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与“鲁学”视野中的鲁迅《红楼梦》研
究-各体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鲁迅的学术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他
在《红楼梦》研究中提出的一系列学术观点、使用的研究方法,对20
世纪红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影响很大。对此,鲁学研究界和红学
界的看法基本一致,只是在鲁迅的《红楼梦》研究是否自成体系方面
还存在一定分歧。本文无意对这些分歧进行辨析,只是认为鲁迅的《红
楼梦》研究值得从学术思想发展史角度进行梳理,这种梳理不但有助
于加深对其学术思想体系形成和发展演变的理解,也有助于深化对20
世纪中国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
一、鲁迅《红楼梦》研究的学术贡献
毋庸讳言,发端于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
构,是在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直接影响下开始的,其中学术研究方法的
引进、西方学者惯用之思维方式的借用以及一些新术语的引进介绍,
奠定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基础。从文学史研究和20世纪中国现代
学术体系建构和发展的角度看,鲁迅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也明显受到
西方文化的影响,他针对中国古代文学缺少真正悲剧所提出的批评就
是一个例子。就《红楼梦》研究而言,鲁迅提出的一些令人耳目一新
的论断、概念如人情小说、悲凉风格等,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鲜
明的时代特色。其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后来者继续深化对《红楼梦》
的研究,对20世纪中国学术体系的建构和学术方法的演进,也产生了
深刻影响。
首先,鲁迅在对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优秀古典小说的研究中,
始终具有清醒、自觉的史家眼光和文学史意识,将其纳入中国小说史
乃至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视野之中,并在总结概括中国小说的发展演变
进程中审视《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价值。基于此,鲁迅给予《红楼梦》
极高的评价,将其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和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
作。
在某种程度上,正是鲁迅的高度评价,奠定了《红楼梦》在20
世纪中国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心目中不可动摇的经典地位,也在很大程
度上促进了红学的发展。特别是鲁迅在他那个时代,就一方面将高鹗
之续书与前八十回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给予续作较高评价;另一方面
辩证地看待问题,看出了其他续作硬写一个拙劣的大团圆结局的致命
缺点。鲁迅在比较原着和各种续作后指出:《红楼梦》中的小悲剧,是
社会上常有的事,作者又是比较的敢于写实的,而那结果也并不坏。无
论贾氏家业再振,兰桂齐芳,即宝玉自己,也成了个披大红猩猩毡斗篷
的和尚。
然而后来或续或改,非借尸还魂,即冥中另配,必令生旦当场团
圆,才肯放手者,乃是的瘾太大,所以看了小小骗局,还不甘心,定须闭
眼胡说一通而后快。
赫克尔(l)说过:人和人之差,有时比类人猿和原人之差
还远。我们将《红楼梦》的续作者和原作者一比较,就会承认这话大
概是确实的。①其次,鲁迅在《红楼梦》研究中,并不局限于对作者作
品的分析,而是站在审视中国文学史发展演变的高度,将作者生活的时
代和作品产生的有关历史文化背景纳入其小说史研究框架中,给《红
楼梦》一个准确的定位,使其研究做到以点带面,从局部走向整体,具有
深广博大的特色。如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论述《红楼梦》是在第二
十四篇,但早在第十九篇鲁迅就在人情小说的名目下论述《》,因为他
看到了此书对《红楼梦》的深刻影响。而在第二十六和二十七篇,在
论述清代狭邪小说和侠义小说时,仍注意到它们所受《红楼梦》的影
响,这就给读者以十分清晰的发展演变线索,是真正具有文学史眼光的
分析论述。
再次,鲁迅在《红楼梦》及其他古典小说研究中所使用的一系
列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框架模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对撰写20世纪中
国文学史的指导思想和框架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以《红楼梦》研究
为例,鲁迅在整整一章的篇幅中,既有对作者生平和作品产生之时代背
景的论述,鱼钩怎么绑 又有对作品流传情况和版本的分析研究,由此可见鲁迅深知
知人论世之法。他的论述既有对作品主人公形象的分析,也有对整部
作品故事情节的概括,更有对作品艺术特色的论断等。其中鲁迅对贾
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精到分析及独特判断如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及爱
