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班固

更新时间:2023-03-19 03:52:59 阅读: 评论:0

搞笑结婚祝福语-吸氧术

咏史班固
2023年3月19日发(作者:无以至千里)

引言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安史之乱爆发后盛唐诗歌出现了极盛难继的局

面。在经历了大历诗坛相对沉寂的一段时间后,终于迎来了中唐诗歌的全面复兴。中唐

贞元、元和年间出现了诗歌流派纷呈的局面,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刘禹锡就是

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文学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也是

一位积极从事政治革新的政治活动家。他多才多艺,擅长书法和音乐,在诗歌、散文创

作方面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代的古文家李翱曾说:“翱昔与韩吏部退之为文章盟

主,同时伦辈,柳仪曹宗元、刘宾客梦得耳。”“1稍后的赵磷也说:“元和以来,词翰兼

奇者有柳柳州宗元、刘尚书禹锡及杨公(敬之)。刘杨二人,词翰之外,别精篇什。””1

他的诗歌豪放俊逸,与白居易齐名,在中唐后期分别以白居易和韩愈为代表的通俗写实

诗派和怪奇诗派之外,卓然自成一家,赢得了“诗豪”、“国手””1的称号。其诗歌最为

人瞩目的主要有政治讽刺诗、咏史怀古诗、民歌体诗三类,而为刘禹锡奠定诗坛地位的

首推其创作的大量咏史怀古诗。

刘禹锡的咏史怀古之作有五十余首,这个数量比之晚唐咏史诗人显得有些微弱,但

却远远超越了前代所有的咏史诗人。他的咏史诗质量上也有较大的突破,刘禹锡之前的

咏史诗人在内容上大多围绕个人的穷通得失,抒写怀才不遇的愤懑,而较少对社会历史

变迁的思考。刘禹锡只有少量作品表现不遇的愤懑,更多的是表现其对政治理想的执著

追求,写他的希望和失望的矛盾,写他的用世之念和人格尊严的艰难抉择。在对社会盛

衰的原因主题取向上,较全面深刻地总结了社会盛衰的原因,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

义。刘禹锡能以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生的遭遇和社会的盛衰,慨而不悲,

表现出诗人迥异于前人的哲人气质和达人风范。在艺术特色上,刘禹锡的咏史诗笔力雄

健,气该古今并注重意境的选择和情感的抒发,即景骋情,妙造自然,增强了咏史诗的

艺术魅力。另外刘禹锡的咏史诗还注重体式的选择,发展了七绝咏史的新体制,使咏史

诗更显含蕴凝练,饶有情趣。

对咏史诗,尤其是唐代的咏史诗进行研究,刘禹锡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人物。近十年

来,涌现出了大量对刘禹锡咏史诗进行研究的专题论文。但这些研究成果多从思想内容、

类型特点、成就、前后期内容差异及成因等多方面着手进行论述,几乎没有涉及到刘禹

锡咏史诗的生成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本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而来的,

而且每一个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对相关事物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因此,本文立意从

刘禹锡咏史诗的生成及对后世的影响入手,力求理清其在咏史诗发展史上的地位,以期

对刘禹锡其人其诗有一个更加全面透彻的认识。基于此,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

咏史释义;其二,刘禹锡咏史诗的生成;其三,刘禹锡咏史诗的影响。

一、咏史释义

咏史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种,对它古人已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从现存的

文学史资料看,第一篇以“咏史”命题的诗歌作品是班固的五言诗《咏史》。而最早对

班固的《咏史》进行评述的是钟嵘的《诗品》:“孟坚才流,而老于掌故。观其《咏史》,

有感叹之辞”。而艺术上则评为:“质木无文”。【4】这里还未涉及到对“咏史”含义的解释,

但已经注意到咏史诗也应与别的诗歌一样注重内容与文采两个方面。至唐朝六臣注《文

选》,爿1在咏史诗的解题中对咏史诗的概念有所涉及。如对王粲《咏史诗》,吕向解题日:

“谓览群书,咏其行事得失,或自寄情焉”。对左思《咏史诗八首》解题日:“是诗之意,

多以喻己。”李善在张协《咏史诗》解题日:“协见朝廷贪禄位者众,故咏此诗以刺

之。”【5’等对咏史诗抒怀讽喻的特性有了认识。日释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对“咏史”

也有解释:“咏史者,读史见古人成败,感而作之。”16l意思承吕向而来,但叙述得更为

清晰明了。总言之,也就是说咏史诗是作者将阅读史传的感想形诸诗篇。今人对咏史诗

所作的定义与古人大致相类。如降大任、张仁健:“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作者直接

歌咏历史题材,以寄寓思想感情,表达意见见解的一个类别。”【7J刘若愚的《中国诗学》、

旌蛰存的《唐诗百话》、胡大雷的《文选诗研究》、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中都有类似

的界定。

综合古人、今人的说法,所谓咏史诗是指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作者直接截取历史人

物或历史事件,或歌咏感叹,或寄寓思想感情、发表见解的一个类别。它包括述史和咏

怀两部分,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与其他类型的诗歌相比,咏史诗是诗又是诗化的史论,

