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1
浙江省机电制造专业高级工程师
浙江省机电制造专业高级工程师
任职资格量化评价标准
任职资格量化评价标准
(2018
年修订
年修订))
一、概述
根据机电制造专业特点,按照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生
产制造(工艺)、系统集成(工程)、技术服务设置五类专业
计分体系。每类专业计分体系由职业道德、学历与资格、奖
励与成果、工作业绩四部分构成。
二、计分体系构成
附件
11
11——
1
1技术研究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技术研究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附件
11
11——
2
2设计开发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设计开发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附件
11
11——
3
3生产制造(工艺)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生产制造(工艺)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附件
11
11——
4
4系统集成(工程)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系统集成(工程)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附件
11
11——
5
5技术服务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技术服务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三、计分说明
1.每类专业总分均为100分,其中:
技术研究专业:职业道德10分,学历、资历与资质20
分,奖励与成果30分,业绩40分;
设计开发专业:职业道德10分,学历、资历与资质20
分,奖励与成果30分,业绩40分;
生产制造(工艺)专业:职业道德10分,学历、资历
与资质15分,奖励与成果20分,业绩55分;
系统集成(工程)专业:职业道德10分,学历、资历
与资质15分,奖励与成果20分,业绩55分;
技术服务专业:职业道德10分,学历、资历与资质15
分,奖励与成果15分,业绩60分。
2.奖励与成果计分说明
奖励与成果中科技奖项、专利、标准、论文论著及译著
同类成果单项超过最高分值的,参照同类成果下一级叠加加
权计分。
附件
11
11——1
技术研究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技术研究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职业
道德
(最
高10
分)
敬业爱岗
(最高10
分)
获劳模、五
一劳动奖
章、先进工
作者等社
会职务及
荣誉称号
国家级 10
不累计计分
省、部级(国家级
行业)或相当级别
8
市、地级(省级行
业)或相当级别
6
县、区级 4
近三年
个人年度
考核
3年优秀 3
2年优秀 2
1年优秀 1
学历、
资历
与资
质(最
高20
分)
学历
(最高5
分)
博士
本专业 5
不累计计分
非本专业 4
硕士
本专业 4
非本专业 3
资历(最
高12分)
技术工作
年限(最高
分值10分)
从事机电行业
相关工作 10每年0.5分。
从事非机电行业
工作
5每年0.5分。
技术职务
(最高分
值7分)
单位技术
负责人
大型
企业 7
需提供大型企业证明(上一
年度经审计的审计报告)、
单位技术负责人正式任命文
件。
其他
企业
5
需提供单位技术负责人正式
任命文件。
部门技术
负责人
大型
企业
5
需提供大型企业证明(上一
年度经审计的审计报告)、
部门技术负责人正式任命文
件。
其他
企业
4
需提供部门技术负责人正式
任命文件。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项目
负责人
4
项目是指省级以上或企业自
列
500
万元以上项目,需提
供项目书及项目负责人任命
文件。
执业资质
(最高
3
分)
高级证书和
国际互认的
国外资质
机电专业和
相关技术领域
3
每张证书
1.5
分。详见《浙
江省机电制造自由教育 技节约的英文 术类专业常
用资质证书清单》。
奖励
与成
果
(最
高
30
分)
科技奖项
(最高
30
分)
国家级
一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3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第
7
名
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二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3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第
7
名
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省、部级
(国家级
行业)或相
当级别
一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3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第
7
名
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二等奖
3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一名加权值为
1.0
,第二名
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三等奖
24
每项最高
8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加权方式同上。
市、地、
厅级(省级
行业)或相
当级别
一等奖
21
每项最高
7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加权方式同上。
二等奖
18
每项最高
6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加权方式同上。
三等奖
15
每项最高
5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加权方式同上。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专利(最
高
18
分)
国际、国内
发明专利
第一发明人
10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5
分(相同内容专
利不重复计分)。
主要发明人
8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最高
4
分(相同内
容专利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
次按
0.1
递减。
其它专利
第一发明人
4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最高
2
分(相同内
容专利不大陆综艺 重复计分)。
主要发明人
2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1
分(相同内容专
