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娱乐化

更新时间:2023-03-17 18:43:57 阅读: 评论:0

雨醉江南-书香的成语

新闻娱乐化
2023年3月17日发(作者:六孔竖笛入门教程)

论网络新闻娱乐化的利弊与对策

第一章网络新闻娱乐化现象及其表现

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又由于网络传播具有数字化、全球化、即时性、互动

性、信息海量等优势,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随

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到来洋葱炒菜 ,使我国的媒体在操作方法、

运营模式、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业化趋势,也催生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现

象。这种现象在新闻市场上一被应用就受到了手中的广泛认可。然而,在网络新闻娱乐化如

火如荼发展之际,有的已经走向娱乐低俗化的道路,给我们的网络新闻生态带来了怎样的影

响呢?

第一节浅谈新闻娱乐化

1.概念及起因:新闻娱乐化的概念一是在内容上偏软新闻或尽力使硬

新闻软化,即所谓的“硬新闻软着陆”;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

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衍变

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新闻的娱乐化作为一种以受众的兴趣、观

点以及利益需求为前提的新型新闻传播方式,颠覆了以往传统的说教

式新闻的传播方式,给“单纯的”新闻信息穿上了一件“亲和”受众

的外衣。它的起因归根结底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激励下为追求更

多利润,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吸引受众,于是新闻娱乐化成了各个

新闻媒体争相竞逐的东西。

2.网络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提起新闻娱乐化现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

中期,一批在政治上、经济上独立的廉价报纸的出现,其内容主要是

简短、通俗,政治色彩弱,人情味、趣味性浓的社会生活内容,其中

不少新闻还带有故事情节。到了19世纪末,这种伴随大众化报纸的

煽情之风达到了最高点,随后是黄色新闻的泛滥。而20世纪90年代

中后期的美国传媒狂炒辛普森杀妻案、前英国王妃戴安娜之死、前美

国总统克林顿的绯闻案,是新闻娱乐化的三大标志性作品。而我国新

闻娱乐化现象始于1981年1月1日,《中国青年报》首创星期刊,将

“软手法”引入“硬新闻”中,此后,周末版、星期刊盛行,随后

90年代中后期的以社会新闻为主的都市报热潮的出现将我国的新闻

娱乐化推向了高潮,并不断蔓延到各媒体,包括迅速发展的网络。

第二节网络新闻娱乐化的表现

1.网络新闻标题娱乐化

网络新闻最先出现娱乐化现象的是网络新闻的标题。新闻标题常

被称为新闻的“眼睛”,起着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重要作用。

网络新闻标题的娱乐化,主要是指网络新闻标题以幽默、煽情、精练

的词语和巧用问号、双引号、感叹号等突出新奇性、趣味性,制造悬

念,吸引读者。我们在各大网站上可以看到这些新闻娱乐化标题,特

别是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板块更是比比皆是。如爱奇艺视

频网站的新闻标题是《韩国组合SJ队长死亡解密》,这则新闻标题主

题明星化,标题内容刺激。由于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不同,

网络的新闻标题直接关系着点击率和浏览量,网络媒体为了吸引大多

数受众的眼球,其新闻标题的娱乐化趋势已经势在必行,网络新闻标

题的点击率和网络新闻的娱乐化存在密切的关系。据美国知名民意调

查公司盖洛普的一项联合调查研究表明,网民往往通过浏览标题来决

定是否要阅读一则消息。参与调查的受众阅读过56%的标题,相比

之下,调查对象只读过25%的新闻报道正文。而国内网民看新闻只

阅读标题的比例则高达80%,点击网页详细看新闻的比例不到5%,

制作标题成为网络编辑的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是网络编辑的重要工作

之一。一方面,新闻标题娱乐化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猎奇”和“窥私”

心理;另一方面,媒体跟风标题娱乐化,使受众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

抵触,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影响了媒体的权威性及在公众心目

中的形象。

2.网络新闻内容娱乐化

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种新闻娱乐化是指报

道形式的娱乐化。一些商业门户网站,采用的新闻报道形式多种

多样,有做Flash戏说新闻的,有手机拍摄视频的,有专门请些

“名人”、“专家”做客网站直播的„„无论何种形式,其特点都

在于一个词:“娱乐化”,即怎么娱乐怎么说,怎么吸引人怎么报。

娱乐的目的也多元化:为了点击率,也就是直接与收益画等号;

