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锦瑟锦瑟(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
《锦瑟》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首。
这首诗无疑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难理解的作品。
但它毕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是经典中的经典,堪称最享盛名。
自宋元以来,研究者众,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
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古诗名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就是出自《锦瑟》这首诗。
《锦瑟》作者: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
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
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
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
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
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
弦一柱之思忆。
⑵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
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李商隐锦瑟⑶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
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
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一九《杜鹃》诗注引《成都记》:望帝
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
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
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
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
使闫立本如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⑸蓝田日暖玉生烟:《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
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
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
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
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
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
已是令人不胜惘然惆怅了.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
用这两句诗表达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
的苦痛心情。
五十的锦瑟乃是天神所用,世间用的锦瑟乃是二十五弦的。
五十弦的锦瑟,音律太丰富,音域太广阔,音韵太悲美而让凡人
享受不了,五十弦的锦瑟是作者自喻:才高志远却难为世用。
翻译锦瑟无缘由地有五十弦,引起我近五十载丰富人生的伤心往
事。
追思已逝的岁月,其中有一件事对我半百的人生来说,更是悠悠
难忘。
我像庄生梦蝶一样梦到了你,到彼岸与你短暂相会,但未来得急
畅叙幽情,就梦醒在痛苦的另一岸。
我醒了,但悲痛未绝,我的思绪又来到杜宇的年代,我化作了杜
鹃鸟,你看到我哀啼中泣出的鲜血了吗?归来吧!归来吧!曾经的夜
晚,你我共赏明月,伤心处看到你泪眼婆娑;而今的白天,风和日丽,
只待与你把玩,你却香消玉殒,化作缕缕轻烟。
悲乎!对你的款款思念之情,本待慢慢地、详细地、长久地追忆,
只是自从你玉殒之后,就不堪思量,每当思量都悲痛欲绝,脑袋里一
片模糊,迷失掉自我。
赏析李商隐《锦瑟》赏析施蛰存撰南朝宫体诗绮丽的辞藻,到盛
唐时,已被摈斥在诗坛之外。
王、孟的诗,固然清淡;即使李、杜、高、岑,也绝不堆垛秾艳
的字面。
从此以后,诗家一味祟尚清淡,到了郊、岛,已清淡到质朴无华
的古拙境界,不免有人感到枯瘁。
物极必反,首先出现了一个李贺。
他从齐梁诗赋中汲取丽辞幽思,运用在唐代的声韵琅然的近体诗
中大凤凰 ,登时使唐诗开辟了一片新境界。
受李贺影响的有施肩吾、段成式、温庭筠、李商隐。
段、温、李三人都排行十六。
所以当时人称他们的诗体为三十六体。
杜甫作诗,极讲究句法,如《秋兴》八首之类,诗句都极为雄健。
作长篇诗,又在叙事方法上,继承了司马迁、班固的史笔,如《北
征》、《自京赴奉先咏怀》之类,形式是诗,精神却是一篇散文。
这一特征,首先由韩愈继承了下来,于是使后世有以文为诗的评
语。
李商隐的诗,在句法与章法、结构方面,显然可以看出杜甫、韩
愈的特征。
为了要运用绮丽的字面来结构对偶的律诗句法,有许多思想、情
绪,甚至事实,不使用本色词语来表达,于是不得不借助于运用典故。
在李商隐以前,诗人运用典故,不过偶尔用一二处,不会句句都
用典故。
而且一般的用典故,都是明用,读初学炒股 者看得出,这一句中包含着一
个典故。
只要注明典故,诗意也就明白了。
