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档案史料看高淳首个中共组织的建立与活
动
作者:孔令琦
来源:《档案与建设》2021年第05期
南京市高淳区档案馆保存有一份1948年2月17日“国民党首都卫戍司令部通报高淳月亮
湖共产党活动”的档案[1],上面提到中共地下组织以贩卖茶叶、草纸等为掩护,活动于苏皖交
界的月亮湖等地区。月亮湖原是高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水网圩区,高淳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
就诞生于此。
月亮湖在高淳最西端,原为古丹阳湖,“东接龙潭河,周围二百余里,中流与当涂县分
界,东北连石臼湖,西北出大花津入太平,西通芜湖江水,南受安徽宣水,东受固城湖水”。
后泥沙沉积,逐渐收窄成狭长河道状,称西莲湖。因该湖为当地漕粮运输水道,故亦名“运粮
河”,高淳方言谐音为“月亮湖”。至辛亥革命后,丹阳湖水面大部已成湖滩,一条埒草埂将其
分割为南、北天花荡。[2]
1929年,安徽芜湖商界成立保丰围垦公司,招工筑坝,准备在西莲湖围湖造田。高淳民
众为保利权,反对圈地,双方交涉不断,直至1931年经苏皖两省调解,达成协议。1932年,
由高淳地方政府出面,成立围垦公司,商定高淳、宣城合作筑圩,当年即完工,取两县首字,
称为高宣圩。该圩东西宽约1.5千米、南北长约4千米,总面积7.06平方千米,有耕地万余
亩火毒疮图片 。高宣两县政府在圩内落蓬湾兴筑一条纵贯南北的中埂,作为两省交界,东属高淳,西归宣
城。高淳部分面积为5.2平方千米,有耕地5000余亩、湖面2000余亩。当时前往月亮湖垦荒
的劳动者多为安徽无为、庐江等地的灾民和本地贫苦农民。[3]
根据月亮湖自然地理环境和居民成分的特点,可以看出这里具备开展地下工作的三大优
势:首先,这里位于苏皖交界,居民身份复杂,国民党地方当局统治力量较弱,且跨省联络艾灸是什么 多
费周折,便于革命者隐蔽、转移;其次,该地河道纵横,芜湖、宣城、当涂、高淳等地均一水
可通,情報信息传递便利;最后,月亮湖属新垦区,荒地众多,水利条件较好,只要辛勤耕
种,即可获得收入,中共党员若在此隐蔽活动,生计问题乃至组织活动经费都可得到解决。从
后来的革命历史来看,中共月亮湖党组织正是敏锐发现并充分利用了这些优势,才在此取得了
斗争业绩。
1932年9月至1933年5月,因斗争形势严峻,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和其下辖的庐北特委遭
到严重破坏。1934年1月初,中共中央决定由刘敏任合肥中心县委书记。3月,国民党当局持
续调兵镇压,庐北斗争环境急速恶化。6月14日,庐北游击队在颜家店附近暴露目标,被国
民党保安团等千余人包围。战斗中庐北特委书记张守仁牺牲,游击队损失极大,残余人员退至
皖西。[4]
庐北斗争的低潮,迫使幸存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纷纷向外转移。他们大多前往芜湖以东
的清水河一带。当时,这里已有庐北党员张咸昆(原名张仰之)在此隐蔽。
张咸昆是安徽庐江人,1928年在庐江白山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自幼读书,学过花炮制作
及驾船,开过猪肉铺、杂货店,入党后根据组织需要在当地开了间茶馆,作为地下联络站。庐
北党组织遭破坏后,张咸昆按照“立即分散,各找隐蔽”的指示,渡江投靠了住在芜湖清水河的
亲戚徐金祥,以耕种菜地为生,隐蔽待机。当时党员们总结这种现象为“在江北入党,在江南
种地”(合肥在长江北,芜湖在长江南)。
随着庐北党员前往清水河的人数日增,声势渐大,为防止被国民党当局察觉,张咸昆决定
另觅隐蔽之所。经多方打听,他得知庐江同乡王可升在月亮湖地区开荒种地,便于1932年底
移居该处。王可升先是借了两间草棚给他落脚,又居中联系,租了十多亩地交给张咸昆耕种,
虽然田瘠租高,但总算让他安顿了下来。
从1933年开始,庐北党员夏长根、沈健、袁乃云等,陆续以打短工、唱“门歌”、“闯馆”
(应聘教书先生)等为谋生方式前往月亮湖。当时上级给沈健的任务是“掩护暴露身份的共产
党员转移,并组建秘密交通联络站”。为筹集地下活动经费,张咸昆出面在南天花荡开垦了四
十多亩荒地,耕作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于地下党人员的食宿和来往路费”。[5]
随着各项革命工作有序地开展,为加强组织领导,1933年11月,中共月亮湖支部成立,
隶属中共庐北特委领导,张咸昆任书记,高淳最早的中共组织由此诞生,成员有10余人。庐
