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泣学的阅读答案
【篇一:《送东阳马酒店实习日志 生序》“邴原泣学”对比阅读答案】
>【甲】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
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
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
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
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
若神人;余则愠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
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
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
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5.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⑵俟其欣悦()
⑶于是遂就书()⑷吾徒相教()
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⑵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7.宋濂和邴原小时候都是家贫好学,但他们的求学态度有什么不同?
(2分)
8.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3分)
9.读了上面两则短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5.⑴借⑵等待⑶于是,就⑷白白地(每个1分,共4分)
6.⑴(我)曾经走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
教。⑵我一来仰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每小题
2分,共4分。)7.宋濂,目的性明确,主动借书抄录阅读,拜访名
师,虚
心求教。而邴原,中是被动地等待机会,只有遇到富有同情心的教
师,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2分。)8.⑴具有伯乐之慧眼,⑵富有
同情心,⑶能把孔子关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主张作为办学方针的
可贵精神。(3分。能答出两点,即可得3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
合理,亦可酌情给分。)9.⑴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⑵要充分利
用已有的学习条件,⑶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过程,应有恒心
和毅力。(3分。能抓住一点联系实际进行阐述,自圆其说即可得分)
(2009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中自主招生四校联考语文试卷)
【篇二:初中课外文言文习题2015年】
>一、范仲淹读书
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社,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
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虀数十茎小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
父,以公厨室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若,遗以食物而不下筯,得非以相浼为罪
乎?”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
岂能啖此粥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⑴归告其父⑵既
而悉已败矣..⑶遗以食物⑷公谢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
的句子⑴既而悉已败矣。
⑵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故事。
4、根据选文内容简要说说范仲淹是怎样敢于吃苦、不贪图享乐、
努力磨炼自己的意志的。
三、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
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
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
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
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
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
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
遂去不反。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
偿。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⑴衡乃穿壁引其光⑵以书映光而读之..⑶遂成大学⑷遂去不
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⑵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3、读完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邴原泣学
二、祖莹偷读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
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
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
“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
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⑴凡得学者⑵吾徒相教..⑶过书舍而泣⑷于是遂就书..2、用
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⑵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⑶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从文中可以看出邴原是个怎样的孩子
1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莹
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
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
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
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
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
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
遗一字。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
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以才名拜太学学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⑴父母恐其成疾⑵非诸生所
及..⑶不敢还取⑷生徒悉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好学耽书,以昼继夜。
⑵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2、从文中,祖莹的“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用意是什么?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
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
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
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
迎密。1.解释重点字意思:
①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②因与语,奇之..
③吾观密识度④玄感举兵黎阳.2.翻译句子:
①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②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3、
你认为李密和杨素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六、《陶母责子》
陶公少时为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曰:“此何来?”使者曰:
“官府所有。”母封酢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
唯不益,乃增吾忧也。”1.解释重点字意思:
①《传》:指《论语》②李将军:即李广。③悛悛:谦恭谨慎的
样子。④蹊:小路。1.解释重点字意思:
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已流传为成语,
它常用来比喻什么?“桃李满天下”中的“桃李”是指什4、这段文字告
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
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
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
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
问末者耶?”
么?
1.解释重点字意思:
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问②使者不说说..2.翻译句子:③臣
奉使使威后使使..①尝以一坩鲊饷母。2.翻译句子:②以官
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①苟无岁,何以有民?。
3、这个故事表现了陶母怎样的品质?
七、《吕蒙正不为物累》(12分)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
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
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
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2.翻译句子:
4、“舍本逐末”流传至今,已为成语故事,它今天比喻义是什么?
十、《勉过子读书》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今有二人焉,皆有
百里之适。一人鸡鸣而驾,马瘠车敝,憩于涂者数焉,则穷日之力,
未必能至。一人日中而驾,马良车驶,其行不息,吾知其必先于鸡
鸣者矣。故夫车马者,质也;作辍,其勤堕也。1.解释重点字意思:
①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②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2.翻译句子:
3、俗话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吕
蒙正是一位怎样的人?
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太史公曰:《传》①曰“其身正,不
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②之谓也?余睹李
5.本文强调了勤的重要性,请写出关于勤的一个名句。
2
【篇三:短篇文言文阅读加练习附答案】
t>短篇文言文集锦薛婧
(一)王冕僧寺夜读
【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窃(2)
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3)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
(4)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
读之,琅琅达旦(8)。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
(10)若不知。(《宋学士文集》)
【注释】(1)牧:放牧牲畜。(2)窃:偷偷地,暗中。(3)辄:
总是(常常)、就。(4)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5)曷:通
“何”,为什么。(6)潜:暗暗地、悄悄地步。(7)执策:拿着书。
(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9)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
怕,(10):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
思考: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
其根本原因是?你有何启示?
