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
基础性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1个多
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
可贵精神。
4.体会围绕观点从多个方面举实例的写作方法。
提升性目标:学习从多个方面举实例写一篇说理性文章。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
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
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体会围绕观点从多个方面举
实例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性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及新词,能结合查字典或上下文初步理解生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说理文的特点。
4.摘录四字词语和重点句子。
提升性目标:
1.选用文中四字词语造句。
2.会讲古今中外名人持之以恒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成语“铁杵磨针”、“绳锯木断”、“愚公移山”,让学生讲述其意
思,并引导发现其共同之意,进而揭示课题。
2.揭题,板题,审题。“滴水穿石”也作“水滴石穿”讲。这节课我们
一起学习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什么是启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它总是或隐或现地表现出文章的主题。说说你从“滴水穿石的启示”这
双眼睛中,知道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要求:把生字新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
“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会读、会默以下生词:
自谋生计本草纲目小贩迷恋专利权勉励
安徽省日雕月琢碳粒筒给予(“给”是多音字)
3.画出文中四字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4.找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5.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给课文分段。
6.完成《补充习题》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听10个人读书,理解难读句子。)
(学习时间10分钟)
四、反馈学习情况。
1.读文。
★同桌互读(要医务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求第3自然段和最后一段必读,其余选读一个自然段)
★评价:做到一字不错得“优”,错2—3处得“良”,超过3处没有等
第。
★检查反馈。
出示重点句:指导读准确、读流利。
(1)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2)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
持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
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
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3)假如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4)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
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
吗?
(5)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
碳粒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6)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
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理解启示。
3.读词。
★一分钟记忆,默写生词,对照大屏幕同桌互批。
自谋生计本草纲目小贩迷恋专利权勉励
安徽省日雕月琢碳粒筒给予
★反馈订正。全对得嘉奖卡。有错同学订正2遍,没错同学思考怎么把
子写漂亮。教师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交流四字词语。(出示词语,指名读)
接连持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孜孜不倦
微缺乏道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翻山越岭
坚持不懈炉火纯青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增大难度,在上面的词语中找出“滴水穿石”的近义词。(请学生到
黑板上来写一写)
4.理解大意。
★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滴水穿石”形成的原因。
第2自然段:由“滴水穿石”这个奇观提出观点——假如我们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第3自然段:用三位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从正面说明观点。
第4自然段:用雨水不能滴穿石块的例子从反面说明观点。
第5自然段:再次强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
想。
五、把握课文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默读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2.同桌相互交流。(优等生帮后进生把话说完整)
3.教师小结,学生感知说理文的特点:这是一篇说理文。课文的第一、
第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现象提出“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把事
情做成”这个观点。接下来课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用三个名人成就事
业的例子和雨水不能滴穿石块这个现象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这个观点。
文章最后强调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
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五、完成《补》一到三项;摘录好词好句。。
作业:
A类:
1.读课文3遍,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
什么。
2.抄写文中好词佳句。
B类:
选用文中四字词语造句;搜集古今中外名人持之以恒最终取得成功
的故事。
第二课时
基础性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
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
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围绕观点从多个方面举实例的写作方法。
提升性目标:
学习从多个方面举实例写一篇说理性文章。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听声音,感受力量
出示雨水、一滴水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
师:你们觉得谁的力量最小?
师:你们看老师板书“滴水穿石”,这微缺乏道的滴水竟然能滴穿石头。
滴水能穿石你信吗?你见过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来见识一
下安徽广德太极洞的一大奇观。
二、学习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
出示图。微缺乏道的水滴竟然能滴穿石头,这是为什么呢?指名读第一
小节。
1.理解:锲而不舍:锲,用刀子刻东西;舍,是放弃的意思。谁来说
说她的本来的意思。在这里它是指水滴……
2.师:是啊,水滴就这样日日雕月月琢。几百年过去了,水滴……几
千年过去了,水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
3、水滴能滴穿石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述)师:这就是第二
小节中的一个词(目标专一)。二是(生述)师:这就是第二小节中的
(持之以恒)。(板书)
4、这微缺乏道的水滴竟然战胜了坚硬的石头,真让我们敬佩,我们一
起读一读。
5、板书启示:师:那么滴水穿石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出示第二
小节。(指名读)生述。水滴滴穿坚硬的石头难不难,再难的事情只有
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把事情做成。(板书:难、成)
6、同学们,你们看题目滴水穿石我们搞清楚了,启示也明白了。那么
课文为什么还要写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的故事呢?