利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软件著作
权
取得著作权证书
4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最高
2
分(相同内
容软件著作权不重复计分)。
标准(最
高
16
分)
国际
第一起草人
16
每项
8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
参与
10
每项最高
5
分(相同内容标
准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国家、行业
第一起草人
12
每项
4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
参与
6
每项
2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重
复计分)。加权计分,第二名
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地方、团体
第一起草人
8
每项
2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重
复计分)。加权计分,第二名
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参与
4
每项
1.5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二
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
减。
企业 第一起草人
4
企业标准是指在国家标准平
台上经企业自我申明的标
准,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每项
1.5
分(相同内容标准
指标 一级 二除夕的禁忌 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不重复计分)。
论文、论
著及译著
(最高
10
分)
论文
SCI
、
EI
、
ISTP
、
ISR
收录,
论著、译著正式出版
10
论文每篇
5
分,论著、译著每
册
10
分(相同内容文章不重
复计分)。加权计分,第一名
加权值为
1.0
,第二名减
0.2
,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8
每篇
4
分(相同内容文章不重
复计分)。加权计分,第一名
加权值为
1.0
,第二名减
0.2
,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其它正式刊物(国内外)、会议
论文集(国家级学会、协会及分
会)
4
每篇
2
分(相同内容文章不重
复计分)。加权计分,第一名
加权值为
1.0
,第二名减
0.2
,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技术
水平
和工
作业
绩
(最
高
40
分)
专业(技
术)水平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
专业技术知识。能承担重大机电
产业基础性机电技术研究、产品
前期技术或概念产品研究。
7~1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评审的
业绩材料判定打分。
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具有
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承担机
电产业基础性机电技术研究、产
品前期技术或概念产品研究。
5~7
自学能力较强,了解与本职工作
相关的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发
展趋势。能参与机电产业基础性
机电技术研究、产品前期技术或
概念产品研究。
1~5
专业技术
工作经历
具有丰富的经验,能解决重大复
杂技术难题,取得显著成效。主
持完成重大机电产业基础性机
电技术研究、产品前期技术或概
念产品研究。
7~1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评审的
业绩材料判定打分。
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较
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主持完成一
般机电产业基础性机电技术研
究、产品前期技术或概念产品研
究。
5~7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具有一定的经验,能解决一般技
术问题,取得较好成效。参与完
成机电产业基础性机电技术研
究、产品前期技术或概念产品研
究。
1~5
专业技术
工作业绩
承担过重大的技术复杂的科研
项目,并取得重大成果,或在开
拓新领域、攻克难关中作出重大
贡献者。作为主要完成者完成
2
项以上重大机电产业基础性机
电技术研小柴胡颗粒说明书 究、产品前期技术或概
念产品研究。
12~2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评审的
业绩材料判定打分。
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较
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主要完
成者完成了一般机电产业基础
性机电技术研究、产品前期技术
或概念产品研究。
7~12
具有一定的经验,能解决一般技
术问题,取得较好成效。参与完
成机电产业基础性机电技术研
究、产品前期技术或概念产品研
究。
1~7
附件
11
11——2
设计开发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设计开发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职业
道德
(最
高
10
分)
敬业爱岗
(最高
10
分)
获劳模、五
一劳动奖
章、先进工
作者等社
会职务及
荣誉称号
国家级
10
不累计计分
省、部级(国家级行
业)或相当级别
8
市、地级(省级行业)
或相当级别
6
县、区级
4
近三年
个人年度
考核
3
年优秀
3
2
年优秀
2
1
年优秀
1
学历、
资历
与资
质(最
高
20
分)
学历
(最高
5
分)
博士
本专业
5
不累计计分
非本专业
4
硕士
本专业
4
非本专业
3
资历
(最高
12
分)
技术工作
年限(最高
10
分)
从事机电行业
相关工作
10
每年
0.5
分。
从事非机电行业工作
5
每年
0.5
分。
技术职务
(最高
7
分)
单位技术
负责人
大型企业
7
需提供大型企业证明(上一
年度经审计的审计报告)、
单位技术负责人正式任命
文件。
其他企业
5
需提供单位技术负责人正
式任命文件。
部门技术
负责人
大型企业
5
需提供大型企业证明(上一
年度经审计的审计报告)、
部门技术负责人正式任命
文件。
其他企业
4
需提供部门技术负责人正
式任命文件。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项目
负责人
4
项目是指省级以上或企业
自列
500
万元以上项目,需
提供项目书及项目负责人
任命文件。
执业资质
(最高
3
分)
高级证书
和国际互
认的国外
资质
机电专业和
相关技术领域
3
每张证书
1.5
分。详见《浙
江省机电制造技术类专业
常用资质证书清单》。
奖励
与成
果
(最
高
30
分)
科技奖项
(最高
30
分)
国家级
