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
3、小结: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导幼儿搓元宵。1、老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
2、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
将每一段搓圆。
三、幼儿操作。
老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幼儿不能把元宵掉
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将幼儿做好的元宵送到厨房请师傅帮助煮沸熟。
活动目标:
1.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了解一些元宵习俗。
2.进行猜谜游戏,体验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材料准备:
1.花灯的图片。
2.谜语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花灯,引出主题
小朋友今天陈老师带来了很多花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二、知道元宵节及一些习俗
1.什么时候我们看花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2.除了看花灯,元宵节还要干什么?——吃汤圆、猜灯谜、舞龙舞狮
3.教师讲解这些习俗的意义。
三、猜灯谜
师:我们也来猜猜灯谜吧,看看谁最厉害!
师幼猜灯谜,猜对的奖励一个纸折的小兔灯笼!
反思和建议: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
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接触,知之甚少。我们的传统节日正被大家
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动开展了一个迟来的元宵节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直
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利用正月十五拍来的花灯照片和图片给孩子直接的感官
冲击,并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中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并知道是“团团圆
圆”“期盼来年顺利”的意义。
在猜灯谜的游戏中达到高潮,孩子们积极踊跃,因为猜对了可以得到一个
兔子花灯,他们非常喜欢!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孩子们对元宵节有了进一步的认
识。
1、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2、欣赏花灯,感受花灯的美。
3、愿意笑话大全笑破你的肚子 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经验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物质准备: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只要活动的课件谜语若干。
环境准备:收集各种花灯,布置灯展。
1、结合课件讲解元宵节的由来和只要活动。
2、引导幼儿参观灯展,说一说:最喜欢那盏花灯?为什么?花灯美在哪儿?
3、欣赏儿歌《做彩灯,闹元宵》
4、猜灯谜。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谜面贴在花灯上,教师读谜面,幼儿来猜。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一
天不清河公园 仅要欣赏花灯、猜灯谜,还要品一种美食-------元宵。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剪、贴、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体验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安全,知道用完后要将剪刀、笔等放回原处。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小灯笼、自制灯笼的步骤图。
2.红色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1.欣赏教师自制的小花灯。
★指导语:元宵节到了,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花灯。今天,老师自己也
做了一盏花灯,它是什么样子的?是用什么来做的呢?
2.观察操作材料和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2)观察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3)讨论活动规则。
3.尝试用剪、贴、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
4.手提灯笼,相互欣赏。
延伸活动:
开展《听鼓点玩灯》的游戏,体验做做、玩玩的快乐。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
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
来的操作活动。
活动目标:
知道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花灯节。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
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录相、元宵一盒、花灯等。
活动与指导:
1.猜谜语:汤园。说说这是过什么节的一种吃食。引出谈话主题:元宵
节。
2.观看录相元宵节。让幼儿说说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
3.讲解元宵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元宵又叫汤
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点花灯是为了让节日的夜晚明亮,欢
快。人们为了增添娱乐的情趣,还在灯上写上谜语,让大家来猜,猜中有奖,
非常有趣。这个节日从古代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灯的样子
越做越多,工艺越来越复杂,每年过节时,各地都有花灯展,鼓励小朋友随家
人节日去赏灯。井告诉幼儿电视台届时还要播放相关节目,请大家注意收看,
体验全家一起过节的乐趣。
3.请幼儿观看传统花灯的样子和吃元宵。说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吃
过什么馅的元宵。
活动目标:
知道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花灯节。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
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录相、元宵一盒、花灯等。
活动与指导:
1.猜谜语:汤园。说说这是过什么节的一种吃食。引出谈话主题:元宵
节。
2.观看录相元宵节。让幼儿说说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
3.讲解元宵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元宵又叫汤
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点花灯是为了让节日的夜晚明亮,欢
快。人们为了增添娱乐的情趣,还在灯上写上谜语,让大家来猜,猜中有奖,
非常有趣。这个节日从古代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灯的样子
越做越多,工艺越来越复杂,每年过节时,各地都有花灯展,鼓励小朋友随家
人节日去赏灯。井告诉幼儿电视台届时还要播放相关节目,请大家注意收看,
体验全家一起过节的乐趣。
3.请幼儿观看传统花灯的样子和吃元宵。说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吃
过什么馅的元宵。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教学目标
学习制作花灯的方法。
知道花灯组成的结构。
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教学准备
红色彩笔、红绳、一次性纸杯、剪刀、双面胶。
一盏红红的花灯。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主题
1、新年过后,正月十五即将来临,我们又要迎来什么节啊?
2、过元宵节都会有什么哪些活动啊?
3、家家户户都会在外面挂上什么啊?是不是我们幼儿园也挂花灯啦?
4、大家喜不喜欢花灯啊?花灯漂不漂亮?
二、说说花灯的结构
1、出示花灯,仔细观看花灯。
2、大家说说花灯都由什么组成。
3、说说自己家的花灯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制作花灯
1、看看我们需要用的材料,知道材料的名字。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让大家认真观看如何制作的。
3、再让幼儿们亲手制作,教师来进行一旁的督导。
四、总结
1、大家展示出自己做的花灯,共同欣赏观看。
2、比一比,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原因在哪?
3、大家一起提着花灯走出班级,自由活动。
教学结束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6:19: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2643441512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幼儿园元宵节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幼儿园元宵节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