博而心劳等语,早已成为不易之论。再如他对《红楼梦》前八十回仅
露悲音,殊难必其究竟②以及对后四十回虽数量止初本之半,而大故
迭起,破败相继,与所谓食尽鸟飞独存白地者颇符,惟结末又稍振③的
比较性分析评价,都显示出极高的艺术鉴赏品味和对作品思想意义的
深刻理解。
最后,鲁迅在《红楼梦》研究以及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中所提出
和使用的一系列名词术语,均具有学术独创性和示范性,尽管有些概念
的内涵外延在今天看来不够周密、严谨,但在那个时代代表了此类研
究的最高水平。例如他提出人情小说概念,并称《》、《红楼梦》等为
人情小说之代表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小说类型划分范例。人情小说是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作为和小说、讽刺小说等平行的概念提
出的:当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之银字儿,
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
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④所谓银字儿,是指宋代说
话人所讲述的小说故事,因讲述这些小说时以银字管吹奏相和,故有此
称这里没有陌生人 。鲁迅在论述明代之人情小说时把《》列为代表作,在论述清代之
人情小说时则视《红楼梦》为代表作并给予极高的评价:至清有《红
楼梦》,乃异军突起,驾一切人情小说而远上之,较之前朝,固与《水浒》
《西游》为三绝,以一代言,则三百年中创作之冠冕也。①由此既可看
出鲁迅对这两部杰作之内在联系的认定,也可看出鲁迅对人情或世情
之内涵的认定。不过,对于人情与世情两个说法是否完全可以互换,学
术界至今仍有争议。
在笔者看来,鲁迅提出这些概念重在题材差异,意在区分小说
类别,并不看重同一类别中作品的艺术水准是否一致。如在人情小说
中既有《红楼梦》这样的巨着,也有《玉娇梨》、《平山冷燕》这样的
平庸之作,而在小说名下也不乏《西游记》这样的杰作。认真考辨鲁
迅对这两个术语的使用,似乎世情小说侧重于展示社会风貌和针砭时
弊,而人情小说则更侧重于刻画人物情感世界,重在对人性的揭示。如
《》和《红楼梦》都被鲁迅视为人情小说的代表作,但鲁迅对前者的
评价是: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
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
时说部,无以上之,故世以为非王世贞不能作。②而在谈到《红楼梦》
时,他的重点始终在于阐释他对宝黛悲剧的理解、对贾宝玉内心悲凉
情怀的剖析以及对曹雪芹感时伤怀之自叙性创作的肯定:全书所写,虽
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
甚不同。③这在先的人情小说,显然包括《》。对此,陈平原在其《小
说史:理论与实践》中有专门章节论述鲁迅如此分类的学术意义及对
后世影响,如后世的小说史家几乎无不借重鲁迅的小说类型设计;正是
在与前代和后世的小说史家的对话中,鲁迅的小说类型理论确立了其
地位。④鲁迅把《红楼梦》视为人情小说代表作的意义,还在于这是
对中国古代小说一贯将其中荒诞不经、鬼神狐妖的金牛女处女男 内容视为当然的一
个反动、一个拨乱反正。《红楼梦》正是在借描写日常生活传达人生
哲理方面达到极高造诣,才为鲁迅看重: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
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⑤鲁迅在这里最为强调的,应是曹雪芹如何能
够将普通平庸繁琐的日常生活素材,改造加工为焕发出浓郁诗意的文
学巨着。鲁迅晚年在一次大病初愈后曾写过一篇《这也是生活》,其
中有一段可以说明为什么他会对《红楼梦》所写的普通生活有那样深
刻的理解: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
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
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
其实,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
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⑥的确,日常生活之所以值得关注和表
现,不仅因为它潜藏有审美的种子和诗意的空间,更因为它就是构成现
实人生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世人精神情感世界的影响无时无
处不在。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关于《红楼梦》的创新性研究,还
在于他在冠以清之人情小说的标题下以整整一章的篇幅分析《红楼
梦》,从作品版本到作者生平,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同类
作品的影响。这种论述形式对后来的文学史撰写影响极大,以致后来
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专着,都把《红楼梦》作为专章
论述。当然,有些文学史在论述《红楼梦》时没有冠以人情小说的名
目,但都给了《红楼梦》整章的篇幅。
在谈到《红楼梦》对后世小说的影响时,鲁迅特别注意从小说
类型演变角度以及社会生活角度进行分析,如分析《儿女英雄传》及
其作者所受《红楼梦》影响时,鲁迅把目光放在《红楼梦》所表现人
情之影响演变方面:比清乾隆中,《红楼梦》盛行,遂夺《三国》之席,
而尤见称于文人。惟细民所嗜,则仍在《三国》《水浒》。时势屡更,人