一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3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
分,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
第
7
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二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3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
分,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
第
7
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省、部级
(国家级
行业)或相
当级别
一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唯美作文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3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
分,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
第
7
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二等奖
3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
分,第一名加权值为
1.0
,
第二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三等奖
24
每项最高
8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加权方式同上。
市、地、
厅级(省级
行业)或相
当级别
一等奖
21
每项最高
7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加权方式同上。
二等奖
18
每项最高
6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加权方式同上。
三等奖
15
每项最高
5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加权方式同上。
专利(最
高
18
分)
国际、国内
发明专利
第一发明人
10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5
分(相同内容专
利不重复计分)。
主要发明人
8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最高
4
分(相同内
容专利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二名为
0.8
,以后
名次按
0.1
递减。
其它专利
第一发明人
4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最高
2
分(相同内
容专利不重复计分)。
主要发明人
2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1
分(相同内容专
利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软件
著作权
取得著作权证书
4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的,
每项最高
2
分(相同内容软件
著作权不重复计分)。
标准(最
高
16
分)
国际
第一起草人
16
每项
8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
参与
10
每项最高
5
分(相同内容标
准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国家、行业
第一起草人
12
每项
4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
参与
6
每项
2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地方、团体
第一起草人
8
每项
2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参与
4
每项
1.5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企业 第一起草人
4
企业标准是指在国家标准
平台上经企业自我申明的
标准,需提供相关证明材
料。每项
1.5
分(相同内容
标准不重复计分)。
论文、论
著及译著
(最高
10
分)
论文
SCI
、
EI
、
ISTP
、
ISR
收录,论
著、译著正式出版
10
论文每篇
5
分,论著、译著
每册
10
分(相同内容文章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一名加权值为
1.0
,第二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8
每篇
4
分(相同内容文章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一名加权值为
1.0
,第二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其它正式刊物(国内外)、会议
论文集(国家级学会、协会及分
会)
4
每篇
2
分(相同内容文章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一名加权值为
1.0
,第二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工作
业绩
(最
高
40
分)
专业(技
术)水平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
专业技术知识。具有主持完成重
大机电产品的开发能力。
7~1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的评
审材料判定打分。
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具有
主持完成一般机电产品的开发能
力或具有机电技术成果产业化的
能力。
5~7
自学能力较强,了解与本职工作
相关的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参与
完成一般机电产品的开能力发或
具有机电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能
力。
1~5
专业技术
工作经历
具有丰富的经验,能解决重大复杂
技术难题,取得显著成效。具有主
持完成重大机电产品开发的经历。
7~1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的评
审材料判定打分。
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具有
主持完成一般机电产品的开发或
机电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经历。
5~7
具有一定的经验,能解决技术问
题,取得较好成效。具有参与完
成一般机电产品开发的经历。
1~6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专业技术
工作业绩
主持完成
2
项以上重大机电产品
开发项目,对行业有重大的影响,
