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节的来历

更新时间:2023-03-18 12:21:47 阅读: 评论:0

话玄虚-关于改变的作文

祭灶节的来历
2023年3月18日发(作者:怨歌行班婕妤)

祭灶节有哪些风俗

导读:祭灶节的风俗有哪些?祭灶节即将到来,它对民间的影响

很大,它有很多传统习俗以及食物,但是你知道祭灶节的风俗有哪些

吗?。

祭灶节的由来

祭灶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

中国民间信仰俗称为“送神”,琉球语称为“御愿解”。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我国民间的祭灶节。祭灶风俗始于周代。

祭灶时间不一,汉朝从前祭灶在夏天,汉至宋在腊月二十四,明清时,

祭灶已为腊月二十三。相传,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督善恶的

神,他每年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回报,当他返回天上之前,民间为其设

祭送行。节日这天家家在灶前贴一两只灶君菩萨升天时骑的“纸马”,

用酒果、糕饼、麻糖、胡桃、纸帛作祭。并敬以麦芽糖,意为粘牢灶

神嘴巴,不让他乱说。或将酒糟抹在灶门,以醉灶神。祭完之后,揭

下灶君旧像,贴上灶君新像,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等条

幅。如今,祭灶风俗已不复存在,但祭灶特有的传统小甜食,如糖冬

瓜、松糕、酥饼、麻糖草本护肤品 等,却被流传下来,年年为人们增添了节日的

甜美和欢乐。

历史传说

祭灶,是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

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是旧时民间信仰的灶神。《淮南

子泛论训》载“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灶神最初为老妇形象,主管

饮食,后改绘男子或美妇形象,职权由管一家饮食扩大至操全家生死

祸福,并随时记录人家功过,年底上天向玉皇报告。因此灶王被作为

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

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

也就是官府姿态造句 在腊月二十硝普钠说明书 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

十五日举行祭灶。

什么是小年

小年,从字面意思上看有三种解释。一是指农历腊月是二十九天

的月份,二是指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第

三种解释是指果树结果少,竹木生长慢的年份。

作为节日来讲,由于地域风俗的差异,小年在全国各地赋予的含

义和习俗也是不同的,比如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

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中国国

内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也有地方称冬至为小年。

小年的由来

一般来讲,小年是相对于大年而言的。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

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关

于祭灶,还有一个传说有关五行属金的字 ,由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炉灶,玉皇大帝

在每家都派驻一位灶神来监督考察这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小年这一

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年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所以每家每户祭灶时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

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了。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

上天的节日。有欢送灶神上天,就有接灶王下天的仪式。在大年三十

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

的仪式。

小年习俗

1、祭灶王

古时腊月二十三日,宫庭用黄彼 羊祭灶,这种祭灶礼仪一直延续到

清朝末年。民间祭灶则用糖瓜、关东糖、糖饼等供品,以祭灶君;用

清水草料祀灶君之马。相传灶王每到腊月二十三日,骑马上天向玉皇

大帝票报人家善恶。家家户户于二十三日更尽时,在院内立杆,悬挂

天灯,由男主人跪拜,祝以隐恶扬善之词,严禁妇女主祭,妇女只能

在内室扫除炉灶。祭完之后,将灶君神像揭下,与纸元宝等一并焚烧。

2、扫尘土

扫尘土即扫年,实际上就是进行家庭环境卫生的清理。北方人称

“扫房”;南方人称“掸尘”。传统上,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

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

《拾遗记托福网站 》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

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

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a.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

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

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花儿与少年4 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

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事情作文 等。

b.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

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胤礽 里的床铺家具

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

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

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

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

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3、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

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

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

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

仙等等。

4、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

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

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

视,或抒情,或写景。

5、当洗浴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

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

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

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

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6、宜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

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

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

是洞房”的说法。

[祭灶节有哪些风俗]

下载文档

����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12:21: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1133071478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祭灶节的来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祭灶节的来历.pdf

上一篇:劳动的英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