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简史暨中国原始人类生存年...
远古时代
(约距今300万年─公元前21世纪)
传统上认为的、人类起源于非洲之后的迁徒图。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对天、地的出现及人类的产生,有各种不
同的说法。在中国,有关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一类的传说流传久
远。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地质学的
发展,揭示了地球形成的奥秘,也揭示了人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目前,
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发现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300余万年,
因而非洲被认为是人类的起源地。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
山人」化石,距今也有200万年。此外,还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化石,
如年代稍晚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等等,数量很多、分布地域也很广。因此,中国的考古学家提出:东
亚地区也是人类起源地。
人类的出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它是古猿演变而来的。最近几十
年间的考古发现和古人类学研究的成果证明,古猿与早期人类的关系
十分密切,使「从猿到人」的学说,获得越来越多的证据。
人类的出现与劳动有关。人类最初制作和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
考古学家为与后来出现的磨制石器相区别,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时
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后者(即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
器时代。为了研究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与进步,考古学家还将它
们分为早中晚三期。旧石器时代所分的早中晚三期,与古人类学家依
据古人类的体质特徵所分的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
期智人(新人)这三个阶段大体是一致的。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打
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类简单、一器多用为其特点;到了旧石器时代
的晚期,石器趋于小型化和多样化,器类增多,还发明了弓箭、投矛
器等复合工具和钻孔技术,出现了少量磨制石器。在旧石器时代,人
们以采集果实和鱼猎为生。他们不会建造房舍,多在山洞中栖身,过
着群居的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已学会用火。先是采野火,
后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如打击火石取火、钻木取火等等。火的使
用对人类的进化有很大的意义。它可用于照明、驱除野兽、驱赶寒冷,
还改变了人们生食的习惯。由于熟食能缩短消化过程,使更多的养料
被人体吸收,并使血液中的化学成分有所改变,促使人的体力增加、
脑髓发达。如30万年前的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059毫升,一万年
前的山顶洞人的脑容量为1200─1500毫升,已达到现代人的脑容量变
化范围,身高也与现代华北人的身高接近。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旧石器
时代遗址,遍布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说明古今人类在这块
大地上的活动范围,已相当宽广。
距今一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进入全新世以后,地球的
气温逐渐变暖,人类渐渐走出山区,移向平原地区活动。为了适应新
的环境,人们选择了邻近水源的地点聚族而居,建造房屋,发明了陶
器,出现了原始农业,开始了定居生活。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普及,使
各种石质工具的制作趋于规范、定型,更适合各种不同的用途。考古
学家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发现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与当
代中国的人口布局十分相似,相对集中于河网密布的东半部。人们的
食物结构也是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粟稷。在距今9000年前,就已
经出现栽培稻,说明水稻的发源地在中国而不是印度。8000年前的先
民已经雕琢出玉器,发明了纺织技术,在音乐方面出现了七声音阶,
可以吹奏旋律,还出现了刻划符号。7000年前的遗址中出土的独木舟
和木桨,说明已经有了水上交通工具,牛已被驯养。6000年前仰韶文
化的居民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彩陶文化,还出现了用夯筑技术建造的小
