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五师87团学校苏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农业是
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局势的稳定和如何搞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如何防治农业
环境污染,如何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态环境由
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实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是关系到农业能否持续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目前,我国农村环
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化肥的过量使用、生活垃圾堆放无序、人们对环保意识淡
薄等,以至于很大一部分的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都难以保障,农村的环境问题已经
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影响,因此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改善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迫在眉睫。近年来,各级政府多措并举,努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治理
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农村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总体来看,农
村环境问题比城镇环境问题更复杂化和多样化,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亟待
进一步解决。
一、当前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群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一是农村环保政策、法规不完善。我国有关
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早期制定的一情诗词 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
律主要侧重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的防治,涉及农村环境问题的多侧重于防
治农药、化肥污染方面,对于农村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的防治方面工作
无法可依。二是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欠缺。通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广大农民的综合
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但相当一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受传统生活方
式的影响,“垃圾一埋(倒)了之,污水一排了之”。三是乡(镇)村干部工作
积极性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生态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很多乡(镇)村干部
虽然对农村环境保生煎羊肉 护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我有一个好朋友 认识,对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方面
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面对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等实际困难,在思想上存在畏
难情绪,在工作上处于消极应付状态。
(二)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
的重要原因。一是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化肥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但由于使用技术落后,化肥、农药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直接影响土
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耕地质量,土壤生产力下降大话西游经典台词 ,土壤理化性质恶附件1 化,
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
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二是农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随着
设施农业的普及,农膜使用量的逐年上升,非降解农膜破碎部分残留在地表和土
壤中,大多数不可降解,污染了环境。三是秸秆焚烧乱抛现象依然存在。秸秆的
综合利用是个系统性工程,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技术来解决该问题,所以即使
严防死守还会有燃烧秸秆现象,还有很多农作物秸秆堆放在田头,对水源和环境
造成严重污染。四是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突出。农村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从分散的
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大多数的养殖场所设施简陋,管理粗放,大
部分的粪便未经处置直接排放,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造成附近空气恶臭、地
表水恶化,给周围农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三)环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新农
村建设使人口分散变为集中,但规划和环境管理相对滞后,生活垃圾、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缺失,垃圾堆放点简陋,垃圾清运不及时。二是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不到
位。目前全区每个乡镇都建有污水处理厂,但正常运行的还不是很多,特别是基
础设施不到位,管网建设等问题还很特出,运行的费用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三是
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环保局、住建各省简称及省会 局、农委等部门,都具有涉及农村环境保护工
作的职能,但部门之间有些职能相互交叉(如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而对于农村
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处理等涉及农村环保工作的核心问题,部门之间工作
留有空白、职能严重缺位
二、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生
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特别是重视广泛开展提高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摆位的认识是尤为重要的。此外,农村是城市农副产品的生产
基地,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三废”的消纳场所,也是城市的生态屏障。因此,
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卫衣搭配什么外套 ,像重视城市环保一样重视农村
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更好地解决《中共中央关于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二)、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
中国农村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总水平仍较低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仍是当前工作的中心。但同时面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各级政府不仅
要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还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
当地的法规、办法,如结合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强
和完善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农村生活污染和化肥、农药、
农膜污染程度制定相应治理办法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发挥环
保法规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三)、制定有关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运用立法手段降低农
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综合运用政府、法律和市场手段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路
径,是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进行收费,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
进行补偿或奖励,对因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而受到损害的人群补偿,以激励
市场主体自觉保护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中国的农村生态环
境补偿机制,通过对损害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对保护资源环境、
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
行为,进而达到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四)、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推广成本低且科
学有效的污染防治技
本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指
导思想,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参与村镇生态环境建设
工作。运用科技力量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节水农业技术、污染防治配
套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农业环境监测技术等,大力宣传和普及植
树种草、水土保持、科学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
技术,同时,加强监测力量,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使科研工作能够真正为生
产实际服务。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关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及身体健康。
农村环境的保护,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当今尤为重要的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的污染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而推动农村环境的有效治
理,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22:40: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1504561486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农村问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农村问题.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