但是,李商隐的诗,往往是逐句都用典故,即使都注明白了,诗
意还是不易了解。
因为在运用典故的艺术手法上,他也有所独创。
他在诗中运用典故,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
典故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企图在他的诗中所显示
的意义。
南朝宫体诗,使用绮丽的辞藻,描写男女欢爱的宫廷生活,这些
诗的思想内容,不会越出文字意境之外。
因此,宫体诗的创作方法,绝大多数都是赋。
李商隐有许多诗,也是组织了许多绮丽的辞藻,描写男女欢爱。
但在文字表面现象的背后,还隐藏着与男欢女爱不相干的意义。
这样,李商隐的艳体诗,或说情诗,仅是他的某一种严肃思想的
喻体,我们说他是用比兴的创作手法来写这一类诗的。
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文学史上称为温李,但温庭筠的诗很少比
兴手法。
无论意义与价值,温庭筠的诗远不如李商隐。
在唐诗中,李商隐不能说是最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的社会意
义,远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
但我们可以说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的唐代诗人,因为爱好李
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
北宋初年,以杨億、刘筠等人为首的一群诗人,掀起了一个学习
李商隐诗的高潮。
他们刊行了一部唱和诗集,名为《西昆酬唱集》,后世就把李商隐
风格的诗称为西昆体。
自从欧阳修、石介、梅尧臣等提倡魏、晋风格的古诗,黄庭坚创
立了江西诗派以后,西昆体就不时行了。
但是,王安石还说:要学杜甫,应当从李商隐入门。
明代是唐诗复兴时期,从前、后七子到陈子龙、钱谦益、吴梅村,
都有李商隐的影响。
清代中期以后,诗人好做情诗,专学李商隐的无题诗,流品愈下,
出现了王次回的《疑云集》和《疑雨集》。
再以后,就有鸳鸯蝴蝶派小说中的那些香艳诗了。
金代诗人元遗山的《论诗绝句》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
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前二句是《锦瑟》诗中的句子,下二句说诗家都爱好李商隐的诗,
但苦于不解诗意,最好有人把它们笺注明白,像汉代郑玄笺注《诗经》
一样。
这是历代以来读李商隐诗的人共同的愿望。
到了明代末年,有一个和尚道源开始为李商隐诗作注解。
这部书现在已经失传,无法见到,据说是徵引虽繁,实冗杂寡要,
多不得古人之意。
但清初王渔洋在《论诗绝句》中曾极力推崇他,比之为笺解《诗
经》的功臣毛公与郑玄: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
千秋毛郑功臣在,尚有弥天释道安。
据宋人笔记《杨文公谈苑》云,李商隐每作诗文,一定要查阅许
多书本,乱摊在屋子里,人家比之为獭祭鱼。
原来水獭啣到了鱼,并不立刻吞食,它要把得到的鱼,一条一条
陈列在面前,好象祭祀这些鱼。
好久以后,才把这些鱼吃掉。
李商隐乱摊书本,找寻资料,以写诗文,情状也和獭祭鱼一样。
獭祭这个词语,现在已被用来讥讽人家东抄西袭做文章了。
道安是苻秦时高僧,自称弥天释道安,诗中用以指道源。
清初,朱鹤龄在道源注本的基础上,增补了许多。
其后,经过程梦星、姚培谦、冯浩等人的笺注考释,现在我们用
的是冯浩的《重校玉溪生诗详注》。
借助于这个注本,我们对李商隐诗中的典故,大致可以了解。
但是,对于整首诗的涵义,还是不容易明白。
尽管冯浩作了大量的考证笺释,恐怕还有许多不能作为定论的地
方。
李商隐的诗,既然有了详尽的注解,还是不容易看懂,而读者偏
偏还是爱好,这不是很有矛盾吗?并不矛盾。
这正是唐诗的特征,尤其是在李商隐诗中体现了出来。
唐诗极讲究声、色、意。
首先是声,平仄谐和,词性一致,都是为了追求音律的美,所以
称为律诗。
隋代以前的五言诗,在不合乐的时候,都是平读的,象我们现在
朗诵白话诗一样。
唐代的律诗,即使不配音乐,也可以象歌曲一样吟唱,因为它的
文字组织有音乐性。
其次是色。
它属于文字的美,是诉之手视觉的。
李商隐极能组织绮丽的辞藻,他运用的单字和语词,浓淡,刚柔,
非常匀称,看起来犹如一片古锦上斑斓的图案。
最后才是意。
深刻的思想、感人的情绪,都是诗的内容,我们称为诗意。
李商隐的诗,尽管我们不能理解其诗意,但是它们的声、色同样
有魅力能逗取我们的爱好。
现在我举出一些历代以来众口传诵的名句:永忆江湖归白髪,欲
回天地入扁舟。
(《安定城楼》)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回中牡丹》)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春日寄怀》)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卷旗。
(《重过圣女祠》)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无题》)以上八联,都是不朽的名句。
第一联不用绮丽字面,而句法却俨然是杜甫,钱良择在《唐音审
体》中称之为神句。
这些诗联,放在全篇中,尽管全诗的涵意不甚可解,但就是这一
联,已具有吸引人的魅力,使人击节心赏了。
此外,还有许多联句,连意义都在可解不可解之间,只因为有高
度的声、色之美,也使读者不求甚解而仍能感到它是好诗。
李商隐的诗,有许多题作《无题》、《有感》、《读史》的,这些诗
题,并不象历来诗人那样,用以说明诗的内容。
为了记录他的恋爱生活,或者发泄他的单相思情绪,他写了一首
隐隐约约的诗,并不要求读者完全明白,于是加上一个题目:无题。
如果他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方面有所感触,也用艳情诗的外衣
写下来,也题之为无题或有感。
如果他对当时的政治、国家大事有所愤慨,他就用借古喻今的手
法作诗,题之曰读史。
读史就是咏史,这种诗题是古已有之。
有感也有人用过。
无题则是他的创造。
