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海报

更新时间:2023-03-18 21:47:33 阅读: 评论:0

润肺止咳的食物-美国环球影城

班级海报
2023年3月18日发(作者:凝聚合力)

让儿童成为主题海报的主人

摘要:“儿童海报”以一种新颖的模式进入到了各大幼儿园中,逐渐代替

了以往传统意义上的班级主题墙,但是,在实践中老师发现在儿童主题海报制作

过程中对众多“儿童的问题”如何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分析、如何从儿童的问题出

发助推主题海报的生成等问题产生困惑。本文从分析目前儿童海报中存在的问题

和现象入手,介绍了如何解读儿童的问题并形成儿童主题海报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儿童主题海报儿童的问题

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王海英博士在《从主题墙到儿童海报》的讲座中提出

了“儿童海报”的概念。指出:儿童海报是以儿童自身为叙述视角,用儿童自己

的图像、绘画、符号等表征手段记录并呈现儿童自己对主题活动的认识。以往的

主题墙往往是以教师的角度和意识出发,体现的是教师主体地位,而“儿童海报”

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儿童为本位。在王海英博士先进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随

之开展了园本课程下“儿童主题海报”的制作,将原先的“主题墙”重新赋予新

的意义,成为从儿童本位的角度出发的“儿童主题海报”。

一、首先分析目前儿童主题海报中存在的问题。

(一)呈现的问题。

对照王海英博士关于“儿童主题海报”的内涵,我们发现,之前我们的儿童

主题海报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海报中呈现的是老师预设的问题,而非儿童自

己因感兴趣而提出的问题;有的海报中存在儿童前期提出的问题,主题海报中没

有回应和跟进探究;有的海报探究过程不够深入,从儿童的问题直接到答案,缺

少探究过程的体现;有的海报探究过程偏离了主公司车辆管理规章制度 题活动的中心目标等等。

(二)分析原因。

综上所列,为什么我们的儿童主题海报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这些问题的背xxx13 后

反映了老师对于儿童海报认知的哪些误区和偏差呢?

1.首先,我们老师对儿童主题海报中“儿童本位”的认识还是不够清晰,没

有从儿童的视角去收集孩子的问题信息,还是以“教师主体”意识为主,没有把

制作海报的权利还给幼儿。

2.其次,我们老师不知道如何解读并发现儿童的真问题。老师觉得只要是孩

子感兴趣的问题就都是真问题,教师对主题活动开始之初幼儿提出的众多问题和

兴趣点不知该如何解读和取舍,不会判断哪些可以重点深入地探究,哪些可以简

单探究。

3.还有的老师对儿童主题海报需要经过的三个阶段: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解决策略这条线性经验如何呈现不是很清楚,儿童的经验变化、策略反思不

知道如何呈现。

4.在制作儿童主题海报中教师没有树立主题目标的意识。

在主体活动行进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和问题会随着探索的事物和环境及时间

的变化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孩子可能会生成很多跟主题不是很有关系的话题,

有的主体海报会出现跟着孩子的个别问题走白月光张信哲 而忽略或偏离了主题目标,教师没有

树立主题目标的意识。

对于以上儿童主题海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我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寄语 们开展了多次探讨和实践寻

求解决的策略。

1.

从“儿童的问题”出发,助推儿童主题海报的生成。

王海英博士在讲座中提出:儿童主题海报是通过以幼儿的问题和兴趣点为切

入口,从追踪儿童的问题——支持儿童的探索——记录儿童的经验为主线,建筑市场 帮助

幼儿建立完整型思维模式。

因此,儿童的问题在幼儿主题海报制作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主题

海报的行进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幼儿对某一主题会产生众多问题,幼儿有单

个问题多人探究和多个问题多人探究的情况,虽然都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但

是老师与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当线索较多时,教师兼顾不了,导致

问题不能深入探究。当出现多个问题时,教师需要筛选,还要有侧重点地进行关

注。这些现象是在我们实践工作中常常面临的难题。

想要解决儿童主题海报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

作出正确的解读。如何解读幼儿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策略和

措施。

(一)收集儿童的问题。

在主题开展之初,教师要充分启发幼儿对主题的兴趣,引发幼儿产生更多的

问题,从幼儿的问题中生发出主题活动内容。

1.首先开展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大胆提问。

我们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初,让幼儿说说“关于这个主题,我已经知道了什

么?”、“关于这个主题,我还想知道什么?”教师启发儿童大胆地提问,表达

自己对这个主题已经知道的和想要知道的问题。

2.引导幼儿用各种图像、符号等表征手段记录自己的问题。

在主题活动谈话中,我们让幼儿学会运用自己能理解的图象和符号来记录自

己提出的问题。虽然孩子稚嫩的符号成人有时无法理解和读懂的。但是孩子会以

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老师也可以在图像表征上写上

文字注解,帮助梳理经验。

3.支持幼儿在主题行进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

有些问题一开始幼儿没有关注到,但在后面主题行进过程中,孩子又产生了

新的问题,我们老师要继续支持幼儿大胆提出新怎样快速背古诗 的问题,支持幼儿对新的问题开

展探究。

(二)解读儿童的问题。

幼儿提出的问题都是基于自己对该主题内容的生活经验或者认知水平的基础

上提出的,所以儿童的问题一方面反映了幼儿已有经验和未知经验,另一方面也

反映了幼儿对该主题的兴趣度。所以我们在收集儿童的问题以后,要正确解读儿

童的问题,要对儿童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和归类,从幼儿的问题中分析幼儿对

该主题内容的已有经验、未知经验、及有待提升的经验是什么?从中构建符合幼

儿发展需要的主题活动,继而形成主题海报。

(三)提炼儿童的问题。

虞永平教授提出:主题活动意指课程的某一单元、某个时段要讨论的中心话

题,通过对这些中心话题的讨论,对中心话题蕴含的问题、现象、事件等的探究,

使幼儿获得新的、整体的、联系的经验。儿童海报是主题活动的一部分,所以儿

童海报需要探究的问题也是反映主题活动的中心话题,而不是脱离主题活动的话

题。

因此,我们根据幼儿问题梳理表,从有否符合主题目标和领域目标来提炼跟

主题有关的中心话题。

(四)、形成儿童的海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现在的

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

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

野。”儿童主题海报是反映儿童在主题活动开展情况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儿童

海报在制作的过程中不能脱离主题目标。因为主题目标设定的时候,已经考虑到

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经验特点,是符合幼儿现实需要的发展目标。在

儿童海报制作中收集的诸多幼儿的问题,有些是跟主题目标关联密切的可以作为

重点探究,形成集体或小组海报。如有的问题是大多数幼儿都感兴趣的,而且是

符合主题目标和当下孩子能力发展水平的问题,我们可以作为集体海报的形式呈

现。有些问题只有一部分孩子感兴趣,但也是符合主题需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用

小组海报的形式呈现。也有些问题超出大多数幼儿的能力水平,但也是有利于拓

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问题,可以作为个别探究形成个人海报呈现。

综上所述,在主题海报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尊

重来自每个幼儿的问题和想法,从中挖掘真正有助于儿童探究和发展的内容,让

主题海报成为儿童的海报,幼儿喜欢的海报。作为老师,我们要蹲下来,从儿童

的视角发现儿童感兴趣的问题,支持儿童的探究和实践,不要代替儿童做决定。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10-9

3.

《从主题墙到儿童海报》王海英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5月,

2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21:47: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1472531485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班级海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班级海报.pdf

上一篇:医生感谢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班级海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