城堡。5000年前已养殖桑蚕,并用蚕丝织出了丝织品,还掌握了人工
冶铜的技术,铸造出青铜刀一类小工具。4000年前出现了文字,在长
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有一批古代城市在地平面上掘起。古文献中记载
的神农氏种植五谷,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蚕丝,他的大臣发明文字、
舟车以及黄帝战蚩尤等,因这些发现而说明这些传说并非虚妄,它们
包含了不少历史的影子。这些发现还说明,中华文明确实是源远流长。
古代居民聚族而居,所以在今天发掘的遗址中可以看到居住时形
成的聚落,在墓地中看到排列有序的墓群。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繁衍
生息,人口不断增长。当增至一定数量时,就像细胞分裂那样又分离
出新的氏族。它们之间以血缘为纽带,形成规模较大的部落。在原始
社会后期,中华大地上有许多氏族、部落和部族。古史学家将它们分
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族和炎帝族
为主体。它们最初居住在今天的陕西,后来分别向东发展,不断扩大
自己的势力。它们与西进的东夷集团、北上的苗蛮集团发生过多次战
争。传说在涿鹿之战中,黄帝和炎帝打败了以蚩尤为首领的东夷集团,
使华夏集团的势力扩大到今天的山东境内。为了争夺联盟的首领,黄
帝和炎帝在坂泉大战,炎帝战败。地处北域的黄帝乘势南下,使炎黄
二族的势力达到长江和汉水流域,华夏集团的势力得到空前的扩展。
以后的虞、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确
立了华夏的特定地位,黄帝也成了华夏的共同祖先。
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人们各尽所能、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必
须选举公正、贤能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进行生产、抵御外来的侵
扰。因此,古史传说中出现了尧举荐舜、舜举荐禹,禹先举荐皋陶、
皋陶死后又举荐益当部落首领的故事,历史上称这种作法为「禅让」。
这是一个人人平等、财富公有,因而没有争夺欺诈、也没有盗贼劫掠
的时代。古代史学家们称这个时期的社会为大同社会。
古代居民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在恶劣的环境中与各种自然灾害
顽强地进行斗争。其中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久远:面对滔滔洪水,野
兽肆虐,尧为了把民众从水患中解救出来,命鲧去治水。鲧用堵塞的
办法治理,虽经九年努力,仍以失败告终。于是,舜命禹治水,禹总
结了鲧治水的经验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他一心一意地率领民众兴
修水利、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八年(一说十三年)
时间,终于征服了水患。这个传说反映了古代先民在自然灾害面前不
屈不挠、积极抗争的无畏精神。
随着生产力提高,一个人的劳动所生产的价值超过他本人的消费
而有了剩余时,俘获的战俘不再被杀死了。他们沦为奴隶而被强制进
行劳动生产,他们创造的财富被主人全部占有。这样,私有制出现了。
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中发现了有的墓葬有棺有椁,有许多陶器、玉石
器、象牙器和象徵财富的猪下颚骨等随葬物品;有的墓葬只有一个不
大的墓穴和几件陶器;还有一些死者身首异处,既无墓穴、也无随葬
物品,甚至被丢弃在废弃的窖穴或沟壕之中。这说明,这些死者身分、
地位和占有财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些首领利用他们的特权首先富
裕起来。贫富分化的不断发展,氏族与部落内的掌权者首先成了剥削
阶级。原始社会内部产生了不同的阶级,表明原始社会到了末期。在
这种情况下,族与族之间以掠夺奴隶和财富为目的的战争频繁出现了;
为防御敌对一方的掠夺和侵扰,它们各自筑起了一座座高耸的城池;
为适应战事的需要,兵器的生产受到普遍重视:为维护特权者的利益,
他们摈弃过去的习惯法,制订了新的制度法规;「禅让」制度也不可
能继续实行,必然为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到夏禹死后,禹之子启
杀益而夺取首领的位置,开创了父传子、家天下的新时代,称为小康
社会。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代。
(本文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玮璋教授
本时期条文主要撰稿人:
张良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教授
曹淑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教授
殷玮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教授
唐晓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
谢方:原中华书局古代编辑室亲情小故事 主任、教授
史式:重庆师范学院教授)
中國原始人類生存年代表
人類
進化過程
古人類
化石
舊石器
時代
地質年代
絕對年代
(距今)
古猿
開遠古猿中新世晚期約1400-800萬年
祿豐古猿中新世晚期約800萬年
保山古猿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約800-400萬年
直立人
元謀人
早期
上新世晚期約250─170萬年
巫山人上新世晚期約200萬年
