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屎壳郎幼虫

更新时间:2023-03-17 23:14:19 阅读: 评论:0

喝纯牛奶拉肚子-两只小象歌词

屎壳郎幼虫
2023年3月17日发(作者:鼓舞士气的诗句)

解开蜣螂推粪球之谜——来自昆虫世界的学者法布尔

法布尔是19世纪著名的昆虫学家。1823年9月,他诞生在法国南部山区圣莱昂村

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凭着非凡的钻研精神和坚毅性格,40年如

一日,沙虫的功效与营养价值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昆虫学家。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研究蜣螂这种昆虫的。

迷人的春天来到了,阳光照在了嫩绿的草地上,一队羊群走了过来。羊群排下了许多

粪便,这可忙坏了一种叫蜣螂的昆虫。

蜣螂又叫屎壳郎,是一种油黑肥胖的甲虫。人们在田野或道路旁常可以看到一对对蜣

螂在滚动着一团团粪球,忙忙碌碌。蜣螂推粪球的方式很有趣,它头前长着一排坚硬的

角,像个圆的钉钯,用这钉钯将少量粪土聚集在一起,再用脚搓成团,推动着向前滚动。

球越滚越大,甚至超过了蜣螂的身体。陡坡险沟也不能阻挡,有时到了坡顶,就连球一起

滚落下去。有时一只蜣螂推不动,就雌雄双双合作,前拉后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实际上,在公元前几千年,埃及尼罗河边的农民就注意到了蜣螂的这种行动,他们见

到这种现象很奇怪,这个圆球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这种甲虫要推动这个圆球呢?于是有了

一些迷信的想法,人们认为这个能够旋转的球是每天运动一周的地球的形象。由此,蜣螂

受到了人们的尊敬,称它为神圣甲虫。古代埃及人还说,蜣螂是按照地球运行的方向从东

到西转动它的球的。它随后把圆球埋在地下28天,恰巧是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

球里的卵经过4周,起了变化。第29天,雌蜣螂回到埋球的地方,将球取出,打开它,

投入尼罗河中。经河水一浸,一只蜣螂便从球里钻了出来。蜣螂是受了天空星球运转的启

示,才这样行动的,它是地球的一种“灵物”,难工作个人鉴定 怪古埃及的一些文物——金印、玉印的

造型《简爱》读后感800字 像蜣螂呢。几千年来,对于蜣螂的圆球发生兴趣的人很多,可谁也没有去深入研究,

谁也没有认识它的生活习性,谁也不知这种球的确切用途,谁也不知道蜣螂是怎样养育自

己的后代的。

法布尔决定解开这个谜。他想先找个蜣螂的卵来研究这种甲虫的生活习性。他请了许

多小朋友帮忙,但总不能如愿。小朋友告诉法布尔,他们看见了蜣螂在地上滚动的粪球,

里面却没有卵。一次,一位小朋友告诉法布尔,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圆球,形如梨子,呈

