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祠

更新时间:2023-03-18 21:55:46 阅读: 评论:0

劳动的快乐作文-车辆费用

屈原祠
2023年3月18日发(作者:废物利用手抄报)

1

陆游《楚城》“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

似旧时”全诗翻译赏析

楚城

陆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学习乐器 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注释

①楚城:楚国的故城,指秭(z)归。

②荒城:秭归城。

③屈原祠:秭归是屈原的故乡,建有屈原的祠堂。

④猿(yu

n)鸟悲(bi):猿猴和鸟儿都发出悲鸣。

⑤一千五百年:从屈原在汨(m

)罗江投水自杀,到宋孝宗淳熙年间,大约相隔一千五百年。

⑥滩(tn)声:江水拍击河滩的声音。

参考译文

滚滚长江流过荒芜的秭门城旁,两岸鸟呜猿啼是那么忧伤。隔着川流

不息的江水,是诗人仰慕的屈原的祠堂。

2

在屈原愤然投江后这一千五百年间,星移物换,屡经兴亡。只有江水

拍击江岸的涛声,依然同屈原在世时一样。

赏析

《楚城》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

年),陆游被宋孝宗从抗金前线召还东归,顺长江而下到达归州时,

面对楚国诗人屈原的祠堂,感慨自己的报国壮志不能实现,所以写下

了这首诗。

这首诗通过古城荒废、猿鸟悲啼、人事变迁等风云变幻,表达了对过

去的怀念,也是表达了现实的慨叹。

第一句先点明“城”在“江上”,并用“荒”和“悲”定下全诗的基调。楚国

强盛的时候,楚城并不荒凉,但楚国衰弱的时候竟成“荒城”,就不能

不感到“悲”。接下去,诗人就用了一个“悲”字,但却不说人“悲”,反

而用了拟人法和侧面烘托法。“猿鸟”怎么会懂得人世的盛衰,说“猿

鸟”只是为“楚城”的“荒”而感到悲哀,怀念以前的人的悲哀可想而知。

第二句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回答“楚城”为什么“荒”,却用“隔江便是屈

原祠”一句进一步确定“楚城”的地理位置。其中“便是”一词,把“江上

荒城”与“屈原祠”联系得十分紧密。

三四两句,仍然是在说屈原。从屈原那时到宋代,时间已过了一千五

百年,除了江上的“滩声”仍像一千五百年前那样“常如暴风雨至”之外,

人间万事都中途岛海战 不像以前的时候。“滩声”依旧回荡在“楚城”,而“楚城”已

3

经不像以前的时候,“滩声”依旧回荡在归州,而归州也已经不像以前

的时候。星移物换,城荒猿啼,一切的一切,都不像以前的时候。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滩声依旧来反衬只要心够决 人间万事万物的变迁,从而联想到

楚城的荒芜,表达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凭吊古迹、荒漠气候 追忆往昔、对楚城荒

废的状况有所感伤的情怀,许多不便于细说、说不尽的地方,都蕴蓄

在慨叹和停顿当中。

赏析二

谋篇布局

题为“楚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 城”,而只用第一句写“楚城”;第二句和三四句,则分别写“屈

原祠”和江中“滩声”。构思谋篇,新颖创辟。

“江上荒城猿鸟悲”,先点明“城”在“江上”,并用“荒”和“悲”定了全诗

的基调。“楚城”即“楚王城””“楚始封于此”,是楚国的发样地。楚国强

盛之时,它必不荒凉;如今竞成“荒城”,就不能不使人“悲”!接下去,

作者就用了一个“悲”字,但妙在不说人“悲”,而说“猿鸟悲”,用了拟

人法和侧面烘托法。“党支部职责 猿鸟”何尝懂得人世的盛衰?说“猿鸟”尚且为“楚

城”之“荒”而感到悲哀,则凭吊者之悲哀更可想见。“江上”二字,在本

句中点明“楚城”的位置,在全诗中则为第二句的“隔江”和第四句的“滩

声”提供根据,确切interviews 不可移易。

在第二句,诗人并没有直接回答“楚城”为什么“荒”,却用“隔江便是屈

原祠”一句进一步确定“楚城”的地理位置,但不仅如此。

4

屈原辅佐楚怀王,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

却遭谗去职。怀王违反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使楚陷于孤立,为秦惠

王所败。此后,怀王又不听屈原的劝告,应秦昭王之约入秦,披扣留,

死在秦国。楚顷襄王继立,信赖权奸,放逐屈原,继续执行亲秦政策,

国事日益混乱,秦兵侵凌不已。屈原目睹祖国迫近危亡,悲愤忧郁,

自投汨罗江而死。至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楚国终为秦国所灭。

明乎此,就不难理解:因为楚国的命运与屈原的遭遇密不可分,诗人

一见“楚城”的荒芜,就想到了屈原的遭遇。

“江上荒城,

猿鸟悲!”从语气看,这是慨叹;就文势说,这是顿笔。楚城如此荒

凉,连猿鸟都为之悲伤,而楚城的隔江,便是屈原的祠庙啊!这无限

感慨中又蕴蓄了多少说不出、说不尽处。

两句诗,欲吐又吞,低回咏叹,吊古伤今,余意无穷。

三四两句,仍然是再伸前说。一三两句,只用“便是”结合“江上荒城”

与“屈原祠”,接下去似应伸说那二者之间的关系。然而这样写,其意

便浅,所以诗人别出心裁,照应着第一句的“江上”与第二句的“隔江”

去写“滩声”。

从屈原那时到现适合年会的歌曲 在,时间已过了一千五百年,除了江上的“滩声”仍象

一千五百年前那样“常如暴风雨至”(《入蜀记》)而外,人间万事都不

似旧时。“滩声”依旧响彻“楚城”,而“楚城”已不似旧时;“滩声”依旧

5

响彻归州,而归州亦已不似旧时。陵变谷移,城荒猿啼,一切的一切,

都不似旧时啊!

诗人在此以少总多,纳“楚城”和“屈原祠”于“滩声”之中,并以“滩声”

的“似旧”反衬人间万事的非旧,而“楚城”之所以“荒”、“猿鸟”之所以

“悲”、屈原之所以被后人修祠纪念,以及诗人抚今思昔、吊古伤今练字怎么练 的

无离职感谢 限情意,许多不便说、说不尽处,都蕴蓄于慨叹和停顿之中,令人

寻味无穷。全诗也就到此结束,不再“伸说”,也无须“伸说”。

修辞

这首七绝,在运用反衬手法上也有独创性。第一句写楚城在

江上”,第二句写屈原词在“隔江”,从而以两个“江”字出响彻两岸的“滩

声”,使四句诗形成了天衣无缝的整体。江水流怨,滩声吐恨,那流

经楚城与屈原祠之间、阅尽楚国兴亡和人世巨变的江水及其“常如暴

风雨至”的“滩声”,是为屈原倾吐怨愤之情呢,还是为南宋时期与屈

原有类似遭遇的一切爱国志士倾吐怨愤之情呢?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21:5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147746358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屈原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屈原祠.pdf

上一篇:云朵上的学校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屈原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