鄖縣人早更新世末期約80萬年
藍田人中更新世早期約80-50萬年
北京人中更新世中期約50萬年
鄖西人中更新世中期約50萬年
早期智人
金牛山人
中期
中更新世末期約31-28萬年
大荔人中更新世末期約20萬年
馬壩人
中更新世與
晚更新世之交
約20-10萬年
長陽人晚更新世早期約15萬年
丁村人晚更新世早期約12萬年
許家人
晚更新世早期約10萬年
晚期智人
柳江人
晚期
晚更新世中期約5萬年
河套人晚更新世中期約5-3.7萬年
左鎮人晚更新世末期約3-2萬年
資陽人晚更新世末期約2萬年
山頂洞人晚更新世末期約1.8萬年
舊石器時代中外大事記(約1500萬年前─約18000年前)
國際時期距今年代中國
據部分學者的意見,約1500萬─800
萬年前,森林古猿、臘瑪古猿分佈於
世界多個地方:前者進化為現代的黑
猩猩、大猩猩,後者進化為人
約3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是由猿到人
進化過程的主要代表
古
猿
約1400─800萬年開遠古猿
約800萬年祿豐古猿
約800-400萬年保山古猿
約200萬年前有非洲猿人
約60萬年前有爪哇人
舊
石
器
時
代
早
期
直
立
人
約250─170萬年元謀人
約200萬年巫山人
約80萬年鄖縣人
約80-50萬年藍田人
約50萬年北京人
約50萬年鄖西人
中
期
早
期
智
人
約31-28萬年金牛山人
約20萬年大荔人
約20-10萬年馬壩人
約15萬年長陽人
約12萬年丁村人
約10萬年
許家人
約4萬年前有尼安德特人出現於歐洲
約1萬年前有克羅馬郎人出現於歐洲
晚
期
晚
期
智
人
約5萬年柳江人
約5-3.7萬年河套人
約3-2萬年左鎮人
約2萬年資陽人
約18000年山頂洞人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年表
時代文化分佈地域
絕對
年代
(距
今)
中石器時
代
沙苑文化陝西朝邑、大荔交界
約
10000
多年
新
石
器
時
仙人洞文化江西一帶
約
14000
-
9000
代
早
期
年
甑皮岩文化廣西一帶
約
8950
-
7450
年
彭頭山文化長江中游地區
約
8200
-
7800
年
昂昂溪文化嫩江中游
約
8000
年
裴李崗文化河南一帶
約
7950
年以
前
磁山文化河北一帶
約
7950
-
7350
年
李家村文化關中地區、甘肅東部
約
7950
-
6950
年
新
石
器
時
代
晚
期
興隆窪文化西遼河流域
約
7500
-
6900
年
仰韶文化黃河中游
約
6950
-
4950
年
半坡文化黃河中游
約
6800
-
6300
年
河姆渡文化寧紹平原
約
6950
-
5330
年
大溪文化長江中游
約
6350
-
5250
年
馬家文化
太湖地區
約
6250
-
5150
年
大汶口文化山東、安徽北部、江蘇北部
約
6250
-
4350
年
紅山文化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
約
6000
-
5000
年
廟底溝二期文
化
黃河中游
約
5900
-
4780
年
馬家文化
黃河上游
約
57杜富国的故事 50
-
3950
年
屈家嶺文化江漢平原
約
4950
-
4550
年
華南印紋陶文
化
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一帶
約
5000
-
3000
年
銅石並用
時代
良渚文化太湖地區
約
5250
-
4150
年
石家河文化長江中游
約
4600
-
4000
年
石峽文化北江﹑東江流域
約
4500
年
龍山文化黃河中下游
約
4350
-
3950
年
齊家文化黃河上游
約
3950
年以
前
新石器時代中外大事記谤 (約18000年前─約5000年前)
國際考古分期距今年代中國
中石器時代約10000多年沙苑文化
約14000-9000年仙人洞文化
新
石
器
時
代
約8950-7450年甑皮岩文化
約8200-7800年彭頭山文化
約8000年昂昂溪文化
約7950年以前裴李崗文化
約7950-7350年磁山文化
約7950-6950年李家村文化
約7500-6900年興隆窪文化
約6950-4950年仰韶文职场礼仪培训 化
約6800-6300年半坡文化
約6950-5330年河姆渡文化
約6350-5250年大溪文化
約6250-5150年
馬家文化
約6250-4350年大汶口文化
西亞兩河(底格里斯河qq如何禁言 、幼發拉
底河)流域文明開始
約6000-5000年紅山文化
約5900-4780耶拿战役 年廟底溝二期文化
埃及尼羅河文明開始
約5750-3950年
馬家文化
約5250-4150年良渚文化
約5000-3000年華南印紋陶文化
約4950-4550年屈家嶺文化
華夏形成時期中外大事記(約5000年前─約4000年前)
國際距今年代中國
印度河流域文明開始
埃及始建金字塔
約5000年相傳黃帝於阪泉之戰擊敗炎帝,於涿鹿
之戰擊敗蚩尤,成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
華夏奠基,中華文明發展
約46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
石峽文化(距今約4500年)
西亞阿卡德王國(約公元前
2371年─前2230年)存在
約
4350─3950
年
傳說中的堯、舜禪讓時期
龍山文化(距今約4350-3950年)
希臘愛琴文化開始
拉丁人入居意大利
約4000年
齊家文化
夏朝(約公元前2205年─前1766年)
建立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4:02: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2561731510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荔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荔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