北党员在支部领导下继续工作,创建了新河庄地下交通站,使广德、巢湖、大别山之间的情报
递送逐渐顺畅。据新河庄交反字笔顺 通站负责人沈健回忆,当时月亮湖周边的雁翅、杨泗渡、水阳等地
都有党组织活动,交通主要靠船或大木盆,她“经常划着大木盆到一些党员和积极分子家中‘串
门’,了解情况或护送,传递情报,开展革命工作”。而联络方法是“在一张很小的纸片
上,盖上介绍人(领导)的私章,斜裁两半,接头时两张纸片一对,私章对上了,也就联
络上了”。[6]
1935年冬,中共合肥中心县委书记刘敏化装成商人前往月亮湖检查布置工作,途经方村
时被芜日薪制 湖国民党水上警察扣押。月亮湖党支部得到消息后,当即由沈健“以表姨亲的名义,托
保长范荣华出面说情”,及时将刘敏营救出来,并安全送达新河庄。刘敏到达后了解了交通站
的工作,并由夏长根扮作挑夫陪同,实地巡视了月亮湖党支部。刘敏在后来的通信中指示月亮
湖要“好好地开展地下工作”。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炸麻花的家常做法 。庐北党组织随即通知月亮湖党员尽速返回庐江参加抗日。1938年10月,夏长根、沈健
等回到庐北白山。夏长根后来担任巢湖抗日游击队队长、中共庐北区委书记。
当时,张咸昆也准备重返庐江。但组织研究认为,月亮湖党支部及张咸昆的中共党员身份
并未暴露,可以“继续就地坚持革命”,不应轻易放弃,因此决定张咸昆及其家属仍留守月亮
湖。1943年,张咸昆因病去世。1945年新四军北撤后,月亮湖党支部暂时与上级失去了联
系。
中共月亮湖支部在严峻险恶的环境中,妥善保护了一批骨干党员,同时在高淳播下了革命
的火种,功不可没。
抗战胜利后,驻防皖江的新四军第七师奉命北撤。中共皖江区党委经研究决定,由无为县
武装委员会副主任万鹤龄前往月亮湖建立秘密联络站。1945年10月,万鹤龄以投亲的名义举
家迁往月亮湖。不久,原无为县双黄乡党支部委员徐干,也以其父在月亮湖教书的关系,化名
徐正华赶到,在与万鹤龄接头后,以教书为业隐蔽下来。
1946年9月上旬,山东野战军第七师联络部派秘书孙刚南下开展地下活动。10月下旬,
孙刚辗转抵达月亮湖,传达指示并检查工作。年底,孙刚离开月亮湖,前往苏南。1947年,
中共中央华东局国民党地区工作部(简称“国区部”)向皖南派出干部,彭醒梦、杨杰等先后到
达月亮湖。
当时,月亮湖的党建工作主要由徐干负责。根据上级指示,首先在有革命要求、斗争性强
或受家庭革命思想影响较深的青年农民、长工、贫苦教师中发掘培养对象。经党组织教育培
养,1947年1月朱贵山、张安祥(张咸昆之子)、郭世祥等被吸收入党。同年5、6月间,又
相继发展邓英祥等12名党员,并组建张安祥任书记的中共埒草埂支部。稍后,又成立了郭世
祥任书记的中共北埂支部。至年底,月亮湖党组织逐渐向芜湖万春圩、当涂湖阳、宣城水阳等
地延伸,由点及面,联络成网。
1947年冬,彭醒梦等在巢湖向中共淮上工委负责人唐晓光(原华东野战军四纵联络部
长,后任中共皖西四地委书记)汇报了芜湖、当涂、宣城、高淳地下党组织的情况。为统筹该
地区党政工作,唐当即决定成立中共(江北)芜当宣工委,由彭任书记,归皖西四地委领导,
驻无为。1948年2月,华野先遣纵队独立支队抵达无为后,特派副政委吴立奇驻工委指导工
作。年底,工委派孙翼、陶大本过江加强领导。
另一方面,孙刚于1947年10月返回月亮湖。经赴皖南山区请示华野四纵联络部副部长孙
宗溶,决定成立中共(江南)芜当宣工委,统一指挥当地的地下斗争,孙刚任书记。1948年2
月,工委在月亮湖正式成立,同时组建中共月亮湖党总支,徐干任书记。这正是文章开头国民
党档案提及月亮湖可能有中共党组织活动的时间段。是年8月,中共皖南沿江工委成立,孙宗
溶任书记,中共(江南)芜当宣工委归其领导。
由于历史原因,月亮湖党组织与江南、江北两个芜当宣工委皆有联系,两工委都通过各自
渠道加强领导,使月亮湖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开展得较有成效。[7]
月亮湖水梦见大蟒蛇 患频仍,十年九歉,居民温饱很难周全。地方当局不顾百姓疾苦,苛捐杂税多如
牛毛语言用英语怎么说 ,还不时抓捕壮丁。国民党高淳县长张鼎甚至亲自到月亮湖对岸的正觉寺坐镇,督促县常
备队抢粮绑人。面对敌人的横征暴敛,月亮湖党组织发动群众采取拖延上交时间、转移隐蔽人
员、妥善收藏粮食等办法周旋应对。同时,成立“贫雇农小组”,组建大量联络点,将沧溪、高
淳县城等纳入活动范围。1948年后,敌人反复派特务刺探情况,并加大“清乡”力度,但联络点
和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均能及时预警,故月亮湖党组织栗子的英文 得以从容应对,未遭破坏。
1949年2月,中共皖南沿江工委将江南、江北芜当宣工委合并,孙刚任书记。新工委所
