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的读⾳及来历
“问渠那得清如许?”的读⾳及来历
⽼朽现正享受着“含饴弄孙”之乐,天天督导孙⼥背古诗,除了讲解还找出图画给她讲。看着六岁⼩⼥眼泪汪汪,苦吟完全听
不懂的古诗,未免⼼⽣爱怜,⼜不能不催促,纠错,正⾳,最后还得录像,传给⽼师交差。
昨天背⼀⾸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塘⼀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前厅部 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来。
孩⼦起码⼀半字不认识,只能按照⼿机图⽚上的拼⾳来读,听着就千古歌词 不对头。“问渠那得清如许?”,在我原来印象中,应该读
成“哪得”,疑问句嘛骨头萝卜汤 ,“问它哪⾥得来这么清的⽔啊?”然⽽孩⼦却读成“娜得”,很别扭。再⼀细看,孩⼦没读错,写的“那”字,
标叫化子 的是[n]。可是意思不通啊!
于是查⽹,⽅知虽然写的是“那”,但意思却是“哪”,读⾳也应该是第三声,跟我记忆的⼀样。
既然如此,意思是“哪”,为什么要写成“那”呢?再⼀查⽅知,晋代才出现“哪”这个字,但当时只⽤在⼈名“掘咄哪”,是⾳译。
没有其它⽤项。当时不管“那⾥”“哪⾥”,全写成“那”。或者说,在古代“哪”字由“那鲍鱼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 ”字打屁屁的作文 通假代替。
⽐如柳永的“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古时写作“那”,但意思是“哪”,也读第三声。现在有的诗词书已经写成了“更哪堪冷落清秋
节”。
到了清代,“哪”才开始⽤于语末的语⽓助词,⽐如“真好看哪!”是轻声。只是到了民初的新⽂化运动时,“哪”才开始假借给疑
问代词、疑问副词使⽤,⽐如“哪个”“哪⾥”,也就是现在这种⽤法。
查字典,“那”是“哪”的借代词,也有第三声读⾳。所以,孩⼦读的那个古诗注⾳并不对,“那”应该按照“哪”字标注。
还有,最后⼀句:“为有源头活⽔来。”,这个“为”字,图⽚上标注的是第⼆声[wi],我听着也不对,这不成了“⼤有作
为”的“为”了吗?这句的意思是“因为源头有活⽔来”,所以应该按“因为”的“为”字来标注,应该是第四声[wi]。
⽐如李商隐的“为有云屏⽆限娇”中的“为有”,查⽹上标注的就是diy蛋糕房 wiyu。
短短⼏句阿托伐他汀说明书 诗,就标错了两个⾳,真是坑孩⼦呀。
2021年7⽉7⽇注册外贸公司多少钱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16:3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1283691481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含饴弄孙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含饴弄孙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