为了出名,爆他人隐私或者制造新闻等。、在播报新闻时采用特

大娱乐力开头成语 播报标题,并在视频下方滚动出现销售广告或者网游广

告;甚至有网站在这则消息的页面上居然链接着艳照写真„„对

这样的网络新闻,是否应将其归为娱乐新闻?新闻娱乐化是否应

该有个度?网络新闻内容更是环环相扣、吸引着读者不断地读下

去。

3.网络新闻形势娱乐化

湖南卫视的《新闻播报点》是把民生新闻用播报娱乐新闻的

方式播送给观众,使观众在劳累了一天的晚上,在看了无聊的电

视剧后,“换口味”看新闻。以这样的方式播报新闻收视率会提

高。在网络上采用的方式就更多了,如:(1)视频播报:新浪、

腾讯有演播室,专门请名人谈新闻;土豆或优酷直接上传视频新

闻。有些视频新闻经过处理,播报员都以好玩好听的形式报道。

(2)文字播报:天涯论坛给出一个平台,让网友们做主,尽情

交流,让大众能吸纳各自的信息并且传播新闻;还有很多人喜欢

用自己的博客、微博等发表看法。(3)图片播报:这个新闻播报

的方式就更灵活、更娱乐了。因为照片有局限性,可以作假,可

以曲解,因此很多虚假新闻被制造出来。用图片或者照片来播报

新闻,除了能提高点击率以外,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娱乐大众。

第二章网络新闻娱乐化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第一节网络新闻娱乐化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导致网络新闻娱乐化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1.小环境:个人环境因素

所谓个人环境,指的是受众所处的媒介环境中个人心理因素和网

络新闻传播者所处的环境下的个人因素。这里的网络新闻传播者不仅

包括网站的新闻记者、编辑和网管,也包括广大网民。

广大网民除了用网络工作、学习之外,网络的娱乐功能在受众

“闲”的时候就凸显出来。现今生活压力变大,网民对娱乐的需求增

多。即使需要接收一些硬新闻,也希望这样的硬新闻能“软着陆”。

还有一些受众,对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并不在意,这些受众或是热衷新

闻的转发宣传,或是自己散发新闻,吸引大众眼球,使现实中不能实

现的自我价值在网络中显现。还有一些受众有从众心理,随着周围越

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热衷娱乐,他们也跟着起哄。正是由于目标的名言 这些

原因不同的娱乐心理的作祟,铺天盖地的娱乐化网络新闻就“应运而

生”了。

受众有需求,传播者当然会针对受众的心理需求来生产“产品”。

于是,针对大众网民所展开的各种需求调查就开始出现了。有了统计

分析,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针对大众需求相应地调整方案。一旦某网

站出现了迎合受众消费口味的新形式、新途径,其他网站也随之效仿,

其中还不乏有“开拓创新”者。

2.中环境:市场环境因素

市场环境中的直接因素就是经济因素,笔者认为这是造成网络新

闻娱乐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闻媒介是一个具有特殊属性的产业,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但是由于越来越多商业因素的介入,社会效益逐渐被忽视,经

济效益越来越成为媒体追逐的主要目标。媒体替利益集团的私利服

务,置公众利益于不顾,媒介的公益性日益被削弱。③网络作为新闻

媒介中的重要角色,其商业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浏览量、点击率都

是决定着网站生存的关键因素。在利益的驱使下,原本严肃的新闻被

娱乐化操作,以达成赢利的目的。

3.大环境:社会环境因素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待很多问题都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这样的

大环境使得道德约束力下降,对人的自律要求更高。在市场经济体制

下,网络媒介要赢利,必须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因此,网络传媒的

“产品”生产和销售不可避免地要遵循市场经济商品的通用原则。在

传媒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娱乐化、本土化成为传媒的两大潮流。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的电视节目还是网络新闻,都有抄袭或效仿国外

的趋势。对于自身尚未成熟的国内网络媒介来说,一味地模仿和跟风

取得的经济效益往往只是暂时的。在大环境不稳定的网络环境下,网

络新闻不免会越来越娱乐化。

第二节网络新闻娱乐化的利弊分析

一.积极意义

由于电视是先进的电子传播技术的实际应用,是一种集声音、图

像、色彩于一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直观形象、逼真立体的特点。

电视新闻与广播、报纸等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较,它的娱乐化程度

处于领先的地位。“电视这一现代传播媒介与生俱来的具有对娱乐的

亲和力,它继承了广播和电影在这方面的特性,加上它分别弥补了广播

和电影在表达和传播方面的缺陷,这使得人类在视听和接受上的要求

基本得到满足,而这种要求首先是娱乐方面的。”