情日异于昔,久亦稍厌,渐生别流,虽故发源于前数书,而精神或至正反,
大旨在揄扬勇侠,赞美粗豪,然又必不背于忠义。其所以然者,即一缘文
人或有憾于《红楼》,其代表为《儿女英雄传》;文康晚年块处一室,笔
墨仅存,因着此书以自遣。升降盛衰,俱所亲历,故于世运之变迁,人情之
反复,三致意焉。(并序语)荣华已落,怆然有怀,命笔留辞,其情况盖与曹
雪芹颇类。惟彼为写实,为自叙,此为理想,为叙他,加以经历复殊,而成
就遂迥异矣。①这里鲁迅从作者身世及思想境界角度评判作品的思
想艺术成就,深得社会历史批评真髓,当是此类批评的范例。
关于《红楼梦》的主旨,在蔡元培的索隐说和胡适的自传说之
间,鲁迅原先颇倾向胡适的自传说,后来有所改变而更加强调文学创作
的虚构性。而作为胡适、鲁迅共同之好友的俞平伯,原先赞同胡适的
观点,后来有所变化,转而接近鲁迅的看法。
如俞平伯在1940年已经认为:《红楼》原非纯粹之写实小说,
小说纵写实,终与传记文学有别。吾非谓书中无作者之平生寓焉,然不
当处处以此求之,处处以此求之必不通,不通而勉强求其通,则凿矣。以
之笑索隐,则五十步与百步耳,吾正恐来者之笑吾辈也。②其实,无论是
鲁迅还是俞平伯,他们对胡适的批评不仅在于对具体作品的研究方法,
而且也涉及对胡适在所谓科学方法指引下去整理国故的看法,认为这
样做有局限性。为了进一步体会鲁迅观点的深刻,再看另一位红学名
家吴宓的观点。在其《〈红楼梦〉新谈》中,吴宓运用西方近代小说理
论,对《红楼梦》有这样的概括性评价:
《石头记》(俗称《红楼梦》)为中国小说一杰作。其入人之深,
构思之精,行文之妙,即求之西国小说中,亦罕见其匹。西国小说,佳者固
千百,各有所长,然如《石头记》之广博精到,诸美兼备者,实属寥寥。英
文小说中,惟ray之《TheNew-comes》最为近之。自吾读
西国小说,而益重《石头记》。若以西国文学之格律衡《石头记》,处处
合拍,且尚觉佳胜。③吴宓同意炖菜大全 美国学者的意见,认为结构谨严是仅次
于作品主旨的衡量小说是否杰作的必要条件,而《红楼梦》恰恰符合
此点。相比之下鲁迅似乎没有对《红楼梦》的结构给予格外关注,更
多地赞美其语言特色。吴宓以西方近代以来的小说理论为价值尺度,
其对《红楼梦》的分析不乏精彩之处,也开创了运用比较文学理论研
究《红楼梦》的先河。但整体而言,他的研究有生套西方理论之嫌,有
些分析也显得牵强。
此外,笔者以为还应该格外关注鲁迅在论述宝玉形象时所提
出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一论断之价值,及其对20世纪中国文学风
格研究的影响。悲凉作为美学范畴有两层涵义,一指作品风格,一指作
者心态。
至于悲凉作为文学人物或作者之心态,导致其产生的因素则
比较复杂。第一,由于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势力面前无能为力
而产生悲凉感。第二,由于对自己一向认为神圣、视为生命的事业(如
学术)感到失望从而导致人生理想破灭而走向悲凉。第三,对自己置身
其中又深深迷恋的文化传统感到失望而又无力拯救的悲凉。第四,对
宇宙永生、人生短暂而又无力改变这种结局所产生的悲凉。第五,由
上述各点导致对自身存在、人类存在的价值感到怀疑、痛苦但又无法
解脱而产生的悲凉。从主体角度看,只有真正具有孤独感的人才会感
到悲凉,悲凉与孤独往往是同时出现于心灵之中。因此,无论个人多么
痛苦绝望,但只要他还能创作,他就不会走向颓废或,鲁迅正是在这个
意义上理解了宝玉的悲凉,也正是曹雪芹的悲凉,诚如其所言:在我的
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①在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是
一部伟大的表现人生之的大书,当为确切之辞。笔者以为,如此看待鲁
迅针对宝玉所使用的悲凉一词,打开的书本怎么画 才比较接近鲁迅的用意。
鲁迅这近于盖棺论定的说法极大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文学
研究,且不说有多少研究者使用悲凉概念分析人物心态、界定作品风
格,也不说有多少研究者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冠以悲凉特色,单单
悲凉一词对于20世纪中国文人思想情感的影响,就是无论怎样强调都
不过分的。诚然,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文化日趋衰败的状况,为文人
提供了创作悲凉之作的生活基础,科举制度的废除更是从根本上切断
文人进入统治集团的合法途径。而中国古代文学中源远流长的悲凉传
统,也会对那些虽已接触、接受了西方的文化与文学思想,但情感上依
然对传统文化高度认同的中国现代文人产生深刻影响。例如五四新文
化运动中对立的双方,虽然文学观念截然对立,但其作品的风格却都趋
于深沉悲凉。更有甚者,是那些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的代表性人物,在
五四之后经历的迷茫和失落,更使得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无可掩饰的悲
凉与荒寒。
因此,可以说鲁迅这一论断在很大程度上延续和强化了这一
传统对20世纪中国文人的深刻影响。加上20世纪中国社会的动荡不
安,就使得悲凉这一概念不仅具有文学史和学术史意义,更具有思想史
和心灵史的意义。
以下我们再简单评述王国维有关《红楼梦》的研究,以进一步
对比映照鲁迅相关观点的学术思想史价值。王国维最为世人所熟知的,
是他借用叔本华哲学于1904年所写的《〈红楼梦〉评论》,这是20世
纪中国学术界运面包配方 用西方哲学理论研究《红楼梦》的第一篇论文,其重
要意义不言而喻。纵观王国维此文,其最大学术价值在于运用叔本华
哲学,断定《红楼梦》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一部悲剧中的悲剧。
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与鲁迅一样,认为宝玉是体现《红楼梦》悲剧精