此外,李商隐还有许多诗,用第一句开头二字为诗题,如《锦瑟》、
《碧城》之类。
这些诗,其实也就是无题。
白居易作《新乐府》,惟恐读者不明白他的诗意,在诗题之下,还
要摹仿《毛诗》,加上一个小序。
例如诗题《杜陵叟》下面有一句小序:伤农夫之困也。
白居易希望自己的作品大众化,要做到老妪都解。
尽管他的诗已经够明白浅显,他还是不惮烦地要在诗题上表现清
楚。
李商隐恰恰相反,诗意已经朦胧得很,还不愿加一个说明性的题
目。
留有馀地,让读者自己去感觉,而不是理解。
白居易和李商隐,代表了两种文艺观点,两种创作方法。
一个是现实主义,一个是近于象征主义。
现在我们就以《锦瑟》这首诗为例子,看看历代以来许多人的体
会: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宋人《许彦周诗话》云:《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柱如
其弦数。
其声有适怨清和,又云感怨清和。
’昔令狐楚侍人能弹此四曲。
诗中四句,状此四曲也。
章子厚曾疑此诗,而赵推官深为说如此。
这大概是解释此诗的最早资料。
许彦周记录赵深的讲法,以为这首诗是李商隐听了令狐楚家妓弹
奏锦瑟以后写的。
锦瑟有四种音调,诗中两联四句即分别描写这四种音调。
庄生句是写适,或感,望帝句是写怨,沧海句写清,蓝田句写和。
这样讲诗,真是可谓曲解。
望帝句勉强可以说是形容其怨,其馀三句就扣不上去了。
瑟与琴一样,都是一弦二柱,锦瑟的柱数与弦数同,显然是胡说,
既然李商隐自己没有注明此诗本事,又何从知道令孤楚家妓女曾弹奏
过适怨清和的瑟曲呢?但是,尽管许多人不能同意如此讲法,而王世贞
还说:李义山《锦瑟》诗中二联是丽语。
作适怨清和解,甚通。
然不解则涉无谓。
既解则意味都尽,以此知诗之难也。
(《艺苑巵言》)他以为李商隐的这一类丽语,讲不通就没有意思,
讲通了反而又觉得不过如此,没有馀味了。
这一评语,正说穿了李商隐诗的特征。
刘攽《中山诗话》说:锦瑟是当时某一个贵人的爱姬。
《唐诗纪事》说是令狐楚的妾。
总之,都以为锦瑟是人名,而这首诗是李商隐写他对锦瑟的爱恋。
这一讲法,也只是臆说,毫无根据。
但是《唐诗鼓吹》中郝天挺注此诗,仍用适怨清和之说。
廖文炳从而解云:此义山有托而咏也。
首言锦瑟之制,其弦五十,其柱如之。
以人之华年而移于其数。
乐随时去,事与境迁,故于是乎可思耳(以上解第一联)。
乃若华年所历,适如庄生之晓梦,怨如望帝之春心,清而为沧海
之珠泪,和而为蓝田之玉烟,不特锦瑟之音,有此四者之情已(以上
解中二联)。
夫以如此情绪,事往悲生,不堪回首,固不可待之他日而成追忆
也。
然而流光荏苒,韶华不再,遥溯当时,则已惘然矣(以上解尾联)。
这样解释,已经是逐句串讲了,但是读者还未必能豁然开朗,信
服他讲得不错,已表达了作者本意。
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中释云:此悼亡诗也。
《房中曲》云:‘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即以义山诗注义山诗,岂非明证?锦瑟当是亡者平日所御,故睹物
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
集中悼亡诗甚多,所悼者疑即王茂元之女。
旧解纷纷,殊无意义。
以此诗为悼亡而作,以锦瑟为兴感之物,朱彝尊、朱长孺、冯浩
也都有此设想,不过对诗句的具体意义,各人的体会又各有异同。
锦瑟无端五十弦,钱氏云: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二,则五十
弦矣。
故曰无端,取断弦之意也。
冯浩最初的笺解,以为此句是言瑟之泛例,引李商隐诗另一句雨
打湘灵五十弦为例。
又说:以二十五弦为五十,取断弦之义者,亦误。
又说:此悼亡诗,定论也。
以首二字为题,集中甚多,何足泥也。
这样,冯氐虽然也以此诗为悼亡而作,但锦瑟和五十弦都没有任
何寓意。
但他在重校本中却同意了钱氏的讲法。
一弦一柱思华年,钱氏云:弦分为五十,柱则依然二十五。
数瑟之柱而思华年,意其人年二十五岁而卒也。
杨守智笺云:琴瑟喻夫妇,冠以锦者,言贵重华美,非荆钗布裙
之匹也。
五十弦、五十柱,合之得百数。
思华年者,犹云百岁偕老也。
何焯解此诗首二句云:首借素女鼓瑟事以发其端,言悲思之情,
有不可得而止者。
冯浩笺云:杨说似精而实非也。
言瑟而曰锦瑟、宝瑟,犹言琴而曰玉琴、瑶琴,亦泛例耳。
有弦必有柱,今者抚其弦柱而叹年华之倏过,思旧而神伤也。
庄生晓梦二句,钱氏以为言已化为异物。
何焯云:悲其遽化异物。
冯浩则以为上句是取物化之义,下句则谓身在蜀中,托物寓哀。
沧海月明二句,钱氏以为上句言其哭之悲,下句谓已葬也,犹言
埋香瘗玉。
何焯以为悲其不能复起之九原也。
这两家的意见是同样的,上句寓悲悼之意,下句惜其长眠地下。
冯浩不同意这一讲法。
他以为这首诗的下半是重致其抚今追昔之痛,沧海句是美其明眸,
蓝田句是美其容色最后一联,此情二句,钱氏解释道:岂待今日始成
追忆,当生存之时,固已忧其至此矣。
意其人必婉弱善病,故云。
冯浩在初校本中,讲法与钱氏不同。
他说:惘然紧应无端二字。
无端者,不意得此佳耦也。
当时睹此美色,已觉如梦如迷,早知好物必不坚牢耳。
但是在重校本的《补注》中,却全部否定了自己的旧说,认为钱
氏起结之解,究为近理。
中四句必如愚解。
他承认钱氏对此诗首尾两联的解释,较为近理。
可是还坚持他对中间二联的解释。
以上所引诸家,都是清初康熙、乾隆朝的笺注家。
他们都认为这是一首悼亡诗,但是全诗八句,各人的讲法都不尽
一致。
即使有相同处,也是同中有异。
总的说来,清代诗家。
都同意这是为悼亡而作。
只有一个纪晓岚,以为它是一首艳情诗:始有所欢,中有所阻,
故追忆之而作。
(《李义山诗辨正》引)差距其实不远,只是那位美人死与不死之
别而已。
据说有一个宋刻本李商隐诗集,第一首就是《锦瑟》,因此,何焯
又曾以为是李商隐自题其集以开卷,此诗有自伤生平之意。
此说记载于王应奎的《柳南随笔幼儿园教育笔记 》。
冯浩以为这不是何焯的话。
近代张采田作《玉溪生年谱会笺》,关于《锦瑟》这首诗,就采用
此说。
最近出版了一部《李商隐评传》,其作者更以为这样讲法最得其实。
他又从而发挥之。
现在节录如下:
《锦瑟》实际上是李义山一生遭遇踪迹的概括。
宋刊义山诗集把它置于卷首决不是偶然的。
首联以锦瑟兴起,是虚写。
思华年三字统摄全篇,是本诗基本主题思想的概括,中四句是纯