(板书:,举例说理)
三、学习第三小节
▲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3自然段,理解作者列举李时珍、齐白危机意识 石、爱迪生的事例
用意何在。思考他们的成功难不难?难在哪里?怎样成功的?抓住关键
词句,写批注。
▲学生自学:
(一)重点交流李时珍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李时珍的事例。指名读。出示:本草纲目
图。师:这就是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你们看,要完成这样的著作难不难?
老师请你们再次用心地读一读,会读书的同学一定能从中发现难的。
翻山越岭:(师:也许这是一座又高又险的山,你想到了……也许山高
林密,时时碰到飞禽走兽,你想到了……也许烈日炎炎,酷暑难耐,也
许寒风习习,冰冷难不要再说 当,你想到了……)指名读
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师:大半个中国啊,高山深涧、戈壁荒漠、沼泽
险滩,江河湖泊都留下了李时珍学医的身影。)指名读
尝药草(有毒的药草,冒着生命的危险)
2、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四处奔波、饥寒交迫、多次登门请教乃
至于冒着生命危险品尝百草,同学们,难不难啊?那么李时珍如何完成
本草聚餐邀请函 纲目的呢?生述。(从小立志,二十几年不懈努力)师:
3、同学们,这么难的药学巨著,李时珍就是凭着滴水的目标专一、持
之以恒的精神,完成了目标《本草纲目》。我们一起读一读。
(二)略学爱迪生、齐白石事例
师:李时珍的事例证明了作者的观点,那么,爱迪生、齐白石又难在哪
里?怎样成功的呢?
爱迪生:难在何处?生述。师:爱迪生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难不难?
怎样成功?生述。师:迷恋说明目标专一。毕生孜孜不倦说明
持之以恒。
谁来读一读?
齐白石:难在何处?生述。师:一天两天如此,一年二年如此,十年二
十年如此,难不难?
怎样成功?生述。师:不教一日闲过。夏天,汗水湿透衣被,
他还坚持。冬天,手冷的握不住笔,他还是坚持。家里发生事情,非常
忙碌,他还是坚持。
指名读一读
(三)你们看,李时珍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爱迪生拥有一千多项的
发明、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他们都是靠着滴水的精神,滴穿一个个困
难,取得了成功。这三个事例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围绕观点来举例的。
(板书:围绕观点)
不过,同学们想一想,既然三个事例都一样,举一个不就能够了,三个
不是重复啰嗦了吗?生述。师: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再
认真读一读课文,用你智慧的眼睛才能发现。
1、古今中外的代表。师:原来他们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
2、不同职业的代表。师:那我在举个白求恩的事例好不好?
3、不同起点的代表。
师:看来,作者的思维多么慎密,考虑多么周全,为了说清楚道理,从
多个方面(板书)精心挑选了这样三个人的事例。从时间的跨度,空间
的宽度,职业的角度,起点的不同水准,各行各业、各个层次、各个方
面的人物,能够说包含了所有的人。怪不得作者说:
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
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石块”,最终取得成
功的吗?指名读
师:前面一直都是说滴穿石块,这里怎么是顽石呢?生述
师:现在知道滴穿和顽石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这顽石指的就是难,滴
穿就是成。
师:其实,还有许很多多的人都和他们一样,也都具有目标专一、持之
以恒的滴水精神,你知道哪些?(海伦、凯勒,谈迁、诺贝尔等)
(结合《补充习题》第四大项)
师:这是贝多芬的介绍,我想请你们课文中人物的写法,对它实行改写。
现在给你们四分钟,写五十字左右。
生写,交流
四、学习第四小节
师:同学们,无论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还是刚刚写的贝多芬,写他
们事对虾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准确的。,课文的第
四小节是写雨水的,但它起到的作用和第三小节是一样的,谁发现了?
生述
师:你发现了相同之处,谁能发现薪酬管理制度范本 他们的不同之处。生述
师:假如说,李时珍他们的事例是从正面证明作者的观点,那么雨水就
是从(反面)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板书:正反)这也是从多个方面来
举例啊。
五、拓展启示
1、你们看,作者从自然现象中,微缺乏道的滴水滴穿了坚硬的石块得
到启示,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接
着,作者从多个方面、围绕观点举了事例来说道理。在文章的结尾,作
者再次强调滴水穿石的启示,并要我们牢牢记。出示:课文最后小节。
读。
让我们永远铭记滴水穿石的启示。背诵。
2、同学们,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们帮我想想。你们知道姚明吗?
篮球巨星!老师也喜欢打篮球,假如我用滴水穿石的精神去练习打篮球,
我目标专一,我持之以恒,我能像姚明那样成功吗?生述。
师:所以,在努力之前我们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目标。然后再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让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的启示。
作业设计:
A类:
读课文3遍,写一篇读后感。
B类:
搜集相关励志的名言警句以及身边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事例。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12:10: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1990521497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滴水穿石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滴水穿石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