神的唯一人物:彼于缠陷最深之中,而已伏解脱之种子,故听《寄生草》
之曲,而悟立足之境;读《胠箧》之篇,而作焚花散麝之想,所以未能者,
则以黛玉尚在耳。至黛玉死而其志渐决,然尚屡失于宝钗,几败于五儿。
屡蹶屡振,而终获最后之胜利。读者观自九十八回以至百二十回之事
实,其解脱之行程,精进之历史,明了精切何如哉!且法斯德之苦痛,天才
之苦痛;宝玉之苦痛,人人所有之苦痛也。其存于人之根柢者为独深,而
其希救济也为尤切。②他的说法与好父亲 鲁迅论宝玉的悲凉之感有异曲同
工之妙。不过整体而言,王国维论《红楼梦》更多是从哲学角度,而鲁
迅则更侧重于从文学史角度进行评价,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
二、红学与鲁学视野中的鲁迅《红楼梦》研究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如资料搜集的限制,鲁迅在《红楼梦》研究
中所提出的一些关于作品版本、作者生平等方面的具体观点和见解,
在今天已经过时或者不够全面,但他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价值所
作出的整体判断依然有价值。
笔者曾对红学界一些研究者的论着以及常见的中国文学史中
有关《红楼梦》部分的论述进行过统计,发现在众多的研究论着中,鲁
迅有关《红楼梦》的论述最常被引用的应为以下五处:
1.(宝玉)于外昵秦钟蒋玉函,归则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侍儿如
袭人晴雯平儿紫鹃辈之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
日甚矣。荣公府虽煊赫,而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
屡与无常觌面,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①
2.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
可多得的。
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
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
章的旖旎和,倒是还在其次的事。②
3.《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
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
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
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
因为世上,不幸人普洱茶的作用 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
碍。
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
同一小器。但在作《红楼梦》时的思想,大约也止能如此;即使出于续
作,想来未必与作者本意大相悬殊。③
4.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
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中国
还没有那样好手段的小说家,但《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
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④
5.在中国,小说是向来不算文学的。在轻视的眼光下,自从十八
世纪末的《红楼梦》以后,实在也没有产生什么较伟大的作品。⑤此
外,鲁迅在《小说史大略》中有一段堪称经典的对《红楼梦》的评价,
也常为学界引用:人情小说萌发于唐,迄明略有滋长,然同时坠入迂鄙,
以才美为归,以名教自饰。李贽、金喟虽盛称说部,而自无创作,亦无以
破世人拘墟之见,但提挈一二传奇演义,出于恒流之上而已。至清有《红
楼梦》,乃异军突起,驾一切人情小说而远上之,较之前朝,固与《水浒》
《西游》为三绝,以一代言,则三百年中创作之冠冕也。⑥在20世纪
后半叶影响较大的几部中国文学史和红学研究者专着中,均有对鲁迅
上述论断不同程度的引用。如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
在论述《红楼梦》的第八章第三节的结尾,引用了上述五段中的第二
段,这也是该章唯一一次引用现代红学研究者的成果。相形之下,该章
在提及其他红学研究代表人物如蔡元培、胡适等人观点时均不提具体
人名且持批判态度,而将鲁迅此段引文放在该卷第三节的结尾,具有盖
棺定论的作用,由此可见作者对鲁迅论断的重视。又如由中国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集体编写的三卷本《中国文学史》,也是在第三卷专门论
述《红楼梦》的第七章第五节,在评价《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时也引
用这一段,是该章中唯一一次引用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且同样是对
胡适、蔡元培等人的观点予以不点名的批判。
周汝昌是20世纪中叶以来红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这样
评价鲁迅的《红楼梦》研究:只要细读《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四篇
《清代人情小说红楼梦》,就会看出,鲁迅在蔡胡两家之间,作出了毫不
含浑的抉择:弃蔡而取胡。并且昌言指明,自传说开端最早,而论定却最
晚。应当体会到,鲁迅下了论定二字是笔力千钧,他岂是轻言妄断之人?
