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英语阅读笔记
一.高考阅读的基本解题思路:(四步走)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第二,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
定位原则:
①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对照原文,得出答案。
1.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
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
二.正确答案的黄金特征:
1.正确答案经常与中心思想有关。
2.正确答案的位置,最常见的三个位置是:段首段尾处、转折处、因果处。
3.正确答案经常运用的原则是:同义替换、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4.从语气角度来看,正确答案中经常含有不肯定的语气词和委婉表达的用词。如:can,may,might,possible,
notnecessarily,some.
5.正确答案经常具有概括性、深刻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三.错误答案的特征:
第一大层次:
1.无中生有(未提及的概念);
2.正反混淆(选项的意思跟原文的意思正好相反);
3.所答非所问(虽然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符合原文,但和题干搭不上边)
第二大层次:
1.过分绝对;2.扩缩范围3.因果倒置;
4.常识判断;5.推得过远;6.偏离中心;7.变换词性。
8.常识判断:如果一个选项仅仅符合常识,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还要看文章中类似的意思有没有出现;如
果一个选项不符合常识,一定不是正答案。
能够不由自主地按照正确的思路解题了,才表明我们正确掌握了这些技巧。
四.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一)词汇题:
1.题型标志(提问方式)(明确词、句)
(1)Thephra(word,ntence)“...”()mostprobablymeans.
(2)By“...”,thewrier(probably)means.
(3)Whatdoestheauthorprobablymeanby“...”in...paragraph?
(4)Thephra(word,ntence)suggests.
(5)Fromthepassage,wecaninferthattheword“...”is.
2
(6)Accordingtopassage,whatis“...”?
(,hemeans.
2.解题方法:“搜索代入”法
(1)大纲内词汇,熟词
a.避免直接用自己熟悉的意义去解释词义。
b.利用前后的比较对照关系、利用文中给出的定义或对它进行的重述、利用所举的例子进行归纳、利
用同义/近义/反义词
c.利用特殊标点(比如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是形式上的并列就是语义上的并列,也就
是两句话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话的意思来推测)
(2)超纲词
a.构词法:词根推断b.语法结构:词性+搭配
c.同义词、同义解释或反义词和反义解释d.同位词:平行结构
(3)句意题
找出它与上下文的关系,如转折、并列、递进、解释说明等,然后针对不同的关系,对上下文采取取
非、找同义等方法进行解题。
3.选项特点
(1)正确项:
词义题:不是熟词的常规含义
句意题:不含有意义过于绝对化的词语,而是使用不肯定语气词或意义解释深刻
(2)干扰项:
a.形六十大寿 近词
b.如果考的是熟词,含有常规词义的一般是错误选项
c.根据命题原则,正确选项不会使用与原文过多相同的字眼。
因此,对句子的解释中含有过多原句中已有的词和短语的选项一定是错误的。
(二)推理题:
由已知的事实为依据去获得未知的信息(具有科学性)。考生解题时首先要把握推理范围(防止推
理过度);其次要严格遵循逻辑规律;再次利用相关部分的事实、背景知识和常识去推理。
1.标志:learn,infer,imply,inform
2.解题方法(最近原则):
(1)看是否可以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依据选项返回原文。一般要围绕文中的一两个重点进行推理。推理题
无论通过题干能不能定位,我们都要把它固化到文章的一两点上。
(2)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先不要进行推理,若有一个选项跟原文的意思一模一样,则该
选项必然是正确答案。推理题不是考察我们的想象力,它实际是考察我们原文中的某几个点如一个、
