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寒食
原诗如下:
寒食
韩翃〔唐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如下: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
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家中。
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
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
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无处不飞花”,兔男 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
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
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
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
“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
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
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
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
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
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
柳之斜来牛人语录 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
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外戚。这里借
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外戚。这两句是说寒
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
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破损的英语 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beer怎么读 传”
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
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
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
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上海艺考 示,和中
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提康德罗加 的主题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08:2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1855101494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寒食节的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寒食节的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