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读孟子

更新时间:2023-03-19 13:24:39 阅读: 评论:0

数学常识-营销策划书

读孟子
2023年3月19日发(作者:日本鳗鲡)

第1页共10页

孟子读后感作文范文(7篇)

孟子读后感作文范文(7篇)

每一次读孟子,那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警句都让人头脑清醒,使人浑身充满力

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孟子读后感作文范文(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

发。

孟子读后感作文范文(篇1)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物理

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孟子被誉为亚圣,

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

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出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孟子主张“仁政、兼

爱、非攻,和平,反对战争,人性向善”。个人感觉《孟子》比《论语》更为

丰厚可读,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今

天,我坐下来静静的摊开这本书,再次让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

《万章上下》、《告子上下》,这几篇文章我反复诵读,颇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

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

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制民之

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句

话说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安定,政权自然就巩

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关心

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

幼以及人之幼”。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

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

在《公孙丑上下》中,孟子倡导仁义,主张施行仁政。他认为:“天时不如地

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

第2页共10页

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

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强调士大夫要有“大丈夫”的气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

注意节操;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

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在

我认为,孟子是怀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负的。

在《离娄上下》中,讲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来,

修、齐、治、平,从本质上说,就是施行仁义之道。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

心在于行仁政。孟子是以集成儒家的道为己任的。

在《万章上下》中,通过对历史的阐述,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武侠小说排行 想,

在《孟子尽心上下》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

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

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

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

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

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

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

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

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

的境界靠近。

感触最深的是《告子上下》这篇,在阐述行善论的学说。第一,人性本是善。

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有无不下。”人的性

善,是普遍的共同属性。第二,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于人们都有一种内在的先

天固有的道德意识。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正因为人们存在着内在的鲜艳

的道德意识,所以人性是善的。第三,人们的行为如有不善,是由于后天的外

在环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边不善。第四,对于这种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

心,必须着意的加以培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于专心致志的存心养性。

《孟子》中除了阐述其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还记录了一些发生在孟子身边发生

第3页共10页

的一些小的故事,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师友之道》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

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

谐。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

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作为儒家文化

的先祖,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对中国的影响长达几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影响

着我们的为人处世,思想道德。其思想精华博大精深,今天我只是管中窥豹摘

录下自己浅短的感受和心得,孟子思想的厉害之处在于不管是阐述怎样施行仁

政治国平天下,还是做人处事,他都能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

让别人不知

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总之《孟子》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每次诵读都会使人

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它可以平和我们烦躁的内心,可以让我以圣人的精神为

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做的更好!

孟子读后感作文范文(篇2)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而这些小故事

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

步”、“再作冯妇”等等,可见孟子思想对我们地影响对我们来说不可不谓深

厚。

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演变到今天一般都说成是“拔苗助长”,但说的都是

同样一个道理,孟子认为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都有自己的规

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

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

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然就会像宋人那样“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

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说,还枯死了禾苗,得不偿失。要想幼苗茁壮成长,只有勤

于耕耘。不愿耕耘,拔苗助长,必然失败。就像人的成长与发展一样,同样要

遵循规律,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点点变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养

分,成长得更好,由一颗幼小的树苗长成一株参天大树。孟子在告诉我们做事

第4页共10页

情要遵守规律的同时还提醒人们凡是应顺其自然,适应事物本身的发展的速度

和方向,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即是继承了孔子“欲速则不达”的思

想。当我们太想办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而显得过于浮躁,沉不住

气,冒冒失失的前进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进和发展的速度,

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孟子的观点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样,作用

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越大,那它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样,如果我们在一件

事情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们必然抱有更多的

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和想象,那我们将比用平常心

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更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所以凡是我们不必看得太重,按

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事情成功时,我

们才不致于过于高兴,被成功的喜悦麻痹了清醒的头脑;在事情失败时,才能以

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致于过于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孟子读后感作文范文(篇3)