1.为电视新闻提供了新的报道样式——说新闻

在我国,传统的电视新闻的样式就是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朗

诵式”播报形式,好像只有采用这样的报道方式才能起到宣传、教育

的作用。特别是我们党的传媒,新闻更多地承担宣传的功能。宣传与

教化功能的不断强化,传统的宣传报道内容单调、形式僵化,引起收视

率的降低,不能吸引受众欣赏和接受新闻。

而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出现,恰恰提供了一种新的新闻播报的方式

——说新闻或者叫“侃新闻”。“说新闻”不像传统的新闻样式侧重于

“报”,而是侧重于“说”,主持人采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肢体

语言、亲切自然的人仰马翻 态度、独特犀利的新闻观点,和受众仿佛是朋友般

的平等关系,以聊天的方式来传播新闻,使电视新闻的娱乐功能得到了

淋漓尽致的发挥。

2.实现了电视新闻功能的本质回归——以新闻为本

电视新闻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宣传说教的本位,由宣传为本转变

为新闻为本。多年来,由于我国特殊的媒介生态环境,我国的新闻事业

担当着党的喉舌、政府的喉舌的功能,由此决定了在传播的方式上,更

多是采用单向传播,以完全灌输的方式来传播新闻,传播哪些新闻的标

准依据宣传价值,传播主体传播什么,受众就得到什么。随着信息化进

程的加快,特别是在当前“地球村”的宏观背景下,随着受众ps图片怎么保存 获知新闻

的渠道的增多,受众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原来的传播新

闻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要求。而新闻娱乐化将目光更多地

投射到普通的受众身上,把受众日常生活中的原生状态作为报道的重

点,报道休闲、娱乐、通俗的新闻,实现了新闻传播由宣传本位向新闻

本位一定程度的回归。

3.提高了电视新闻的关注度——收视率上升

新闻娱乐化给新闻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在新闻内容上偏向

软性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除了《新闻联播》和各地方黄油怎么做的 的黄金时段

的新闻播报以外,似乎其他所有的午间、晚间的新闻都是围绕社会新

闻大做文章,除了内容偏向软性外,方式也采用讲故事的口吻,吸引了

越来越多的受众的眼球。比如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晚间新闻

作了最大程度的跳跃,首先是打破‘八股腔’,追求自然美。从导语到

正文到标题甚至到署名,信手拈来,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为的是让

观众叫好。导语的幽默和悬念,正文的通俗和实在,标题的风味和意趣,

这些都成了老字号的特色菜。”

二.消极影响

看到新闻娱乐化的积极影响时,也要看到新闻娱乐化存在着很大的弊

端,一味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大量降低严肃新闻的比例,在政治新

闻、经济新闻等严肃新闻中挖掘娱乐因素,将名人趣事、奇闻轶事以

及带有刺激性、煽动性的非常态事件作为报道的重点,过度的娱乐化

导致了受众的视觉疲劳,造成了目前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泛滥。

1.随意插播广告,影响新闻的严肃性

决定新闻娱乐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广告经济成为媒体生存

的主要支柱。麦克鲁汉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就指出过:传媒所获得

的最大经济回报来自于“第二次售卖”——将凝聚在自己的版面或时

段的受众“出售”给广告商或一切对于这些受众的媒介关注感兴趣的

政治宣传者、宗教宣传者等。广告客户的要求成为决定电视新闻节目

的一个主要依据,随着新闻的被“娱乐”,新闻的严肃性大打折扣的同

时,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随意插播广告,如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和