它反映的历史题材,更具有特征和概括力以及某种历史的典型性,因而也更容易启发人

们认识社会历史,从中获取教益:真实的感情表露与大胆的诗意想象使它与一般的历史

教科书和大部头的历史专著相比,又富有情韵和生动的形象性,含有特定的故事性和情

节性,具有相当感人的艺术力量。因此,咏史诗在诗歌与历史学中自有其不可取代的独

特价值,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论咏史诗是包括怀古诗在内的广义上的咏史诗。一般所

说的怀古诗是诗人以历史遗迹、遗址或某一地点、地域为依托,连及吟咏与之相类的历

史题材,诗中往往离不开对其地景物的描绘,对古今变化的感慨,如刘禹锡的《荆门道

怀古》、《西塞山怀古》、《台城怀古》等即是很显著的例子。但咏史与怀古这两类诗,以

其基本内容都是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而很接近,又因为引发诗兴、赋为诗歌的触媒点

不同而区别。在古代尤其是唐宋以前,咏史诗与怀古诗的界线并不是很严格,如杜牧《题

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虽然是作者经过乌江亭是有感而发的,而且以地名为题,但是通篇以议论为主,仍属于

咏史诗的范畴。当今也有将二者合流的学者,袁行霈先生就认为:“怀古诗和咏史诗是

有区别而又很接近的两类诗。大体上说,怀古诗是能够引起古今相接情绪的时地与事物

兴发感慨。咏史诗则无须实际事物作媒介,作者直接以史事为对象抚事寄慨。由于两者

都是咏‘古’,又时有交叉,界限并不很严。”【8】因此,本文把刘禹锡的部分怀古诗也纳

入到广义的咏史诗内加以论述。

我国古代文人大多有怀古务实、贵古贱今的文化心态。他们推崇过去,对既往的历

史心仪不已,因此咏史之作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诗经》的雅、颂中已有它的萌芽,

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等作品中也可看到它的影子。直到东汉班固始以“咏

史”为标题,随后左思、陶渊明、颜延之等都有名篇传世。梁萧统编《文选》时特立“咏

史”一目。此后,咏史诗创作蔚成风气,代不乏人。在以诗歌著称的有唐~代更是出现

了一大批咏史名家,如初盛唐时期的陈子昂、李白、杜甫、高适等。“但是,作为一种

特定题材的诗歌,咏史诗只是到了唐代,特别是中晚唐时,才真正发展成熟,并且在诗

坛上开放出引人注目的繁花。”【91而刘禹锡作为这一时期诗坛上的重要作家,在咏史诗的

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他上承李白、杜甫,下启杜牧、李商隐,以卓绝的艺术

才能,完善了咏史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刘禹锡咏史诗的生成

刘禹锡的咏史诗能在数量上大大超越前代诗人,并在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各方面取

得很大的突破,其自有因。经认真梳理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因素

1.“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现实

渔阳鼙鼓动而地来,霓裳羽衣之曲顷刻间成为昨日的回忆,在唐玄宗后期日益荒淫

的生活中,安史之乱爆发了。安史之乱是唐朝最惨痛的一页,一直沉浸在“开元盛世”

中的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措不及防,历史的车轮无情地将人们迅速由盛唐带入了中

唐。从盛唐到中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唐帝国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经济一蹶不振,外族入侵,藩镇割据,战乱频繁,民生凋蔽。统治集

团内部矛盾加深,党争不休,政治腐败,剥削惨重,广大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灾难之

中。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曾经辉煌灿烂的大唐帝国自此一步步

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从噩梦般的动乱中首先惊醒的就是唐代的诗人,因而对这种王朝

衰落感受最直接最深切的也是中唐诗人。国家江河日下、风雨飘摇的严峻形势,促使一

代严肃的知识分子进行痛苦、认真的思考,力图总结历史的必然规律,以指导对于现实

的认识,挽救唐祚的衰颓,历史兴亡的感慨代替了初盛唐诗人昂扬的济世情怀。因此中

唐自大历诗人诸如钱起、窦常、张继、李益等开始,就不断地在历史中寄寓古今兴亡之

慨。

安史之乱的爆发,带来的不仅仅是政治、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更给生活在当时和之

后的诗人们心理带来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在这样一个朝不保夕的动乱环境中,诗人的一

切都无法得到保障,由此个体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问题被进一步凸现出来,引发了诗

人们开始对个人和社会的全面思考。也就是说安史之乱带来的巨变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

活,还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在面对现实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时不得不重新思

考个体的存在价值。他们立足现实,放眼历史,对社会衰败的局面及造成这种衰败的原

因迸行了多方位的体悟和思考。但政治上的不得意决定他们拿起的武器只有诗歌。而此

时咏史诗经过汉魏六朝,尤其是初盛唐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它现实国事与既往历史连

