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商君列传阅读答案
篇一: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
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
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
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
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
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
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以卫鞅为左庶子,
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
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木字旁 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
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
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
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
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
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
也。”尽迁之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
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隐藏ip 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
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
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
秦。
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
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
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
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
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阅读实施英语 题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数日不厌厌:讨厌、厌恶B.军既相距距:通“拒”,相距对
峙
C.吾始与公子欢欢:友好,交好D.民怪之,莫敢徙怪:感到奇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商鞅“刻薄”的一组是()
①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②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
降敌同罚③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④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⑥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
迁之边城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莲花的古诗句 .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
一展才能。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
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下的心理,因而被重用。
B.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
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处,从而赢得了百
姓们的拥护。
C.商鞅率军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
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败了魏军。
D.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告发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
他aim什么意思 。秦惠王对他旋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
4、把第I卷文言言语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5分)译:
(2)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
秦,有以也夫!(5分)
译:宋徽宗简介 【参考答案】
1、A(厌:满足)
2、C(①说明商鞅善于揣摩君王的心理,进而迎合,为人圆滑,④说
明商鞅言而有信)
3、B(“阻挠变法的权贵们”错,“百姓们的拥护”错,“秦人皆
趋令”实是威权之下的保身之举)
4、翻译(10分)
(1)新法在民间施行了一周年,泰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利的数
以千计。(“行”、“期”、“之”译对各1分,全句通顺2分)
(2)我曾经读过商君的著作《开塞》、《耕战》,内容与他本人的所作
所为相似。终于他在秦国留下了一个谋反的恶名,这是有缘由的呀!
(“卒”、“恶”、“以”译对各1分,全句通顺2分)。篇二:
孝公既用卫鞅①,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
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
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
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
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
遗,家给人足,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居三年,作为
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
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
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②于孝公,诸侯毕贺。秦封之商.於十五邑,号为
“商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②见商君,曰:“君之危若
朝露,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虾籽面 序有
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
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
商君弗从。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
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
人无验者坐之。”去之魏,弗受,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
(《史记?商君列传》节选)
[注]①卫鞅:即商鞅,因受封商.於(w)两地十五个都邑而故名。
②胙(zu):天子祭祀所余之肉;“致胙”,天子尊显诸侯的仪式。
③赵良:秦国隐士。
【阅读题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而循礼者不足多多:称赞,赞扬。
B.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捐:捐献,献出。
C.何不归十五都归:回归,回到。
D.弗受,遂内秦内:通“纳”,接纳,收容。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商鞅坚决变法的一组是
①反古者不可非。②“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
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⑤宠秦国之教。⑥劝秦王显岩穴之士。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公想变更法度,但又心存顾虑,商鞅援引古时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
行论证,坚定了孝公的决心,于是孝公下令变法。
B.变法初期遇到上下两方面的阻力,但未能阻止商鞅。变法取得成功
之后,先前反对变法的天子.诸侯.平民都改变了态度,对商鞅表示嘉许.祝
贺.满意。
C.商鞅变法得罪了很多权贵,赵良指明商鞅处境危险,孝公一死,祸保姆合同范本照顾老人
即及身,劝他不要贪恋富贵.权势,而应弃爵归田,以避祸患。
D.孝公死,太子即位,于是派人搜捕商鞅。商鞅被迫逃亡,但其所定
之法反使自已陷入困境,没有办法他只好逃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7.用给(1)断句,把(2)(3)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
易礼而亡(3分)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4分)
(3)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3分)
【阅读答案】
4.A(B.句中的“捐”应为“舍弃.抛弃”之意,“捐宾客”,意谓“去
世”;C.句中的“归”应为“归还”之意;D.句中的“内”应为“送回”之
意)
5.D(③是实施新法;⑤是赵良认为商君过于热衷掌大权;⑥是让商君
多劝秦王招贤纳士。这些都与“坚决变法”无关)
6.B(文中没说天子.诸侯“反对变法”,且天子嘉许.诸侯祝贺的对象
是孝公,而不是商鞅)
7.(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2)新法令在国民中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百姓中到京师诉说新法令不方便
的人可以用千来统计。
(3)商鞅出逃到关下,准备住进一家客店。更多阅读答案资料推荐:
1.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答案
2.刺客列传阅读答案
3.白起王翦列传阅读答案
4.史记张仪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5.史记蒙恬列传阅读答案
6.史记汲郑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7.《吴德基传》阅读答案
8.“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阅读答案
9.圆明园情结阅读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02:4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1653801489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公叔痤.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公叔痤.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