有显著社会效益或给企业创造了
显著经济效益。
12~2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的评
审材料判定打分。
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趋势。主持
完成一般机电产品的开发或机电
技术成果产业化,并获得了明显
的经济效益。
7~12
具有一定的经验,能解决技术问
题,参与完成机电产品的开发或
机电技术成果产业化,并获得了
一定的经济效益。
1~7
附件
11
11——3
生产制造(工艺)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生产制造(工艺)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职业
道德
规范
(最
高
10
分)
敬业爱岗
(最高
10
分)
获劳模、
五一劳动
奖章、先
进工作者
等社会职
务及荣誉
称号
国家级
10
不累计计分
省、部级(国家级行业)
或相当级别
8
市、地级(省级行业)
或相当级别
6
县、区级
4
近三年
个人年度
考核
3
年优秀
3
2
年优秀
2
1
年优秀
1
学历、
资历
与资
质(最
高
15
分)
学历
(最高
4
分)
博士
本专业
4
不累计计分
非本专业
3
硕士
本专业
3
非本专业
2
资历
(最高
8
分)
技术工作
年限
(粉百合花语 最高分
值
8
分)
从事机电行业
相关专业工作
8
每年
0.5
分。
从事非机电行业工作
4
每年
0.5
分。
技术职务
(最高分
值
5
分)
单位技术
负责人
大型企业
5
需提供大型企业证明(上一
年度经审计的审计报告)、
单位技术负责人正式任命
文件。
其他企业
4
需提供单位技术负责人正
式任命文件。
部门技术
负责人
大型企业
4
需提供大型企业证明(上一
年度经审计的审计报告)、
部门技术负责人正式任命
文件。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其他企业
3
需提供部门技术负责人正
式任命文件。
项目
负责人
3
项目是指省级以上或企业
自列
500
万元以上项目,需
提供项目书及项目负责人
任命文件。
执业资质
(最高
3
分)
高级证书
和国际互
认的国外
资质
机电专业和
相关技术领域
3
每张证书
1.5
分。详见《浙
江省机电制造技术类专业
常用资质证书清单》。
奖励
与成
果
(最
高
20
分)
科技奖项
(最高
20
分)
国家级
一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2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
分,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
第
7
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二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2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
分,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
第
7
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省、部级
(国家级
行业)或
相当级别
一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2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
分,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
第
7
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二等奖
2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
分,第一名加权值为
1.0
,
第二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三等奖
16
每项最高
8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加权方式同上。
市、地、
厅级(省
级行业)
一等奖
14
每项最高
7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加权方式同上。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或相当级
别 二等奖
12
每项最高
6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加权方式同上。
三等奖
10
每项最高
5
分(相同内容项
目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加权方式同上。
专利(最
高
12
分)
国际、国
内发明专
利
第一发明人
8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4
分(相同内容专
利不重复计分)。
主要发明人
6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最高
3
分(相同内
容专利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二名为
0.8
,以后
名次按
0.1
递减。
其它专利
第一发明人
4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最高
2
分(相同内
容专利不重复计分)。
主要发明人
2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1
分(相同内容专
利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软件
著作权
取得著作权证书
4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最高
2
分(相同内
容软件著作权不重复计分)
标准(最
高
12
分)
国际
第一起草人
10
每项
5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
参与
6
每项最高
3
分(相同内容标
准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国家、行
业
第一起草人
8
每项
4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
参与
5
每项
2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地方、团
体
第一起草人
5
每项
1.5
分(相同内容标准
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参与
3
每项
1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企业 第一起草人
2
企业标准是指在国家标准
平台上经企业自我申明的
标准,需提供相关证明材
料。每项
0.5
分(相同内容
标准不重复计分)。
论文、论著及译著
(最高
7
分)
论文
SCI
、
EI
、
ISTP
、
ISR
收录,论著、译著正式
出版
7
论文每篇
4
分,论著、译著
每册
7
分(相同内容文章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一名加权值为
1.0