(二)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1)于(2)秦青,未穷(3)青之技,自谓尽
之,遂辞归
(4)。秦青弗止(5),饯行于郊衢(6),抚节(7)悲歌,声振
林木,响遏(8)行云。薛谭乃谢而(9)求反(10),终身不敢言
归。
【注释】(1)讴:唱歌;(2)于:向;(3)穷:尽,完;(4)
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5)弗止:没有劝阻;(6)饯行于郊
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
(7)抚节:打着拍节:(8)遏:阻止;(9)谢:道歉;(10)
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思考: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
(三)三人成虎
【原文】庞恭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
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4]乎?”曰:
“不信[5]。”“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6]信之。”庞
恭曰:“故市之无虎也明[7]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8]魏
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8]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
见[9]。
[1]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在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
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4]之:代词,指市上有虎这件事。
[5]信:相信。
[6]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
表议论,现
代汉语没有与计算机网络分为 此相应的词语。明:明摆的,明明白白的。
[7]去:距离。
[8]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9]见:作使动动词解,谓庞结果得不到魏王召见。
1、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
2、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
喻什么?
(四)画蛇添足
楚有祠①者,赐其舍②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
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乃左手持卮③,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
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选出与本则寓言的寓意相对的—个成语。()
(a)画饼充饥(b)画地为牢(c)画虎类犬(d)画龙点睛
(五)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
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
夜昏怠②,辄③以水沃④面。往往粥不继,日昃⑤始食。遂大通“六
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也。”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六)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怎么做电脑系统 之。杨子曰:
“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
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
知所之,所以反也。”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七)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
读之。邑人大姓②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防二手烟最好的办法 。”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
遂成大学⑥。
①逮:到,及。②大姓:富户;大户人家。③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④与:帮助。⑤资:借。⑥大学:很大的学问。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主要运用哪种方法?)
(八)秦西巴纵麑①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
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
忍,窃②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③。
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
而不忍,又何况人乎?”
思考: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九)
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②,
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④曰:“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
摇其首。有顷,益怠⑤。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⑥
之甚!身⑦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释]①氓,百姓。②中济:渡到河水的中间。③寻常:古代以八尺
为寻,右边的英语 两寻为常。④侣:同伴。⑤怠:懒惰,松懈。此为疲倦无力。
⑥蔽:蒙蔽,指为金钱所迷惑。⑦身:自身,自己。
思考:这篇文章讽刺了。
(十)为学①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②,则难者③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④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
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⑤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⑥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
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①为学:做学问创意美术教案 。
②之:代词,它,指天下事。
③者:?的事情;?的人。
⑤恃:凭借,倚仗。
⑥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a、天下事有难易乎?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文中可以看出“之南海”是非常困难的语句是。
(十一)颜回好学
(十二)邴原泣学《初潭集》
【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
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
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
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
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2.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短片文言练习答案
(一)文章告诉我们: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
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
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
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
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学习态度。
(三)1、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
担忧邯郸距离大梁太远,有人挑拨离间,使魏王对自己失去信任。
2、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
喻什么?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四)d
(五)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分析:这是只有一个“面”的文章,回答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从结
果开始思考:范仲淹为什么会“遂大通‘六经’之旨”?从前文中得出答
案的关键词是“刻苦勤奋”;再往前推,他为什么会刻苦勤奋?得出
关键词“逆境”。最后概括一下答案要点即:天才出于勤奋,逆境出
人才。)
(六)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分析:这是有对立面的文段,就须正反面思考,以备答案的完整
性、规范性。思路可以概括为:为什么(找不到羊)→因为歧路多,
不知道如何去找。怎样(能找到羊)→找准道路,明确方向)如此
思考就可以从正反两面得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事物(事理)是复杂
多变的,不能明确方向,就会误入歧途,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
正确的成功的道路。
(七)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
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
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
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
才能起作用。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
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八)思考: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本文给了我们什
么启示?(主要运用哪种方法?)要知人善用;仁慈最终会获得别
人的认可;认为自己正确就不怕得罪人;知错就改:不计个人恩怨
(九)思考:这篇短文讽刺了那些贪而无厌、爱财如命的人。
(十)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_主观努力或立志_对
于学习的重要性。
2、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d)
a、天下事有难易乎?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文中可以看出“之南海”是非常困难的语句是__西蜀之去南海,不
知几千里也。(十一)门人益亲不迁怒,不贰过
(十二)1.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
精神。
2.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20:3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1426941484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邴怎么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邴怎么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