接在一起的独特方式为世人提供了干预时政的极好手段,这是中唐咏史诗快速发展的内

在原因。从贞元、元和到长庆年间,咏史诗的创作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这时期的咏史诗,

有三个明显的特征;数量丰富、取材广泛、风格各异。诗人如自居易、刘禹锡、柳宗元、

韩愈等人的咏史诗,各具特色,基本上代表了中唐咏史诗的最高成就。而刘禹锡无疑是

他们之中的佼佼者。

2.“永贞革新”的政治经历

为当非。”对王叔文作了肯定评价,与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刘禹锡先被贬为连州刺史旋又被贬为朗州司马。在前往贬所途径洞庭湖时,作者写

下了《君山怀古》: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当年扫平六国的秦始皇尚且有不得意之时,作者以此慰藉自己,现在遇到的挫折只是暂

时的,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正确面对,终有一天会拨开云雾见太

阳。

被贬朗州是刘禹锡政治生活的一大转折,从在京师被委以重任的政治核心人物到边

州司马这样的闲宫,他的心情虽然很沉重但却没有消沉,心中始终怀有希望。唐代官吏

贬谪有一定的期限,期满后可酌情移往比原贬谪地距离京城较近的州县任职,新职品级

一般比原贬谪官职有所提高。唐朝中后期,被写作业英文 贬官员的量移期限为五年。宪宗元和十二

年七月有赦:“自今以后,左降宫及责授正员官等,并从到任后,经五年考满,许量移。

今日以前左降官等,及量移未复资官,亦宜准此处分。”110】因此诗人时刻等待着再次施

展自己政治才华的机会。但等来的却是深深的失望,据《旧唐书宪宗纪上》记载,元

和元年宪宗诏书有言:刘、柳诸人“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诗人居朗州十年未得

量移。这在政治较为开明的有唐一代实属罕见。直到元和十年,诗人终于与柳宗元等人

一起承召回京,但又因《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触怒了权

贵而再次出为孔子的简介 连州牧,官虽进而地益远。以后又迁谪夔卅|、和州等地。“巴山楚惹女朋友生气了 水凄凉

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长达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刷新了

中国古代文人被贬最长时间的纪录。这种悲剧性的遭遇,必然会反映在刘禹锡的诗歌创

作中。

在朗州和连州的十五年间,刘禹锡与柳宗元一样也创作大量寓言诗来讽刺政敌对革

新势力的残酷迫害,除此外他还创作了一些咏史诗借古人往事表明自己坚持理想的信念

和对前途的无限憧憬。如《荆门道怀古》: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马嘶古树行人歇,麦秀空城泽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徒使词臣庾开府,成阳终日苦思归。

《汉寿城春望》: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前诗借用虞信思归表达自己对长安的留恋,后诗刘禹锡以哲学家的眼光看到:顺境、逆

境也和世间万物的兴废一样不是永恒不变的。基于此,诗人矢志不渝地等待着:“终日

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望夫石》)借用

望夫石的传说来比喻自己在贬谪生涯中从未中断对帝京的思念,日夜渴望回朝廷为国家

和君王效力。当八司马中的程异首先被启用时,作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咏古二首

有所寄》:

车音想辚辚,不见綦下尘。可怜平阳第,歌舞娇青春。

金屋客色在,文园词赋新。一时复得幸,应知失意人。(其一)

寂寂照镜台,遗基古南阳。真人昔来游,翠凤相随翔。

目成在桑野,志遂贮椒房。岂无三千女,初心不可忠。(其二)

此处作者自托为宫女,借汉武帝陈皇后和东汉光武帝阴皇后的故事,语重心长地嘱咐程

异不要忘记“永贞革新”的初衷,不要忘记志同道合的七司马;希望程异能够推荐仍然

被贬在外的朋友回朝,反映了诗人渴望重被启用的急切心情。

贬谪后期,即刘禹锡在夔州、和州期间,这时诗人依然滞留于巴山楚水之间,官职

也未见升迁,但在地理位置上毕竟离长安更近,因而诗人被遗弃的感觉日见淡弱。另外

这一时期“永贞革新”已逐渐被人们淡忘,十多年时间虽没有完全弥合他心头的创伤,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愈加丰富,政务的繁忙,当初境遇的突变带来的心理上的

巨大落差和随之而来的激愤也逐渐被抚平,诗人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他的咏

史诗更多的转向了那些在历史上有过丰功伟绩的人物,这与初盛唐咏史诗人对于先贤的

歌咏有着相似之处。如《观八阵图》:

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

波涛无动势,鳞介避馀威。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

对诸葛亮这样功成名就的历史人物充满了敬意和无限的敬仰,并对自己的才能与前程充

满了信心,全诗充溢着一股昂扬之气。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在宪宗朝被镇压下去的藩镇割据势力又开始诞的组词 蠢蠢欲动.但朝廷