,第二名
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5
每篇
2.5
分(相同内容文章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一名加权值为
1.0
,第二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其它正式刊物(国内
外)、会议论文集(国
家级学会、协会及分会)
3
每篇
1.5
分(相同内容文章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一名加权值为
1.0
,第二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工作
业绩
(最
高
55
分)
专业(技术)
水平
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
识。具有从事机电产品
生产制造及关键工艺研
究设计的能力。
13~2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评审
的业绩材料判定打分。
熟悉机电产品生产制造
及关键工艺提升和先进
适用工艺技术的推广能
力。
7~12
具有一定的经验,了解
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制造
技术和先进工艺。能参
与解决制造技术中的一
般技术难题的能力。
1~7
专业技术工作
经历
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
识。有从事机电产品生
产制造及关键工艺研究
设计的经历。
10~15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评审
的业绩材料判定打分。
熟悉机电产品生产制造
6~10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
及关键工艺提升和先进
选用工艺技术的推广经
历。
具有一定的经验,能解
决生产制造技术问题,
取得较好成效。具有产
品的制造、工艺技术保
证的经历。
1~6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评审
的业绩材料判定打分。
专业技术
工作业绩
主持完成
2
项以上重大
产品的制造工艺技术研
究设计与提升的业绩,
对行业和企业有重要影
响,并获得显著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或在
开拓制造工艺新领域、
攻克难关中作出重大贡
献者。
13~2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评审
的业绩材料判定打分。
主持完成
2
项以上产品
的制造工艺技术研究设
计与提升的业绩,对行
业和企业有重要影响,
并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或在开拓
制造工艺新领域、攻克
难关中作出贡献者。
7~12
参与完成
1
项以上产品
的制造、工艺技术保证
与提升的经历和能力,
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或在开拓
新领域中取得一定成
绩。
1~7
附件
11
11——4
系统集成(工程)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系统集成(工程)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明
职业
道德
(最
高
10
分)
敬业爱岗
(最高
10
分)
获劳模、五
一劳动奖
章、先进工
作者等社
会职务及
荣誉称号
国家级
10
不累计计分
省、部级(国家级行
业)或相当级别
8
市、地级(省级行业)
或相当级别
6
县、区级
4
近三年
个人年度
考核
3
年优秀
3
2
年优秀
2
1
年优秀
1
学历、
资历
与资
质(最
高
15
分)
学历(最高
4
分)
博士
本专业
4
不累计计分
非本专业
3
硕士
本专业
3
非本专业
2
资历(最高
8
分)
技术工作
年限(最高
8
分)
从事机电行业
相关工作
8
每年
0.5
分
从事非机电行业工作
4
每年
0.5
分
技术职务
(最高分
值
5
分)
单位技术
负责人
大型企业
5
需提供大型企业证明(上
一年度经审计的审计报
告)、单位技术负责人正
式任命文件。
其他企业
4
需提供单位技术负责人正
式任命文件。
部门技术
负责人
大型企业
4
需提供大型企业证明(上
一年度经审计的审计报
告)、部门技术负责人正
式任命文件。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明
其他企业
3
需提供部门技术负责人正
式任命文件。
项目
负责人
3
项目是指省级以上或企业
自列
500
万元以上项目,
需提供项目书及项目负责
人任命文件。
执业资质
(最高
3
分)
高级证书
和国际互
认的国外
资质
机电专业和
相关技术领域
3
每张证书
1.5
分。详见《浙
江省机电制造技术类专业
常用资质证书清单》。
奖励
与成
果
(最
高
20
分)
科技奖项
(最高
20
分)
国家级
一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2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
第
7
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二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2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
第
7
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省、部级
(国家级
行业)或相
当级别
一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2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
第
7
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二等奖
20
每项最高
10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一名加权值为
1.0
,
第二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三等奖
16
每项最高
8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计分方式同上。
市、地、
厅级(省级
一等奖
14
每项最高
7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明
行业)或相
当级别
计分,加权方式同上。
二等奖
12
每项最高
6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加权方式同上。
三等奖
10
每项最高
5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加权方式同上。
专利
(最高
12
分)
国际、国内
发明专利
第一发明人
8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4
分(相同内容
专利不重复计分)。
主要发明人
6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最高
3
分(相同
内容专利不重复计分)。