棕色,是在一个甲虫的地洞中找到的。小朋友讲:“我还砸碎了一个,发现里面有一个

卵。”法布尔想:“这也许正是我要找的蜣螂卵。”他决定和小朋友一起再找一些这种

“梨子”状的东西。第二天早晨,法布尔和小朋友来到草地上,他们终于又找到对教师的评价用语 了埋在地

里像个梨子样的东西。经详细观察,法布尔确认,这是雌蜣螂的杰作。这个稀奇的东西真

像一只不太新鲜的梨子。法布尔兴奋极了,继续工作。不久,又找到一个,更有意思的

是,边上还有一只雌蜣螂关注地看护着。法布尔一连找到了12阿胶怎么吃 个大小差不多的“梨

子”,而且,好几个都有雌蜣螂呆在边上。一个暑假中,法布尔几乎每天都到这些地方去

观察,寻找,共挖到了100多个蜣螂的窝,里面都有这样一个“梨子”。经过认真研究,

法布尔发现,“梨子”是用精细的兽粪做成的,它是蜣螂幼虫的粮食。蜣螂在地面上滚动

的圆球,是成虫的食物。蜣螂的卵是长椭圆形的,就藏在“梨子”上端的狭小部分。从卵

里孵化出的幼虫就靠吃着身边的粮食长大。法布尔还发现,蜣螂的卵孵化出幼虫,最多的

需要33天,最少只要21天。

要知道,法布尔从第一次观察蜣螂到最后得出准确结论,经过了30年之久。法布尔

写《昆虫记》时,第一篇写的就是蜣螂,将其称为“清道工”。

法布尔以前的昆虫学家主要在做着昆虫的收集和分类工作。他们研究昆虫的身体是什

么形状,有几只脚,翅膀是什么颜色……法布尔认为:这是研究死的昆虫,昆虫是活生生

的机体,大千世界,海阔鱼跃,天高鸟飞,生机盎然。光靠在实验室里解剖,怎能获得准

确资料呢?研究昆虫,了解昆虫,要到大自然去,到山林中去,到小溪旁去,看昆虫如何

捕食,如何交配,如何产卵,如何跳跃,如何飞翔。春天看蜜蜂采蜜;夏天聆听蝉鸣;到

了秋天,观察蟋蟀的求偶;冬雪飘飘,那就去寻找避寒的刺蛾。法布尔讲:“研究昆虫

学,就是去研究它们在活着时的活动,它们的本能和习性,他们的才能和感情……”这也

是法布尔写作不朽巨著《昆虫记》的指导思想。这部著作的一个副标题是《关于昆虫的本

能和习性研究》。

法布尔几十年辛勤劳动的结果终于汇成了十大卷的《昆虫记》,全书200多万字,包

括了219篇文章。在这部宏大的著作中,法布尔向人们介绍了4洗衣标识 00多种昆虫和其他小动

物,活生生地展示了一个绚烂多彩、瑰丽多姿、奥妙无穷的世界。他把一个个昆虫写得生

动有趣,有的地方还富有诗意。据说,鲁迅先生看过这部著作后,赞扬这是一部了不起的

作品,“读起来也还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先生曾经打算把《昆虫记》全

部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可惜他去世太早,没来得及完成这项工作。

法布尔的写作是极为认真的。他积累的那些资料,是花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的观察和研究后获得的。暂时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他决不妄加猜测,宁愿保持沉默,因

此,他的记载基本上是客观的总结,描绘了昆虫的真实面目和习性,写出了昆虫的最有生

机和最为绚丽的秘密。

蜜蜂是一种很聪明的昆虫,它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真是这样吗?法布尔想证实一下这

个说法。法布尔设计了一个现在看来很简单的试验。他在自己屋檐下的蜂箱里捉了40只

蜜蜂,然后小心地在每只蜜蜂的背上涂了白色的记号。做完记号后,他关照女儿阿格莱,

要她记下第一只带白色记号的蜜蜂回来的时间。法布尔和女儿对准时间,带着蜜蜂出发

了。他走得很远,在离家4千米时,他把蜜蜂放走了。法布尔发现其中20只迅速向四周

飞去,似乎在寻找回家的方向。余下的20只仅是在草地上漫步,连身体平衡都无法维

持,法布尔努力地赶它们走,它们也飞不起来。法布尔想,这些是受伤、残废的蜜蜂,应

从试验名单上去除。

放蜜蜂时,天气还是晴朗的,太阳挂在天上,一丝云都没有。可不一会儿,突然乌云

四起,风也刮了起来,而且越刮越大。最为不巧的是,风来自南方,那正是蜜蜂回家该走

的方向。

法布尔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往家走去。他惦记着那些放飞的蜜蜂,担心它们在这不利