孟子与孔子一样,出身也是贫贱,孟母对孟子教育很用心。孟子以孔子的弟子

自居,传播儒家思想,“夫子好辩”,辩论是为了正人心,辩论的对象主要是

墨家的“兼爱”,墨家天津科技大学是几本 主张爱所有人,孟子认为爱人应从父母开始,爱所有人

即“无父”,另一个辩论对象是杨朱,杨朱主张“利己”,孟子批评他是无

君。

孟子事过三个君主,藤文公,梁惠王和齐宣王(取了丑女无盐)。滕文公很礼遇

孟子,但孟子想去大国施展抱负,当梁惠王来请时,便去了魏国,当时梁惠王

已当了50年国君,被齐所败,主将庞涓战死,一心想着复仇,称霸,孟子失望

的离开。齐宣王刚继位,血气方刚,孟子建议他攻打燕国平乱,但齐宣王只关

心能从燕国获得多少利益,孟子只有离开,新的燕王即位联合五国把齐打得差

点灭国。孟子回到祖国邹国后,不问政事,从事教育工作。

当时候许行的农家思想主张人人自己生产,自己种田,消灭交易中的欺诈和不

平等,孟子批评他说他根本不可能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所有东西,而且商品质量

有好有坏,价格自然不同,所有相同尺寸的鞋子都卖一个价格是很虚伪的。实

质上孟子也批评了近代的共产主义,严重打击了生产的积极性,不符合人性。

第5页共10页

孟子提倡性善,告子说天生无所谓善恶,“食、色,性也”,只有基本欲望,

善恶是后天养成的。

从宋代朱熹定四书,就奠定了孟子的地位,元人40年后重开科举,封孟子为亚

圣,可见古代国君并没有那么专制,对孟子民贵官轻的思想也接纳。朱元璋把

孟子赶出孔庙,制定《孟子节文》,把不利专制的思想都删掉,但《孟子节文》

只流传了。现代人也是追求功利,蔑视仁政,但中国历史上值得称道的皇帝无

不是儒家的典范,实行德治名扬千古,而攻城略地、穷兵黩武的并不能青史留

名。

读《论语》觉得孔子与弟子们温文尔雅,好学而谦虚。但读《孟子》就觉得孟

子好辩,自命不凡,有拯救万民的勇气,却没有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有容

乃大。有点违背孔子说的“不固”。就拿对待小人来说:孔子说自己正言正

行,时时学习反省,没有过多的时间指责别人,当然对他们也不能像爱护亲

人、礼敬君子那样;而孟子就说我对人有仁有礼,别人自然也这么对我,如果有

人对我无礼不仁,首先反思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如果不是,就当他们是禽

兽,对于禽兽就不要跟他们计较了。这个思想与孔子的差别是,假定自己高人

一等,因为获得了优越感,才宽容别人。但事实上,谁能保证自己做得都是对

的呢?

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有很多辩论。告子的思想更接近当代的想法,儒家传到荀

子就已经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孔子就更不谈性善性恶的问题,反而王阳明很

推崇那个良知,把它当成所有事情判断的依据。我觉得,首先善恶就很难分

辨,杀一头牛吃是善的,杀一个善人是恶的,杀一个恶人是善的,但又不知怎

么分辨杀的人到底是善还是恶。人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要遵守大多数人订立

的契约,以求相亲相爱,太平无事。于是才有了法家,用法来裁定一个人。无

端探求人的本性又有什么意义?孔子就说“未知生,焉知死”,孟子却要探求这

个人类未知的难题,光凭几句辩论又有什么结果,只能证明谁口才好而已。告

子说人性如激流的水,哪边缺堤就流向哪边,孟子说水向下流,善就如水向

下,这个反驳得很在理,但谁说人性就是水了?即使人性是水,怎么知道向下流

的水不是恶?各种乱比喻,教人无从信服。

第6页共10页

不过如果以社会契约作为人行事的准则,作为善恶的标准,则容易流于权力责

任的思维方式。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可以解释孟子的善。所

以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欲”是否生而知之?告子说“食,色,性也”。这个是

人类的原始欲望,但除此之外呢?礼义廉耻、仁义道德,是不是生来就有的呢?

在自己没成为父母前,怎么知道要孝顺父母?在自己没成为长者前,怎么知道要

尊敬长者?孔子也说“不知礼,无以立”,可见这些还是学了礼后才知道的。像

西方的教育,就没有孝顺父母的概念。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自私之心,也人

皆有之。就看你所处的那个社会,觉不觉得对方自私对自己是一种伤害,如果

自私是普世价值观,也未尝不可。

孟子读后感作文范文(篇4)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

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

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

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

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

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

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

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

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

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

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梦见跳舞是什么意思 。如果种下去了,但

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

第7页共10页

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

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孟子读后感作文范文(篇5)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

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

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

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

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

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

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

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

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

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

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义”与

“道”,从个别情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人向善,也就是

“觉此民”。

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基础上,而这个观

点也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

仔细思考领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论,先提出恻隐之飞鸟集经典语录100条 心、羞恶之心、辞让

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

的话,将“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所以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来的恶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

呢?孟子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即环境因素,也是

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因,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影,也包括

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到逆境与顺境的差别,《孟子》中的一篇关于

第8页共10页

嗟来之食的议论,身处逆境的人被激发的羞耻心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则,而身

处顺境时的人却更易迷失,放弃了“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则,环境可以

说是决定为善还是为恶,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

内在要求就是坚持,孟子也在书中举了“杯水车薪”的比喻,义能克不义,仁

能克不仁,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抵御环境坚持本心时,仁义之士必是贤人、君子,“枉己而

不能直人”,只有坚守原则的人才能够辅佐君主、诱民向善;“仁者无敌”,仁

义之诸侯与民同乐、亲贤疏佞,又怎不会“王天下”呢?所以尧、舜、禹之世,

孝悌礼义为人所共循,天下安乐。

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但是要想导善,还缺不了

他的非凡辩才。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还是与对手辩论,都能够引经据典,

把《诗》《书》灵活应用;并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

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依托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

对,认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中国,正值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击之际,从个人到家庭,至自

各阶层的社会乃至于国家,在当今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却逐渐陷入一种

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状态。在这个物欲横流,进退失据的环境中,人们越来

越感到力不从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战,但是,究竟是什么在变

化?变化的背后是什么?

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

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

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

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四级考试时间 与领导者统治者

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

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

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

的社会吧。

孟子读后感作文范文(篇6)

第9页共10页

坦白地讲,一直没有读过孟子及其作品,因为本人喜欢道家,尤其是《庄子》。

现在拜读过这本书,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灿烂的文化,

他们和诸子一道形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亚圣”的孟子对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久,我们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

概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凤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早已穿

越了千年的岁月,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谈及学习时,有一点叫做“尚友”。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

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家喜欢读历史、传

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

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

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在谈及教育时,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

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

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

再来看看孟子对“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孟

子还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产生“浩然之气”?那就

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

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

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孟子读后感作文范文(篇7)

《孟子》的作者孟子,字轲,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

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著

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

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

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

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第10页共10页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

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书中有的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

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

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

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人的本性虽然善,但是有时侯也会迫于本性的情势与欲望,作出非善的行为

来,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人在生与义两者不可兼得时,就应舍生而取

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

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

我不躲避。因此我们就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13:24: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2034791498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读孟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读孟子.pdf

上一篇:350字周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读孟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