加权计分,第二名为
0.8
,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其它专利
第一发明人
4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2
分(相同内容专
利不重复计分)。
主要发明人
2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1
分(相同专利
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软件
著作权
取得著作权证书
4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最高
2
分(相同内
容软件著作权不重复计
分)。
标准
(最高
12
分)
国际
第一起草人
10
每项
5
分(相同内容标准
不重复计分)。
参与
6
每项最高
3
分(故乡教案 相同内容
标准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二名为
0.8
,以后
名次按
0.1
递减。
国家、行业
第一起草人
8
每项
4
分(相同内容标准
不重复计分)
参与
5
每项
2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明
地方、团体
第一起草人
5
每项
1.5
分(相同内容标准
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参与
3
每项
1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企业
第一起草人
2
企业标准是指在国家标准
平台上经企业自我申明的
标准,需提供相关证明材
料。每项
0.5
分(相同内容
标准不重复计分)。
论文、论著
及译著(最
高
7
分)
论文
SCI
、
EI
、
ISTP
、
ISR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论著、
译著正式出版。
7
论文每篇
4
分,论著、译
著每册
7
分(同一文章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一名为
1.0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其它正式刊物(国内外)、会议
论文集(国家级学会、协会及分
会)。
3
每项
1.5
分(同一文章不重
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一名为
1.0
,第二名为
0.8
,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工作
业绩
(最
高
55
分)
专业
(技术)水
平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
术。能从事大型机电设备成套系
统及解决方案的设计、成套设备
安装调试、机电工程设计、可行
性研究、机电工程施工与管理、
机电工程监理以及与之对应的标
准制定的能力。
13~2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评审
的业绩材料判定打分。
熟悉机电设备成套系统及解决方
案的设计、成套设备安装调试、
机电工程设计、可行性研究、机
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机电工程监
理以及与之对应的标准制定的能
力。
7~12
能从事机电设备成套系统设计、
成套设备安装调试、机电工程设
计、可行性研究、机电工程施工
与管理、机电工程监理以及与之
对应的标准制定的能力。
1-7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明
专业技术
工作经历
有从事大型机电设备成套系统及
解决方案的设计、成套设备安装
调试、机电工程设计、可行性研
究、机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机电
工程监理以及与之对应的标准制
定的经历。
10~15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评审
的业绩材料判定打分。
有机电设备成套系统及解决方案
的设计、成套设备安装调试、机
电工程设计、可行性研究、机电
工程施工与管理、机电工程监理
以及与之对应的标准制定的经
历。
6~10
有从事机电设备成套系统设计、
成套设备安装调试、机电工程设
计、可行性研究、机电工程施工
与管理、机电工程监理以及与之
对应的标准制定的经历。
1~6
专业技术
工作业绩
主持完成
2
项以上大型机电设备
成套系统及解决方案的设计、成
套设备安装调试、机电工程设计、
可行性研究、机电工程施工与管
理、机电工程监理以及与之对应
的标准制定的业绩,对行业和企
业有重要影响,并获得显著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2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评审
的业绩材料判定打分。
主白带有点绿 持完成
2
项以上一般机电设备
成套系统及解决方案的设计、成
套设备安装调试、机电工程设计、
可行性研究、机电工程施工与管
理、机电工程监理以及与之对应
的标准制定的业绩,并获得明显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12
参与完成机电设备成套系统设
计、成套设备安装调试、机电工
程设计、可行性研究、机电工程
施工与管理、机电工程监理以及
与之对应的标准制定的任务,并
取得一定经济效益。
1~7
附件
11
11——5
技术服务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技术服务专业评审量化评价标准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明
职业
道德
(最
高
10
分)
敬业爱岗
(最高
10
分)
获劳模、五
一劳动奖
章、先进工
作者等社
会职务及
荣誉称号
国家级
10
不累计计分
省、部级(国家级行业)
或相当级别
8
市、地级(省级行业)
或相当级别
6
县、区级
4
近三年
个人年度
考核
3
年优秀
3
2
年优秀
2
1
年优秀
1
学历、
资历
与资
质(最
高
15
分)
学历(最
高
4
分)
博士
本专业
4
不累计计分
非本专业
3
硕士
本专业
3
非本专业
2
资历(最
高
8
分)
技术工作
年限(最高
8
分)
从事机电行业
相关工作
8
每年
0.5
分
从事非机电行业工作
4
每年
0.5
分
技术职务
(最高分
值
5
分)
单位技术
负责人
大型企业
5
需提供大型企业证明(上
一年度经审计的审计报
告)、单位技术负责人正
式任命文件。
其他企业
4
需提供单位技术负责人正
式任命文件。
部门技术
负责人
大型企业
4
需提供大型企业证明(上
一年度经审计的审计报
告)、部门技术负责人正
式任命文件。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明
其他企业
3
需提供部门技术负责人正
式任命文件。
项目负责人
3
项目是指省级以上或企业
自列
500
万元以上项目,
需提供项目书及项目负责
人任命文件。
执业
资质(最
高
3
分)
高级证书
和国际互
认的国外
资质
机电专业和
相关技术领域
3
每张证书
1.5
分。详见《浙
江省机电制造技术类专业
常用资质证书清单》。
奖励
与成
果
(最
高
15
分)
科技奖项
(最高
15
分)
国家级
一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15
每项最高