属宣高区委由陶大本任书记,下设8个支部,其中埒草埂、北埂支部在高淳境内,有党员36
名。
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后,月亮湖党组织遵照上级指示“紧急动员一切力量,准备迎接大
军渡江”。1949年2月15日,月亮湖党组织果断行动,一夜之间就在沧溪、黄池、湾沚、当涂
等地贴满解放标语。3月,又将中原解放军《约法六项布告》印成传单,在正觉寺、油榨沟、
水阳等地广泛传播,有的甚至散发到了国民党军营,由是民心安定,敌人震慑。与此同时,月
亮湖党组织还以“中共芜当宣工委政治部”名义,秘密向绅富借粮,准备供给渡江大军。[8]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中路军率先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皖江,芜湖等地国民党守
军望风而逃。部分溃军因道路被穿插切断,改经月亮湖入高淳,向苏南撤退。月亮湖党组织紧
扣时机,发动群众截击零星溃军。一次,国民党芜湖保安队30多人乘船驶达月亮湖北埂,中
共组织起来的群众进行阻截,并用为数不多的枪支不时射击,制造声势。天黑后,中共党员过
河談判,迫其交出枪械20多件。月亮湖党组织即以此组建武装连,并在裘公渡成立临时区政
府。其后,月亮湖党组织又领导群众在大花滩截住一股国民党溃军,再次缴获长短枪20多
件。中共宣高区委则组织党员群众收缴周边国民党地方政权及散兵游勇丢弃的枪支弹药,累计
缴获各类枪支800多件,除少量由皖南沿江工委接收外,其余都上交解放军第25军教导团。
[9]
1949年4月24日,芜湖、当涂、宣城解放,5月2日,高淳解放。根据中共皖南沿江工
委指示,中共芜当宣工委撤销,其成员分别参加各县接管工作,所属基层党组织按解放后的行
政区划分属各县领导。
综上所述,月亮湖党组织充分发挥高淳位于两省交界的区位优势,陆续开拓出沟通大江南
北、纵横苏皖边界的地下交通网络,月亮湖成为江南敌后斗争的重要基地。该基地对保护革命
火种,对人员往来、信息传递,对配合渡江战役都发挥了积极有力的红色堡垒作用。也正是从
中共月亮湖支部开始,高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走过了光荣的
革命历程,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南京市高淳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编号A170094。
[2]高淳县地名委员会编:《江苏省高淳地名录》,1985年版,第188-189页。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高淳区委员会编:《高淳历史文化大成》,南京出版社
2013年版,第738-739页。
[4]中共巢湖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巢湖地方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
版,第62-64页。
[5]高淳政协文史委编:《高淳文史资料》8,1988年版,第28-32页。
[6]高淳政协文史委编:《高淳史志资料》6,1986年版,第1-9页。
[7]中共高淳县委组织部、中共高淳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高淳县档案局编:《中国
共产党江苏省高淳县组织史资料》(1933-1987),1990年版,第69-74页。
[8]中共芜湖县委党史办公室编:《弋江春晓》,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2-146
页。
[9]中共南京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南京党史资料》
21,1988年版,第37-46页。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22:44: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237052378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淳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淳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