更应着重指出的,是鲁迅并非照抄别人的文字见解,他自己作了更多的
探索,而且有超越别人的识见。这才真正够得上是学的了。①20世纪
50年代初因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而爆出名的李希凡和蓝翎,
在其论着中更是不止一次引用鲁迅的有关论述,作为他们文章的立论
出发点。如李希凡的《沉沙集李希凡论红楼梦及中国古典小说》中,
就多次引用上述数段鲁迅的论断作为自己评价《红楼梦》的理论基础。
在该书的《极摹人情世态之歧》一文中,李希凡写下这样高度评价鲁
迅研究的话:鲁迅给予《红楼梦》以如此高度的评价,而且是早在二十
年代,的确显示了他的小说史家的深邃、卓识的眼光。②另一位红学
研究名家蒋和森,曾在写于20世纪80年代的有关《红楼梦》的长文
中两次引用鲁迅的话作为理论依据,③不过没有一次是鲁迅评价《红
楼梦》的内容,而是鲁迅就其他话题所发表之议论。这本身颇耐人寻
味,因为就蒋氏此文的题目看,他所评述的内容,本该很适合引用鲁迅
有关《红楼梦》的论断。那么,这是否说明他对鲁迅的红学研究多少
有些不以为然?而且,从蒋和森其他红学论文中可以明显看出他受到
了鲁迅的影响,如中国文学从《诗经》开始就歌颂爱情,虽历千年而不
少衰,发展到明清更是广及于戏曲小说。但那些作品虽然各有冲击封
建社会的意义,却总是跳不出一个范围,即大都不脱郎才女貌、夫贵妻
荣、五花诰封这类爱情理想和人生追求。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
才完全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格局。④蒋和森这段话虽没有明指,但显而
易见脱胎于鲁迅的那句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
写法都打破了。⑤当代学者陈平原在《小说史:理论与实践》中谈到
清代小说时,也是引用鲁迅的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
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作为对《红楼梦》的最高评价。⑥至于其他学者
之引用和评价,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自然,由于鲁迅特殊的思想文
化和文学领袖地位,很多学者都会对鲁迅的《红楼梦》研究给予高度
评价,也会在相关研究中引用鲁迅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出发点。所以,
要正确判断鲁迅研究的价值以及对红学研究的影响,还是要回到学术
研究本身,具体分析鲁迅的研究是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为此,看看作为新红学代表人物的胡适、俞平伯如何评价鲁迅
的有关研究,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尺度。①胡适在1928年写的《白
话文学史》自序里这样评价鲁迅的小说研究:在小说的史料方面,我自
己也颇有一点点贡献。但最大的成绩自然是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
略》;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可以替
我们研究文学史的人节省无数精力。②1936年11月,胡适的学生苏
雪林致信胡适,攻击鲁迅。胡适在12月14日的复信中却高度评价了
鲁迅: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
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③不过,对于鲁迅有关《红楼梦》的观点,胡适似乎没有什么评价。
再看俞平伯,首先要注意他与鲁迅的师友渊源关系:俞平伯的
曾祖父俞樾,是鲁迅老师章太炎的老师,因为此段关系,俞平伯曾把自
己小时与俞樾的合影照片复制品赠送给鲁迅。其次,鲁迅在《中国小
说史略》中,曾引用了俞樾有关《红楼梦》的两段评述。再就是《中
国小说史略》正式出版时,鲁迅将俞平伯当时有关《红楼梦》研究的
主要观点列入书中并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俞平伯对于鲁迅的《红楼
梦》研究以及小说史研究持怎样的态度呢?
1923年秋,俞平伯应聘到上海大学教授中文,负责中国小说的
讲授课程,为了备课,他想通过周作人向鲁迅索要一份《中国小说史》
讲义。④当年8月5日,他写信给周作人:下半年拟在上海大学教中国
小说。此项科目材料之搜集颇觉,不知先生有何意见否?鲁迅先生所
编之《中国小说史》讲义,不知能见赐一份否?⑤俞平伯应该没有从周
作人处得到此讲义,因为这时周氏兄弟已成仇,而刚从南方回到的俞
平伯尚不知情。后来俞平伯是通过孙伏园从鲁迅处借到《中国小说史》
讲义,看后又由孙伏园归还鲁迅。当年9月2日,俞平伯返回上海前写
信给周作人:我明日拟偕绍原南下,因事冗路远,未能再走诣一次,至歉!