系自伤生平之辞。
庄生句包含两方面意思。
一方面是实写,即追忆青年时代仙游生活。
庄生,诗人自谓;迷蝴蝶,喻入道仙游。
另一方面又是虚写,是说自己青年时代有过许多绮丽美好的理想,
后来在冷酷的现实生活中逐一幻灭,化为泡影,晚年回忆起来真是既
辛酸,又甜蜜。
望帝句谓我满腹忧愤,惟有假诗篇以曲传。
春心寓迟暮之感。
沧海句取沧海遗珠之意。
意思是说:沧海的遗珠长对明月而垂泪。
蓝田句意思与上句相近,是说蓝田的美玉,每临暖日而生烟。
总的说来,这两句义山自慨不遇。
珠、玉,诗人自喻美才;泪、烟,抒写沉沦不遇之痛。
尾联运用递进句式,今昔对照,突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寂寞。
诗用反问句式更有力地肯定正面意思:凡此种种遭受,何待今天
回忆,就在当时也够令人惆怅伤感的啊!又诗题曰《锦瑟》,取首二字为
题,犹《无题》也。
作者每讲一个词语,都引李商隐其他诗中同一个词语为证。
例如庄周梦蝶的典故,李商隐用过好几次,作者都引用来作为旁
证,以证明这是写游仙生活。
看到句中有沧海和珠字,就说这是沧海遗珠之意。
从来讲唐诗的,何止数百家,尽有讲得很深奥屈曲的,但没有见
过如此穿凿附会的讲法。
李商隐原诗虽然不能诼句实讲,但体会其涵义,我以为悼亡之说,
还是近情。
自伤生平的讲法,或者可以聊备一说,但如果用《评传》作者这
样的曲解,恐怕无论如何也讲不清这是一首自伤生平的诗。
以《锦瑟》为例,可知李商隐的许多无题诗,尽管注明了诗中所
用典故,还是不很容易了解其主题思想。
冯浩在几十年的研究及笺注工作以后,写下了两段结论。
其一云: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
各有偏见,互持莫决。
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
人迷乱耳。
《鼓吹》合诸无题诗而计数编之,全失本来意味,可尤噱也。
其二云:说诗最忌穿凿。
然独不曰‘以意逆志’乎?今以知人论世之启示的作文 法求之,言外隐衷,大堪
领悟,似凿而非凿也。
如《无题》诸什,余深病前人动指令孤,初稿尽为翻驳,及审定
行年,细探心曲,乃知屡启陈情之时,无非借艳情以寄慨。
盖义山初心,依恃惟在彭阳,其后郎君久持政柄,舍此旧好,更
何求援?所谓‘何处哀筝求急管’者,已揭其专壹之苦衷矣。
今一一注解,反浮于前人之所指,固非敢稍为附会也。
若云遁体一无谬戾,则何敢自信。
冯浩最初不赞成以前许多注释家的观点,他在初刻笺注本中,对
前人以为有寄托的好些无题诗,一概批驳,断定它们都是描写爱情的
艳诗。
但后来对李商隐的生平遭遇,经过深入研究,发觉李商隐並不是
一个风流浪子,他的那些艳诗,在很大的程度上,可能是有隐喻的。
于是他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探索这些无题诗的微意。
结果是,在他的重定本《笺注》中,他认为是有寄托的无题诗,
反而更多于前人研究的结果。
但是他也肯定有一小部分无题诗,还是赋艳情之作。
在这种夹杂不分的情况之下,他认为必须有所区别,而《唐诗鼓
吹》把李商隐的许多无题诗集中在一起,使读者不能区别鉴赏每一首
诗的意味,这是他认为可笑的。
但是,对于李商隐的诗成功需要坚持 ,运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来求解,冯浩也还
不敢自信其无误。
所以,我以为还是采取陶渊明的方法,不求甚解为妙。
一九八五年二月十八日原载:《唐诗百话》下李商隐《锦瑟》赏
析周汝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
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
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
二字以发端比360wifi驱动 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
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
其实不然。
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
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
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
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
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谿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
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
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
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
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
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
言。
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要想欣赏玉谿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
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
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
玉谿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
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