两个点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读透了没有。因此,不推的比推的好;推的近的比推的远的要好。
(3)推理题的最近答案原则:不推的要比推的好,推的近的要比推的远的好,直接推出的要比间接推的好。
(原文的某句话变个说法)
注意:做题时不能想得太多,推得过远。是否把原文读懂才是关键。
3.正确项选项特点
(1)不是文中明确说明的内容,因为即使符合原文,没有引申推理就不是正确选项;
(2)如果四个选项全能凭常识判断,其中含义深刻的是正确选项;有时惟一不是常识项的是正确选项。
4.干扰项特点:
(1)只是原文的简单复述,而非推断出来的结论,把直接表达当成间接推理;
(2)看似从原文推断出来的结论,然而实际上与原文不符,例如把原文的原因变成了结果,把原文的手
3
段变成了目的;(本末倒置)
(3)根据常识判断是正确的,然而不是在文章事实或上下文逻辑基础上推理而得出的观点。因此,要注
意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或生活经验去推理,因为命题者考查的是考生揣摩作者意图的能力;
(4)虽然以电脑无法正常启动 文章提供的事实或内在逻辑为推理依据,但推理过头,概括过度;
(5)有部分选项的内容纯属编造。无中生有
5.两点注意:
(1)考生在浏览全文时,一要留意那些似乎话中有话的间接表达句。它们往往采用说半句、打比喻、反过
来讲的方式,留有让考生自己作结论或推理的余地。二要留意含义深刻或结构复杂的句子。
(2)根据题干的关键词迅速搜索定位以便确定推理依据的范围(防止过度推理),利用语法、词汇、语境
线索,了解单句的含义,弄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然后按题意进行推理。
(三).主旨题:
1.解题方法:“串线摘帽”
即在自然段少的时候串串线,串线法解不出来时,大帽子、小帽子摘一下。
(1)主旨题的标志:mainlyabout,mainlydiscuss,thebesttitle,purpo
(2)作为最后一道题来做。
(3)串线法:抓首段和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话,把其意思连接成一个整体。要注意总结性的提示词和转折词,
特别要注意中心句。(主要针对自然段少的文章;针对自然段多的文章,主旨题最好联系中心句。找一个和
中心句最贴近的)
(4)主旨出现在中间比较少见,这样的主旨句一般兼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遇到文章中前后段意思转折(那就
是说,转折连词很重要喽!but,yet,while,however,nevertheless,although,though,otherwi,despite,instead,on
thecontrary)时,考生应该提高警惕,它往往是主旨所在。
(5)看第2、3句:如果阐述第1句——第1句就是主旨句;如果阐述的是第2句——第2句是主旨句。
(6)最后一句是总结(虚词提示:t长沙游玩 oconclude,tosumup,insum,inconclusion,inshort,inbrief,onthewhole),
则最后一句是主旨句。
(7)反复重复的观点。
(8)文字提示,therefore,thus,but,however,inshort等等。
(9)小心首段陷阱。
(10)逆向思维法、快速作文法:在两个选项看上去都十分正确无法选择时,试着从选项出发,想象一下如
果自己以此选项来写文章会有那些内容,然后把它与文章的内容比较,接近的即为正确选项。
2.主旨题错误选项的干扰特征经常是:
(1)出现细节性的名词信息
(2)局部信息,即选项的内容小于文章的内容;
(3)范围过宽,即选项的内容大于文章的内容。
3.正确项特征经常是:
(1)位置:常对应段首、段尾和转折处。
(2)改写:常对原文进行同义替换、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3)语气:常含有不肯定语气词和委婉语气词(不含过分肯定或绝对意义的词)
(4)特性:常具有概括性和深刻性(不出现细节信息)
(四).细节题:
这些细节可以是理由、例子、数字,也可以采用下定义、作比较、对比、打比方等方法去组织。根据具
体考查的内容或范围,事实细节题可以再细分为因果细节题、态度细节题、观点细节题、类比细节题、综
合细节题和具体细节题。
1、题型标志
4
(1)Accordingtothepassage/theauthor,who(what,where,which,when,why,how,etc.)
(2)Whichofthefollowingistrue/correct/fal/notincluded?
(3)Allofthefollowingare(not)true,are(not)mentionedexcept.
(4)Theauthormentionsalloftheitemslistedbelow/allofthefollowingexcept.
(5)Welearnfromthelastparagraph(thefirstthreeparagraphs,thetext)that.