8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
第
7
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二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15
每项最高
8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
第
7
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省、部级
(国家级
行业)或相
当级别
一等奖
前
5
名 本评价条件第八条规定前
5
名高工为免评项。
其他
15
每项最高
8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
6
名加权值为
1.0
,
第
7
名减
0.2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二等奖
同一项目
一次计分
15
每项最高
8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一名加权值为
1.0
,第二名减
0.2
,以后名
次按
0.1
递减。
三等奖
同一项目
一次计分
12
每项最高
6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计分方式同上。
市、地、 一等奖 同一项目
10
每项最高
5
分(相同内容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明
厅级(省级
行业)或相
当级别
一次计分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加权方式同上。
二等奖
同一项目
一次计分
8
每项最高
4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加权方式同上。
三等奖
同一项目
一次计分
6
每项最高
3
分(相同内容
项目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加权方式同上。
专利(最
高
10
分)
国际、国内
发明专利
第一发明人
8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4
分(相同内容
专利不重复计分)。
主要发明人
6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3
分(相同内容
专利不重复计分)。加权
计分,第二名为
0.8
,以后
名次按
0.1
递减。
其它专利
第一发明人
4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2
分(相同内容
专利不重复计分)。
主要发明人
2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
1
分(相同专利
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软件
著作权
取得著作权证书
4
经专家认定产生实际效益
的,每项最高
2
分(相同内
容软件著作权不重复计
分)。
标准(最
高
10
分)
国际
第一起草人
10
每项
5
分(同一标准不重
复计分)。
参与
6
每项
3
分(同一标准不重
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煎鸡蛋怎么做 减。
国家、行业 第一起草人
8
每项
2
分(同一标准不重
复计分)。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明
参与
5
每项
1.5
分(同一标准不重
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地方、团体
第一起草人
5
每项
1.5
分(相同内容标准
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参与
3
每项
1
分(相同内容标准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第
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企业 第一起草人
2
企业标准是指在国家标准
平台上经企业自我申明的
标准,需提供相关证明材
料。每项
0.5
分(同一标准
不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二名为
0.8
,以后名次按
0.1
递减。
论文、论
著及译著
(最高
6
分)
论文
SCI
、
EI
、
ISTP
、
ISR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论著、
译著正式出版
6
论文每篇
3
分,论著、译
著每册
6
分(同一文章不
重复计分)。加权计分,
第一名加权值为
1.0
,第二
名为
0.8
,以后名次以
0.1
递减。
其它正式刊物(国内外)、会议论
文集(国家级学会、协会及分会)
4
每项
2
分,加权计分,第
一名加权值为
1.0
,第二名
为
0.8
,以后名次以
0.1
递
减(同一文章不重复计
分)。
工作
业绩
(最
高
60
分)
专业(技
术)
水平
具有扎实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具
有主持完成围绕大型企业生产制
造各环节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
13~2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评审
的业绩材料判定打分。
熟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具有完成
围绕一般企业生产制造各环节提
供技术服务的能力。
7~12
具有一定经验,能完成围绕企业生
产制造各环节提供技术服务的能
力。
1~7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最高
分值
说明明
专业技术
工作经历
有主持完成围绕大型企业生产制
造各环节提供技术服务的经历。
13~2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的评
审材料判定打分。
有主持完成围绕一般企业生产制
造各环节提供技术服务的经历。
7~12
有完成围绕企业生产制造各环节
提供技术服务的经历。
1~7
专业技术
工作业绩
作为主要完成人,有围绕大型企业
生产制造各环节提供技术服务的
业绩。对行业和企业有重要影响,
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13~20
由评审专家根据提供评审
的业绩材料判定打分。
作为主要完成人,围绕一般企业生
产制造各环节提供技术服务的业
绩,并获得明显的效果。
7~12
参与完成围绕企业生产制造各环
节提供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
的效果。
1~7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17:24: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131468355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浙江高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浙江高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