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虞美人秦观

更新时间:2023-03-20 05:13:44 阅读: 评论:0

披星戴月的意思-我爱中华作文

虞美人秦观
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制作年历)

李煜的诗词虞美人

李煜的诗词虞美人

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

故国之思。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

向东流。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

《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

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

“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赏析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

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

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

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

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故

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

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

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

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

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

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

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

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

“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

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

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

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

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

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

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作者介绍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

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

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

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

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

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

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

称为“千古词帝”。

概况

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文

及音律均有一定造诣,其中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

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

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

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期”。代表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

《相见欢》《乌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阵子》等,皆成于

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充满忧伤气质,主要抒发了自己

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故有词云:

后主虽拙于治国,然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

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

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

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如何提高想象力 。其词主要收集在

《南唐二主词》中。他还极力推广了澄心堂纸,与与大周后一同修补

了《霓裳羽衣曲》。

早期经历

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

之意改名李煜。史载其“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

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次子

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次子。

李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惧怕李弘冀猜忌,不敢

参与政事。在此期间,他曾给自己取号“钟隐”、“钟峰隐者”、

“莲峰居士”,表明自己无意争位convey ,自己的志趣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

公元959年,李弘冀杀死其叔父李景遂(李璟即位初曾表示要位终

及弟),七分病情三分“罪”,在景遂死后不到3个月即不满三十岁暴

卒。李弘冀转正党员申请书 死后,李璟欲立李煜为太子,钟谟说:“从嘉德轻志懦,

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李璟怒,找了个

借口把钟谟贬为国子司业,流放到饶州,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

政事,令其反思报告范文 住在东宫。

登基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迁都南昌,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

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25岁时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开宝

四年(971年)11月,李煜派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此时封郑王)。去北宋进

贡。于是始去唐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印",赐诏乞呼名,从之。

973年,宋太祖令李煜去开封,他托病不去,宋太祖遂派曹彬领

军队去攻打南唐。此时的李煜仍对宋王朝抱有幻想,希望通过纳贡保

全自己父兄的基业,一面派兵消极抵抗,一面向宋太祖求和。然而,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太祖与吴越王南北夹攻,兵至金陵。

公元975年十二月,宋军攻至金陵城下,李煜此时才恍然大悟,

然大势已去。宋军执行宋太祖"使自归顺,不须急击"的方针,包围金

陵至十一月二十七日,才向金陵发起总攻,一举占领金陵。宋军破城,

守将呙彦、马诚信、马承俊等在巷战中战死。李煜念完最后一首唐诗

后,奉表投降,5000名南唐残兵放弃武器停止巷战南唐灭亡。

公元976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

进封陇西郡公。

去世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

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宋太宗闻之大怒。

据宋代王铚的《默记盐烤土豆 》记载,李煜最后因写《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

牵机毒杀。牵机药一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

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在位总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死后,葬洛阳北邙山。

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王国维≪人间词话≫)“性宽

恕,威令不素著”(文莹≪湘山野录≫),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

“皆巷哭为斋”。他的继后小周后也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

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

是个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过事非,已成历史之轨迹。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

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

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

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

主词》。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

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话到沧桑语始工”(清沈雄

《古今词话》)。

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史书上说赵光

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

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

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

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

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

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

满龙堆。”(小周后乃大周后娥皇的妹妹,后被封为郑国夫人,并被规

定定期进宫参拜。小周后是个绝色美女,宋太宗赵炅垂涎其美丽。)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李煜以帝王之尊

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尝尽辛酸,最后

被宋太宗用药毒害而死。这首词可以看作是他临终前绝命词,据说这

首词中抒写自己的悲恨和怀念故国,因而成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

词中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

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亡国之痛。

公元978年8月13日(农历七夕),当李煜在其42岁生日那天与

后妃们聚会,写出脍炙人口的《虞美人》时,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

赐毒酒毒死李煜,又虚情假意封李煜为吴王,以王礼厚葬于洛阳邙山。

并请原南石鼓歌 唐旧臣为李煜写了墓志铭,自己也特诏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5:1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2604241511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虞美人秦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虞美人秦观.pdf

上一篇:火星救援结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虞美人秦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