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节目都在新闻时间内插播广告,使电视新闻

沦为广告商用来谋利的工具,严重破坏了新闻节目的完整性和严肃

性。

2.新闻煽情较浓,新闻造假现象增多

电视新闻和广告商的合作提高了新闻媒体的经济效益,使得媒体

有更好的经济条件“包装”新闻,从而刺激收视率,有了高的收视率可

以吸引更多的广告,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通过收视率这一压力,经济

在向电视施加影响,而通过电视对新闻场的影响,经济又向其他报纸、

包括最‘纯粹的’报纸,向渐渐地被电视问题控制的记者施加影响。

同样,借助整个新闻场的作用,经济又以自己的影响控制着所有的文化

生产场。”传媒开始过分重视收视率,将收视率作为衡量节目好坏与否

的惟一准则。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往往不按新闻价值规律运作。

比如,在新闻内容方面,题材要选择“卖座的”“煽情的”,赚取观众的

眼光和泪水;在新闻的制作手法上,“演”新闻的现象泛滥,不惜破坏新

闻的真实性,摆拍、偷拍现象严重,既违背了新闻道德,也让新闻失去了

人情味。“具体到中国电视而言,特别是值得人们警惕和克服的倾向是:

用文化工业的手法,以廉价、媚俗为特点的文化的商业化的举措,追求

电视产业资本的‘增值’,以牺牲电视的文化品格和人文关怀为代价

去换取文化产业的发展。”

3.媒体公信力降低,新闻功能不断弱化

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向受众告知事实信息,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新

闻娱乐化仍然按照新闻价值五要素来取材,但是强化的是趣味性要素,

突出新闻事实的新奇、异常、人情味。新闻娱乐化将新闻的功能异化

为娱乐,使之成为休闲的一部分,哪怕是重要、严肃的新闻,也要娱乐一

下,挖掘娱乐价值。娱乐冲淡了严肃的思考,受众关注“娱乐”新闻乐

此不疲,对那些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的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故事当成他

们需要的新闻。传媒开始忽视它引领社会风气、进行舆论监督的职责,

把新闻和其他娱乐消费产品混为一谈。电视的媒体公信力日益下降,

人们心目中的新闻不再是严肃的而是可以调侃的、可以娱乐的,新闻

媒介的公益形象也受到观众的质疑。

第三章网络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真实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

及时性、新鲜性等是新闻的基本要素。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时代,网络媒体从业者都要遵循客观性、真实性、社会责任论、塑造

公众舆论等新闻意识,应该牢记媒体是政府的喉舌,加强对自己对社

会的责任感。而且传媒从业人员应该谨记自己的社会公德以及身上承

担的重任,恪守在新闻报道中的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2.提高新闻从业人员及受众的自身素质。对于网络媒体从业人员

来说,入行门槛高低不齐,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由于网络新闻的

双向互动性,受众可以对一则新闻进行评论,因此有必要加强网络新

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培训和受众的媒介素养。此外,网络娱乐新闻

从业人员要坚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任何多样的

文化始终以健康向上为主导方向,因此新闻从业人员要肩负起舆论导

向与审美导向的职责。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

域,加强相关的职业能力培训,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通过对新闻的

正确把关,积极有效地引导受众。同时通过媒体正确的影响、教育和

其他方面的引导,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形成良好的网络新闻舆论。

3.完善法规,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网络新闻舆论的监督。虽

然相关的新闻行业规定有很多,但我国至今未出台《新闻法》,新兴

网络媒体发展迅速,但相关的法规却不是很健全。因此要不断完善有

关网络媒体的法规,这样才能使网络新闻媒介生态环境更加法制化。

另外,由于网络的双向互动性,网络的大容量性,新闻信息的及时发

布优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实行新闻舆论监督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应

用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去引导新闻的走向。因此有必要从宏观上充分

发挥政府的职能,加强对网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这样不仅有利于

防止因过度娱乐化而造成的理性缺位,更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王媛媛.浅谈我国新闻娱乐化的现象及成因[J].科技致富向导

姜卫玲.受众心理与新闻娱乐化——解析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J].新闻爱好者

(理论版).2008(06)

江斌新闻娱乐化的负面影响

杨金鹏新闻娱乐化与传媒责任

唐晓煜,王强,朱文峰新闻娱乐化趋势之反思

李希光网络记者

闵大洪网络时代需要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

刘晓虹新闻传播与研究

袁保霞网络新闻的娱乐化趋势

吕吴涛浅淡网络媒介新闻娱乐化

朱丹.正视“新闻娱乐化”[J].记者摇篮.2010(01)

陈忻.小议网络新闻娱乐化的误区[J].新闻界.2005(04)

李幸.告别弱智——点击中国电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48.

湖南卫视网站.

爱奇艺视频网

喻国明.影响力经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EBOL].传媒学术

网,2004-03-17.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2.

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347.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18:4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0498371464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闻娱乐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闻娱乐化.pdf

上一篇:病房管理制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新闻娱乐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