却无力采取什么措施来对付他们。诗人目睹朝政日非、国势日窘,内心焦急却于事无补,我爱夏季

只好用诗歌作为载体,尤其是咏史诗这种可以借古讽今的特殊诗体来表达自己的隐忧。

因此这一时期的很多咏史诗是作为警戒统治者的工具,透过历史的烟云和王朝的兴亡,

总结关于社会兴衰的经验教训,以提醒和告诫当朝统治者。如《蜀先主庙》: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此诗首联赞颂刘备的英雄气概,颔联评价其英雄业绩,颈联论述其成功之因与后人亡国

之故,尾联描述亡国后蜀国的凄凉景象。作者于正反对比中深寓历史教训,在对刘备的

赞颂中不露声色的揭露刘禅之不肖与亡国后的麻木不仁,批评指斥之意充盈其中。本诗

的核心在于强调治国的关键在于知能尚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批

判的矛头直指当今的统治者,指斥他们造成的贤不肖倒置的现状。

欧阳修《薛简肃公文集序》有言:“盖遭时之士,功烈显于朝廷,名誉光于竹帛,

故其常视文章为末事,而又有不暇与不能焉。至于失志之人,穷苦隐约,苦心危虑,而

极于精思,与其有所感激发愤,惟无所施于事者,皆一寓于文辞,故日穷者之言易工也。

如唐之刘、柳无称于事业,而姚、宋不见于文章。”诚为的论。生命沉沦的二十三年虽

然使刘禹锡失去了施展政治才华的机会,却成全了他的文学成就,据陶敏、陶红雨《刘

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其取得较大成就的咏史诗基本上都作于这一时期。

3.唐代的文化政策。

政治文化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诗人在创作时题材和体裁的选择,正是因为唐代

宽松的、较少禁忌的文化环境为刘禹锡大胆进行咏史诗的创作提供了客观条件。

耳”,自称不敢与屈原相比,但却是引屈原为同调的。

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

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当年的屈原也是因积极地

参与兴国大计的谋划而遭谗被贬,一贬至汉北,一贬到沅湘间,幽思忧愤而作《离骚》。

刘禹锡也因为积极参加政治革新,“竟坐连累,贬在遐方……又遭谗嫉,出牧远州”。【llJ

两人在受贬的原因、贬谪处所、心态等多方面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的经历激

发了刘禹锡对巴山世界面积排名 楚水之间历史人物的自觉关注,并通过怀古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骚怨

情怀,表达自己抑郁不平的个人情感,这是刘禹锡对待贬谪所采取的一种典型手法。刘

禹锡至朗州后,就住在了后人为纪念屈原而建的招屈亭附近,近距离的接触使他对屈原

有了进一步的体认,并决心要像屈原那样与黑暗世俗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抗争。《学阮公体三首》表明了作

者的这种心志:

少年负志气,信遣不从时。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安能慕己知!(其一)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其二)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不学腰如磐,徒使甑生尘。(其三)

深刻的道出了贬谪对人生的磨练与考验,洋溢着不以挫折为意、期望东山再起的昂扬斗

志和祸福相因的朴素辩证思想,其中闪烁着虽久经折磨而意志愈坚的熠熠光彩。这里的

“昔贤”、“上古人”当然不一定就是屈原,但其中主要包含着以屈原为代表的执著意识

却是毫无疑问的。刘禹锡能在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中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其对

屈原的体认有很大的关系。

2.夔州、和州特殊的地理位置

他贬谪后期所在的夔州、和州也都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夔州是三国时吴蜀

交战的边界,历史上很多关于蜀国生死存亡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夔州至和州的长江沿

线到中唐已上演过无数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熟知历史的诗人一路走来自然小学教资考什么

会感慨万千,并将满腔激情形诸诗篇。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

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所走路线恰好与当年西晋大军攻打吴国时的路线完全相同。行

经湖北大冶县附近时,刘禹锡凭吊了西塞山,写下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此诗前四句是怀古,后四句则是慨今,表达了作者渴望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意愿。

希望当朝统治者能够以六朝的相继覆灭为鉴,不要走“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

复哀后人也”ll2】的老路。并警告那些拥兵自重的割据势力:国家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

潮流,像当年的孙皓那样依仗长江天险而负隅反抗,也是无济于事的。这一主题在当时

藩镇割据势力重新抬头的情况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也

是值得注意的,“至于前半一气呵成,具有山川形势,制胜谋略,因前验后。兴废皆然,

下只以‘几回’二字轻轻兜满,何其神妙!”。因此此诗“表现手法的神妙与诗作内蕴的

深厚相辅相成,饱含哲理的历史反思与深沉悲凉的人生感慨互为补充,大大强化、深化

了刘禹锡怀古之作的格调境界。”【l列

和州正如作者在《楚望赋》中所述是“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霸王迷路处,亚

父所封城”的地方,又靠近六朝故都金陵。六朝在金陵共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历史,你亡

我兴犹如走马观花,走过了兴盛和醉生梦死的繁华后都走上了灭亡的道路。这个以六

个朝代迅速更替的历史引得文人墨客留恋遐想、不断歌咏的去处,敏感的刘禹锡自然也

不会放过。这些地理上的条件也是诗人后期大量创作关于金陵及附近古迹咏史诗的直接

原因。如其著名的咏史组诗《金陵五题》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Ⅸ石头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台城》)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高作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Ⅸ生公讲堂》)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池台竹榭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江令宅》)