《小说史》讲义在鲁迅先生处借得一册,觉得条理很好。
原书仍交伏园奉返,请您晤他时为我致谢。⑥这个条理很好虽
是正面性评价,但考虑到两人之间的准师生关系,也不算是很高的评价。
至于俞平伯对鲁迅《红楼梦》研究的态度,应该是属于抽象肯
定而具体忽视。俞平伯在其红学专着中,基本没有提及鲁迅,没有对其
红学研究观点进行肯定性评价。⑦综上所述,作为新红学的代表人物,
胡适和俞平伯对于鲁迅的小说研究成就给予较高评价,但对于其《红
楼梦》研究及有关论断并未给予特别关注,这既与鲁迅没有专门的红
学论着及主要成就为文学创作有关,也与他们两人在红学研究中所取
得的巨大成就有关大概他们感到自己已站在群山之巅,所以对于其他
人的研究,多少都抱着俯视的态度。
至于鲁学研究界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虽然很长一段时间
内对鲁迅的学术成就评价较高,但实际上并未给予足够关注,这只要看
看数十年来影响最大的两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就可以明了。唐弢的三卷
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和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都把鲁迅
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在所有作家中只对鲁迅用了两章篇幅进行论述。
但即便如此,它们阐述的重点仍是鲁迅的文学创作成就,而对其学术研
究却论述甚少,对于《中国小说史略》则更是一句带过,没有具体评价。
考虑到二者的文学史属性,自然会把论述重点放在作家作品和相关时
代背景的讨论,但对鲁迅的学术研究处理如此简略,不仅反映了作者所
受时代背景制约的局限,也反映了现代文学研究界整体上忽略鲁迅的
学术成就这一状况。从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建构和发展演变的
角度,鲁迅本应列入被重点考察的对象,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因此,从学术思想发展史角度,审视鲁迅的《红楼梦》研究以及
他在研究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现代学术视野,并分析他的相关研究对20
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产生的影响,是一个较为迫切的工作。
三、鲁迅作家身份与治学关系及其现代学术意识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小说家,也是艺术鉴赏力极高和理论分析
能力极强的文学理论家。作家与学者的双重身份和视角,对其学术研
究有着复杂深刻的影响。整体而言,这有利于鲁迅准确深刻地把握《红
楼梦》的思想艺术性,特别是他对《红楼梦》艺术特色的体悟和分析,
确实有只眼独具之处。这也给后世一些主要以作家身份研究《红楼梦》
者以宝贵的启示,如鲁迅之后的张爱玲和近年来刘心武、王蒙等人对
《红楼梦》的研究,其实就体现了他们作为作家的独特视角和经验。
且不说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是否正确、深刻,单单考察他们的红学
研究是否受到鲁迅影响以及如何受到影响,就是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鲁迅对《红楼梦》的语言评价极高,对其写实性风格评价也很
高,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多次对其他小说的语言特色给予格外的
关注和评价,这其实与鲁迅自身的小说家身份有极大关系。对此已有
学者给予注意,如台湾学者龚鹏程就曾特别论述鲁迅的小说家身份对
其治学影响:《小说史略》中对小说的文字功夫,讨论极多,如谓《孽海
花》描写当能近实,而形容时复过度,亦失自然。盖尚增饰而贱白描,当
日之作风固然如是矣;详看这些评语,我们就会发现它确实是一位作家
写的小说史。里面对于如何描写着墨甚多,金针度人,不乏甘苦之谈。
比起一般只从主体意识、社会背景、渊源影响论小说史者,确实掌握
了文学的特性,不愧为小说之史。①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鲁迅的此类评
价,对20世纪几部文学史的写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我们稍作对
比:
《红楼梦》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还表现在它所具有的那种不
见人工痕迹的反映生活的本领。天然无饰,或者说巧夺天工,这是曹雪
芹的一个很大的天才特色。在《红楼梦》中,一切是显得那样的血肉
饱满和生气勃勃;一切是显得那样的纷繁多姿,然而又是那样的清晰明
朗。生活,在《红楼梦》中的再现,好像并没有经过作家辛苦的提炼和
精心的刻划,只不过是按照它原有的样子任其自然地流到纸上,就像一
幅天长地阔的自然风光,不加修饰地呈现在我们的窗子面前一样。其
实,这都是经过作家的惨淡经营才能达到如此的境界。②盖叙述皆存
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③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
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
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
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
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倒是还在其次的事。
①虽然所引第一段没有直接引用鲁迅的论述,但显而易见受到了所引
两段鲁迅论述的影响。
此外,鲁迅对《红楼梦》中有关内容的摘引以及摘引方式也值
