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
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注:十二地支对应十
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
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
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家常炒鸡丁 气机,探究
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
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
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
时间(365.2419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
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
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
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
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
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
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
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来源】
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
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
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
河洛。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
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
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
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
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
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
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
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
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
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
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
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
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
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
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含义】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作用】
——可推算中国历史年代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
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根据考证,春秋时期
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
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的建元年
号。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小兔子的生活习性 有帮助,非常容易
推算历史时间。我的好朋友二年级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
支纪年。
【天干地支与夏历】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
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
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
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
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
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
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
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
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
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
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
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
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天干地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
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
纪年。可是,其实是类似的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位置来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
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太岁)11.862年绕天一周,
所以太岁约86年会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
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
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酉改变为丙戌。而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
年表面一样。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
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
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1864年为农历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
农历甲子年;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192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依次类推。
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即岁次的开始,是为岁首,不是以
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例如,1984年大致是岁次甲子年,但严格来讲,
当时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
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
▲干支纪年与格里历的换算
若我们把天干的甲、乙、...、壬、癸编上0,......,8,9等序号;地支的子、
丑、...、戌、亥亦编上0,1,......,10,11等序号,那么:
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
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
(1972-4)mod10≡8,所以天干是“壬”;
(1972-4)mod12≡0,所以地支是“子”。
附:已知天干地支,如何得到当前是60年中的第几年(杨霖坤)
X=天干N=地支
Y=0-5的自然数
A=0-4的自然数
Z=X+10Y
Z<=60
Z=N+12A
修改Y与A使Z=N+12A或Z=N成立,则Z为要查询的干枝年份。例如:用该公
式来解癸酉年份,则Z为10。
【天干地支纪月】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
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
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
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食指有痣 辛脸浮肿怎么回事 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
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
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
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下
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
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甲或己年乙或庚年丙
或辛年丁或壬年戊或癸年
寅月立春—惊蛰雨水正月2月丙寅月戊寅月庚寅月壬寅月甲寅月
卯月惊蛰—清明春分二月3月丁卯月己卯月辛卯月癸卯月乙卯月
辰月清明—立夏谷雨三月4月戊辰月庚辰月壬辰月甲辰月丙辰月
巳月立夏—芒种小满四月5月己巳月辛巳月癸巳月乙巳月丁巳月
午月芒种—小暑夏至五月6月庚午月壬午月甲午月丙午月戊午月
未月小暑—立秋大暑六月7月辛未月癸未月乙未月丁未月己未月
申月立秋—白露处暑七助人为乐的句子 月8月壬申月甲申月丙申月戊申月庚申月
酉月白露—寒露秋分八月9月癸酉月乙酉月丁酉月己酉月辛酉月
戌月寒露—立冬霜降九月10月甲戌月丙戌月戊戌月庚戌月壬戌月