2、三类
①According型
题干中多用who,what,where,which,when,why,how等疑问词引导,利用词性、同义词、近义词、意
思相似的语句去考查考生对原文表达细节信息的词汇、惯用法的正确理解。利用题目关键词去寻找文
中对应词,在对应词周围找答案。
注意:此类题中,考what和why的最多。
②隐含的事实和细节型
测试考生对文章展示的细节的综合概括能力;需要在读懂全文基础上,综合概括作者展示的各种细节。
③正误判断题
这种题原文往往有罗列,因此其解题三步骤如下:
a.读懂题干和四个选项的内容,提炼和记忆它们的主要意思;
b.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扫描和搜寻信息点(定位)。与题目不相关的句子和语段很快掠过,相关信息
语言区域则要放慢速度,细致地对照原文和选项提供的信息;
c.“对号入座”,找到解题范围后,立刻排除明显的干扰项,然后“逐个突破”,对余下的选项进行筛
选,使选项的范围越来越小,判断的准确率越来越高。
3、正确项选项特点:
(1)一般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或间接找到答案,但是不可能与阅读材料一模一样,而是词语、句型转化表
达相同的思想。如:原文用双重否定,选项用肯定的句式;进行同义词替换或句子结构变换;或原文
与选项互换反义词等等。
模式为:题干+正确选项的信息值=/≈原文中某句的信息值。
(2)体现中心思想,有很多正确选项刚好在段落主旨句中。
在细节的因果关系处常常命题,正确项多为其产生原因或主要原因,也有少量考结果的。
4.干扰项特点:
(1)部分正确,部分错误;
(2)是原文信息,但不是题目要求的内容,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定位到段落,若选项中出现这个范
围之外其他段落的内容必错;
(3)符合常识,但不是文章的内容;
(4)与原句的内容极为相似,但在程度上有些变动,如:将文中并非绝对化的内容绝对化,或偷梁换柱
改动一些关键词;
(5)明显不是文章的信息,与文中事实相反或不符。
5.解题技巧:
(1)抓主题。主题和事实细节内容是相辅相成的,要记住这一原则:文章的每一词、句、段都和文章主
题相关,不是用来证明主题的论据,就是作者要批判的论据。
(2)抓逻辑。如:因果关系,类比关系,时间、空间先后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将零碎的细节组成一个有
机的整体。
(3)抓结构。对文章的组织结构了如指掌,知道这部分细节是为什么主题服务的,才能迅速捕捉到所需
的信息。
(4)抓原文。以原文为解题的惟一依据,而不可以自我发挥或凭感觉做题。如:选项中出现文章未涉及
5
的中心词可以首先排除。
(5)抓细节。如:正确把握文中代词的所指关系,此外还有时态、语气等。
(五)作者观点题和态度题:
作者态度题:表明作者的好恶;作者观点题:表明作者对某事物的观点
1、题型标志(提问方式):题干中的关键词或词组有attitude,opinion,tone等。
a.作者态度题
(1)Whatisthetone(mood)ofthepassage?
(2)Theauthor’ightbesummarizedas(emstobe).
(3)?
(4)Theauthorismostcriticalof.
b.作者观点题
(1)Accordingtotheauthor,.(2)Intheauthor’sopinion,.
(3)Whatistheauthor’sopinion(idea)about?
(4)Theauthorthinks(believes,suggests,deems,asrts)that.