得关注,不仅显示出鲁迅很高的文学鉴赏水平和小说家特有的欣赏角
度,而且能看出其别致新颖的学术视角和善于从第一手资料中加工提
炼出内在主旨的学术眼光。《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红楼梦》中有关
宝玉的大段摘引有两段,一段是为了说明宝玉的爱博而心劳,所引内容
为戚本第五十七回中宝玉去看黛玉,因黛玉休息不敢造次,遂与其他丫
鬟谈笑,反遭黛玉冷落以致伤心流泪事。另一大段则是为了阐释悲凉
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的观点,所引内容为戚
本第七十八回中宝玉因晴雯之死想去吊唁却未能如意,遂往黛玉、宝
钗处寻求慰藉也未能如愿,最终遂将满腔悲愤绝望及因晴雯之死所产
生的痛惜悲凉之情,倾泄于为姽婳将军所做挽词中一事。从前八十回
看,这两回对于塑造宝玉的性格以及表现宝玉的悲凉孤独心境和对旧
传统的反叛思想非常重要,鲁迅摘引这两段确实极有眼光。
实事求是地看,很多文学史和小说史对《红楼梦》整体思想意
义和艺术成就的分析评价,特别是对作品艺术特色如人物性格心理的
分析和语言特色的阐释,对作者创作心态的分析,并未超越鲁迅。鲁迅
的学者身份对其文学创作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他在《中国小
说史略》中对宝玉这一形象和《红楼梦》悲凉风格的界定和认同,必
然会影响他个人的文学创作,在大致同时期酝酿和写作的《野草》,其
美学风格就不仅受到西方和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也明显受到弥漫《红
楼梦》全篇之悲凉氛围的影响。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鲁迅在对《红楼梦》以及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所体现的学术
独创性和自觉性,也值得给予足够关注。在此仅从20世纪中国现代学
术体系建构发展角度,简单阐释鲁迅的重要贡献。
1931年,陈寅恪在谈到当时中国学术界状况时曾表示:吾国
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此今日之公论也。若持此意以观全国学
术现状,则自然科学,凡近年新发明之学理,新出版之图籍,吾国学人能
知其概要,举其名目,已复不易。虽地质生物气象等学,可称尚有相当贡
献,实乃地域材料关系所使然。古人所谓慰情聊胜无者,要不可遽以此
而自足。西洋文学哲学艺术历史等,苟输入传达,不失其真,即为难能可
贵,遑问其有所创获。社会科学则本国社会财政经济之情况,非乞灵于
外人之调查统计,几无以为研求讨论之资。教育学则与相通,子夏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今日中国多数教育学者庶几近之。至于本国
史学文学思想艺术史等,疑若可以几于者,察其实际,亦复不然。②可
见,陈寅恪是从思想自由和学术、从建构既接受西方现代学术观念又
承继古代优秀学术传统之中国学术体系的高度看当时学术界的状况,
所以认为问题甚多。其实早在20世纪初叶,学术界一些远见卓识之士
就意识到建构现代学术体系的重要性。如陈寅恪就针对在引进外来文
化和承受传统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买珠还椟①(即只接受其
合理内核,抛弃其不合中国国情之形式)、新瓶装旧酒②等原则性意见。
王国维也对当时学术界存在的照搬外来文化、学术研究的无用之用及
学术等发表过很多真知灼见,其对中国古代戏曲史和甲骨文的研究
等更是将中西学术观念和学术研究方法结合的典范,具有开创性意义。
陈寅恪从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角度对王国维的贡献给予极高评价:自
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
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着作
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③其实陈氏对王国维的评
价,正可以用来评价鲁迅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因为鲁
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正是一部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同样具有
开创性和奠基性的着作,是一部坚持学术、思想自由、强调个人独到
见解的杰作。鲁迅之前,冠以小说史等名目而出版的着作不是没有,如
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蒋瑞藻所编的《小说考证》、1916年商务
印书馆出版的钱静方的《小说从考》以及1920年泰东书局出版的张
静庐的《中国小说史大纲》等。但这些着作要么只是简单的资料长编,
要么只是照搬西方小说理论而对中国小说发展缺少系统和深入的了
解。④因此,鲁迅的着作一出即受到学术界的一致称赞,并引起相关的
学术探讨。如陈寅恪就曾以间接对话方式对鲁迅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
工作给予关注。当时,胡适、鲁迅等人都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等人
物形象原型的来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陈寅恪也写了《西游记玄奘
弟子故事之演变》等文,表明自己的观点与胡适、鲁迅不同,并特意注
明是此为昔日吾国之治文学史者,所未尝留意者也。⑤陈氏此文发表
于1930年,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于1925年,并在1930年修