诗前有序日:“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跋而望之。适有

客以《金陵五题》相示,迪而生思,歙然有得。它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且日:‘《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馀四韵虽不及

此.亦不辜乐天之言尔。”可见诗人此时并未到过金陵,这些诗是诗人经过深思熟虑后

创作而成的。这五首诗以六朝故都金陵的五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为题来总结历史教训。

《石头城》一诗从后人对此诗评价就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如李慈铭曰:“二十八字

中,有无限苍凉,无限沉着,古今兴废,形胜盛衰,皆已括尽,而绝不见感慨凭吊字面,

真高作也。”。谢枋得日“山无异于东晋之山,潮无异于东晋之潮,月无异于东晋之月。

求东晋之宗庙富室,英雄豪杰,俱不可见矣。意在言外,寄有于无。”9沈德潜日:“只

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令人于言外思之。”。其余四诗与此相类,在物是人

非的客观描绘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忧思,看似平淡却意蕴深远,其中三味自当读者细细

品味。

刘禹锡贬官后在朗州、连州、夔州、和州有将近二十三年的经历,贬谪生活结束后,

在苏卅|、汝州、同州等地任刺史。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游览了众多的古迹,这

些遗迹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政治意义,自然成为长期沉沦下僚的诗人发泄心中郁

郁不平之气和寄托自己政治怀抱的依托。

(三)诗歌发展因素

咏史诗的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程,先秦是它的发轫期。《诗经》里已有了咏史诗的

。方世举《兰丛诗话》引。

。《赵缦堂读书筒端记-庸人万首绝句选》转引白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第392页.岳麓书社,2003

年十一月第一版。

。《唐诗品汇》卷五一同上

。《唐诗别裁》卷二0蚓上

10

雏形,《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大明》、《皇矣》等篇,以诗歌的形式记

载和赞叹了周部族的起源及其祖先的英雄事迹,这些涉及周朝先人历史传说、部族起源、

部落迁徙、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的诗歌,在题材上当属于最早的述史咏古

之作。但这些诗歌以记事为主,是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古代历史,与真正意义上的

咏史诗相距甚远,与其说是咏史诗,不如说是史诗来得更确切一些。而后来屈原的作品

与咏史诗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离骚》中涉及到大量的历史人物、历史传说和重大的

历史事件,并成为屈原表达政治见解,抒写怀抱和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手段。在《九章》、

《天问》中,作者引用历史传说、人物和事件的段落也不在少数,这种咏史抒怀、借古

言志、以史讽时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与后代咏史诗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开创了后世咏史

诗创作的先河。尤其是在精神实质和表现手法上对左思的咏史诗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东汉班固咀‘咏史’为标题,以专咏历史人物为内容创作诗歌,使咏史诗最早与

其他类别的诗相分离,具有开创之功。”114】虽然班固的诗只是对史事的铺陈,但在他之

后的整个东汉一代咏史诗人却很少见。魏晋南北朝咏史诗逐渐繁荣并趋于成熟,这一阶

段涌现出一大批咏史名家和名作,如王粲、左思、鲍照的《咏史》和陶渊明的《咏荆轲》、

阮籍的《咏怀》、曹植的《怨歌行》等。这些作品有的明确以“咏史”标目,有的述史

叙事,或者在叙事中杂以抒情,尤其是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跳出了传统咏史诗的

窠臼,以寒士的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和抗争作为内容,将一己情怀注入咏史诗中,造成

咏史和抒怀的有机结合,诗与史开始逐步融合,“开创了咏史诗借史以抒怀的新路,成

为后世诗人效法的范例,这是他对中国诗歌史的独特贡献”。【l51从左思起,咏史诗开始从

以史为主体走向以作者自我为主体,增强了历史抒情言志的主观色彩和诗歌的理性色

彩,从而提高了咏史诗的艺术感染力,为唐代咏史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各体诗歌在这个时候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咏史诗也

不例外,进入唐朝后,咏史诗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唐以前的咏史诗留存至今的

只有30位诗人的寥寥50多首作品”,【16】且题材狭窄,手法单一。而“粗检《全唐诗》

及辑佚之作,计有咏史诗近二千首,这个数字相对于五万余首现存唐诗来说是十分惊人

的。著名诗人都有咏史佳作,而且也有以咏史擅场的专门之家,确有雄踞高处、眼空四

海的气象。”【17】著名诗人如陈子昂、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都

介入到咏史诗的创作中来,他们或寄寓感慨,或独抒己见,或借古讽今,创作了一系列的

优秀作品如《蓟丘览古》、《登幽州台歌》、《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蜀相》、《泊秦淮》、《赤