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
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玉谿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
成寐。
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
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
所谓迷者是。
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谿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
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
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
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
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
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谿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
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
玉谿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
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
在此下面山西大同刀削面 ,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
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
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200字加油稿 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
当此之际,玉谿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
珠得月华,始极光莹……。
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
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
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
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
以分辨的妙境。
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
谿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
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
宜月夜,清怨尤深。
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对于诗
人玉谿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
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
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
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
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代理是什么意思 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
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
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
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
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
水怀珠而川媚。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
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
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
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
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
玉谿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
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
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
色。
玉谿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
则一。
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
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
势未尝闪遁。
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
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
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
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谿诗之所以为玉谿诗者,尤在于此。
玉谿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
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
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
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
循此以求,我觉得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
说是全出臆断。
原载:《唐诗鉴赏大辞典》李商隐《锦瑟》解读郭俊群初读李商隐
《锦瑟》,我们感受到的是意象的丰富与朦胧,以及诗中流露出的浓浓
的抒情气氛,但怎么美又让人感到茫然。
李商隐一生经历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
这时,曾经是历史上空前强大和繁荣的唐朝,已经趋于没落。
李商隐作为此时杰出的、有代表性的诗人。
李商隐锦瑟在诗歌艺术方面,他通过广泛学习前人,惨淡经营,
自成一格,创造了深婉精丽,富于感伤情调和象征暗示色彩的新诗风,
为古代诗歌抒情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李商隐是政治上颇有抱负而遭遇非常不幸的诗人,从少年时期起,
他就怀着凌云一寸心,以后在政治上虽屡遭挫折,仍不时吟唱出天意
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旦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等具有奋发进
取精神的诗句,直到凄凉的晚年,仍为抱负成虚而怅惘不已。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晚年回顾平生遭遇,抒写身世之感的篇章。
与前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相比,李杜他们抒写人生感慨,往往以
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感慨为前提。
像李白的吟涛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
有怀》)。
杜甫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等就是如此。
到了李商隐诗中,表达人生感慨发展为基本主题,这成为他创作
中一种自觉的贯串一切的要求。
从李杜的面对现实,以表达社会感受为主;到李商隐的面对自我,
以表达身世之感人生感慨为主,正反映出唐王朝知识分子的心态由盛
世时的开放外向到衰世时的内向收敛的变化过程。
与同时代的杜上海高考延期 牧相比,李商隐诗歌的沉郁、感伤以及个性特征的
鲜明突出,更能体现历史的趋势和时代特点。
本篇素称难解,歧说纷纷,实则首尾两联已明言。
这是思华年而不胜惘然之作。
此时诗人已经四十六岁,与首句见五十弦瑟而心惊之语正合。
即因睹锦瑟之形(五十弦),闻锦瑟之声(弦弦柱柱所发的悲声)而生。
所以颔、颈两联即承一弦一柱思华年,既摹写锦瑟所奏的迷幻、
哀怨、清幽、缥缈的音乐意境,又借助于描摹音乐意境的象征性图景
对华年所历所感作概括而形象的反映。
关键在于华年二字,意为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
绪乱,怅惘以难言。
锦瑟既是诗人兴感的凭借,又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
从总体看它和诗人许多托物自寓的篇章性质是相近的。
如咏为雨所败的牡丹:玉盘进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实际
上是遭受挫折的伤心进泪,理想破灭的内心写照;又如咏蝉:五更疏
欲断,一树碧无情,也不难令人想见作者羁役幕府,心力交瘁,举目
无亲的那种冷极幻极的心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步入官场,无意中卷入了党派之争,成了当时政治的牺牲
品,渴求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的他,为此痛苦不已,往事不堪回首,
身处无可逆转的衰世,使一向关注自身命运发展的李商隐,对前途感
到十片迷惘。
在这里,由于诗人在回顾华年往事时没有采取通常的历叙平生的
方式,而且将自己的悲剧身世和悲剧心理幻化为一幅幅各自独立的含
蓄朦胧的象征图景,因此它既缺乏抒情方式所具有的明确性,又具有
通常抒情方式所缺乏的暗示性,能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但只要抓往思华年和惘然这条主线,结合诗人的身世创作,对颔、
颈两联所展示的图景从意象到语言文字细加揣摩,则其中所寓的象征
之意———身世遭逢如梦似幻,伤春忧世似杜鹃啼血,才而见弃如沧海
遗珠,追求向往终归缥缈虚幻———却不难默会。
这些象征性图景之间在时间、空间、事件、感情等方面尽管没有
固定的次序,但却都是诗人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一再重复的主题和反
复流露的心声,借助于工整的对仗,凄清的声韵,迷离的气氛等多种
因素的映带联系,使全诗笼罩着一层哀怨凄迷的情调气氛,加强了整
体感。
这首诗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走向没落的晚唐时代才人志士的悲剧心
理和对自己悲剧命运感到迷惘的情绪。
关于《锦瑟》的主旨《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
