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GAGGAGAGGAFFFFAFAF
爆炸极限的意义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
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松鼠教学反思 的爆炸极限为12.5%~80%。可燃性
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
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
在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在高于爆炸我们的诺言 上限同样不
燃不爆。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
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
不能蔓延的缘故。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浓度
时,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即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计算
的浓度比例)。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混合系的组分不同,爆炸极限也不同。同一混合系,由
于初始温度、系统压力、惰性介质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间及
器壁材质以及点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极限发生变
化。一般规律是: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增
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因为系统温度升高,分子内能
增加,使原来不燃的混合物成为可燃、可爆系统。系统压力
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扩大,这是由于系统压力增高,使分
精品文档
GAGGAGAGGAFFFFAFAF
子间距离更为接近,碰撞几率增高,使燃烧反应更易进行。
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范围茶室效果图 缩小;当压力降至一定值时,其
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对应的压力称为混合系的临界压力。
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成为爆炸系统(个别气体
有反常现象)。混合系中所面试英语自我介绍 含惰水星路由器地址 性气体量增加,爆炸极限范
围缩小,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
容器、管子直径越小,则爆炸范围就越小。当管径(火焰通
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体积火焰所对应的固体冷却表面
散出的热量就会大于产生的热量,火焰便会中断熄灭。火焰
不能传播的最大管径称为该混合系的临界直径。点火能的强
度高、热表面的面积大、点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不等都
会使爆炸极限扩大。除上述因素外,混合系接触的封闭外壳
的材质、机械杂质、光照、表面活性物质等都可能影响到爆
炸极限范围。
与可燃物的危害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和爆
炸上限越高时,其爆炸危险性越大。这是因为爆炸极限越宽
则出现爆炸条件的机会就多;爆炸下限越低则可燃物稍有泄
漏就会形成爆炸条件;爆炸上限越高则有少量空气渗入容
器,就能与容器内的可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条件。应当指出,
可燃性混合物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虽然不会着火和爆
炸,但当它从容器或管道里逸出,重新接触空气时却能燃烧,
精品文档
GAGGAGAGGAFFFFAFAF
仍有发生着火的危险。
表示
爆炸极限的表示告别作文 方法
精品文档
GAGGAGAGGAFFFFAFAF
气体或蒸汽爆炸极限是以可燃性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如氢
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4%~75%。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可燃性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
体积的质量比g/m^3来表示的,例如铝粉的爆炸极限为40g/m^3。
可燃性蒸气的爆炸极限值
可燃性蒸气的爆炸极限值是由可燃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气浓度决定的。对于可燃液体而
言,爆炸下限浓度对应的闪点温度又可以称为爆炸下限温度;爆炸上限浓度对应的液体温度
又可以称为爆炸上限温度。
可燃气体或蒸气分子式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分子式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下限上限
氢气H24.074.2
氨NH35.527
一氧化碳CO12.574.2
甲烷CH45.314
乙烷C2H63.012.5
乙烯C2H43.132
乙炔C2H22.281
苯C6H61.47.1
甲苯C7H81.46.70
环氧乙烷C2H4O3.080.0
乙醚(C2H5)O1.948.0
乙醛CH3CHO4.155.0
丙酮(CH3)2CO3.011.0
乙醇C2H5OH4.319.0
甲醇CH3OH5.536
醋酸乙酯C4H8O22.59
常用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数据表
精品文档
GAGGAGAGGAFFFFAFAF
精品文档
GAGGAGAGGAFFFFAFAF
精品文档
GAGGAGAGGAFFFFAFAF
精品文档
GAGGAGAGGAFFFFAFAF
补注
1.由于百度无法显示图片,因此请需要土豆资料 了解爆炸极限计算方法的同学根据参考资料来了
解。2.题夏日黄昏 图为“乙烷-氧气–氮气体系的爆炸极限范围”3.爆炸极限范围以外,
不会发生爆炸!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66896841桁298147476瑶2169354BD咽大鲅鱼 2江西省博物馆 53496305挅•274976B69歩B3070777F3石54360658CE1賡208005140兀~*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08:13: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1847871494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一氧化碳爆炸极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一氧化碳爆炸极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