壁》《贾生》、《隋

恕3鲇谝

史为鉴的目的,唐朝建国之初就设立了史学馆,并先后修订了《梁书》、《陈书》、《

北齐书》、《周书》、《隋书》五部史书,后来又以唐太宗御撰的名

义修订《晋书》和以私修官

响了有唐一代的诗人,而且这些史书的编纂为咏史诗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外,

唐承隋制实行了科举考试制度选拔人才,这打破了魏晋以来的门阀世族垄断制度,出身

社会下层的庶族得以跻身政治舞台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因而他们参政议政的政治热情

空前高涨,即使到了中唐,士人这种热情仍然普遍存在,此期他们中很多人由于现实形

势的限制,实现参与政治的工具之一就是咏史诗。

刘禹锡作为中唐杰出的诗人之一,自然会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而积极参与咏史诗的

创作。政治上的特殊经历限制了其参与国家大事的权利,但作为受儒家思想深深浸润的

政治家他又不可能甘于沉默。而且儒家文化对于文入的影响使他们所具有的文学才能不

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修养或者仕进的工具,更多的时候还是他们在特定环境和遭遇下抒情

言志甚至匡时救弊的手段。咏史诗在初盛唐的进一步发展和趋于成熟为刘禹锡选择这一

体裁进行刨作提供了可能。于是诗人选择了这一集抒情、描写、议论为一炉的特殊诗歌

体裁来表达对现实政治的关注,以一个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敏感和胆识,力图借助历史的

经验教训去唤醒依然沉睡的最高统治者。他的《金陵怀古》、《西塞山怀古》、《台城怀古》

等五十多首咏史诗,集中反映了一个富于进取的知识分子在面对国家前途命运时所做出

的冷静思考。

(四)个人素质

明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史诗勿轻作,或己事相触,或时政相关,或独出断

案。”“独出断案”一语说明进行咏史诗创作需要较高的修养,“时政相关”则不仅要求

诗人熟悉历史掌故,还要求诗人能够具有将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寻找现实与历史之间

深层联系的能力。因此,刘禹锡大量创作咏史诗除以上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外,还与其

个人因素也就是自身素质有关,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诗歌的优劣。自身素质主要包括

学、识、才、情几个方面。【18l

1.学

所谓“学”即指学问,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斗争中各种经验的总结,是人

类智慧的结晶。学问在诗歌,尤其是咏史诗的创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诗人的

创作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古人写诗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言志,通过自己的讽诵

达到使社会风俗清淳的目的。而志的产生也来源于长期的勤学苦研

持着在青少年时代养成的好学不倦的精神,在《罢郡归洛阳闲居》诗中称:“闻说功名

事,依前惜寸阴”;在《郡斋书怀寄河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诗中感叹自己“漫谈图

书三十年,年年为郡老天涯。”可见其读书数量之多。渊溥的知识储备,不仅培养了刘

禹锡诗歌创作高尚的审美理想,而且提升了审美要求,提高了审美能力。

刘禹锡还深受中唐时期啖助、赵匡、陆质所倡导的《春秋》学派不拘空名、从宜救

乱的经世儒学的影响。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在其内心深处扎根,在诗文中刘禹锡也多次

提到“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今道未施于人,所蓄者志”。讽谏传统和温柔敦厚

的诗教对诗人也有影响。这使刘禹锡具备了从屈原开始咏史诗的作者便具有的以天下兴

亡为己任的责任感,促使诗人拿起手中的笔以历史为依据,进行咏史诗的创作。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咏史诗是诗人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产物,它们反映出来的是诗入关心国

计民生的强烈忧患意识。

2.识

所谓“识”指识见,主要是诗人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敏锐而奇异的眼力。

在咏史诗创作中诗人有了这种眼力就可以对历史现象做出深层次的分析和判断,从中发

现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从而截取它作为诗歌吟咏的对象。另外咏史诗所选取的历史材

料必须是真实的,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事实,这就要求诗人在选取歌咏对象时首先对历

史材料的真伪进行甑别。但是历史毕竟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真伪很

难辨认,而且不同的历史学家在编纂历史典籍时往往会站在自己阶级的湖北省大学 立场上,依据自

己的道德尺度对历史事实进行篡改,在这个时候诗人的识别能力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

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除自己自幼博览群书打下的坚实基础外,杜佑对刘禹锡有深远的影

响。

杜佑(734—812)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多次担任刘禹锡的上级。

刘禹锡《徐州文宣王新庙碑》云:“禹锡昔年忝岐公门下生,四参公府”。“四参公府”

是指:(1)贞元十六年夏,杜佑加同平章事兼徐泗濠节度使,刘禹锡入杜佑幕,为徐泗

濠节度使掌书记。(2)同年秋杜佑罢徐泗濠节度使,专任淮南节度使,刘禹锡改为扬州

掌书记。(3)贞元二十一年,杜佑兼山陵使,以刘禹锡属崇陵使判官。(4)杜佑兼度支、

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刘禹锡判度支、盐铁等案。【191刘禹锡与杜佑关系密切,曾代杜佑撰