改后再版,所以陈氏所言应是有所指。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鲁迅的
古典小说研究是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的,且在当时达到了一流水平,才
会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整体而言,鲁迅的《红楼梦》研究对后世学者的影响是重大和
深刻的,但由于其辉煌的创作成就以及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影响,致
使其学术成就无形中受到忽视冷落。
诚如前面所指出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鲁学和红学长期都
保持较高的研究水平,但二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一直较少,而且对鲁迅
的学术成就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忽略。无论是《红楼梦》还是鲁迅,
其文学地位和思想地位都曾被过度拔高,使部分研究者对鲁迅的《红
楼梦》研究产生偏见和抵触,从而使鲁迅的观点要么成为确保理论正
确的挡箭牌,要么被有意无意地忽略。鲁迅被引用最多的几段关于《红
楼梦》的论述,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整体性,引用方便,不仅适用于评价
《红楼梦》,也适用于评价其他文学现象甚至文化现象。久而久之,人
们反而忽视了鲁迅论断的具体内涵和学术价值。
红学界对鲁迅的红楼研究采取抽象肯定、具体忽略的态度,有
其复杂原因。鲁迅在其《红楼梦》研究中借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等论
断指出了作品的思想价值,重点放在分析宝黛爱情悲剧特别是贾宝玉
个人精神世界上,而没有过多谈论其反封建思想意义。囿于后某段特
殊时期的文学研究环境,相关研究者不得不更加重视研究《红楼梦》
的思想性,过分强调其反封建色彩。此外,单从贾宝玉这个人物看,鲁迅
强调更多的是宝玉的内心感受,是爱博而心劳,是其无奈的一声叹息。
而后人更多看重的是宝玉的叛逆思想和行动,是所谓的呐喊和反抗。
另外,在对作品版本和具体内容的考证上,鲁迅也没有更多更深入的跟
进性研究,也使得他的观点难以对后来的红学界产生具体而实际的影
响。
诚如很多文学史研究者和鲁迅研究专家所言,中国小说自古
无史,有之,则从鲁迅始。而20世纪的红学,尽管在鲁迅同时期有王国
维、蔡元培、胡适等人的研究,但鲁迅依然能够独树一帜,提出很多具
有独创性的观点,其对作品的理解和概括性论述对后来的影响也极为
深远,早已超出对《红楼梦》进行阐释的范围。至于这些影响的具体
表现,笔者以为可以分为直接(或显性)影响和间接(或潜在)影响两种方
式,两者比较,后者更为重要。所谓直接影响,就是鲁迅的研究直接而具
体地影响了他所在时代以及后来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模式,如他
对《红楼梦》悲凉风格的概括、对宝黛爱情悲剧与人类终极命运的追
问等,都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红学研究、小说研究。所谓间接影响,就是
鲁迅在《红楼梦》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概念等以及在古典小说研究
中所形成的研究模式和一些很有价值的思路(如他多次提及的对中国
文学史写法的思考等),都对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建构和发展产生了
重要影响。
只是这些影响长期未能进入主流学术界的视野,有些研究者
虽从鲁迅的研究中获益良多,却因种种原因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几年 不愿或不敢直接提及自己
所受鲁迅的影响。此类间接影响的另一种表现就是鲁迅的《红楼梦》
研究在经历时间的考验后,早已和他的其他学术思想、文学创作等一
起,共同构成了我们对鲁迅这个文化符号的全部想象。提及鲁迅,自然
会提及他的小说、杂文,他深刻的批判与启蒙思想,也会提及他的悲凉
之雾,遍被华林、爱博而心劳等关于《红楼梦》的天才评判,所有这些
共同构成了鲁迅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总之,鲁迅在对《红楼梦》和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过程中所使用
和提出的一些学术理念和观点,证明他在那时就已做到中西学术的融
会贯通,为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大贡献。诚然,如果按照
现代学术规范要求看,还不能说鲁迅的《红楼梦》研究已自成体系,但
其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框架初成。然而,迄今学术界对鲁迅的学术
思想和研究成果,虽已有要提升到从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高度进
行研究的共识,但具体成果依然甚少。加之红学研究界和鲁迅研究界
之间的沟通尚存在很多不足,使得相关研究进展缓慢。为了更好地对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史和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进行总结,就必须对这
些不足加以改进,对此我们有理由给予乐观的期待。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05:3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088823116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