的条件下,可能会迷失方向。

可在他还没有踏进家门时,女儿阿格莱已经拉住了他,高兴地说:“爸爸,爸爸,快

看,已经有两只带记号的蜜蜂回来了,时间是2点40分。”法布尔也不中国有名的桥 由地兴奋起来。

法布尔是在2点钟把那群蜜蜂放出来的,说明它们在不到45分钟的时间内,顶着大风,

飞完了4千米路程,更有意思的是,心脏早搏能治好吗 法布尔获知,这些蜜蜂还顺带采集了花粉,因为女儿

讲,这两只蜜蜂身上沾满了花粉。

法布尔也开始很有耐心地在蜂房边等待着,他终于亲眼看到了3只归来的蜜蜂,身上

同样带着花粉。第二天,法布尔检查了一下蜂房,发现另外15只蜜蜂也归来了。真的,

20只放飞的蜜蜂全部归巢。

这个实验被法布尔记在了《昆虫记》中,他写道:“尽管天气不好,刮着风,沿途是

陌生的田野,可是蜜蜂并没有迷失方向,20只蜜蜂终于全部归巢了。”从这段文字中,

可看出法布尔很满意他的实验结果。

这些有趣的故事,都被法布尔记进了《昆虫记》。为了让这些故事写得人人都懂,都

爱读,法布尔专门找了两位对昆虫不熟悉的朋友,他们是木匠吉格和小学老师夏拉斯。这

两位朋友定期被法布尔请到家中,他将新近写成的昆虫故事念给他们听,朋友听懂了,法

布尔欢喜得不得了,若朋友没听懂,他就重写,直到他们理解为止。因此,吉格和夏拉斯

是《昆虫记》的最初读者。

法布尔的《昆虫记》每隔两三年出版一卷,虽然每卷中的昆虫故事都很有趣生动,也

有许多卓越的动物行为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由于这些文章并没有依照一般科学论文

的格式去写,书名又少吸引力,所以当时并没有引起大多数科学家的注意。法布尔一直沉

浸在他的昆虫世界中,很少与世人社会接触,他的研究和著作也慢慢被人淡忘了。

法布尔没有因为外界反应的冷淡而停止他的研究和写作,他坚持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

科学研究工作。在法布尔87岁时,他的体质很差了,走路脚也抖了,但他自信脑袋瓜儿

仍旧健全。他的视力,一直到结束对甘蓝青虫和萤火虫的研究为止,仍未减退。他是从不

知道休息的。他常常讲,休息什么,我这副机器还可活动,只有工作才是最正当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他终于到了有齿无法嚼、有眼不能看、有脚不能走的境地,他不能继续从

事研究工作了。这位年迈的科学家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炯炯有神的眼睛也老花了,签

字的手也不断地抖着。走路要用拐杖,还要有人扶着,才能移动几步。和法布尔相伴了几

十年的小桌子,他也无法搬动了。这是一张很小的桌子,才用的时候油漆得精光铮亮。它

陪了主人50多年,经过主人几百万次的书写和不断的搬动,也和主人一样,衰老了。桌

面留下了许多墨迹,一只角已经缺损了,有些地方被虫蛀坏了。但这桌子仍骄傲地站着,

似乎在证明着法布尔50多年的写作和研究生涯;证明着法布尔在这儿完成的学士、硕士

和博士论文;证明着法布尔写出的七八十本教科书和许许多多科学普及读物,写出的最为

后人感叹不已的10卷《昆虫记》。

《昆虫记》终于获得了世界的承认,销售数不断增加,超过了几十年零零星星所销的

总数。法布尔成了全法国,乃至全世界都知名的人物。连当时的法国总统也专程拜访了

他。

今天,如果在一个阳光灿烂、暖意融融的日子里来到法国圣莱昂参观他的故居,你

在院子里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塑像:一个矮小的老人,他的身子斜倚在一个树桩上,穿着一

件旧大衣,口袋里鼓鼓囊囊的,装着标本匣子,头上戴着一顶宽边的毡帽,他一只手拿着

放大镜,一双眼睛通过镜片盯住一只昆虫,另外一只手把大衣的衣领扯起,一直遮到耳

边,让光线投射适当。在他周围有许多蜜蜂在嗡嗡地飞着。

法布尔与昆虫多亲密啊!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23:14: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0660591467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屎壳郎幼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屎壳郎幼虫.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屎壳郎幼虫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