写大量的表、状,现存二十九篇。杜佑著有历史巨作《通典》一书,在刘禹锡四次为之

效力的过程中,得到了他的赏识,有机会看到杜佑的《通典》,并在学术上得到他的指

点。《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专史,记载了从上古直到唐代宗年间各种典

章制度的沿革,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通典》不仅在历史文化知识方面使刘禹锡汲取

了很多的营养,而且还蕴含卓越的唯物主义思想,强调入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对于礼乐制

度的影响.并从历代社会典章制度的沿革中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通典》对

刘禹锡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过一定的作用。

刘禹锡所具有的进步的政治思想,与其投身于具有革新意义的政治实践是分不开

的。在哲学思想上,他也以同样的战斗精神和理论创造,批判了天命神学世界观,总结

了先秦以来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长期争论。其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从内容、体系、

战斗性和科学性方面来看,不仅在唐代是最为突出的,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也以其创造

性的理论建树而占有独特的地位。《天论》是刘禹锡的主要哲学著作,《问大钧赋》、《何

h赋》、《鉴药》、《做舟》等,也富有哲学思想。《天论》上、中、下三篇,是他与好友

韩愈、柳宗元论战时优秀思想光芒的结晶,在我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在文中

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著名观点。因此刘禹锡能用唯物的客观的眼光来

看待人事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刘禹锡所具有的这些哲学思想不仅逻辑严密的写在专题

文章中,有时在诗歌,尤其是咏史诗中也有意无意的流露出来。如著名的《金陵怀古》: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冶城”、“征虏亭”、“蔡洲”、“幕府山”是四个有特殊意义的地名,它们都和历史上某

一政治事件有关,或标志一个朝代,或代表历史上的一次军事行动。“兴废由人事,山

川空地形”诗人用哲学家的视角指出,一个国家和朝代的兴亡,主要依靠的是人事的力

量,山川地形的有利因素不足为恃。并以陈后主依仗长江天险而荒淫失国的事实为依据,

警醒读者。

刘禹锡凭借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唯物主义的眼光,不仅可以准确判断史料的真

伪,敏锐的感知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而且还使作品中充溢着一种雄豪之气,使他的

咏史诗体现出与前人和同时代人截然不同的风格。

3.才

所谓“才”主要指是人的才分。包括诗人在立意、谋篇布局、语言的选择几个方面。

刘禹锡聪颖早慧,勤奋好学,《刘氏集略说》云:“始余为儿童,居江湖间,喜与属词者

游,谬以为可教,视长者所行止,必操觚从之。”而且皎然、灵澈等人对刘禹锡的诗歌

写作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皎然、灵澈是最早教导刘禹锡做诗的两个和尚。刘禹锡《澈上

入文集纪》云:“初,上人在吴兴,居何山,与昼公为侣(自注:“皎然字昼,时以字形。”)

时余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日:‘孺子可教。”’可见刘禹锡在幼年就得到了著

名诗僧皎然、灵澈的赏识,并在做诗为文方面得到他们的指点。直到青少年时期诗人仍

然与皎然、灵澈保持着师生关系。

皎然,姓谢,大约生于开元前期,卒于贞元后期,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皎

然诗文俊秀,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刘禹锡在《澈上人文集纪》中说:“世之言诗僧

多出江左,……独吴兴昼公能各众体。”然而皎然最大的贡献在于其探讨诗歌创作法式、

艺术技巧的著作《诗式》。《诗式》对刘禹锡诗歌理论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其意境论即可

窥见一斑。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

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合。”这与皎然《诗式》中的“采奇于象外”、“情在

词外”、“旨冥旬中”等观点有相似之处,很难说不是受他的影响而来的,而且这些理论

在刘禹锡咏史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有了这些基础,刘禹锡的咏史诗在立意方面跳出了抒一己之情怀范围的束缚,明显

超越了前代诗人。在他之前的诗人大多将咏史诗作为自己述志泄愤的工具,更多的是表

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而刘禹锡不仅将其作为见志之具,更多的时候

14

是表达对现实的隐忧,是将其作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特殊工具来应用的,其《金陵怀

古》、《台城怀古》、《西塞山怀古》等即是明证。

谋篇布局上更可看出刘禹锡独具匠心之处,他的咏史怀古之作多七言绝旬,把历史

兴亡的感慨寄寓在短短的二十八字之内,如果没有一定的构造能力很难会有什么名篇问

世。而刘禹锡的这些作品可以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金陵五题》甚至成为后人评

论的典范,为众多评论家所青睐。

语言的选择方面正如上文所述,刘禹锡很注重诗歌语言的选择,他的意境论强调“境

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合。”其所作的咏史诗大部分来说可谓字字珠玑,且含无尽的情思

于字外,与他的诗歌理论完全一致。如其被人津津乐道的《石头城》,在二十八字中通

过对景物客观冷静的描写将石头城的荒凉展露无遗,流露出对历史无情变迁的无限感

慨。

4。情

所谓“隋”指性情,诗主性情,情是诗歌的灵魂,它决定着诗歌艺术水平的高低,

也是决定咏史诗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之~。汉儒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0】情