最难索解的一首诗。
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
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
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
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
多。
诗取篇首二字为题,实际上等于是一首无题诗。
关于这首诗的意蕴,我们不妨认为是诗人由听奏瑟而引发的对年
华的思忆和对身世的感伤。
《锦瑟》的意识流批评阐释方汉文李商隐《锦瑟》(亦称《无题》)
诗厉来被视为诗中之谜,千余年来注家蜂起,众喙不一,评骘几至互
为牴牾,为厉代诗家所难。
要索解其意,我们不妨先看看原诗: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柱
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们从常见评注中加以选择和分类,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
一是真瑟乐声说。
宋代诗人黄庭坚、苏轼等人认为这是一首咏物托志诗,物就是瑟,
志即诗人对于音乐的见解,从乐器进而论乐音,是诗的主旨。
《缃素杂记》中说:黄朝英曰: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晓其意,
后以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
十,其柱如之。
其声也,适、怨、清、和。
’按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
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
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奇迈占,信然。
二是古瑟自沉说。
汪师韩《诗学纂闻》曰:《锦瑟》乃是以古瑟自沉。
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潮流。
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故,犹言无谓也。
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
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
春心者,壮心也。
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
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
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安闲蓝田。
追忆谓后世之人追忆也。
可待者,犹云必传于后无疑也。
当时,指现在言;惘然,无所适从也,言后世之传,虽可自信,
而即今沦落为可叹耳。
三是青衣名说。
《中山诗话》中说:刘分曰: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
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
这种专为一人赋诗的说法,赞同者不多,早就遭到胡震亨的反驳:
以锦瑟为真瑟者痴,以为令狐楚者,以为商隐庄事楚、淘,必淘青衣
亦痴。
商隐情诗,借诗中两句为题者尽多,不独《锦瑟》。
(《唐音癸箴》)
四是悼亡说。
朱彝尊曰:此悼亡诗也。
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论物起兴也。
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
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三字,意其人二十五年而殁也。
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
犹言埋香瘗玉也。
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
之惘然,意共人必婉约?病,故云然也。
(《李商隐诗歌集解》)五是琴瑟夫妇说。
程梦星曰:夫妇琴瑟之喻,经史厉有陈言,以此发端,无非假借。
诗之词旨,盖以锦瑟之弦柱实繁多且多,夫妇伉俪厉有年所,怀
人睹物,触绪兴思。
(《李商隐诗歌集解》)六是自悔说。
《龙性堂诗话》叶矫然曰:细味此诗,起句说无端,结句说惘然,
分明是义山自悔其少年场中,风流摇荡,到今始知其有情皆幻,有色
皆空也。
……晓梦、春心、月明、日暖,俱是形容其风流摇荡处,着解不得。
七是自伤说。
《李义山诗辑评》曰: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
‘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
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
同持此见的尚有《唐诗鼓吹评注》中发表的如下见解:详玩无端
二字,锦瑟弦柱当属借语,其大旨则取五十之义。
无端者,言岁月忽已晚也,玩下句自见。
顾其意言所指,或忆少年之艳冶,而伤美人之迟暮;或感身世之
阅厉,而悼壮夫之晚,则未可以一辞定也。
何焯等人也有相同的看法,论述大致相同,不一一罗列。
八是世事身事说。
杜庭珠《唐诗叩弹集》中说:梦蝶,谓当时牛、李之纷纭;望帝,
谓宪、敬二家被弑,五十年世事也。
珠有泪,谓悼亡之感;蓝田玉,即龙种风雏意,五十年身事也。
近人汪辟疆也曾说过:此义山自道平生之诗也。
意指义山个人身世。
岑仲勉则说:余颇疑此诗是伤唐室之残破,与恋爱有关,是从世
事角度来琢磨诗意。
九是感叹无端说。
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全在起句无端二字,通体妙处,俱从
