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宋代]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标签
宋词三百首、豪怀孕能吃杨桃吗 放、爱国、壮志
译文
恍惚雪天的早晨,清亮的角声此起彼落回数字123 应。梦里我不知来到哪里,竟有这边关
风情。骠勇的战马寂寂无声,看着像急流滚滚向前挺进。呵!不由我联想起那雄
关大河的边地情景,想起金人占领着的雁门,还有那遥遥的青海边境!
醒来在寒灯晃动的残夜里睁开眼睛,漏声停,晓月斜映着窗纸天色将明。万里外
封王拜侯我还有自信。但现在谁能理解我的衷情?时间虽然无情地摧落了我的双
鬓,但决不会死去市场营销战略 我那报国的雄心!
注释
雪晓:下雪的早晨。笳:古代号角一类的军乐。清笳,清凉的胡笳声。无声:古
代夜行军,令士卒口中衔枚,故无声。句意是说披着铁甲的骑兵,衔枚无声疾走,
望去像一片流水。关河:关塞、河防。雁门:即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雁
门山上。青海:即青海湖,在今青海省。青咖啡渣的用途 海际,青海湖边。这两处都是古代边
防重地。
睡觉:睡醒。漏:滴漏,古代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孔,壶中水以漏渐减,所以
计时。漏声断,滴漏声停止,则一夜将尽,天快亮了。鬓残:喻衰老。
赏析
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金牛座女 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推优自我介绍 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
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
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秋天四字词语 。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
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
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
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但是,这样苍莽雄伟的房屋转租 关河当时
落在谁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说了。那作者为何有这样的“梦游”呢?只购车协议书 因王师还
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这压着作者的心病,迟迟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爱国感
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给人以非恢复河山不可的激励,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首先描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
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这样的环境,既和清笳乱起、铁骑似水的梦境相对照,
又和作者从戎报国、封侯万里的雄心相映衬,使得全词增添了抑扬起伏的情致。
梦境中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是一场幻梦。梦境何等的雄拔,
现实却是何等的凄凉。梦内梦外的这种反差和错位,令人顿生英雄陌路之慨。虚
实对比,形成巨大反差,凸现了词人的失落情怀。“有谁知”三字,照应“寄师
伯赏识的意思 浑”的题目,婉转地表示了把对方视为知己挚友的意思。篇末直抒感慨,身虽
老而雄心仍在,于苍凉悲愤之中更见豪壮之气,从而振起全篇,激扬着高亢的情
调。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不忘要继续参加
抗金事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即使是
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梦境和实感,上下片
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五十七字中的笔调,具有壮阔的境界和教育人们
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
关于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
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
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
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
书》、《老学庵笔记》等。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19:37: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2258221503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挚友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挚友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