亥月立冬—大雪小雪十月11月乙亥月丁亥月己亥月辛亥月癸亥月
子月大雪—小寒冬至十一月12月丙子月戊子月庚子月壬子月甲子月
丑月小寒—立春大寒十二月1月丁丑月己丑月辛丑月癸丑月乙丑月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时56
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度标准
时。
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
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
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
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
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
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
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
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
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
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
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
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时43分大寒
【天干地支纪日】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
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
720年二月初十)。
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
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
循环。(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
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
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
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100但非400整除,闰
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
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
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
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
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1912年2月18日,合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
9912年2月18日,都是是“甲子日”。
【天干地支纪时】
干农村土地转让协议 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
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
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
称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
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时辰地支构成的水的名言 时辰干
支,以北京时间(UTC+8)为准:
时辰地支北京时间(UTC+8)甲或己日乙或庚日丙或辛日丁或壬日戊或癸日
早子时0时—1时甲子时丙子时戊子时庚子时壬子时
丑时1时—3时乙丑时丁丑时己丑时辛丑时癸丑时
寅时3时—5时丙寅时戊寅时庚寅时壬寅时甲寅时
卯时5时—7时丁卯时己卯时辛卯时癸卯时乙卯时
辰时7时—9时戊辰时庚辰时壬辰时甲辰时丙辰时
巳时9时—11时己巳时辛巳时癸巳时乙巳时丁巳时
午时11时—13时庚午时壬午时甲午时丙午时戊午时
未时13时—15时辛未时癸未时乙未时丁未时己未时
申时15时—17时壬申时甲申时丙申时戊申时庚申时
酉时17时—19时癸酉时乙酉时丁酉时己酉时辛酉时
戌时19时—21时甲戌时丙戌时戊戌时庚戌时壬戌时
亥时21时—23时乙亥时丁亥时己亥时辛亥时癸亥时
晚子时23时—24时丙子时戊子时庚子时壬子时甲子时
【天干地支次序表】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
酉
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
午20.癸未
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
辰30.癸巳
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
寅40.癸卯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
子50.癸丑
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
戌60.癸亥
【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
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
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纪日法与纪年法一样,都是规定某一天的干支,然后60天一循环。
纪月法:闰月没有干支,下面的说法不指闰月。
地支:一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十二月为
丑。
天干:看年的天干。
如果年的天干为甲或己(甲+5),则当年1月天干为丙,2月天干
为丁。。
如果年的天干为乙或庚(乙+5),则当年1月天干为戊,2月天干
为己。。
如果年的天干为丙或辛(丙+5),则当年1月天干为庚,2月天干
为辛。。
如果年的天干为丁或壬(丁+5),则当年1月天干为壬,2月天干
为癸。。
如果年的天干为戊或癸(戊+5),则当年1月天干为子,2月天干
为丑。。
以上是简便的方法,事实上,如果规定了某甲*年(甲子年,甲
丙年,甲戊年。。。)的一月为丙寅月,那么这年的二月为丁卯月,。。。,十
二月为丁丑月。继续,第二年为乙*年,一月为戊寅月,。。。。。。十二月为
己丑月。第三年为丙*年,一月为庚寅月。。。。。。与上边五句话所说的一致。
也就是说,纪月法也是先规定了某月的干支,然后60个月(五年)一循环的。
纪时:地支:23点到1点是子时,1点到三点是丑时,。。。。。。
天干:看日的天干。
如果日的天干为甲或己(甲+5),则当日子时为甲子时,丑时为乙丑时。。
如果日的天干为乙或庚(乙+5),则当日子时为丙子时,丑时为丁丑时。。
如果日的天干为丙或辛(丙+5),则当日子时为戊子时,丑时为己丑时。。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如果日的天干为丁或壬(丁+5),则当日子时为庚子时,丑时为辛丑时。。
如果日的天干为戊或癸(戊+5),则当日子时为壬子时,丑时为癸丑时。。
与纪月相同,上面五句话是简便的说法。如果规定甲*日的子时为甲
子时,那么60个时辰(五天)一循环,每个时辰的名称与上面五句话都相符。
也就是说,干支纪时也是先规定某一时辰的干支,然后推出来的。
总之,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是通过独立地规定某年(月、
日、时)的干支;然后把天干地支都+1,作为第二年(月、日、时)的干支。。。。。。
但是有个问题:既然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原理都一样,为什
么只有纪月和纪时有五句话的算法,而纪年则需要知道某年的干支进行计算,纪
日必须要查万年历呢?
先说纪年。假如还有一个纪时单位“牛”的话,1牛=12年,那么当
然可以规定甲子牛的第一年为丙寅年等等,但不存在这样的单位“牛”。而如果
知道某一年的干支,比如1987年是丁卯年的话,计算1234年、1840年甚至10000
年的干支都很容易。所以想知道某年的干支的话,只要知道其他某一年的干支就
可以简单地计算出来。
再说纪日。请问:丙寅月的第一天的干支是什么?不知道吧?这就
对了,因为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
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每个月的天数是变化的,因此不是天干数10的倍
数,也不是地支数12的倍数。因此,假如一个月的第一天是甲子日,不考虑闰
月,要经过60个(大月+小月),即(30+29)*60=3540天,才有一个月的第一
天也是甲子日。1984年是甲子年,一月是丙寅月,我们马上知道1989年的一月
也是丙寅月,因为5年是一个循环。我们只要知道连续五年的一月是什么月,就
可以知道任何一年的一月是什么月,进而知道任何一年的任何一个月是什么月。
在这120个月里,想知道某一天的干支,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就需要知道连续
120个月每个月的第一天的干支。这还没有考虑闰月的情况,就已经麻烦得没有
人愿意去尝试了。
总之,由于不是每个月都是10或12的倍数,这杜甫草堂博物馆 才不能由一个月的
干支得到这个月中某一天的干支。
再有,由年的天干可以知道该年任何一个月的天干,不受闰月影响。
但如上所说,知道120个月每个月第一天的天干,由月的天干推每天的天干为什
么要受闰月影响呢??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1月为丙寅月,不管1月和2月中间是否有闰
月,2月都是丁卯月,因此闰月对月的名称没有影响。假如1月的最后1天(第
30天)是甲子日,1月和2月之间如果没有闰月,则2月第一天是乙丑日;但如
果1月和2月之间有一个59天的闰月,2月第一天就变成甲子。不明白?
那么我说的更简单一点:闰月这个月没有干支名称,但纪日的干支名称要一直排
到闰月里再继续排。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阴历每个月都是30天,闰月一律是60天,那
么就可以编口诀了。规定某单数月的第一天为甲子日,那么所有单数月的第一天
将都是甲子日,所有双数月的第一天都是甲午日。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23:5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2412241507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纪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纪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