此出。
……锦瑟一弦一柱,已足令人怅望不说;全似埋怨锦瑟无端有此弦
柱,遂致无端有此怅望。
即达若庄生,迹迷晓梦;魂为杜宇,犹托春心。
沧海珠光,无非是贯;蓝田玉气,恍若生烟。
触此情怀。
垂垂追溯,当时种种,尽付惘然。
对锦瑟而兴悲,叹无端而感切。
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十是客中思家说。
这是叶葱奇先生提出的,认为就通篇来看,分明是一篇客中思家
之作。
(《李商隐诗集疏注》)但据吴调公研究,此诗当是诡商隐在郑州
家中时所作,那么叶氏说法就碰到了考据学上的质疑,有待进一布澄
清。
此外尚有多种解释,如当代学者钱锺书在《谈艺录》中的锦瑟喻
诗说,吴调公则认为这是诗人晚年在郑州家中所作,是对生平的回顾,
哀叹自紙ツ政治抱负没有实现等等。
笔者曾有感于见解纷纭,而无意弥纶群言,曾提出过一种新解释:
梦幻无意识心理描写,或是一种意识流描写。
主要论证为:诗中最后一句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
然。
这正是梦中心理的具体描述,诗人处于梦幻心理中,梦中事物当
时很模糊,只可以在事后追忆中变得清楚起来。
从这一观念出发,所有其他疑难可以得到解释。
诗人说无端是指诗人在梦中忽然发现当时常见的锦瑟由二十五弦
变为五十弦,诗人感到希奇,所以有无端的说法。
那么这个数字五十从何而来呢?当然用精神解析批评梦幻中的数
字法很轻易解释为,诗人无意识中已经联准备到自己年已五十了,这
与诗首句意义是明显相符的。
在诗中,数字发生了位移,这是弗洛伊德式精神解析批评的原理
之一,即相关的数字或是概念可以从无意识中进入到相关的意识之中,
这样就是从年龄的五十位移到了锦瑟的五十根琴弦。
前人已经有关于诗人年龄与弦数的猜测,这种猜测假如置于无意
识的角度就更为合理了。
但是弗洛伊德把问题简单化了,实际上是因为锦瑟是弦丝,引起
了诗人的玄思,从而一弦一柱思华年,就是这种思。
这是全诗的主题,也是全诗意识(包括无意识的中心),当然更为
重要的是,这也是一个中心词思。
这是另外一种联系,即隐喻的语言符号联系而不仅仅是无意识的
心理关联,这恰是后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创造。
他的名言是:无意识其实是一个结构,这个结构并不无序混乱的,
恰恰相反,它是像语言那样构成的,因此对于无意识的解释其实是对
语言结构的解读。
拉康并不是个文学批评家,但他也曾小试牛刀,在雨果诗的阐释
中表演自紙ツ批评方法。
他从雨果诗中的arbre(法文的树)一词联系到萨土恩之树、狄爱
娜之树、血液循环之树等。
其实是一种类似于意识流文学现相式的解释。
再进一布以这种无意识批评来深化解释,前人的疑问大多可以冰
释。
诗人无意识中的庄生晓梦、望帝杜鹃、月明珠泪、日暖玉烟因为
缺乏无机联系而为人所不解,这正是梦中无意识的特征。
庄生望帝两典共同之处是它们的内在因素是同一的,因而形成一
种凝缩。
那么为那些会有月明珠泪与玉暖呢?而珠泪与玉烟都是物质壮态
的变化,也是一种变形方式,相征着生离死别。
这种物化壮态的描绘正是意识流的特征。
在世界文学史上,《锦瑟》这种意识流式描写,其实并不是绝无仅
有,我们可以举出两部西方文学的名著与之相比较,一是英国弗吉尼
亚伍尔芙《墙上的斑点》,从墙上的一个斑点联准备到众多事物,人生
百态,与本诗从锦瑟之丝(生死)而及于古往今来的往事,其关注的
中心是这个词,当然,由于中国诗是用意相表达的,所以这种意相也
就是一种语词结构。
但正如美国诗人庞德所指出:这种意相的特点在于它是表现而不
是再现,这种表现是事物自身的呈现。
如晓梦、杜鹃、珠泪、玉烟之类,由这种具体的意相而产生隐喻、
联想,乃至浮想联翩,不可以自已。
另一个是法国普鲁斯特的长篇《追忆逝水年华》,从贡德莱镇一次
早饭时的一块小点心引发出四十年生活的回忆。
总之,无论是墙上的斑点,还是早饭时的小点心,都是一种意相,
这种物相感动人,产生感慨。
这就是《锦瑟》的秘密所在,与此同理,西方的意识流小说也就
是一种无韵之《锦瑟》,西方之义山。
以上仅是笔者臆会,无意于自立新说,目的在于从现代文艺心理
学角度来研究《锦瑟》,却又不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规范,寻找更为合
理的阐释方式。
意识流文学是一种翻新,但是意识流的存在却是自古已有,因此,
并非只有西方现代小说家可以有意识流的创造,中国古代诗人亦可以
有意识流的作品。
当然这种批评方法本身并不属于意识流,我们只是借用其名而已。
元好问早就感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其实是国代笺注不断,无一家能独领风骚。
假如从后阐释学的角度看,郑笺这样的权威是不可能出现的。
如果真是如此,岂非更有利于解释的可持续性吗?作者介绍李商
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
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
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
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
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
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
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繁体对照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4:44: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258667384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望帝春心托杜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望帝春心托杜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