是诗歌产生的前提,诗歌是个人情志的外泄。刘勰说过:“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昔诗人之篇什,为情而造文”。121】刘禹锡同时代的白居易也主张“根情、苗言、华声、

实义”,【22】视情为诗歌之根本。因此情也是咏史诗创作的根本。情的产生推动着咏史诗

创作的进行。

在咏史诗创作的过程中,诗人首先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物产生或喜或怒或爱或憎

的情感,当这种情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产生创作的欲望继而喷薄而出发为诗歌。

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刘禹锡是因肝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为政治方面的限制),有些不宜直接抒发的

情感,于是诗人从历史的时空中选择与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内在联系的史料,借古代的事

件、人物作为自己抒发情感的手段。在选择、组织这些材料的时候,诗人的情感同样起

着支配的作用。在情的指导下借助自己喜好的或者憎恶的史料将主旨完美的表达出来。

即使在付诸笔端的瞬间,情也在起着一定的作用,在情的激荡之下诗人的情绪亢奋,诗

情高扬,诗歌一气呵成且文旬优美,感情充沛。另外,情也是衡量诗歌作品优劣的重要

尺度。诗歌强调情感的真实,无病呻吟的作品往往为人所不齿。

刘禹锡怀抱美好的政治理想并积极参与政治革新结果却无罪遭贬,心中自然会有无

限的忧愤。贬谪之初,他所具有的情乃是无辜遭贬后的愤懑,志同道合之人遇害后的激

愤,盼望重新启用的急切,因而选用了苏令绰、汉寿城、淳于髡、庾信等等一些史料,

用语峻切,感情深沉。贬谪后期,诗人更多关注的是国家的情势,因而西塞山、金陵、

台城、韩信等等一些史料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寓无限忧思于怀古之中。正是由于诗人用

情真切,选材精当,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意蕴深远的咏史佳作。

如他的《金陵弼嚣基裂l黼扰爵;

辫甄基蚤捌曩;瑟馨薹是鞋酾簖,诰茹嘤蔷摧临熔;粼剧髫尉萋鲫姗,

垂霸跏妻艘铲受=咎甄妲臻骅塑引,单善算巧L~坠!醚熟薅塑垂廷示i

塑忝霹暴岛萎;葡苍:7;海辩籍甜2正是大唐!。商翼型画氍驯彭;塑辫∞城塑驯即季棼

乙%黾州掰1甄墩霎硒目。蠹圆囊龋翻。橱蜘鞫;£懿丽妊努醛萜蒲玛冁利转狮为“借

妊糁j簖q拍。“静;‘泊思指耳塞辇生下层的庶族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切身体验到了各种弊政和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等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危害,积极主张革新,刘禹锡就是这股活跃的政治力量

中的杰出代表。

刘禹锡的政治才华得到了革新派主要人物王叔文、王侄的赏识,很快成为革新派的

中坚力量并被授以重任。革新运动开始后刘禹锡就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为

实现辅时济世之志而废寝忘食,操劳不辍,“门吏接书尺日数千,禹锡一一报谢。绿珠

盆中日用面一斗,以供缄封””。斗志昂扬的年轻诗人曾在诗中为我们展示革新运动欣

欣向荣的局面,《春日退朝》9:

紫陌夜来雨,南山朝下看。戟枝迎日动,阁影助松寒。

瑞气卷绡觳,游光泛波澜。御沟新柳绿,处处拂归鞍。

革新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免赋税、禁止宫市、限制五坊、放还宫女。减轻了广大人

民的负担,并有力打击了宦官和藩镇的势力,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由于这次革

新运动严重的触犯了宦官、藩镇和守旧士族官僚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疯狂反扑。这次

革新最终以顺宗内

禅为标志宣告失败。得势后的反对派马上对革新志士进行迫害,时代

所导致的革新斗争的失败的悲剧,带来诗人个人命运的悲剧。“二王”被贬逐,王侄死

于贬所,王叔文被贬后又被赐死,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都被贬为远州司马。历史上称

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正如司马迁在著名的《报任少卿书》中所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庞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

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无罪而遭贬,诗人

心中自然郁郁不平,但作为世人眼中的罪人,诗人只能选择比较隐晦的方式来发泄心中

的不满,而咏史诗是各体诗歌中最容易与现实政治和仕途经济相联系的诗体,因此成为

诗人的首选。革新

运动失败后,诗人就开始了咏史诗的创作。如《咏史二首》: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其一)

贾生明王遭,卫绾工车戏.同遏汉文时,何人居贵位?(其二)

第一首诗人借史以明志,以卫青门客任安在卫青失势时不肯离去自比。第二首以贾谊比

王叔文,对他的遭遇寄予同情,在表明自己b志、针砭现实的同时表现出对自己政治理

想的执着追求。刘

禹锡临终前作《子刘子自传》有言:“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

乃祖风。……叔文

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

。冯贽《五仙杂记》卷五

。本文所引刘禹锡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03:52: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1691791490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咏史班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咏史班固.pdf

上一篇:一个人的情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咏史班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