(5)Intheauthor’
2、常见表态度的词(写作可用):
积极类:objective(客观的),helpful(有帮助的),positive(正确的),supporting(支持的),admiring(羡慕的),
interesting(引起兴趣的),c加强工作作风 oncerned(关心的),confident(自信的),impressive(给人印象深刻的),
optimistic(乐观的)等;
中立类:factual(实际的),indifferent(无关紧要的),uninterested(不感兴趣的),neutral(中立的,不确定
的),impersonal(不带个人色彩的)等;
消极类:disgustin旅游护照 g(令人厌恶的),critical(批评的),negative(否定的),disappointed(失望的),subjective(主
观的),doubtful(怀疑的),compromising(折中的),worried(担心红豆的营养价值 的),pessimistic(悲观的),hostile
(敌对的)等。
3、答题方法
①态度题
a.作者对某一事物是支持还是反对,态度都非常明确,而带中立色彩的词最不可能是正确答案。
b.问作者对某事物的态度时,表示“客观”的词多为正确选项,如:objective等;
c.问作者对其提到的人们的观点的态度时,答案只能是肯定或否定,支持或反对。如:critical,approval,
opposition,supporting等。
d.既然写了文章,那么作者的态度就不可能漠不关心,因此见到indifferent,uninterested这类词可以
首先排除。
e.注意区分作者本人的态度和作者引用的观点的态度。
f.作者的态度没有明确提出时,根据作者使用的词语的褒贬性去判断作者态度,如:too
many,fortunate(ly),unfortunate(ly),wonderful(y),successful(y),positive(ly),active(ly),negative(ly),
doubtful(ly)等
补充说明:
(1)态度题:
a.区别作者的态度与其他人的态度。问文中某人对某事物的态度一般归入事实细节题。
b.选项可能不再是态度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形容词,而改为带有程度限制的形容词。一般带有绝对化
或过于强烈的表示态度的词必错,如strong/complete/entire/enthusiastic等。而有保留的态度比较客观,
因此常常是正确选项,如rerved(保留的)/qualified(有限制的,有条件的)/guarded(慎重的)/connt
(赞同)等。
6
观点题:
a.文章陈述的内容并非都是作者的观点。作者引用别人的观点时,是作为支持或抨击的对象,因此别
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作者观点的论据。
b.作者观点一般与文章主旨相关联。
五.阅读的技巧
1.标点符号在阅读中的作用:
①句号:用来分割句子,以句号为单位,把段分隔成块,逐个击破.
②逗号:在两个逗号中间是一个补充说明成分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献跳过去不读。
③冒号:冒号的后面进一步补充说明前面的内容,冒号的前后有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④分号:分号是用来分隔句子的并列结构(语意上的并列、结构上的并列)
⑤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补充说明成分,在阅读中可以先不读。如果不能读懂破折号之前的句子
的意思可借助破折号间的内容加以理解。
⑥引号:引用和讽刺两种作用:a.引用某人的观点(是支持还是反对)b.用来反讽,讽刺。引用的目的:
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引述都是为了说明核心概念、中心思想,否则就没有意义。
⑦括号:补充说明或解释生词两种作用
2.微观阅读的技巧:
(1)抓主干(2)看标点符号
(3)对照法(抓一些重点词):
a.解释词:namely(即,也就是);likewi(同样的);inotherword(换句话说);thatistosay(那
就是说)„„
b.转折词:but,yet,although,however,incontrast(与之形成对照的是)
目的:体会一种逻辑关系,也是经常出题的地方。
c.表示结果的词:thus,asaresult,conquence
d.表示递进的词:furthermore,inadditionto
e.表示重要的词:prime(首要的);aboveall(最重要的);firstofall
3.宏观阅读的方法(怎样对待一篇文章):
①一般来说,任何一篇文章都讲一个主题。
②注意抓两类文体:一个是议论文,抓作者中心观点和作者态度;
二是说明文,抓说明对象和作者态度。
③注意看清楚文章是由几个自然段构成,同时看清楚文章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是顺承结构还是转折结构。
④注意文章的一些固有模式:
第一类型:启承传合型,要特别注意启和合的前后呼应。
第二类型:花开两朵型,要注意两个核心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类型:问题答案型,一般来说问题就是文章的中心,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四类型:平铺直叙型,注意抓首段和中心。
第五类型:开门见山型。
4.读文章时需特别留意的细节:
①举例、打比喻处②人物论段③转折处后
④复杂句⑤因果句⑥特殊标点
⑦段首段尾句中心思想+细节=文章
5.独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①文尾的独句段所起的作用是?总结全文
②文章中间的独句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15:58: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0399211461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进行同义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进行同义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