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P2-5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
需要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出汗、呼吸、排尿)。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宝宝几岁断奶 和繁殖。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略:生物的归类方法: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2.按照生活环境,
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生物圈P11-13
1.生物圈概念: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生物圈范围:生物圈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表面的一薄层。以海平面为标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
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大气圈:由多种气体组成;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广西北海银滩 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
间。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14-18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种内斗争
种内关系种内互助
生物因素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环境因素种间关系合作关系
寄生关系
互利共生关系
非生物因素-光、空气、水、湿度、温度等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19-21
1.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都具有许多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如仙人掌的叶刺,鱼类的流线
第2页共15
型体型等。典型事例:冬眠、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2.生物的生命活动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蚯蚓能疏松土壤,还能增加土壤肥力,一些植物还能净
化空气,沙地上栽种植物可防风固沙,植物蒸腾作用可增加空气湿度等。
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略: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到46。C才会出汗;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
60毫米。朱耷简介
五、生态系统P22-27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
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产者—绿色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
生态系统组成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光、空气、水、湿度、温度等
生数据库测试 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初中阶段分解者不能作为食物链的组
成部分)。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注意:在画食物链或食物网时,箭头方向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捕食食
物链的起点是植物。数食物链时要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级消费者。
3.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一些有毒的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
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在食物链内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
多。
在生态系统中,为了保证充足的食物,生产者数量>初级消费者数量>高级消费者数量。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
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动态平衡)。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对话英语
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六、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28-32
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绿色水库”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
第3页共15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
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
物共同的家园,也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P36-39
1.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距边缘7厘米处),安装
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将较大
以免损坏镜头
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左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
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平面反光镜和凹面反光镜以及遮光器上大小不同的光圈可调节视野的亮度。
(3)观察:①玻片标本放在载物男人上路 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②从侧面注视物镜,
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离波片标本2-3mm为止。③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双手逆
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视野中出现物象。④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尝试通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20:3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2292611504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最大的生态系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最大的生态系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